- 年份
- 2024(5524)
- 2023(7676)
- 2022(6376)
- 2021(5703)
- 2020(4841)
- 2019(10688)
- 2018(10242)
- 2017(19549)
- 2016(10818)
- 2015(11455)
- 2014(10951)
- 2013(10621)
- 2012(9626)
- 2011(8446)
- 2010(8228)
- 2009(7437)
- 2008(7331)
- 2007(6271)
- 2006(5344)
- 2005(4569)
- 学科
- 济(40834)
- 经济(40797)
- 管理(29369)
- 业(29298)
- 企(23068)
- 企业(23068)
- 方法(20122)
- 数学(18306)
- 数学方法(18100)
- 农(12300)
- 财(11116)
- 学(10733)
- 中国(9716)
- 业经(9387)
- 贸(9131)
- 贸易(9129)
- 易(8926)
- 农业(8189)
- 产业(7554)
- 制(7392)
- 务(7124)
- 财务(7110)
- 财务管理(7100)
- 企业财务(6738)
- 环境(6676)
- 地方(6673)
- 技术(6571)
- 结构(5985)
- 银(5811)
- 银行(5756)
- 机构
- 大学(152232)
- 学院(151772)
- 济(61494)
- 经济(60537)
- 管理(55797)
- 研究(53773)
- 理学(49950)
- 理学院(49334)
- 管理学(48259)
- 管理学院(48006)
- 农(39783)
- 中国(38669)
- 科学(37969)
- 农业(32204)
- 业大(31880)
- 京(31360)
- 所(29122)
- 研究所(27352)
- 财(25052)
- 中心(23767)
- 江(21646)
- 农业大学(21619)
- 财经(21119)
- 经(19455)
- 经济学(19331)
- 院(19236)
- 北京(18584)
- 范(18003)
- 经济学院(17798)
- 师范(17588)
- 基金
- 项目(113999)
- 科学(88897)
- 基金(84825)
- 家(78765)
- 国家(78163)
- 研究(72576)
- 科学基金(65447)
- 社会(47884)
- 基金项目(45685)
- 自然(45651)
- 社会科(45622)
- 社会科学(45611)
- 省(44908)
- 自然科(44640)
- 自然科学(44619)
- 自然科学基金(43888)
- 划(38470)
- 资助(33701)
- 教育(32918)
- 重点(26334)
- 编号(26180)
- 计划(24501)
- 部(24365)
- 创(24167)
- 发(24066)
- 科研(23079)
- 创新(22787)
- 科技(22032)
- 业(21831)
- 国家社会(20930)
共检索到204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杰 张绍英
研究了湿法超微粉碎对非水溶性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70%和90%的大豆膳食纤维素微粒结构和物理性质(持水力、膨胀力、黏度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胶体磨对大豆膳食纤维素进行超微粉碎可获得粒度为4~20μm的细小颗粒。物料在湿状态下呈硬脆特性,在外力作用下一般发生刚性断裂。非水溶性成分质量分数为70%的大豆膳食纤维素的持水力在磨齿间隙大于15μm时随纤维素粒度减小逐渐上升,而在磨齿间隙为15~5μm时随纤维素粒度减小呈下降趋势,但膨胀力和黏度则随纤维素粒度减小显著增大;非水溶性成分质量分数为90%的大豆膳食纤维素粒度减小后持水力和黏度都降低,但膨胀力增加。超微粉碎使二者的结构都发生整体性破坏,但聚合...
关键词:
膳食纤维素 超微粉碎 微粒结构 物理性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桂玲 黄象男 朱怀梅 常忠义 高红亮
用半纤维素酶对大豆膳食纤维进行水解,研究其不同水解条件及水解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50℃下,pH4.8时,大豆膳食纤维的酶水解液对大肠杆菌、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乳酸菌的抑菌效果也较明显,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9%。由于大豆膳食纤维水解液来源丰富,制备较易,将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
关键词:
大豆膳食纤维酶解液 半纤维素酶 抑菌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飞虎 张玲 曾志红 高伦江
为优化超微粉碎辅助提取辣椒红素工艺,采用6种提取液对辣椒红素进行提取,对比结果,选择95%乙醇作为提取液。选择液料比、微粉细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自变量,辣椒红素提取相对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试验设计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辣椒红素提取相对量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作出响应面图,得到二次数学模型方程,确定出辣椒红素的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常温条件下,液料比7∶1,超微粉碎细度500目,提取时间14.00 min,提取次数2次。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超微粉碎 提取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华 曹龙奎
在理论分析液流超高压超微粉碎工艺参数对粉碎效果影响的基础上,以液流工作压强、液流动力粘度和粉碎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以超微粉碎后物料的比表面积为指标,进行了长白山野生黑木耳超微粉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试验指标与粉碎工艺参数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参数组合对粉碎效果的影响。进而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得到超微粉碎的优化工艺参数组合,在工作压强P=127MPa,粉碎次数n=3次,物料粘度μ=145μm条件下,超微粉的比表面积可达1797m2.kg-1,平均粒径小于5μm。
关键词:
超微粉碎 黑木耳 工艺参数 试验研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成 黄一帆 陈庆 马玉芳 俞道进 林珠灿 郭素华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了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鱼腥草中主要功能性成分金丝桃苷和槲皮苷溶出量的影响.色谱条件为:Sh im adzu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体积分数)冰醋酸(体积比为16∶84)、流速1.0 m.m in-1、检测波长360 nm.结果表明,超微粉碎不会改变鱼腥草固有的功能性成分,还能提高金丝桃苷和槲皮苷的溶出量,超微粉分别比细粉提高34.45%和40.2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白婕 沈银梅 余庆斌
以压榨豆浆后得到的豆渣为原料,用超声波辅助化学法提取豆渣膳食纤维.超微粉碎改性后与低聚木糖等辅料一并添加至全脂乳中发酵,制成一种膳食纤维保健酸奶。其最佳配方为:全脂乳粉添加量10%,豆渣膳食纤维添加量10%,低聚木糖添加量0.4%,白砂糖添加量5%,海藻酸钠添加量0.3%,琼脂添加量0.3%。豆渣膳食纤维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7 h,菌种接种量3%,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与嗜热链球菌比例为1︰1.5。制成的豆渣膳食纤维酸奶活菌数达5.0×106cfu/mL以上,色泽乳黄,凝乳质地致密,具有柔和的乳香。
关键词:
酸奶 豆渣 膳食纤维 低聚木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飞虎 袁林颖 李中林 张玲 邓敏
以蒸青绿茶为原料,比较分析了其超微粉碎前后和贮藏过程中水分及主要内含成分变化。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后300目、800目茶粉水分含量均明显下降;茶多酚、叶绿素的含量均略有下降并随目数的增大而降低;氨基酸、咖啡碱的含量均略有下降,但目数大的降低反而较少;可溶性总糖、水浸出物含量均明显增加并随目数的增大而上升。两种贮藏方式(常温、低温冷藏)贮藏过程中对300目的茶粉茶多酚含量影响不大,但对800目来说,低温贮藏方式的茶多酚含量基本保持平稳,而常温状态下的茶多酚含量在后期急剧下降;300目茶粉常温贮藏下氨基酸一直是下降的趋势而低温贮藏的氨基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800目超微绿茶粉的氨基酸含量在两种...
关键词:
绿茶 超微粉碎 贮藏 内含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逸婧 陈海娟 吕奕 刘永祥 汤晓智 沈新春
【目的】以体外动物骨骼为试验对象,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胶粘合性能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医用骨粘合剂的潜在可能。【方法】利用动态流变仪、圆二色光谱(CD)、aNs荧光探针法、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CMC-Na对spi胶零切黏度、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疏水性、表面形态的影响,并结合以体外动物骨骼为试验对象,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CMC-Na对spi胶粘合强度的影响。【结果】spi胶的粘合强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浓度大于10%时粘合强度呈下降趋势;微量CMC-Na(0.01%)的添加能显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月欣 刘楠 周德庆
针对丰富的浒苔资源还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现状,以浒苔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提取法制备浒苔膳食纤维。浒苔在55℃、p H=7.7的条件下,由不同比例的蛋白酶和纤维素酶(5:1、10:1、15:1、20:1和25:1)配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测定不同提取条件得到的浒苔膳食纤维在模拟体内的环境下(p H=2.0和p H=7.0)吸附葡萄糖、胆固醇和亚硝酸盐的能力。结果显示,随着复合酶中蛋白酶比例的升高,膳食纤维对葡萄糖和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在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比例为10:1时,膳食纤维对葡萄糖的最大吸附值为20.03 mg/g;在蛋白酶∶纤维素酶比例为15:1时,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最大...
关键词:
复合酶 浒苔 膳食纤维 吸附能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月欣 刘楠 周德庆
针对丰富的浒苔资源还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现状,以浒苔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提取法制备浒苔膳食纤维。浒苔在55℃、p H=7.7的条件下,由不同比例的蛋白酶和纤维素酶(5:1、10:1、15:1、20:1和25:1)配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测定不同提取条件得到的浒苔膳食纤维在模拟体内的环境下(p H=2.0和p H=7.0)吸附葡萄糖、胆固醇和亚硝酸盐的能力。结果显示,随着复合酶中蛋白酶比例的升高,膳食纤维对葡萄糖和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在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比例为10:1时,膳食纤维对葡萄糖的最大吸附值为20.03 mg/g;在蛋白酶∶纤维素酶比例为15:1时,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最大...
关键词:
复合酶 浒苔 膳食纤维 吸附能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来好 杨少玲 戚勃
采用麒麟菜(Eucheuma sp.)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和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体外模拟哺乳类动物胃和小肠生理pH环境条件和体内吸附实验,研究麒麟菜膳食纤维对有益金属钙、铁、锌吸附作用的影响。体内吸附实验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以混饲法给大鼠喂食膳食纤维饲料(含膳食纤维10%),实验期为5周。结果表明:(1)在体外模拟实验中,麒麟菜膳食纤维对有益金属离子Ca2+、Fe2+、Fe3+、Zn2+的吸附效果与pH、膳食纤维...
关键词:
麒麟菜 膳食纤维 钙 锌 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灿 孙梦洋 胡凯 谢笔钧 孙智达
以黑糯米米糠和白糯米米糠2种米糠为原料,从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比较两者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通过模拟葡萄糖体外消化和吸收试验,探讨SDF降低餐后血糖水平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黑糯米米糠和白糯米米糠的红外和紫外光谱特征显示两者均具有多糖的典型特征;黑糯米米糠SDF的酚含量、粘度、相对分子质量、聚集颗粒的组装、表面孔隙率和孔径、抗氧化性等均有利于其对葡萄糖的吸附和抑制葡萄糖的扩散,效果优于白糯米米糠SDF;而白糯米米糠SDF的溶解度、抑制淀粉的消化和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芳蕊 陈涵 王霖 郭晓雨 周光宏 吴菊清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甘薯膳食纤维对复合凝胶体系保水性和凝胶特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0、10、20、30 g·L~(-1))的甘薯膳食纤维添加到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中,测定复合凝胶的保水性、凝胶强度、低场核磁共振的水分分布、动态流变学特性、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随着甘薯膳食纤维质量浓度的增加,凝胶的保水性和凝胶强度显著提高(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庄昕波 陈银基 周光宏
【目的】探究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结构—膳食纤维-肌原纤维蛋白的填充结构—复合凝胶断裂应力应变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改性甘蔗膳食纤维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作用机制,为甘蔗膳食纤维作为脂肪替代物在低脂营养香肠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利用碱性过氧化氢法对甘蔗膳食纤维进行改善,以添加不同比例和粒径的膳食纤维——肌原纤维蛋白为模拟体系,其中未添加甘蔗膳食纤维的试验组为对照组;添加1.0%、2.0%和3.0%的50目甘蔗膳食纤维的试验组分别命名T150、T250和T350;添加1.0%、2.0%和3.0%的100目甘蔗膳食纤维的试验组分别命名T100、T200和T300。利用流变仪测定模拟体系的动态流变特性,利用质构仪测定复合蛋白的凝胶离心损失和断裂形变时应力应变,利用扫描电镜和图像分别分析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微观结构及微观结构的分维维度和缺项值,通过石蜡切片观察膳食纤维在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基质中的空间分布。【结果】复合蛋白凝胶的离心损失随着膳食纤维添加比例和粒径增大而显著降低。复合蛋白凝胶的储能模量(G')随着膳食纤维添加比例和粒径增大而显著提高。复合蛋白凝胶断裂形变时的应力应变结果显示,膳食纤维提高了复合凝胶断裂形变时的应力,而降低了应变。石蜡切片显示膳食纤维和肌原纤维蛋白属于热力不相溶体系,两者之间没有发生离子或共价交联,膳食纤维只是以简单的物理填充形式镶嵌在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基质中,并形成大量大小和形状各异的空洞。扫描电镜显示未变性对照组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结构中布满了相互交错的水沟壑,这些沟壑的存在严重阻碍蛋白疏水基团之间的交联,进而导致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结构比较疏松;膳食纤维能够减少蛋白三维网络结构中相互交错的水沟壑,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结构更加致密均一。图像处理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添加3.0%50目甘蔗膳食纤维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结构的分维维度(1.8670)最高(P<0.05),而缺项值(0.19)最低(P<0.05)。【结论】甘蔗膳食纤维-肌原纤维蛋白复合凝胶体系是以热诱导凝胶蛋白网络结构为骨架结构,以甘蔗膳食纤维作为填充相、蛋白基质为连续相形成的填充复合物。从骨架结构角度,甘蔗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显示其粒径大小与持水力成正比,添加3%50目甘蔗膳食纤维能够完全消除蛋白基质中的水壑并促进蛋白交联从而形成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具有最高断裂形变时的应力。从填充结构角度看,50目甘蔗膳食纤维的体积巨大,在蛋白基质中会形成体积较大的空穴,其非弹性属性导致复合蛋白凝胶断裂形变时的应变显著降低。因此,添加100目甘蔗膳食纤维作为脂肪替代物能够显著提高复合蛋白凝胶的断裂应力,同时极大限度的保持复合蛋白凝胶的弹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来好 李刘冬 石红 陈培基 郝淑贤 杨贤庆 吴燕燕 刁石强 薛长湖
采用羟基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烷基自由基引发的亚油酸氧化体系和DPPH体系对江蓠(Gracilaria)、麒麟菜(Eucheuma)、马尾藻(Sargassum)、海带(Laminaria)4种膳食纤维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羟基自由基体系中,江蓠、麒麟菜、马尾藻、海带4种膳食纤维的IC50分别为5.2mg/mL、5.5mg/mL、4.4mg/mL和4.1mg/mL;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中,江蓠、麒麟菜膳食纤维的IC50分别为4.8mg/mL和5.3mg/mL,而马尾藻、海带膳食纤维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36%和42%;在烷基自由基引发的亚油酸氧化体系中,江蓠、麒麟菜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