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8)
2023(14373)
2022(12520)
2021(11770)
2020(9733)
2019(22725)
2018(22738)
2017(43506)
2016(23799)
2015(26901)
2014(27079)
2013(26614)
2012(24509)
2011(22192)
2010(22597)
2009(20513)
2008(19849)
2007(17388)
2006(15414)
2005(13687)
作者
(69844)
(57955)
(57571)
(54541)
(36921)
(27779)
(26096)
(22900)
(22098)
(20828)
(19794)
(19548)
(18529)
(18520)
(17769)
(17764)
(17145)
(17070)
(16509)
(16477)
(14509)
(14430)
(14098)
(13294)
(12984)
(12934)
(12904)
(12828)
(11764)
(11342)
学科
(100399)
经济(100304)
管理(64472)
(62811)
(51110)
企业(51110)
方法(43761)
数学(37882)
数学方法(37198)
中国(28347)
(26959)
地方(25251)
业经(22680)
(21950)
(20331)
农业(18264)
理论(17481)
(16918)
贸易(16903)
(16313)
(16167)
(15948)
技术(15784)
环境(15683)
(15055)
银行(15013)
(14628)
金融(14627)
(14449)
(14062)
机构
学院(335736)
大学(334250)
管理(132802)
(129188)
经济(126215)
研究(114519)
理学(114504)
理学院(113171)
管理学(110823)
管理学院(110233)
中国(84811)
科学(73507)
(73032)
(58428)
(57268)
(56838)
研究所(53305)
业大(51972)
中心(51502)
(49837)
北京(46743)
(46502)
师范(46050)
财经(45539)
农业(44303)
(41870)
(41273)
(41239)
技术(37831)
经济学(37189)
基金
项目(229147)
科学(179358)
研究(167209)
基金(163365)
(142804)
国家(141578)
科学基金(121198)
社会(102156)
社会科(96708)
社会科学(96680)
(91547)
基金项目(86573)
自然(80163)
自然科(78305)
自然科学(78291)
教育(77733)
(76874)
自然科学基金(76822)
编号(69591)
资助(68444)
成果(56043)
(52173)
重点(51610)
(49304)
课题(48752)
(47566)
创新(44235)
科研(43477)
大学(42105)
项目编号(42065)
期刊
(145762)
经济(145762)
研究(98447)
中国(68776)
学报(53376)
(52166)
科学(50117)
管理(49964)
教育(43742)
(41066)
大学(40095)
学学(37589)
农业(36613)
技术(32040)
(28498)
金融(28498)
业经(25767)
经济研究(22950)
财经(21096)
(19196)
图书(18908)
问题(18599)
(17929)
科技(17010)
技术经济(16701)
理论(15943)
资源(15773)
商业(15269)
统计(15268)
现代(15101)
共检索到498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卫东  李萍萍  卢章平  
植物发育模型为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北固山湿地芦苇的连续试验观测,将芦苇生育期划分为五个阶段,采用生长度日法建立芦苇发育进程模拟模型,并确定了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度日参数。通过试验结果检验,表明该模型对植株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和可行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淑荣  宋晓星  苏芳莉  刘惠  李丽锋  徐棚  
利用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芦苇湿地,对不同浓度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湿地土壤中锰形态分布特征及再分配过程进行分析,以期对湿地有效利用造纸废水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湿地土壤中锰各形态含量为:残渣态(792.18mg/kg)、可还原态(259.38mg/kg)、弱酸态(103.26mg/kg)、可氧化态(26.82mg/kg),残渣态与可还原态是辽河口湿地土壤锰的主要赋存形态。灌溉造纸废水后,湿地土壤中弱酸态锰增大,可还原态锰、残渣态锰降低;随灌溉废水浓度增大,残渣态锰逐渐增加,可还原态锰逐渐降低,弱酸态锰与可氧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艳  高艳娜  戚志伟  姜楠  仲启铖  姜姗  王开运  张超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连续8 a(2008~2015年)长期模拟温度升高,研究滨海芦苇湿地不同土壤深度,及两种代表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根际、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对长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1)相对于对照,长期增温导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增温对土壤表层细菌、真菌的数量影响显著,细菌在第一层的增幅最大,增加率为34.16%,真菌在第三层的增幅最大,增加了64.42%。增温对20~40 cm土层放线菌影响显著,其中在第二层达到最大增加率59.47%;(...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淑慧  祁秋艳  仲启铖  张超  王开运  
采用开顶式气室法(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升温,分别于升温1a和升温2a后,测定崇明东滩围垦湿地代表植物——芦苇快速生长期叶片的光响应进程,分析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光合参数对升温时间的累积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升温1a后,Pmax、LSP显著增加,Rd、LCP显著降低,表现出正效应,而升温2a后结果相反;升温条件下AQY的年际差异不显著;非线性拟合芦苇叶片光合-光响应(Pn-PAR)曲线,结果显示其在升温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发生上调和下移现象;蒸腾速率(Tr)对升温表现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芳  苏芳莉  李海福  
为研究造纸废水对模拟芦苇湿地土壤中镁离子含量的影响,利用造纸废水灌溉辽宁双台河口芦苇湿地,通过不同灌溉时期以及不同废水质量浓度对土壤剖面中镁离子含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条件下,土壤镁离子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W"形分布,5~10cm土层中含量最多,20~40cm土层中含量最少。在芦苇不同生长期内灌溉造纸废水,土壤中镁离子含量变化量的大小顺序为成熟期>发芽期>展叶期>快速生长期>抽穗期。灌溉不同质量浓度的造纸废水后,土壤中镁离子含量变化量的变化趋势300mg/L>175mg/L>50mg/L>cK,说明造纸废水灌溉有助于土壤中镁离子的累积,废水质量浓度越高,镁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文颖  迟道才  何奇瑾  周广胜  
采用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在2005年的小气候梯度系统及涡动相关系统观测的数据,对盘锦芦苇湿地蒸发散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芦苇蒸发散日变化过程为单峰曲线变化,即中午高,早晚低;蒸发散随生长阶段变化明显,且主要集中在展叶期~开花期~枯黄期内,非生长季蒸发散量很小;净辐射和气温是全年蒸发散的主导影响因子,相对湿度在芦苇生长季内对蒸发散影响显著,风速在非生长季内对蒸发散的影响显著;降水量不能满足蒸发散的需水要求,河流补给也是蒸发散的重要来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科德  胡正嘉  
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小型人工芦苇床,分析生长了18个月的芦苇床系统处理污水的效能。结果表明,芦苇床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在1d内的BOD5去除率达85%以上、COD达80%以上、SS和总大肠菌群的去除率达90%以上,该系统对NH3-N和O-PO4-P的去除效果较差,尤其是对O-PO4-P的去除率很低。去污的最佳滞留时间BOD5和COD为2d、SS为1.5d、总大肠菌群为5d、NH3-N为6d、O-PO4-P为10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刁一峰  苏芳莉  芦晓峰  王娟  王铁良  
通过建立模拟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的小试模型,并灌以造纸废水,分析模拟装置中水样、土样和植物样中氮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造纸废水的氮去除效果显著,且芦苇在不同生长期对同一浓度废水中N的去除效果为: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展叶期>发芽期。NH4+-N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NO3--N有淋洗的作用,在土壤底层积累;TN随深度增加有所减少。芦苇不同器官的含氮量为:叶片>茎秆>根须>根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建军  张洪岩  乔志和  张正祥  侯光雷  
论文借助地理信息技术,采用CA-Markov模型,以1988、1996、2003年3个相同时相的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基础,并结合地形图和相应的交通、气候等数据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未来的土地覆被类型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通过马尔可夫模型求出转移概率矩阵,确定CA模型转换规则。利用CA-Markov模型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未来的土地覆被类型转化方向进行了动态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已有的土地覆被类型对比,得出模拟精度达到74.46%。据此对向海自然保护区2010、2018年土地覆被类型做出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向海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类型整体趋势不容乐观,湿地面积在大量减少,林地和草地呈减少趋势,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彬  王琴  张海燕  
以博斯腾湖芦苇湿地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博斯腾湖三大苇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水质特征及影响湿地芦苇生物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苇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土壤有效氮含量平均为142.59mg/kg,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0.11mg/kg,有机质含量平均为7.81%,能够满足芦苇生长要求。⑵黄水苇区湿地土壤总盐含量及水中全盐含量分别为0.93%和3.04mg/L,其与芦苇生物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三苇区水中COD量和pH值对芦苇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⑶芦苇的株高、茎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倪纪恒  罗卫红  李永秀  戴剑锋  金亮  徐国彬  陈永山  韩利  邰翔  陈春宏  卜崇兴  
以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的发育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以作物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利用不同地点、播期、品种试验,建立了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并用南京和上海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各个发育阶段(发芽、苗期、开花、结果和采收)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日数。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1、1.87、2.69、3d,明显高于以有效积温为尺度的模拟模型预测精度(RMSE分别为0、7.91、8.86、13.58、12.59d)。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学标   韩湘玲  
对作物生长过程进行模拟有二个目的:一是要了解作物生长的状态及产量;二是要了解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对环境变化和栽培措施的反应,以便作出有利于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管理决策。 一、作物生长发育模拟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合作用测定技术的发展,作物生长模拟也得到了发展,国际上出现了许多作物生长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白军红  叶晓飞  胡星云  王伟  张玲  
以黄河口不同淹水条件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潮汐淹水湿地、淡水恢复湿地和季节性淹水湿地),通过吸附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类型湿地表层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评估了不同淹水条件下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水盐条件的芦苇湿地土壤对上覆水体中磷的吸附表现为淡水恢复湿地>潮汐淹水湿地>季节性淹水湿地,淡水恢复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量最大;三类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过程均表现为初期(0~3 h)最快、中期(3~24 h)逐渐减慢、后期(24 h以后)慢而平衡的状态,但淡水恢复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最快,季节性淹水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最慢且存在着时间上的延迟性;三类湿地土壤的水盐条件和理化性质差异(如pH、盐度、土壤质地、Al0、Fe0和Ca0)是导致三类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Simple Elovich模型和Power Function模型更适合模拟黄河口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在黄河口退化芦苇湿地实施淡水恢复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进而降低湿地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成久  周欣  苏芳莉  王铁良  王娟  
采集辽宁盘锦双台河口芦苇湿地芦苇样品对造纸废水中Cu、Zn、Pb、Cd的净化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芦苇在不同生长期对Cu、Zn、Pb、C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芦苇在拔节期对Cu、Zn、Pb、Cd的净化效果最好;在发芽期和展叶期对Pb的净化率最大,分别为21%和30%;在拔节期和成熟期对Zn的净化率最大,分别为53%和29%;在抽穗期对Cd净化率最大,为40%。在芦苇整个生长期内,芦苇根组织对Cu、Zn、Pb、Cd的吸收量均为最大,其次为茎组织,而叶组织对其的吸收量最小。整个植株对Cu、Zn、Pb、Cd的吸收能力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Zn>Cu>Cd。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莉雯  卫亚星  
近年来大多数滨海河口湿地都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问题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亟待在不同时空尺度上以快速、稳定、准确的途径监测滨海河口水体富营养化。论文采用能够提取植被氮吸收特征细微变化的高光谱遥感技术,基于3个时相的野外实验测量数据和HJ-1A HSI高光谱遥感数据,在叶片、冠层和景观3种尺度上,研究湿地芦苇的高光谱特征对滨海河口水体氮素浓度变化的时空响应特性,以此避免营养物质脉冲效应导致的错误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评估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叶片和冠层尺度,邻近不同氮浓度的水体,湿地芦苇的光谱特征存在差异。而且,所采用的高光谱植被指数能够对邻近水体氮浓度的变化作出响应,各指数与水体氮浓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