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1)
- 2023(12565)
- 2022(11317)
- 2021(10631)
- 2020(9200)
- 2019(21646)
- 2018(21796)
- 2017(42560)
- 2016(23553)
- 2015(26892)
- 2014(27216)
- 2013(27212)
- 2012(25191)
- 2011(22767)
- 2010(22704)
- 2009(20921)
- 2008(20620)
- 2007(18251)
- 2006(15539)
- 2005(13476)
- 学科
- 济(94856)
- 经济(94758)
- 管理(64717)
- 业(62878)
- 企(51328)
- 企业(51328)
- 方法(48461)
- 数学(42570)
- 数学方法(42139)
- 农(26007)
- 学(23444)
- 财(23105)
- 中国(22305)
- 业经(19450)
- 地方(19202)
- 贸(17488)
- 贸易(17484)
- 农业(17339)
- 易(16931)
- 制(15600)
- 和(15518)
- 理论(15282)
- 务(14945)
- 财务(14875)
- 财务管理(14840)
- 环境(14682)
- 企业财务(13995)
- 技术(13923)
- 银(12885)
- 银行(12824)
- 机构
- 大学(341337)
- 学院(339219)
- 管理(135213)
- 济(130423)
- 经济(127416)
- 理学(117785)
- 理学院(116456)
- 管理学(114375)
- 管理学院(113788)
- 研究(112403)
- 中国(81674)
- 科学(74637)
- 京(72904)
- 农(62082)
- 所(58328)
- 财(57345)
- 业大(56645)
- 研究所(53751)
- 中心(51234)
- 农业(49209)
- 江(48770)
- 财经(46904)
- 北京(45950)
- 范(44823)
- 师范(44378)
- 经(42493)
- 院(40453)
- 州(39839)
- 经济学(38264)
- 技术(36348)
- 基金
- 项目(236010)
- 科学(182872)
- 基金(169306)
- 研究(168260)
- 家(148687)
- 国家(147492)
- 科学基金(124943)
- 社会(102065)
- 社会科(96508)
- 社会科学(96478)
- 省(93137)
- 基金项目(91508)
- 自然(84230)
- 自然科(82150)
- 自然科学(82127)
- 自然科学基金(80631)
- 划(78805)
- 教育(77202)
- 资助(70247)
- 编号(69791)
- 成果(56000)
- 重点(53071)
- 部(51498)
- 发(50037)
- 创(48323)
- 课题(47400)
- 科研(45828)
- 创新(45136)
- 计划(44450)
- 大学(43716)
- 期刊
- 济(137796)
- 经济(137796)
- 研究(93438)
- 学报(59449)
- 中国(58599)
- 农(55417)
- 科学(53386)
- 管理(45104)
- 大学(43428)
- 财(43024)
- 学学(41005)
- 农业(38219)
- 教育(34815)
- 技术(28871)
- 融(24422)
- 金融(24422)
- 业经(23368)
- 财经(21845)
- 经济研究(21333)
- 业(20247)
- 问题(18664)
- 经(18429)
- 图书(18201)
- 技术经济(17045)
- 科技(17023)
- 理论(16845)
- 版(16833)
- 资源(16243)
- 实践(15644)
- 践(15644)
共检索到474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力刚 赖锡军 万荣荣 王晓龙 李相虎
生态水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格局水文机制的新学科。湖泊湿地作为中国5大类天然湿地类型之一,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业已成为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分支,其核心在于研究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多时空尺度的水文与生物格局、过程的耦合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论文首先概述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理论,内涵、外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凝练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思路及框架;针对目前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中游的典型通江湖泊湿地——鄱阳湖湿地为例,通过开展的湖泊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与模拟研究的典型案例,阐述了鄱阳湖湖泊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的变化及其植被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论文对于构建涵盖湖泊湿地水资源、湖泊湿地生态景观格局与流域管理、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以及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管理等方向在内的战略研究体系,完善湿地生态水文研究与流域生态与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凯华 吕立刚
东南湿润区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水体的富营养化是困扰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尤其近些年来,在政府鼓励和市场推动双重作用下,丘陵山区的开发力度逐步加强,越来越多的原生态竹林被开发为经济型用地(如茶园)。但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下垫面土壤孔隙结构和土壤水文过程,从而极大地影响着营养盐随土壤水分的迁移和转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太湖流域丘陵区坡面土壤水文过程物理机制及模拟研究"的资助下,在以下3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不同土地利用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2)坡面水文过程与水量平衡;(3)坡面土壤水文过程影响机制。目前对太湖流域丘陵区土壤水文过程研究虽取得一些进展,但其影响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上述成果的取得以及未来的持续探索,对于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与流域面源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进而为推动我国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培礼 李文华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分分配和河川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对我国森林植被变化水文效应文献的综合分析表明: 森林砍伐或火灾引起森林覆盖度下降会导致林冠截留率、 凋落物对降水截留能力和蓄水能力、 土壤的渗透和蓄水能力降低。不同地区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幅度相差较大, 但比较一致的结论是: 除长江中上游外, 森林砍伐会降低植被层的蒸发散, 增加河川径流;反之, 会减少河川径流量。森林火灾会导致林木蒸发散减少, 河川径流增加。
关键词:
森林砍伐 森林火灾 水文过程 河川径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游海林 徐力刚 姜加虎 许加星 邓建明 王晓龙
湿地植物根系生理生态特征研究一直是湿地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由于其独特的水文特征与潜育化土壤环境,湿地植物根系生长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近年来更是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总结了近年来湿地植物根系生长动态研究方面的已有成果,综合论述了湿地环境对湿地植物根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重点归纳了湿地水文过程、土壤水分、土壤养分以及土壤其他因子对湿地植物根系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加强植物根系对湿地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与机制研究的归纳总结,有助于掌握湿地环境根际微生态系统研究动态,了解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演替及演化机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珂 周雪 陈大庆 刘绍平 段辛斌 汪登强
为了探究长江中游监利江段四大家鱼繁殖行为对水文过程的响应关系,并了解水文过程刺激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水文指标量化范围,于2014—2016年的每年5—7月,在长江中游监利断面进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同时,对采集到的四大家鱼卵苗与流量以及水温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温在20~24℃,流量日增长率为1 125 m~3s~(-1)d~(-1)及以上,涨水持续时间为3 d及以上的涨水过程情况下,可刺激家鱼发生大规模繁殖。而两次涨水过程间隔仅为1 d时,涨水持续时间和流量日增长率无论高低,持续2次涨水过程对家鱼繁殖行为也有刺激作用。
关键词:
四大家鱼 繁殖行为 水温 水文过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振鹏 葛刚 刘成林
鄱阳湖是东亚地区主要的候鸟越冬地,平均每年约有105种、34万多只候鸟在此越冬。鄱阳湖独特的水文过程及五河入湖三角洲众多的碟形湖是形成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和越冬候鸟栖息地的重要条件。论文根据每年的候鸟监测资料和鄱阳湖水位过程记录,通过分析各类候鸟越冬的取食对象和夜宿环境,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鄱阳湖水位对候鸟越冬的影响因素,揭示了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文过程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鄱阳湖处于平水年时,对候鸟越冬最为有利,候鸟数量最多;2鄱阳湖丰水期处于高水位时,食物缺乏,对候鸟越冬不利,影响最大的是雁、鸭、鹤和天鹅类候鸟,候鸟数量较少;3鄱阳湖枯水期处于高水位时,对鹳类、天鹅和鸻...
关键词:
候鸟 越冬 鄱阳湖 水文过程 生态水文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春 刘元波 赵晓松 吴桂平
针对鄱阳湖水情变化如何影响湖区湿地植被生长过程的问题,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蚌湖—吴城生态断面上,选取3个梯度分布MODIS像元样点,基于2001~2010年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分析了近10a来退水期植被生长动态变化过程;结合星子站水位资料,探讨了鄱阳湖退水期水位变化对湿地植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样点EVI年内均值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特征,多年平均值在10月份最大,高程越高的样点其EVI达到年最大值的时间越早;不同水位持续长短及其起讫时期影响植被的生长变化,EVI均值与生长期的拟合优度(0.75)高于最大值与生长期的拟合优度(0.49);样点每提前出露1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湿地的产生及其内涵,给出了城市湿地的定义:是指分布于城市中的湿地,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各类湿地。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研究的总趋势和主要进展,分析了中国城市湿地研究的主要差距,指出了城市湿地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构建了城市湿地学的学科框架。这对于湿地科学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
城市湿地 城市湿地学 生态环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强 赵玉涛 余新晓 程根伟
该文利用中国生态系统网络站 (CERN)贡嘎山高山生态定位试验站多年水文气候资料 ,分析了该区森林流域水文过程变化规律 ,并利用自行设计和建造的蒸渗仪 ,研究了试验流域主要土壤和母质类型水分垂直下渗动态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该区森林流域的水文情势可划分为以下 3个时期 :①枯水径流期 (1 1~次年 3月 ) ,径流成分主要是地下径流 ;②洪枯交替融雪期 (4~ 5月 ) ,径流成分除了地下径流外 ,冰雪融水径流和少量降水径流开始逐渐成为总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洪水径流期 (6~ 1 0月 ) ,此阶段为雨季 .蒸渗仪测定结果表明 ,该流域主要土壤和成土母质类型水分垂直运动强烈 ,形成了雨...
关键词:
暗针叶林 森林流域 自计蒸渗仪 水文过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悦 张勃 戴声佩 杨明金
水文过程变异点的识别与分析是近十几年来比较热点的问题之一,为准确识别黑河流域水文过程变异点,本文采用黑河流域莺落峡水文站1947年-2006年年径流序列资料,运用差积曲线-秩检验联合法来识别黑河流域水文过程变异点,并结合Brown-Forsythe法、有序聚类法、滑动F检验法来验证变异点的准确性,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水文变异点前后数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河流域莺落峡水文站水文过程变异点为1959年和1979年,水文序列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均值分别相差1.25亿m3、1.89亿m3。标准差值、变差系数值和偏差系数值变化显著,河流水文序列的趋势性和突变性特征反映了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河流...
关键词:
黑河 水文序列 变异点 差积曲线 秩检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炳青 陈莹 陈兴伟
探讨SWAT模型的敏感参数和参数值的区域差异,有助于减少水文过程模拟的不确定性,提高模型在不同区域的应用水平。论文在收集SWAT模型的国内应用文献基础上,依据干燥指数将流域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模型的敏感参数和参数值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WAT模型的敏感参数和参数值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对于地表水文过程,径流曲线系数(CN2)和土壤可利用水量(SOL_AWC)在各个区域都比较敏感,土壤蒸发补偿系数(ESCO)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较为敏感;由于均受土壤质地的影响,湿润区CN2值高于半湿润区,SOL_AWC则正好相反;受气温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关键词:
水文学 敏感参数 区域差异 SWAT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红玉,吕宪国,张世奎
湿地在流域中处于水陆交错的特殊过渡区域,是地表重要的景观覆盖类型和生态系统。湿地具有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特征,在维护区域/流域生态平衡和环境稳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湿地景观变化过程主要表现为景观格局和过程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相互作用过程。该过程对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物种迁移产生作用,对地理环境也产生巨大环境效应。湿地景观变化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紧密相关,与人类活动影响息息相联。至今,人类已把天然的湿地景观格局改变为受人类支配的土地利用格局。自然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对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产生显著影响,对局地、区域及全球气候环境、水文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显著而深刻的影响。湿地景观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区域响应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湿地 景观变化 环境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妍 孙永涛 李宗春 韩诚 葛波 张金池 庄家尧
【目的】探究不同雨量级、雨强下马尾松林冠截留、树干径流、穿透雨变化的特征与联系,为苏南丘陵区马尾松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9月到2013年8月,选取34年生马尾松林,使用RG3-M翻斗式自记雨量计、自制树干径流收集装置、集水槽收集降雨、树干径流、穿透雨数据,定位监测马尾松林外降雨、林冠截留量、树干径流、穿透雨,建立并验证Gash模型的适用性。【结果】(1)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林冠截留量、树干径流量、穿透雨量对降雨量有良好的响应,树干径流率和穿透雨率随着降雨强度和降雨等级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截留率呈现下降趋势。(2)马尾松林冠截留率最大值出现在最小雨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心胜 蔡云鹤 王华静 邓正苗 李峰 侯志勇 谢永宏
繁殖库由土壤基质中有活力的种子(种子库)和具有营养繁殖潜力的芽(芽库)共同组成。繁殖库是潜在的植物群落,其物种组成、密度和动态直接影响地表群落组成、更新潜力及演替方向。当前湿地植物繁殖库研究主要关注种子库,而对芽库研究较少,限制了对湿地植物群落更新和演替机理的认识。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湿地植物繁殖库进行了归纳研究。1)繁殖库的建成机制,主要包括种子库和芽库的形成方式、寿命和扩散能力。2)繁殖库的规模、空间格局和季节动态。繁殖库主要分布在表层土壤中(0-10cm),物种组成及密度呈明显季节性变化。种子库密度一般高于地表群落,但芽库密度可能会低于地表群落,表明地表群落更新和替代可能会受到芽库限制。3)繁殖库对水位、泥沙淤积、土壤含水量以及动物取食等湿地生境变化的响应。植物可通过调节繁殖库中种子和芽的产生、萌发、休眠和死亡等适应一定程度的湿地生境变化。将来应加强种子库与芽库生产的权衡、预测模型、繁殖库在湿地演变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湿地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种子库 芽库 湿地植被 演替 种群更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莫兴国 刘苏峡 林忠辉
生态水文学是水文科学研究的热点。生态水文动力学模式是研究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工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莫兴国研究小组自主开发的VIP(Vegetation Interface Processes)模式(图1),是基于陆地生态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