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4)
- 2023(8496)
- 2022(7083)
- 2021(6454)
- 2020(5433)
- 2019(11789)
- 2018(11213)
- 2017(20966)
- 2016(11813)
- 2015(12813)
- 2014(12473)
- 2013(12244)
- 2012(11470)
- 2011(10353)
- 2010(10423)
- 2009(9339)
- 2008(9316)
- 2007(8164)
- 2006(7237)
- 2005(6135)
- 学科
- 济(45486)
- 经济(45434)
- 管理(31237)
- 业(30695)
- 企(23783)
- 企业(23783)
- 方法(19628)
- 数学(17209)
- 数学方法(16986)
- 学(14051)
- 农(13783)
- 中国(11105)
- 财(10753)
- 业经(10044)
- 农业(9588)
- 贸(9588)
- 贸易(9581)
- 易(9283)
- 制(8507)
- 技术(7995)
- 环境(7671)
- 地方(7433)
- 银(6716)
- 体(6702)
- 银行(6653)
- 务(6507)
- 财务(6503)
- 财务管理(6491)
- 理论(6419)
- 融(6416)
- 机构
- 大学(174580)
- 学院(172411)
- 研究(66241)
- 济(65126)
- 经济(63857)
- 管理(61946)
- 理学(54834)
- 理学院(54041)
- 管理学(52777)
- 管理学院(52501)
- 科学(47797)
- 中国(47278)
- 农(45837)
- 京(37658)
- 业大(36915)
- 所(36800)
- 农业(36585)
- 研究所(34670)
- 中心(28647)
- 财(27153)
- 江(25966)
- 农业大学(24660)
- 院(24651)
- 北京(22935)
- 范(22838)
- 财经(22504)
- 师范(22415)
- 省(22236)
- 科学院(21183)
- 室(20955)
- 基金
- 项目(129233)
- 科学(100241)
- 基金(95212)
- 家(89916)
- 国家(89222)
- 研究(81988)
- 科学基金(73215)
- 自然(52212)
- 社会(52168)
- 基金项目(51309)
- 自然科(51001)
- 自然科学(50979)
- 省(50126)
- 自然科学基金(50114)
- 社会科(49316)
- 社会科学(49300)
- 划(44271)
- 资助(37625)
- 教育(37455)
- 重点(30498)
- 编号(29888)
- 计划(28279)
- 部(27617)
- 发(27234)
- 创(26925)
- 科研(26060)
- 科技(25754)
- 创新(25355)
- 业(23346)
- 成果(22623)
共检索到243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龚伟 宫渊波 胡庭兴 陈林武 张发会 王景燕 朱志芳
以四川盆地北部低山区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幼林为研究对象,对冠层顶部不同年龄针叶光合作用、叶片温度以及冠层顶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摩尔分数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测定针叶叶绿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年生针叶和当年生针叶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均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温度除了在12:00~14:00略高于气温外,其他时间均低于气温;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相同,最大值出现在14:00;空气相对湿度呈“U”型变化;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在8:00~16:00逐渐减小,并在18:00开始回升。1年生针叶净光合速率始终低于当年生针叶,而前者叶绿素质量分数低于后者...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伟 叶功富 郑兆飞 张明友 朱祥锦 徐庆忠 曹清育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野外实地测定了相似生境下同林龄马尾松和湿地松幼树的光合及水分生理日动态。结果表明:马尾松和湿地松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两者净光合速率均在11:00和17:00左右达到峰值;造成马尾松和湿地松叶片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气孔限制;马尾松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一天中,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为湿地松(1.855μmol.m-2s-1)>马尾松(1.473μmol.m-2s-1)。
关键词:
湿地松 马尾松 相似生境 光合 日动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玉洁
香椿叶片光合速率季节性变化为双峰曲线 ,最高峰出现在 6月 ,次高峰出现在 8月。日变化也呈双峰曲线 ,最高峰出现在 9:30 ,次高峰出现在 16 :30 ,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叶片光合能力等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香椿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 110 0 μmol·m- 2 ·s- 1,补偿点为 5 3.9μmol·m- 2 ·s- 1。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 35 .8℃。
关键词:
香椿 光合特性 环境因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涂洁 刘琪璟 简敏菲
运用枝条解析法对江西省千烟洲19年生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枝条生物量及生长量进行估算,建立了树冠生物量及生长量回归模型。结果如下:枝生物量(WB)与枝径(DB)间呈WB=0.017 8D3B.006 1的幂函数相关,r2为0.840 8。分枝断面积合计(ATB)与胸径(DBH)间呈ATB=1.850 2D1B.H541 8的幂函数相关,r2为0.750 9。树冠生物量(WC)与胸径间呈WC=7.105 9D2B.H596 5的幂函数相关,r2为0.920 5。树冠生物量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分组检验结果表明:方程的总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预估精度总体在90%左右。树冠生长量(y)与胸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桂华 梁坤南 周再知 马华明
以柚木无性系苗为材料,研究了柚木光合作用及其相关生态因子的日季节变化,分析了柚木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在广州,柚木6月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高峰值(9.826μmol·m~(-2)s~(-1))出现在上午11时;8月和10月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则为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第一高峰均出现在上午9时,分别为8.317和11.915μmol·m~(-2)s~(-1),8月第二小高峰出现在15:00~16:00之间,10月第二小高峰出现在13:00。不同月份(季节)的柚木净光合速率大小排序为10月>6月>8月。影响柚木光合作用的生态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二者存在极显著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智勇 郑兆飞 叶功富 高伟 陈德志 朱祥锦 陆明
对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相似生境下5年生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树凋落物生物量、热值及养分元素之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春季生物量为马尾松小于湿地松之外,马尾松幼林夏季、秋季、冬季凋落物生物量均高于湿地松幼林;不同养分元素的平均含量,两者的C含量差别不大,而N、P、Mg含量为马尾松大于湿地松,K含量除秋季马尾松小于湿地松外,其他三季马尾松均大于湿地松,Ca含量马尾松春季和冬季均小于湿地松,夏季和秋季均大于湿地松;两种造林树种不同季节的平均干质量热值,马尾松均高于湿地松;春季和秋季马尾松凋落物热值与C养分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与其他养分质量分数相关均不显著;春季湿地松凋落物热值与C质量分数呈显著的正相...
关键词:
幼树 凋落物 热值 营养元素 相关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岳春雷 高智慧 陈顺伟
采用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闭路气流法于夏季晴天测量湿地松、杜英和杨梅等的光合特性和光合日进程 ,并同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对光合日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湿地松、杜英和杨梅的光补偿点分别为 86,34和 45 μmol·m-2 ·s-1;饱和点分别为 1 2 0 0 ,760和 1 0 5 0 μmol·m-2 ·s-1;表观量子产额分别为 0 0 2 0 3,0 0 5 31和0 0 388;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7 1 5 ,1 2 5 0和 7 85 μmol·m-2 ·s-1。根据对光补偿点、饱和点、表观量子产额和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分析 ,湿地松、杜英和杨梅...
关键词:
湿地松 杜英 杨梅 光合作用 环境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晔 李昌晓
三峡水库"冬蓄夏排"的反季节水位调度管理方式,使得三峡库区在每年的6—9月份处于145m低水位状态运行,与最高蓄水位175m相差30m。自7月份开始进入高温天气以来,三峡库区暴雨洪水增多,水位变化频率加快。在此过程中,库岸带植物因水位上升出现短期水淹,又因接踵而来的放水调节至低水位暴露于夏季高温中而出现短时间干旱,由此形成水淹-干旱交替胁迫现象,这将很可能打乱库岸带植物的生理节律,影响这些库岸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长发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魏宁 孙聪聪 白宜琳 郑彩霞
【目的】研究银杏的耐盐生理机制对于选育优良耐盐品种、扩大盐渍化区域种植面积及解决融雪剂等盐分影响生长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方法】本试验利用条件控制法研究0、0.2%、0.4%、0.6%、0.8%、1.0%NaCl处理对3年生银杏幼树生长、组织解剖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生产提供依据和指导。【结果】在盐胁迫64 d,0.2%~0.8%NaCl处理组幼树存活率为100%。0.2%处理组株高、地径相对生长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0.6%~1.0%处理组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1),此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可能是由气孔限制所致。0.4%~1.0%处理组的Pn胁迫期内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银杏幼树 盐胁迫 组织解剖结构 光合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慧淋 胡万金 曲杨 殷有
为促进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以辽西地区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带状采伐对天然更新油松幼树树冠结构的影响。2014年春季选取油松成熟林进行带状采伐,2017年冬季在采伐带及保留带内各选取不同地径大小的50株幼树进行枝条解析。测量幼树的地径、树高、冠长等林木因子,同时测量所有枝条的枝长、弦长、分枝角度、着枝深度。每株幼树每轮选取1个标准枝条,测量标准枝枝长的连年生长量。结果表明:伐带内天然更新幼树单株的平均轮数11.5,保留带内幼树活枝的平均轮数为12.1,对照区内幼树活枝的平均轮数为12.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采伐带、保留带与对照区内油松幼树单株活枝轮数差异不显著(p>0.05)。在实施带状采伐后,采伐带内幼树单株每轮平均枝条数量为2.4,保留带内单株每轮平均枝条数量2,采伐带内单株每轮枝条数量显著大于保留带(p<0.05)。采伐带内枝条的分枝角度从树冠上部至下部变化较大,保留带内则变化相对较小,且保留带各轮枝条分枝角度总体上大于采伐带。采伐带内枝条的平均生长量为16.1cm,保留带的平均生长量为11.7cm,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以促进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涂洁 刘琪璟 李海涛 林耀明
运用Granier热扩散式探针对湿地松树干液流密度进行长期连续测定,并对其周围多个环境因子进行同步测定。样木解析结果表明:处于低龄期的湿地松,整个木质部都可看作边材,边材面积和胸径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很好地拟合。液流速率平均值、最大值均与胸径呈幂函数关系,相关关系的判定系数在0.99以上。湿地松生长旺季不同月份晴天液流密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液流启动、到达峰值的时间以及开始升高、开始下降的时间间隔存在差异。湿地松各月液流密度日均值总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即6月份最高,其次为7月和8月。生长旺季边材液流密度主要受冠层温度、冠层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液流密度与单个气...
关键词:
湿地松 热扩散式探针 树干液流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小文 易干军 曾继吾 张秋明 周碧容
田间条件下对1995年定植的沙田柚的内膛和外围无果春梢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沙田柚外围叶片晴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内膛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夏季为双峰曲线,秋季为"旗形"曲线;夏季内膛叶的光合作用不可忽视.(2)叶片光补偿点为23.66~47.81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 547~1 599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33 66~0.049 86,CO2补偿点为61.21~69.57μmol.mol-1,饱和点为823~934μmol.mol-1,羧化效率为0.021 42~0.034 08,具有C3植物的明显特征,外围叶和内膛叶对光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生森 韦理电 蒙春江 杨章旗
通过对5年生湿地松幼林连续5年的常规采脂,分析采脂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研究开展湿地松早期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脂对5年生湿地松林木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前2年,对林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均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林木枯损率随采脂年数增加快速上升,到第5年时,采脂林分的枯损率为51.5%,是非采脂林分的2.5倍;松脂产量不稳定,第2年产脂量最高,整体随采脂年数的增加、林木径阶的减小而下降;若在10年生主伐,采脂林可获得98 919.8元/hm2的松脂产值,是非采脂林分原木产值的3.6倍
关键词:
湿地松 采脂 生长量 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武浩然 范艳如 牛小云 栾启福 李彦杰 姜景民 金建儿
[目的]通过采脂试验,结合Resistograph技术,研究不同采脂年限对湿地松采脂部位、未采脂部位(树干基部)的基本密度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为湿地松遗传改良和资源最优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脂8、6、3、0(未采脂)a的20年生湿地松为材料,利用Resistograph测定其采脂部位、树干基部密度的相对值和年轮宽度,在同株同一位置上利用电动生长锥钻取木芯并收集木屑,测定木芯基本密度和木屑木质素含量,分析其与Resistograph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采脂8、6、3、0 a的湿地松木材基本密度与Resistograph测定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5、0.39、0.50、0.63,分别建立木材阻力预测木材基本密度的线性回归方程。木质素含量与Resistograph测定值相关不显著(P> 0.05)。采脂3 a的湿地松树干基部基本密度显著高于采脂8、6、0a的基本密度,采脂8、6 a的基本密度显著低于未采脂的基本密度,而采脂6 a和采脂8 a的基本密度间无显著性差异;采脂3 a的湿地松采脂部位基本密度显著高于采脂6、0 a的基本密度,但与采脂8 a的无差异,采脂8、6、0 a的基本密度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木质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仅采脂6 a的湿地松采脂部位木质素含量显著低于采脂8、3、0 a的木质素含量,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但采脂6 a的树干基部木质素含量比其它3个采脂年限的木质素含量低。[结论]Resistograph测定同样适用于采脂后湿地松基本密度的预测,但其不可预测木质素含量;一定采脂年限范围内,采脂使湿地松树干基部和采脂部位的基本密度先升高后降低,采脂部位的木质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但对树干基部木质素含量无影响;采脂超过一定年限,可导致采脂部位的基本密度高于树干基部的基本密度,而对两个部位的木质素含量无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