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0)
- 2023(9407)
- 2022(7937)
- 2021(7459)
- 2020(6145)
- 2019(13829)
- 2018(13681)
- 2017(26327)
- 2016(14040)
- 2015(15489)
- 2014(15082)
- 2013(14923)
- 2012(13713)
- 2011(12190)
- 2010(12288)
- 2009(11292)
- 2008(11007)
- 2007(9434)
- 2006(8146)
- 2005(7485)
- 学科
- 济(50201)
- 经济(50157)
- 业(38217)
- 管理(37379)
- 企(25726)
- 企业(25726)
- 方法(20934)
- 数学(18243)
- 数学方法(18012)
- 农(15638)
- 中国(15495)
- 学(13298)
- 地方(13022)
- 财(12772)
- 制(11998)
- 环境(11307)
- 银(11217)
- 银行(11201)
- 业经(10997)
- 险(10885)
- 保险(10792)
- 行(10647)
- 农业(10520)
- 融(9835)
- 金融(9834)
- 贸(9364)
- 贸易(9356)
- 易(9061)
- 理论(8466)
- 务(8310)
- 机构
- 学院(189312)
- 大学(188286)
- 管理(71381)
- 济(70992)
- 经济(69066)
- 研究(65006)
- 理学(60586)
- 理学院(59778)
- 管理学(58611)
- 管理学院(58261)
- 中国(53469)
- 科学(43069)
- 京(40758)
- 财(35002)
- 农(34598)
- 所(32778)
- 中心(31741)
- 业大(30386)
- 研究所(30078)
- 江(29400)
- 财经(27497)
- 农业(27329)
- 范(26057)
- 师范(25765)
- 北京(25388)
- 经(24971)
- 院(24229)
- 州(24108)
- 经济学(21339)
- 省(21186)
- 基金
- 项目(133827)
- 科学(104943)
- 基金(97178)
- 研究(95086)
- 家(86180)
- 国家(85477)
- 科学基金(73061)
- 社会(60097)
- 社会科(56699)
- 社会科学(56683)
- 省(52919)
- 基金项目(52688)
- 自然(48977)
- 自然科(47742)
- 自然科学(47730)
- 自然科学基金(46865)
- 划(44442)
- 教育(41935)
- 资助(38846)
- 编号(38294)
- 重点(30595)
- 成果(29903)
- 发(28711)
- 部(28191)
- 创(27154)
- 课题(26100)
- 科研(25751)
- 创新(25496)
- 计划(25058)
- 国家社会(24802)
共检索到283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丽娜 杨国福 李嘉欣 张梦娴 徐斌
理解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相互关系,是制定针对性生态系统管理策略以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为人类提供了多类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其生态敏感度较高,容易受到城市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以杭嘉湖平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学统计数据,采用InVEST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评估并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趋势及关联性。结果表明:(1)从2000~2020年,杭嘉湖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以东南部的高值区为核心向外依次扩散,逐渐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聚集性向分散性转变。(2)2000、2010和2020年,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0.028 6、0.027 7和0.026 6,研究区整体从中等风险等级转入较低风险等级,研究区生态风险状况有所改善,高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呈片状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及北部。(3)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景观生态风险与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负向相关,即景观生态风险与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存在互馈效应,负向影响与关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研究结果能为制定降低区域生态风险、增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健康稳定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德民 宫辉力 胡金明 赵魁义
对我国所剩为数不多的淡水湿地植物生态系统原生景观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对于湿地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多年期遥感影像提取洪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分类信息,在GIS支持下,进行了群落、植被型和景观带3个尺度的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草甸灌丛景观是研究区的基质性景观,草甸和沼泽湿地共同占据了研究区植被型的核心地位,小叶章-苔草群落则是植物优势群落。植物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特征表现为:草甸灌丛分布在广阔的河间干湿交替地带,沼泽湿地主要成条带延伸于河道与洼地带,岛状林则出现在地势较高的岗地段,呈断块分布。研究区典型沼泽湿地面积7年间缩小约10%,周边人类活动造成水资源缺失是退化主要驱动因素,应尽早...
关键词:
湿地 景观 格局 水文生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索安宁 于永海 韩富伟
利用1990~2010年5期卫星遥感影像监测了辽河三角洲盘锦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采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当量因子法等多种评估方法,对辽河三角洲盘锦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响应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湿地、河口水域和稻田是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的最主要组分,芦苇湿地、滩涂等自然湿地景观面积的萎缩,稻田、养殖池塘等人工湿地景观面积的扩大是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特征。辽河三角洲盘锦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导致2010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比1990年减少8.39亿元。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污染物净化功能价值损失6.64亿元,物质生产功能价值增加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骏宇 王慧敏 刘钢 白杨
生态系统保护与城镇化间的冲突已威胁人类福祉。基于"水-能-粮"纽带视角,研究从供需双侧对太湖流域杭嘉湖区域2000、2005及2010年的产水、固碳以及粮食生产服务进行了测度,并利用空间基尼系数模型、供需指数模型及相关系数模型对其空间异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产水总量先减后增,固碳及粮食生产总量小幅递减,水资源及粮食的需求总量小幅递增,固碳需求则急剧增加;(2)西南部山林地带产水及固碳服务供给显著,粮食生产聚集在东部平原,3种服务的需求均集中于高人口密度区域;(3)3种服务的空间分布基本均衡,但供需匹配度偏低,绝大部分区域的产水服务处于赤字状态,城镇区域固碳压力显著;(4)产水服务与固碳服务呈权衡关系,与粮食生产服务呈协同关系,固碳服务与粮食生产服务之间具有权衡关系,3种服务的需求间呈两两协同关系。可见,"水-能-粮"纽带关系在杭嘉湖区域表现为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共同体。最后,本研究提出适应性管理政策以改善区域生态系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韶晗 许大为 宋爽 石梦溪 胡珊珊
【目的】为保证湿地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强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以便为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视角,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建立了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应分析,构建了各层指标的评判矩阵,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权重集,对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质量进行了针对性评判。【结果】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10所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现有景观建设水准,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总体建设质量一般,总体评分为0.566,10所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评分均为“一般”,分值均介于0.5~0.6。10所国家湿地公园得分排名为:漠河九曲十八湾国家湿地公园>塔河固奇谷湿地公园>双河源国家湿地>阿木尔国家湿地公园>古里河国家湿地公园>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呼中呼玛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十八站呼玛河国家湿地公园>漠河大林河国家湿地公园>加格达奇甘河国家湿地公园。【结论】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在生态调节服务及景观支持层面表现较好,在文化服务方面表现较弱。该地区国家湿地公园在景观特色表达、公众教育等方面需加强投入,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为区域生态优化、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妍 高俊峰 黄佳聪
随着生物资源价值估算方法的日益成熟,生态系统的服务评估成为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运用市场价值、影子工程、碳税法等方法对太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功能、环境调节功能和文化社会功能等直接与间接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和多重服务价值,总价值为112.39×108元。其中,生态环境调节与维护功能价值最大,占总服务价值的48.98%;其次是物质生产与供给功能,占29.1%;文化社会功能最小,占21.91%。通过对9项子功能进行评估得出,调蓄洪水的功能价值最大,约占26.23%,供水功能其次,约占24.56%,气候调节功能,约占18.23%,科研教育价值约占13.16%,植被资源生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飞
淮北市南湖湿地是由采煤塌陷形成的,经过多年的生态恢复,已经建设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在物质生产、净化水质、动物栖息地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通过实地考察,针对湿地的特点,依据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条件价值法等多种价值评估方法,对南湖湿地生态服务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研究发现,南湖湿地主要生态服务价值量总和计3 544.4×104元/a(2007年不变价,下同)。其中,物质生产功能的价值最大,在南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比例为27%,其次是非使用价值,占总生态服务价值的25.9%。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湿地 采煤塌陷地 价值评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楠 李龙伟 张银龙 陆灯盛 吴明
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为科学评估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变化特点,构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基于遥感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对2000, 2005, 2010和2015年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服务4大类12个子类服务功能,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造林成本法等方法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呈递减趋势,分别为413.01, 261.25, 259.52和224.30亿元,调节服务是其主要服务类型,占总服务价值的60.00%以上;气候调节、水质净化、保持土壤是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三者占到服务价值的80%以上。分析表明,城市建设、过度围垦是造成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价值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对杭州湾滨海湿地服务功能价值的动态变化及定量化评估,建议以其为指导,为杭州湾滨海湿地现有资源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善峰 章锦伦 程玲玲 陈前虎
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Net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NES)对于生态资源的管治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首先确定其NES的计算模型。其次采用当量因子法、假设评估法、旅行费用法与效益转移法完成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VES)、服务成本与NES的计算;2016年其VES为169.73亿元、服务成本为3481.58万元、NES为169.38亿元;文化服务价值是其NES的主要贡献者,占比99.27%;房产增值、文化遗产与游憩休闲价值是其文化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者。再次基于2016年数据,通过情境对比得出西溪湿地采用保护性开模式比保护模式多增加NES30.37亿元,保护性开发模式是一种更实际、可持续的西溪湿地资源的保护方式。最后总结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丹霞 谢谦 杨波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以洞庭湖湿地为研究区,利用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取洞庭湖湿地的景观类型。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结合洞庭湖湿地的特点,综合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来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评价分析洞庭湖湿地在1987至2013年间6个不同时期的生态系统健康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在2003年以前处于下降趋势,此后湿地健康状况逐步回升;而外界压力对湿地健康状态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邝奕轩
分析历史时期太湖湿地围垦利用。围垦利用改变了湿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但对太湖湿地水生态系统产生干扰,降低蓄积,改变水文,影响水质,进而又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数据表明,太湖湿地水生态系统间接使用价值呈现递减态势,由1976的67.772亿元降低至2003年的额62.61亿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娟 舒晓波 于秀波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不同,农户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影响因子和原因缺少系统的了解和分析。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对湖区3个县12个村的310户农户的基本信息、农业生产、渔业捕捞、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作深入了解,重点调查鄱阳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水质净化和水产品等服务,并利用SPSS进行二元logit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鄱阳湖区农户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认知最充分的是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和水产品;②不同调查区的农户,对在旅游休闲、纤维和燃料、水产品和植物产品等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认知存在差异;③性别、年龄、职业和总收...
关键词:
鄱阳湖区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 农户认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庄大昌
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对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80.72亿元;其中调蓄洪水的价值为37.12亿元,占45.99%;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调蓄洪水、供水和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价值。因此,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好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洞庭湖 湿地资源 价值评估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湿地既是独特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而且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近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也多次提到加强湿地保护,扩大湿地面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下,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但由于长期的"历史欠账",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形势仍不容乐观。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玲玲 钟艳霞 李小宇
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银川市黄河湿地A区11个位点进行水质评价并与各位点水生植物分布、可培养细菌数量进行契合关系分析。发现自入水口至出水口随水流方向,各位点多项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可培养细菌数量呈高—低—高弱变化特征。同时进行可培养细菌菌种鉴定共分离获得4属13种细菌。黄河湿地A区水生植物、可培养细菌数量、种属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水质。
关键词:
银川平原 天然湖泊湿地 水质净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