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6)
2023(8401)
2022(6338)
2021(5765)
2020(4673)
2019(10138)
2018(10367)
2017(19929)
2016(11281)
2015(12129)
2014(12358)
2013(11899)
2012(10822)
2011(9761)
2010(9926)
2009(9012)
2008(9213)
2007(8240)
2006(7471)
2005(6946)
作者
(34262)
(28869)
(28322)
(27327)
(18391)
(13849)
(12679)
(11042)
(10895)
(10294)
(10269)
(9663)
(9638)
(9233)
(9176)
(8890)
(8402)
(8398)
(8310)
(8235)
(7299)
(7163)
(7110)
(6693)
(6558)
(6444)
(6435)
(6294)
(5942)
(5814)
学科
(43278)
经济(43226)
管理(29483)
(28026)
(21154)
企业(21154)
方法(15742)
(14889)
(13605)
中国(13567)
数学(13014)
数学方法(12823)
业经(11138)
环境(10515)
(10508)
农业(10096)
地方(9488)
(8981)
(8105)
(7831)
银行(7805)
(7601)
金融(7600)
(7488)
理论(7098)
(7088)
(6877)
生态(6863)
(6589)
资源(6523)
机构
大学(160192)
学院(159800)
研究(61686)
(61477)
经济(60129)
管理(55861)
理学(47937)
理学院(47247)
管理学(46146)
管理学院(45864)
中国(45295)
科学(41168)
(35037)
(34825)
(32869)
研究所(30306)
(29183)
业大(27574)
农业(27318)
中心(27155)
(25540)
财经(23174)
(23123)
师范(22848)
(22672)
北京(21790)
(21174)
(19978)
(19526)
科学院(19196)
基金
项目(111465)
科学(87680)
基金(81876)
研究(77238)
(74546)
国家(73968)
科学基金(61622)
社会(49538)
社会科(46875)
社会科学(46861)
基金项目(43518)
(42974)
自然(40936)
自然科(39889)
自然科学(39873)
自然科学基金(39162)
(37321)
教育(34353)
资助(32242)
编号(29385)
重点(26346)
(24648)
(24149)
成果(24117)
(22636)
计划(21768)
科研(21521)
国家社会(21371)
创新(21320)
课题(21259)
期刊
(70643)
经济(70643)
研究(45320)
中国(33184)
(32358)
学报(32267)
科学(29219)
大学(23420)
学学(22338)
(21972)
农业(21885)
管理(19694)
教育(16079)
(15763)
金融(15763)
(11764)
业经(11738)
财经(11226)
经济研究(11032)
技术(10683)
资源(9961)
(9769)
(9685)
问题(9533)
业大(8856)
科技(8002)
林业(7581)
现代(7298)
农业大学(7120)
(6710)
共检索到238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培雁  刘威  曾宝强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但退化和丧失严重。文章认为湿地退化的代内外部性成因是湿地保护的正外部性行为未得到应有补偿,湿地破坏的负外部性行为未付出应有代价;代际外部性成因则是由于过去人类缺乏对湿地价值的正确认识,以及资源分配代际权利制衡机制的缺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恢复的生态补偿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培雁  刘威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然而退化、丧失严重。目前对湿地的研究大多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探讨湿地退化的成因,对湿地退化的制度成因分析则较为缺乏。本文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两个方面对湿地退化的制度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制定适当的湿地保护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雷  吴宜进  
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的本质问题是恢复、重建湿地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之具有系统自我维持能力。江汉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 ,表现出生态功能和结构的退化趋势 :土壤潜沼化严重 ;生物群落结构简化 ,生物多样性下降 ;洪涝渍害加重等。依据生态演替理论基础和原则 ,提出了江汉平原湿地恢复和重建的具体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卞建民  王娟  杜崇  
向海湿地位于半干旱的吉林西部平原区,生态环境脆弱,在自然和人为驱动影响下,系统结构和功能出现明显的退化趋势,表现为湿地面积缩小、调节功能削弱、区域荒漠化发展迅速。文章通过对向海湿地生态环境背景条件及退化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机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是湿地退化的前提,上游水的大量截流、水利工程设施及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触发了湿地退化的过程。通过对退化湿地的脆弱因子分析,指出退化河流湿地的恢复必须从湿地的水文功能出发,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和转化,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及生态技术和生态工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慧   崔静艺   张金涛  
近年来随着油气开采、港口建设、填海造陆等活动的开展,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面临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碳汇功能受损等问题。为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及有效利用其碳储功能,研究突破了碳储生态补偿价值静态核算的局限性,充分考虑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时空异质性影响,运用ArcGIS及InVEST模型计算并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变化,探究如何对碳储量损失区域进行生态补偿,并提升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储功能。研究表明:(1)2013—2020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储量呈现下降趋势,8年间累计总损失6.36×10~(6)吨碳;(2)碳储总值的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3)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2013—2020年8年间碳储经济损失价值为164.92×10~(6)美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慧   崔静艺   张金涛  
近年来随着油气开采、港口建设、填海造陆等活动的开展,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面临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碳汇功能受损等问题。为改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及有效利用其碳储功能,研究突破了碳储生态补偿价值静态核算的局限性,充分考虑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时空异质性影响,运用ArcGIS及InVEST模型计算并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变化,探究如何对碳储量损失区域进行生态补偿,并提升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储功能。研究表明:(1)2013—2020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储量呈现下降趋势,8年间累计总损失6.36×10~(6)吨碳;(2)碳储总值的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3)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2013—2020年8年间碳储经济损失价值为164.92×10~(6)美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兆开  
湿地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其生态服务价值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居首位,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但在经济开发活动的影响下,湿地的生态功能已呈现出下降的态势。我们应当辨识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确立适当的模式对湿地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芳清  Jean Marie Hartman  
受城市化、工业化和地球温室效应等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影响,美国Hackensack湿地保护区正面临着面积不断减少、景观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河水污染增加、盐碱化程度增加和范围扩大等生态胁迫。稳定湿地面积,重建湿地的复合景观,丰富生物多样性,恢复潮水的正常规律,减少水体污染,控制外来种的入侵与扩张,促进湿地原有植物的定居与扩增及原有植被的恢复是Hackensack湿地恢复的关键,也是恢复工程设计与实施的核心。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管理则以植被的生长、芦苇的扩散方式及动态、鱼类和蟹类的种群动态、鸟类的种类及其对生境地的利用情况对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状况进行生物检验,有效监控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动态,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鹏  葛刚  刘成林  
2003年以来,鄱阳湖长期处于低枯水位状态,湖盆植被面积减少600km2;洲滩土壤含水量降低,旱生植物物种入侵,占据高程15m以上洲滩,湿地植被演变成中生性草甸,使物种大幅度增加;湿生和水生植物向湖中心下移,生长空间缩减;对水深、污染物敏感的植物群落的物种、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退化;对水深适应性强和耐污染的植物迅速扩张。无序采砂、防火烧荒、牲畜放牧加剧了这一局面。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鄱阳湖湿地植被正在逐步退化。为了遏制这一退化现象,正在建立鄱阳湖健康评价体系与标准,加强植物群落固定断面和针对稀有物种、对水深和污染物敏感物种、危害湖泊健康物种进行专项监测,针对发现的问题,用遥感影像辨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功宝  蔡体久  徐飞  
以黑龙江省友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烧、放牧和垦殖3种干扰类型退化森林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样地调查法和挖掘法对植物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栽植模式对退化沼泽湿地植被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在火烧干扰湿地中,栽植红皮云杉纯林是最好的植被恢复模式,栽植3年成活率为89%,其他植被恢复模式的树木成活率都很低。在放牧干扰湿地中,红皮云杉纯林、落叶松纯林模式和红皮云杉与落叶松混交林的造林模式恢复效果好,3年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4%、79%、85.5%。在垦殖干扰湿地中,栽植红皮云杉、落叶松纯林模式或红皮云杉与落叶松混交林的造林模式恢复效果好,3年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2%、85%、83%。沙棘在3种退化森林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定蓉   陆梅   赵旭燕   闪昇阳   孙官发   孙煜佳   刘国庆   郭础鸟   陈志明  
【目的】探明高原退化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时空动态特征,为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高原湿地退化的响应过程及机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方法】以纳帕海高原不同湿地退化阶段(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干湿季变化规律。【结果】(1)共检测到土壤细菌10门21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未分类菌属为优势门和属,相对丰度分别达35.92%和20.64%。(2)相较于原生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的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增加14.06%和47.72%,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显著减少38.54%(P<0.05);草甸的酸杆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210.15%、231.37%、229.55%和315.22%。上述菌门相对丰度均为干季大于湿季。沼泽化草甸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在干季显著增加72.38%,在湿季显著减少73.17%(P<0.05);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在干季显著减少55.43%,在湿季显著增加223.59%(P<0.05)。(3)沼泽化草甸和草甸的Shannon指数较原生沼泽湿地显著增加(P<0.05),且沼泽湿地和沼泽化草甸表现为湿季大于干季,草甸则表现为干季大于湿季。(4)Mentel分析结果表明:干季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由土壤p H和氮、磷、钾质量分数调控,湿季则由含水量、有机质、氮磷及p H调控;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水量、有机质、氮和pH是影响干季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控因子;湿季则为磷、钾和碳氮比。【结论】高原湿地退化导致土壤含水量和pH减小,进而影响土壤碳、氮、磷和钾养分状况,最终调控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干湿季变化。图4表4参47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娟  李锦鑫  王月  
在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不少地方生态用地大幅减少,生态承载问题日显突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对自然湿地进行综合保护与利用,应成为辽宁省盘锦市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必然导向要求。莫让耕地变湿地国土资源部已明确提出,要科学论证耕地保有量,依据二调成果,调整增加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运禄   张明善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研究评估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湿地生态价值的85篇文献进行案例分析,构建了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思路与估测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份的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来看,湿地生态价值总量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由西北、东北向中部递减趋势;单位面积湿地生态价值量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由中部向东北和西北递减的趋势,这与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梯度基本一致。(2)2018年我国湿地生态价值总量为18.36万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占生态价值总量的75.55%,表明调节服务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3)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对生态补偿需求迫切程度较大,特别是西藏、青海应对其优先补偿。(4)我国83.87%的省份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16.13%的省份有较大困难支付补偿标准,其中作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的青海、西藏基本没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这为建立横向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运禄   张明善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研究评估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湿地生态价值的85篇文献进行案例分析,构建了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思路与估测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份的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来看,湿地生态价值总量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由西北、东北向中部递减趋势;单位面积湿地生态价值量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由中部向东北和西北递减的趋势,这与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梯度基本一致。(2)2018年我国湿地生态价值总量为18.36万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占生态价值总量的75.55%,表明调节服务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3)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对生态补偿需求迫切程度较大,特别是西藏、青海应对其优先补偿。(4)我国83.87%的省份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16.13%的省份有较大困难支付补偿标准,其中作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的青海、西藏基本没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这为建立横向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殷志强  秦小光  刘嘉麒  裘善文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为乌裕尔河下游尾闾湖形成的苇草湖沼。作者通过野外调查、表土样品粒度对比和遥感影像分析,探讨了湿地形成演化的地质环境背景,分析了扎龙湿地与嫩江、沙地的成因联系。研究认为齐齐哈尔-大庆沙地由北西走向的纵向沙垄和低洼盐碱带组成,与科尔沁沙地一起构成了一个NE向展布的沙带,可能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时期。其后嫩江进入沙地,对沙地进行改造,在扎龙地区留下众多牛轭湖。后期由于构造抬升嫩江河道西迁,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其尾闾湖最后演化成为现在的扎龙湿地。因此扎龙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为:风成沙地形成→嫩江改造、破坏沙地→嫩江西迁、乌裕尔河分流→扎龙尾闾湖形成→扎龙尾闾湖退化、湿地形成。因此扎龙湿地与连环湖是在风成沙丘上形成的沼泽地,是整个嫩江流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一个关键区。一旦湿地消失,将导致这个地区的盐碱化和沙漠化,对附近的齐齐哈尔和大庆两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