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2)
2023(1989)
2022(1730)
2021(1668)
2020(1451)
2019(3158)
2018(3191)
2017(5429)
2016(3229)
2015(3725)
2014(3790)
2013(3657)
2012(3613)
2011(3367)
2010(3338)
2009(3180)
2008(3025)
2007(2635)
2006(2405)
2005(2155)
作者
(13230)
(11355)
(11129)
(10616)
(7226)
(5815)
(4878)
(4577)
(4285)
(4184)
(4058)
(4001)
(3886)
(3814)
(3758)
(3508)
(3348)
(3328)
(3307)
(3287)
(3095)
(2923)
(2762)
(2645)
(2537)
(2536)
(2530)
(2495)
(2491)
(2430)
学科
(9193)
经济(9190)
管理(6949)
(6296)
(5476)
土地(4342)
(3825)
企业(3825)
方法(3542)
(3455)
(3420)
数学(2769)
数学方法(2710)
资源(2696)
生态(2579)
环境(2500)
农业(2412)
中国(2319)
(2130)
(2057)
金融(2056)
问题(2041)
业经(1972)
(1911)
(1825)
(1735)
(1716)
银行(1696)
理论(1691)
(1631)
机构
大学(50170)
学院(49823)
研究(22798)
(19574)
科学(19421)
中国(16583)
农业(16326)
(14644)
业大(14620)
管理(13926)
研究所(13713)
(12910)
(12401)
经济(11993)
理学(11608)
理学院(11362)
管理学(10860)
农业大学(10805)
管理学院(10798)
中心(9822)
(9811)
(9805)
实验(9423)
科学院(9079)
实验室(9058)
(8870)
重点(8610)
(8557)
(8070)
北京(7961)
基金
项目(38380)
科学(27730)
(27622)
国家(27453)
基金(26923)
科学基金(20885)
研究(20546)
自然(17134)
自然科(16653)
自然科学(16649)
自然科学基金(16331)
(15265)
基金项目(14395)
(14210)
资助(11206)
计划(10884)
科技(10761)
社会(10406)
重点(9741)
社会科(9739)
社会科学(9739)
教育(8740)
(8087)
(7994)
专项(7955)
科研(7814)
编号(7409)
(7394)
(7341)
创新(7131)
期刊
学报(18409)
(17883)
(14329)
经济(14329)
科学(14301)
农业(13005)
中国(12239)
大学(12087)
学学(11735)
研究(9618)
(7646)
业大(6673)
资源(5699)
农业大学(5513)
管理(4900)
(4369)
自然(4252)
林业(3958)
(3935)
技术(3872)
中国农业(3830)
(3327)
金融(3327)
科技(3249)
自然科(2899)
自然科学(2899)
教育(2542)
图书(2435)
(2428)
业经(2374)
共检索到73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小燕  杨治平  黄璜  胡立冬  陈艳芬  文祝友  
为了克服水稻田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除草的弊端,对中稻和晚稻的稻鸭共生田中杂草种群的消长动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养鸭对杂草的控制效果为98.5%~99.3%,比施用化学除草剂的效果高6.9%~16.1%.放鸭田不仅消除了杂草危害,而且省工、省药、增产、增收,是一项一举多得的生物除草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玉刚  周晶  余政军  李静怡  黄璜  赵正洪  
为探索稻鸭共育下直播水稻田间杂草种类和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连续2 a运用植物群落生态的方法研究不喷施除草剂(CK)、喷施除草剂(RH)、养鸭不喷施除草剂(DK)和养鸭喷施除草剂(DH)的控草效果和田间杂草群落组成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2 a中DK处理对田间杂草防控效果为47.00%,低于RH处理的93.88%和DH处理的100.00%,且在水稻分蘖盛期、抽穗期和乳熟期均形成以稗草、鸭舌草、异型莎草和千金子组成的优势杂草,优势杂草总和分别占到总杂草比例的71.20%,92.29%和94.03%;单子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在水稻分蘖盛期至乳熟期成为优势群落,且在乳熟期占总杂草的比例分别达到97.57%和64.97%,双子叶杂草和阔叶杂草所占比例分别为2.43%和8.55%。2 a中DK处理在分蘖盛期至乳熟期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on指数均低于CK处理,且高于RH处理,但DK和CK处理的Simp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抽穗期和乳熟期差异不显著,而与RH处理差异显著,这表明DK处理能够改变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并且对田间杂草的防控作用不明显,田间发生草害将影响水稻产量的形成,最终使得水稻减产严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德耀  姚青  杨保军  周营烽  管泽鑫  唐健  
随着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田间杂草识别与除草技术逐步走向智能化,自动除草系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对组成田间杂草识别与自动除草系统的4个主要模块(系统导航模块、图像采集与处理模块、杂草识别模块和除草控制模块)分别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军雄  陈社员  官春云  刘忠松  王国槐  肖钢  
采用拔除法调查稻茬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其出苗动态和发生规律,以人工除草和不除草作对照,考察3种除草剂13.5%草铵膦、油力1+1、10.8%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杂草的田间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稻茬油菜田中共发现杂草16种,分属10个科,优势种群为早熟禾,亚优势种群为看麦娘、繁缕;杂草于油菜播种后开始出苗,有冬前出苗最高峰和春季出苗次高峰2个出苗高峰;施用草铵膦第8天后,对总杂草、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等的防效达90%以上,第16、32、64天后的防效仍可高达90%以上;与不除草相比,施用草铵膦,可使油菜增产约8%。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强胜  刘家旺  
以7级目测法调查了安微省南部和北部地区夏收作物田共45个样点的杂草,并用系统聚类法分析比较了皖南、皖北夏收作物田杂草植被的差异和特点。皖南多为看麦娘杂草群落型,发生在与水稻轮作的水稻土田。皖北多为猪殃殃杂草群落型,发生在与秋熟旱作物轮作田地,其包括两类杂草群落:猪殃殃—野燕麦—阿拉伯婆婆纳·小根蒜杂草群落和麦仁珠+播娘蒿+大巢菜·麦瓶草杂草群落。轮作制度和地理区域的差异是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亚林  何燕红  朱文达  李林  
为明确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番茄田间杂草管理的重要性,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测定分析的方法,观察了药剂对番茄田间主要杂草的控制效果、杂草防除后田间的透光率和施药后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能有效控制番茄田间主要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的危害;药剂处理后对番茄田间香附子、野苋菜、马松子、铁苋菜的综合密度防效为82.52%~95.78%,综合鲜重防效为83.53%~96.09%;药剂处理后番茄田间中下部的透光率亦显著提高,并能有效改善田间光照条件,增产效果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贵  吴竞仑  王一专  刘丽萍  
【目的】筛选具有较强抑制杂草特性的主栽水稻品种,探索以水稻杂草生态关系为基础的水稻田杂草生态管理技术。【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建立各水稻品种与稗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生物群落,定量分析各水稻品种对田间杂草的抑制效果。【结果】两优华6号移栽后即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稗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能力。移栽后50d大多数水稻品种对稗草萌发的抑制率为79.14%—88.84%,对稗草干重的抑制率为84.44%—90.23%,但对阔叶杂草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两优932和PI312777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所有杂草萌发、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作用,移栽后50d对杂草发生株数的抑制率超过80%,对杂草干重抑制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春磊   张九于   胡春华   杨绪兵   范习健  
[目的]针对田间杂草目标存在分布不均匀、尺度不一以及边缘重叠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跨模态交互的双分支分割模型CMFNet-Lite。[方法]首先,基于Transformer模型构建了双分支特征提取网络,分别从近红外和可见光输入中提取光谱和视觉特征;其次,建立基于交叉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模块,将两种特征进行跨模态交互并通过残差网络进行拼接融合,以充分利用不同模态各自的信息,形成优势互补;最后将融合后的特征图送入多层感知机进行杂草分割掩码预测。此外,本文进一步利用可分离卷积替代常规卷积,以降低模型参数量和提升推理速度。[结果]在Sugar Beets 2016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较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近年来采用混合CNN和Transformer架构的分割模型有较大提升,mIoU和mAcc分别为92.73%和95.52%。轻量化模型的参数量为8.5 M,单幅图像检测速率为6.3帧/秒。同时,消融试验表明,本方法比未融合特征的Segformer分割模型,mIoU和mAcc分别提高了6.22%和4.1%。[结论]本文方法验证了融合多模态信息相比于仅使用单模态输入更有助于田间杂草区域的精细化感知,可为精确除草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兰兰  徐恺  熊利荣  
提出了基于视觉注意模型的苗期油菜/杂草图像检测方法。针对苗期油菜大田环境,获取油菜/杂草RGB原始图像。根据原始图像颜色分布特点改进Itti模型,生成系列特征显著图,结合区域生长算法分割出感兴趣区域。针对该区域提取形状和纹理特征参数作为支持向量机输入量,判别出所有油菜区域,最后融合原始图像和油菜区域获取最终株间杂草区域。结果表明:与局部迭代阈值法和最大类间方差法相比,本研究提出的图像分割方法更优,正确分割目标概率、错误分割目标概率及漏分割目标概率分别为92.46%、3.26%及7.54%;针对形状、纹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静  李志铭  鲁力群  贾鹏  杨焕波  兰玉彬  
【目的】为了精确高效识别玉米田间杂草,减少除草剂施用,提高玉米种植管理精准性。【方法】通过六旋翼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获取玉米田块多光谱图像。为分离图像中植被与非植被像元,计算了7种植被指数,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提取植被指数图像中非植被区域,制作掩膜文件并对多光谱图像掩膜。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多光谱图像进行变换,保留信息量最多的前3个主成分波段。将试验区域分为训练区域和验证区域,在训练区域中分别选取了675处玉米和525处杂草样本对监督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在验证区域选取了240处玉米样本及160处杂草样本评价模型分类精度。将7种植被指数、3个主成分波段的24个纹理特征及经过滤波的10个反射率,共计41项特征作为样本特征参数。利用支持向量机-特征递归消除算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s-feature recursive elimination,SVM-RFE)和Relief算法从41项特征中各筛选14项特征构成特征子集,采用支持向量机、K-最近邻、Cart决策树、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对特征子集进行监督分类。【结果】支持向量机与随机森林对全部特征及2个特征子集分类效果较好,支持向量机总体精度为89.13%—91.94%,Kappa>0.79,随机森林总体精度为89.27%—90.95%,Kappa>0.79。【结论】SVM-RFE算法对数据降维效果优于Relief算法,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区域冠层尺度下玉米与杂草的分类效果最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锋  吴振斌  付贵萍  陈辉蓉  成水平  熊丽  邱东茹  金建明  李玉元  
研究了在间歇式进水条件下 ,复合构建湿地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 ,阐述了温度、溶氧、pH等理化因子变化的原因。实验初期 ,系统尚处于不稳定时期 ,对N的去除不够理想。随着系统运转逐步步入稳定状态 ,对KN、NH+ 4 N、NO-2 N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5 0 %、6 6 %和 71%。硝化 -反硝化作用是氨氮去除的主要途径。从总体上看 ,有植物系统中硝态氮的出水含量较对照系统高 ,说明间歇式进水以及植物的存在都有利于硝化作用的发生。实验发现 ,复合构建湿地在冬季仍能较好地改善水质 ,是一种有效的水链管理对策 ,对受污水体水质改善和水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晓峰  熊智  肖汉  张亦舒  王铁良  
通过对辽河河口湿地沉积物中全氮(TN)进行为期两年的采样测定,对芦苇生长期内辽河河口湿地沉积物中全氮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此研究,能清楚的认识湿地全氮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并且能通过全氮的变化情况了解湿地的富营养化的状况。以该湿地主要植被-芦苇的各个发育期为时间节点,以湿地各功能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及远河区和近河区为空间区域,并根据该湿地沉积物的厚度情况,分别对深度为010,1020,2030,3040,4050cm的沉积物进行样品采集和测定,对沉积物中T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自干  李谷  吴恢碧  陶玲  李晓莉  姚延丹  赵巧玲  樊启学  
由潜流和表面流湿地组成复合人工湿地,与池塘有机结合构成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应用于草鱼苗种培育,研究了该系统对池塘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在760 mm/d的水力负荷率条件下,复合湿地系统对NH4+-N、NO2--N、NO3--N、TN、TP、COD和T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56±3.71)%、(50.73±3.95)%、(46.33±4.95)%、(27.99±2.78)%、(58.15±3.38)%、(29.60±2.24)%和(84.49±1.77)%;湿地出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要求。结果表明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对养殖用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虞沐奎  徐六一  邱辉  王桂琴  何小元  
为了解高度集约化经营湿地松林对环境的影响,以湿地松新造幼林地为对象,设置径流场进行了连续6年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降水量为64353mm,林地径流量为1611241t/hm2,泥沙流失量为27844777kg/hm2,流失N、P、K等主要养分为131kg/hm2,径流系数为316%;在安徽丘岗地区营造湿地松林,实行大块状(80cm×80cm×50cm)整地,并集约经营,不致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林当年土壤侵蚀模数为19559t/hm2,属于无明显侵蚀类型,该区可提倡高规格整地和实行集约经营;5~8月为集中降水期,应避免相关营林活动;水土流失量与降水量呈幂函数关系,随着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蔡坚  潘文  冯水  冯顺简  陈瑞炳  
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处理 (未间伐、弱度 (伐去株数 18 6 % )、中度 (伐去 35 7% )、强度 (伐去5 2 9% ) )的 19年生湿地松林分其林木木材的主要材性指标进行全面测试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间伐后 8a ,间伐强度对湿地松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径向全干缩率、体积全干缩率、差异干缩、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径向抗剪强度及端面硬度有显著影响 ;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 ,树干年生长轮平均宽度、木材差异干缩是增大的 ,而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硬度等主要力学性质则是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