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4)
- 2023(4162)
- 2022(3498)
- 2021(3356)
- 2020(2689)
- 2019(6183)
- 2018(6166)
- 2017(11231)
- 2016(6126)
- 2015(6619)
- 2014(6458)
- 2013(6221)
- 2012(5780)
- 2011(5152)
- 2010(5031)
- 2009(4480)
- 2008(4404)
- 2007(3647)
- 2006(3232)
- 2005(2688)
- 学科
- 济(20400)
- 经济(20382)
- 管理(16419)
- 业(13122)
- 企(9030)
- 企业(9030)
- 农(8913)
- 环境(8631)
- 地方(7685)
- 学(6713)
- 农业(6503)
- 方法(6475)
- 资源(6112)
- 生态(5756)
- 土地(5610)
- 数学(5436)
- 数学方法(5337)
- 中国(4933)
- 业经(4891)
- 财(4756)
- 划(4334)
- 和(4143)
- 发(4041)
- 理论(3336)
- 制(3331)
- 地方经济(3300)
- 规划(3214)
- 务(3147)
- 财务(3135)
- 财务管理(3129)
- 机构
- 学院(78706)
- 大学(77061)
- 管理(29192)
- 研究(27868)
- 济(26386)
- 经济(25587)
- 理学(24923)
- 理学院(24545)
- 管理学(24064)
- 管理学院(23924)
- 中国(21442)
- 科学(19344)
- 京(17259)
- 农(15499)
- 中心(13828)
- 业大(13787)
- 所(13624)
- 范(12623)
- 江(12612)
- 师范(12553)
- 研究所(12547)
- 财(12406)
- 农业(12019)
- 院(11000)
- 北京(10732)
- 师范大学(10224)
- 州(10131)
- 财经(9653)
- 省(9101)
- 资源(8806)
- 基金
- 项目(58233)
- 科学(45553)
- 研究(43055)
- 基金(41096)
- 家(36758)
- 国家(36443)
- 科学基金(30819)
- 社会(26118)
- 社会科(24603)
- 社会科学(24597)
- 省(23645)
- 基金项目(22831)
- 自然(20598)
- 划(20177)
- 自然科(19903)
- 自然科学(19901)
- 自然科学基金(19504)
- 教育(18616)
- 编号(17698)
- 资助(15268)
- 重点(13469)
- 发(13425)
- 成果(13401)
- 课题(12306)
- 部(12069)
- 创(11810)
- 创新(11085)
- 科研(10987)
- 计划(10920)
- 制(10736)
共检索到115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鲍达明 胡波 赵欣胜 崔保山
基于湿地生态用水研究进展,本文从用水标准及配置方面进行了生态用水理论与应用分析。针对湿地生态用水标准的确定,给出了确定原则以及湿地生态用水配置优先级标准、湿地生态用水配置水量/水位标准和湿地生态用水配置水质标准;对于湿地生态用水配置程序的研究,制定了湿地生态用水配置原则、程序、方案、相关配套环境以及实现手段。其中,湿地生态用水配置方案的制定须从湿地用水价值(生态、经济、社会)分析、管理目标以及生态需水方式等几个方面考虑,相关配套环境主要是相关的政策法规环境、经济评价、公众教育及用水配置方案修正等。本文最后以海河流域白洋淀湿地为案例区进行了生态用水标准及配置分析,分别分析白洋淀生态用水的逐月水位...
关键词:
湿地生态用水 配置 标准 白洋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学章 董文君 黄强 杨超 池明茹 张赶年
湿地生态水权是分配给湿地生态系统使用水资源的权利。明确湿地生态水权对于建立湿地补水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湿地生态水权分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基本生活用水保障原则;②生产与生态、上游与下游统筹协调原则;③尊重现状用水原则;④合理用水原则。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湿地生态水权的计算方法,并选取白洋淀湿地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白洋淀湿地50%保证率的年生态水权量为13130×104m3,大于湿地适宜生态需水量;75%保证率的年生态水权量为8585×104m3,大于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而95%保证率的年生态水权量只有3891×104m3,远小于其最小生态需水量。在50%和75%保证率下,用白洋淀湿地自...
关键词:
湿地 水权 白洋淀 补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月明 邓斌 梁安正 赵金龙 刘秀娟 董谦 董海荣
白洋淀湿地是华北最大的积水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华北平原唯一长年积水的最大淀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以及气候的变迁造成白洋淀湿地入淀流水减少,湿地面积和淀内水位逐年下降,这与湿地开发利用方式有直接联系。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白洋淀湿地开发的经济、生态、社会效应,提出湿地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和适度性,以探求实现白洋淀湿地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方式。
关键词:
白洋淀 湿地资源 生态资源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英华 崔保山 杨志峰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工农业的开发、城市化崛起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等,白洋淀湿地水文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流域降雨量、入淀水量的减少,蒸发、渗漏损失增加,淀水位下降,入淀泥沙量减少等。论文在分析湿地水文特征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以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提出了白洋淀湿地可持续发展管理对策。
关键词:
湿地 水文特征 生态环境 白洋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皓波 吴新玲 刘菲 边静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但近年来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利用1979年至2011年的12期Landsat MSS/TM/ETM+、CBERS CCD遥感影像对白洋淀湿地分布的现状及历史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了湿地面积与水位的关系,并以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定量分析了白洋淀湿地的退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989年以来白洋淀湿地呈萎缩趋势,湿地破碎化程度逐步加深,生态环境遭破坏情况加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春兰 谢高地 肖玉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响应的敏感性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华北地区气候以暖干为主,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华北地区的水危机。特定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形成与维持的驱动因子,因此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以华北地区内陆湖泊白洋淀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白洋淀过去40年气候、水文与生态系统发展变化过程及湿地生态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湿地退化的主导生态因子,探寻湿地退化的驱动机制。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960年以来,白洋淀湿地水位降低,水量减少,面积萎缩,干淀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在白洋淀湿地退化中起决定作用,其中降水对湿地的影响最大。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改变湿地的水文...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白洋淀 湿地 水文特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楠 郭伟 王强 全向春
对白洋淀淀区内8个自然生境下芦苇根际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空间分布和土壤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芦苇能与AM真菌形成共生关系,AM真菌不同结构定殖和孢子密度与样地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在光淀张庄AM侵染率达到最高,其中菌丝定殖率为32.53%,总侵染率为33.30%。AM真菌和土壤因子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速效P对泡囊侵染率、菌丝侵染率、总侵染率的影响最大,并呈显著负相关。其次影响大的是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丛枝侵染率与土壤因子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孢子密度与泡囊、菌丝定殖率和总定殖率呈明显正相关。
关键词:
芦苇 AM真菌 白洋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萌 杨洁云 张宁
作为对湿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湿地生态旅游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具有广阔的推广、实施前景。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主要利益相关群体积极发挥作用并产生良性互动,特别是当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实现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娟 李锦鑫 王月
在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不少地方生态用地大幅减少,生态承载问题日显突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对自然湿地进行综合保护与利用,应成为辽宁省盘锦市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必然导向要求。莫让耕地变湿地国土资源部已明确提出,要科学论证耕地保有量,依据二调成果,调整增加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运禄 张明善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研究评估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湿地生态价值的85篇文献进行案例分析,构建了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思路与估测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份的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来看,湿地生态价值总量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由西北、东北向中部递减趋势;单位面积湿地生态价值量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由中部向东北和西北递减的趋势,这与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梯度基本一致。(2)2018年我国湿地生态价值总量为18.36万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占生态价值总量的75.55%,表明调节服务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3)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对生态补偿需求迫切程度较大,特别是西藏、青海应对其优先补偿。(4)我国83.87%的省份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16.13%的省份有较大困难支付补偿标准,其中作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的青海、西藏基本没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这为建立横向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中国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运禄 张明善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研究评估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湿地生态价值的85篇文献进行案例分析,构建了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思路与估测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份的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来看,湿地生态价值总量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由西北、东北向中部递减趋势;单位面积湿地生态价值量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由中部向东北和西北递减的趋势,这与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梯度基本一致。(2)2018年我国湿地生态价值总量为18.36万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占生态价值总量的75.55%,表明调节服务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3)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对生态补偿需求迫切程度较大,特别是西藏、青海应对其优先补偿。(4)我国83.87%的省份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16.13%的省份有较大困难支付补偿标准,其中作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的青海、西藏基本没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这为建立横向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中国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段艺璇 林田苗 赵晓迪 何友均
文章系统阐述了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和模式的基础理论,对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补偿特点、标准制定等方面做了总结和阐述;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和其他国家湿地生态补偿的标准和模式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概括了目前湿地生态补偿的标准和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为主导的政府补偿模式和市场化运作为主导的市场补偿模式。对未来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建立和模式的完善进行了展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潮洛蒙 李小凌 俞孔坚
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的重要自然系统 ,具有众多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开发往往导致湿地功能的退化 ,为达到城市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目的 ,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
城市湿地 生态功能 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勇 贺丹晨 陈丽娟
以西昌邛海湿地公园为例,探讨湿地环境中鸟类栖息地环境景观保护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分析邛海湿地鸟类类型、数量、分布特点、生态习性以及对栖息环境的需求入手,对各种组成湿地环境的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掘出影响及适合鸟类栖息的环境因素,巧于因借水域景观、植物配置、湿地动物栖息地等各方面成因,强化对湿地环境中鸟类栖息地保护与设计方法。
关键词:
湿地鸟类 鸟类栖息地 景观营造 西昌邛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云 李升峰 李沛泽
本文选择南京江北滨江绿水湾湿地作为河流湿地典型研究区,构建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绿水湾湿地总体处于一般健康水平,内部存在差异。针对湿地健康状况和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作者对湿地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定并提出相应的生态管控与生态修复基本要求,同时提出了涉及水环境改善、沼泽地恢复等方面的11项具体生态工程,并预评价工程实施后绿水湾湿地的生态健康水平等级有望达到健康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