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35)
- 2023(4805)
- 2022(4080)
- 2021(3677)
- 2020(2831)
- 2019(6569)
- 2018(6318)
- 2017(10552)
- 2016(6597)
- 2015(7443)
- 2014(7877)
- 2013(7468)
- 2012(6863)
- 2011(6113)
- 2010(6260)
- 2009(5624)
- 2008(5627)
- 2007(5293)
- 2006(4642)
- 2005(4105)
- 学科
- 济(21669)
- 经济(21649)
- 管理(19015)
- 业(15832)
- 企(13510)
- 企业(13510)
- 方法(8678)
- 数学(7035)
- 财(6950)
- 数学方法(6863)
- 农(6647)
- 学(6592)
- 中国(6454)
- 业经(5451)
- 理论(5414)
- 地方(5400)
- 务(5146)
- 财务(5128)
- 财务管理(5105)
- 企业财务(4810)
- 土地(4784)
- 农业(4645)
- 教学(4585)
- 教育(4469)
- 制(4363)
- 环境(4313)
- 和(4190)
- 资源(3922)
- 划(3547)
- 发(3338)
- 机构
- 学院(91029)
- 大学(88576)
- 管理(31778)
- 研究(30989)
- 济(27991)
- 经济(27011)
- 理学(26173)
- 理学院(25843)
- 管理学(25222)
- 管理学院(25085)
- 中国(23643)
- 科学(22180)
- 京(20538)
- 农(18549)
- 所(16931)
- 业大(16903)
- 江(16522)
- 研究所(15254)
- 财(14742)
- 农业(14405)
- 中心(14384)
- 省(13410)
- 范(13276)
- 州(13186)
- 师范(13136)
- 北京(13075)
- 技术(12848)
- 院(12628)
- 财经(11096)
- 师范大学(10246)
- 基金
- 项目(59477)
- 科学(44063)
- 研究(43181)
- 基金(38216)
- 家(34917)
- 国家(34598)
- 科学基金(28001)
- 省(25910)
- 社会(23566)
- 社会科(22140)
- 社会科学(22130)
- 划(21143)
- 教育(20719)
- 基金项目(20111)
- 编号(18926)
- 自然(18831)
- 自然科(18270)
- 自然科学(18265)
- 自然科学基金(17881)
- 资助(16031)
- 成果(15456)
- 课题(14676)
- 重点(14134)
- 发(12983)
- 计划(11796)
- 创(11678)
- 部(11621)
- 科技(11527)
- 年(11513)
- 科研(11443)
共检索到143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薛秀康 黄宝龙
苗木质量对造林成活率和林木初期生长至关重要。快速而又实用地评价出圃苗木的质量是育苗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Ritche(1984)将最常用的苗木质量评价方法分成两类,即实验法和室外观察法。实验法是将苗木置于特定环境条件下观察其反映,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所需时间较长,并且需要一些昂贵的设备,因此更为常用的还是室外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和
关键词:
湿地松 容器苗 质量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李江南 万细瑞
采用稳态营养理论与技术对塑料薄膜袋湿地松芽苗进行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0、53%、64%、75%4种施肥处理(简称0、53、64、75处理)。测量苗木地径、株高(茎干长度)、株干重,得到64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149%、245%、396%,统计学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64处理苗木生长最佳。定量分析试验前、后根介质有效养分含量、苗体营养元素累积等,得到64最优处理的效果集中体现在苗体N、P、K元素累积量比0处理分别提高794%、585%、419%;系统N、P、K、Ca、Mg元素增加量比0处理分别提高323%、569%、361%、922%、253%,土壤N、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虞沫奎 胡世才 罗训志 唐金娣 曹志荣
将湿地松混系种子筛分为大、中、小三个粒度级进行发芽和播种育苗。据此进行的两地点两年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改变了种子的大小和重量分布,影响种子的发芽速度,进而影响到苗木的早期生长。在芽苗时期和苗木生长早期,各粒度级种子所育苗木有差异,但在生长后期已基本消失,混系种子分级未能达到改进苗木质量和一致性的目的。在育苗时首先要考虑种批的遗传构成,其次才是按种子大小或重量分级。
关键词:
湿地松,种子分级,发芽速度,苗木质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奋成 李宪政 何礼华 陈孝英
子代测定的主要目的是评价亲本的遗传品质,估计遗传参数以及为高世代育种提供材料等。田间设计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国外有关田间设计的研究表明,在亲本排序方面,小区大小的效率因研究性状、林龄的不同而异,Conkle与Correll等发现,林分中林木间发生激烈竞争之前,单株小区最为有效,而后是多株小区。Wright
关键词:
湿地松 子代测定 家系大小 小区大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花晓梅 李江南 万细瑞
在非控制条件下,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对接种与不接种Pt外生菌根菌剂的湿地松芽苗,分别以0%、5.3%、6.4%、7.5%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进行施肥处理(以下简称0、5.3、6.4、7.5处理)。通过观测苗木生长、根系和菌根发育、生物量积累、以及叶片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研究湿地松芽苗Pt外生菌根形成的外界营养水平及生长效应。结果表明,Pt接种苗平均株高、地径、株干重基本上随营养物添加速率提高而提高,其中7.5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26.4%、52.5%、140.2%。而不接种苗各项最高值却出现在6.4处理,分别仅为21%、16.7%、54.1%,7.5处理生长受到抑制。说明Pt外生菌根能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 潘百红 何浩志 黄水清 吴际友 程勇 刘球 王旭军
以46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其1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选择表现良好的半同胞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综合苗高和地径性状,初步选择出0-1027、4-12、0-464、7-258、0-510、Ⅳ-9等6个表现良好的家系。
关键词:
林学 湿地松 半同胞家系 苗高 地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胡世才 夏锡风
研究了不同育苗密度水平下培育1年生湿地松裸根苗的苗木质量和经济效益。在其它培育措施不变的情况下,育苗密度是决定苗木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育苗密度的增大,苗木的总体质量下降;不同密度下的一级苗质量也有差异,以低密度时为佳。一级苗产量在111株/m2时最高,二、三级苗产量随密度而增加,167株/m2时三级苗百分率接近国家标准15%的许可界限。如只允许一级苗用于造林,则69株/m2时产出投入比最高,如一、二级苗分别定价种植,产出投入比以111株/m2最高。如只去除不合格苗(三级苗),其余均按合格苗不分级定价造林,则在试验范围内密度越高,效益越好,而质量越差,这种做法不可取。若综合对苗木质量、优质苗产量...
关键词:
湿地松,育苗密度,苗木质量,苗木生产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铁象 杨章旗 覃荣料 蒙春江
湿地松早期生长迅速,如何使湿地松最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就显得十分重要。本试验通过对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华山林场5年生湿地松人工林进行采脂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早期采脂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获利能力,采脂林分NPV(16 089.13)、IRR(39.2%)均远高于未采脂林分NPV(-3 165.91)、IRR(-2.2%)。同时可带来相当可观的劳动力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采脂对湿地松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松脂产量与其胸径相关紧密。
关键词:
湿地松 人工林 松脂 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胡世才 虞沫奎 罗训志 陈彬 唐金娣
在江西景德镇和安徽泾县布置了1年生湿地松裸根苗生长后期切根和截顶试验,研究其对苗木形态和造林表现的效应及其合理应用制度。两年的结果表明,切根苗的高、径及主根形态指标均低于未切根苗,而侧须根系增加,早切根及多次切根处理效应最显著。造林后切根苗生长表现优于对照,在干旱及植被竞争激烈的立地,表现出较高成活率。截顶苗的各项形态指标都低于对照,但截顶对苗木的造林表现无负效应,截顶因解除了弱小苗木的受压而提高了苗木的整齐度,但过晚截顶不利于苗木及时封顶。最后对两项苗木生长调控措施提出了应用原则
关键词:
湿地松,切根,截顶,苗木形态,造林表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李贻铨 万细瑞
对酸性土壤上NP营养对杉木、湿地松、尾叶桉苗木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NP营养亏缺的解除,尾叶桉苗叶片、根系干物质的累积随之下降,光合产物向茎部转移;湿地松根、茎干物质积累随NP营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光合产物的累积向叶片转移;杉木根系干物质随NP营养亏缺的解除而下降,光合产物向叶片和茎部转移。3个树种的共同特点是:在营养亏缺状态下,苗木根冠比(R/S)的提高实际上反应了苗木对土壤NP营养亏缺的适应性特征。关于NP营养与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关系可以应用异速生长模型、Thornley模型、功能平衡模型来表示,3种模型均能良好反应出酸性土壤上NP营养对苗木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应用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李江南 万细瑞
在苗圃地培育湿地松苗木 ,分别进行 4种处理 :①稳态营养 +Pt菌剂 ;②不施肥 +Pt菌剂 ;③稳态营养 +松林土 ;④常规施肥 +松林土。生长季末测定苗木的高度和地径。测定各小区标准木的叶、茎、根鲜重及干重 ,侧根条数和总长。按“十分法”目测吸收根外生菌根感染率。观测结果表明 ,湿地松苗木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较强 ,无论是人工接种还是天然感染 ,菌根感染率均超过 85 % ,其中稳态营养下 ,人工接种Pt菌剂感染率最高 ,可达94 8%。稳态营养人工接种Pt菌剂处理的苗木生长最佳 ;稳态营养下松林土处理的苗木其次 ;人工接种Pt菌剂但不施肥处理的苗木再次 ;常规施肥 +松林土处理最差。如...
关键词:
湿地松 稳态矿质营养 Pt外生菌根 育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翠 康伟静 唐作钧 吴际友 张国君
为了解太空诱变对湿地松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经太空诱变的湿地松种子为材料,与未经太空诱变的种子进行了播种育苗对比,结果表明:太空诱变使湿地松种子发芽速度变慢,经太空诱变湿地松种子的发芽时间比对照长20d,日均发芽数量比对照少6粒。在同种管理及条件下,经太空诱变和对照湿地松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1.0%和77.8%,发芽势分别为47.7%和74.0%,出苗率分别为44.7%和59.6%,成苗率分别为87.6%和76.6%,经太空诱变湿地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分别比对照低26.8%、26.3%和14.9%,但其成苗率比对照高11%。太空诱变对7个月的播种苗的苗高和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晔 李昌晓
三峡水库"冬蓄夏排"的反季节水位调度管理方式,使得三峡库区在每年的6—9月份处于145m低水位状态运行,与最高蓄水位175m相差30m。自7月份开始进入高温天气以来,三峡库区暴雨洪水增多,水位变化频率加快。在此过程中,库岸带植物因水位上升出现短期水淹,又因接踵而来的放水调节至低水位暴露于夏季高温中而出现短时间干旱,由此形成水淹-干旱交替胁迫现象,这将很可能打乱库岸带植物的生理节律,影响这些库岸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长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奋成 张应中 李福明 钟岁英 刘宏杰 黄永权
利用湿地松与加勒比松的7个杂交组合的扦插苗和实生苗营建对比试验林,扦插苗和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7 19%和97 55%;造林后第4年,杂种松无性群体和实生群体相对于湿地松种子园种的树高、胸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达29%与26%、34%与34%、133%与135%;杂种的无性群体在种植后的1~3a内生长比实生群体慢,但年生长量逐年增大,到第4年时可超过实生群体。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优良杂种的扦插苗可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方 叶建仁 刘戈 安会翠
为研究抗松针褐斑病菌在湿地松子代组培苗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以抗病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和温室1年生组培苗针叶为材料,测定PAL、PPO、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后,湿地松PAL和PPO活性与抗病性成一定正相关关系,SOD活性与植株抗病性在48 168 h内表现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