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
- 2023(914)
- 2022(755)
- 2021(700)
- 2020(535)
- 2019(1161)
- 2018(1180)
- 2017(2030)
- 2016(1265)
- 2015(1377)
- 2014(1243)
- 2013(1237)
- 2012(1281)
- 2011(1138)
- 2010(1153)
- 2009(1105)
- 2008(1054)
- 2007(833)
- 2006(781)
- 2005(693)
- 学科
- 土地(3746)
- 济(3471)
- 经济(3465)
- 学(3009)
- 农(1865)
- 问题(1815)
- 资源(1607)
- 业(1595)
- 管理(1380)
- 农业(1313)
- 地(1197)
- 方法(1072)
- 耕(1069)
- 耕地(1042)
- 松(975)
- 经济学(926)
- 环境(898)
- 生态(882)
- 中国(822)
- 森(805)
- 森林(805)
- 数学(803)
- 数学方法(792)
- 林(786)
- 地方(781)
- 发(738)
- 企(718)
- 企业(718)
- 及其(712)
- 业经(708)
- 机构
- 大学(17987)
- 学院(17570)
- 研究(8880)
- 科学(7353)
- 农(7261)
- 中国(6326)
- 业大(6282)
- 农业(5752)
- 所(5402)
- 研究所(5171)
- 管理(5057)
- 京(4746)
- 济(4662)
- 经济(4542)
- 农业大学(4155)
- 理学(4143)
- 理学院(4068)
- 院(3971)
- 管理学(3952)
- 林业(3943)
- 管理学院(3929)
- 省(3815)
- 室(3483)
- 中心(3474)
- 实验(3354)
- 资源(3271)
- 实验室(3187)
- 研究院(3125)
- 江(3094)
- 重点(3006)
共检索到26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丽君
以湿地松器官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开展不定芽分化、生根与组织解剖学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定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TX+BA0.5mg.L-1+IBA0.5mg.L-1+30g.L-1蔗糖;不定芽同步发育最佳培养基为TX+IBA0.5mg.L-1+30g.L-1蔗糖;生根培养,初期以无大量元素培养基诱导生根、25天后添加大量元素的培养程序可有效缩短生根培养时间,提高生根率;亮白色、半紧实结构的外部形态及"拟分生组织"的内部结构是器官性愈伤组织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湿地松 间接器官发生 植株再生 组织解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京元 霍宪起 蔡三山 徐红梅 涂俊杰 侯明生 嵇保中
根据病原菌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及形态学研究结果,鉴定湿地松猝倒病的病原菌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该菌的生长温度为10~35℃,以25~30℃最适宜;病菌生长的pH值范围是4~11,以pH 7~8最适宜;以蔗糖或麦芽糖为碳源,硝酸钾或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有利于菌丝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有利。
关键词:
湿地松 猝倒病 立枯丝核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虞沫奎 胡世才 罗训志 唐金娣 曹志荣
将湿地松混系种子筛分为大、中、小三个粒度级进行发芽和播种育苗。据此进行的两地点两年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改变了种子的大小和重量分布,影响种子的发芽速度,进而影响到苗木的早期生长。在芽苗时期和苗木生长早期,各粒度级种子所育苗木有差异,但在生长后期已基本消失,混系种子分级未能达到改进苗木质量和一致性的目的。在育苗时首先要考虑种批的遗传构成,其次才是按种子大小或重量分级。
关键词:
湿地松,种子分级,发芽速度,苗木质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孝英
火炬松、湿地松扦插繁殖一直很困难,影响着两松优良无性系的直接利用。近年来,我们从2~5年生母株上采穗条,以每处理用100~400根供试插穗,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进行了母株年龄、穗条质量;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不同方式处理插穗;不同扦插时期;不同扦插基质等项内容的系列技术组合对比试验,其中最佳扦插技术组合,已获得理想效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国模 金崇华 章伟成
985~1993年在浙江省丽水地区进行了马尾松、湿地松与乔、灌、草、菌立体经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松林立体经营可取得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马尾松,湿地松,立体经营,复合经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崇华 章伟成 冯宝贤 王宝女 周国模
在湿地松马尾松低产林地营造福建柏混交林,结果表明福建柏在林内生长快,栽培容易,天然更新能力强,与稀疏松林混交能形成良好的空间结构。松柏混交林每公顷蓄积量比松纯林提高111%,能显著提高林地生产力,是松低产林改造的一种理想模式。
关键词:
湿地松 福建柏 混交林 林分改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云民 潘志刚
对我国12年生火炬松、湿地松7个试验点(3个气候带)种源及树种对比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与地点互作显著,但互作方差较小。根据种源的生长(高、径)和适应性(保存率、抗病虫害、耐寒等)选出L-9、6、10火炬松优良种源。这些种源均产自美国东南沿海,最适宜在我国中亚热带发展,其次为南亚热带;北卡州及内陆种源L-2,5,6生长快且较耐寒,适宜在北亚热带种植。湿地松种源间差异较小,呈随机变异,种源与地点互作不显著,适宜在我国南、中亚热带发展。其优良种源产自佐治亚州南部及佛罗里达州北部中心产区。两种国外松均应在400m以下低丘、岗地及沿海砂地发展。马尾松可在亚热带400~500...
关键词:
火炬松、湿地松、种源试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利红 马锋旺
对 1个欧洲杏品种和 2个中国杏品种的花芽分化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 ,中国杏花芽分化的各时期均早于欧洲杏 ,各阶段持续时间也比后者短。 3个品种于 9月下旬开始出现雌蕊畸变。冬季 ,杏花芽继续发育 ,从 11月至翌年 1月芽体积增大 2 0 %~ 2 5 %。
关键词:
杏 花芽分化 雌蕊畸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伟生1 姚顺彬2 肖前辉3
摘 要:以我国湿地松 154 株样木的生物量实测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分段建模方法和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了与立木材积方程相容的地上生物量方程和生物量转换因子模型,以及与地上生物量方程相容的地下生物量方程和根茎比模型。结果表明:所建地上生物量方程的平均预估误差小于 5%,地下生物量方程的平均预估误差小于 10%,全树生物量估计的平均预估误差小于 3%,完全可满足森林生物量计量的精度要求,从而为我国湿地松林的生物量估计及碳汇能力评估提供了计量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忠 任海青 江泽慧
由于生物腐朽可以引起木材结构的严重破坏,采用不同菌种和不同生物腐朽时间对湿地松木材的最大工作荷载(WML)、抗弯弹性模量(MOE)和抗弯强度(MOR)等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腐菌、褐腐菌2个菌种和腐朽时间都对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显著(α=0.05),其中白腐菌处理对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很小,而褐腐菌处理木材对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很大。腐朽木材失重率与各项力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木材失重率与WML、MOE和MOR之间都呈显著负相关。褐腐试验的相关性均在α=0.01水平时显著(双尾检验),皮尔森相关系数达到-0.937以上;而白腐试验的相关性均在α=0.05水平时显著(双尾检验),...
关键词:
湿地松 生物腐朽 腐朽时间 力学性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生森 韦理电 蒙春江 杨章旗
通过对5年生湿地松幼林连续5年的常规采脂,分析采脂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研究开展湿地松早期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脂对5年生湿地松林木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前2年,对林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均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林木枯损率随采脂年数增加快速上升,到第5年时,采脂林分的枯损率为51.5%,是非采脂林分的2.5倍;松脂产量不稳定,第2年产脂量最高,整体随采脂年数的增加、林木径阶的减小而下降;若在10年生主伐,采脂林可获得98 919.8元/hm2的松脂产值,是非采脂林分原木产值的3.6倍
关键词:
湿地松 采脂 生长量 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薛秀康 黄宝龙
苗木质量对造林成活率和林木初期生长至关重要。快速而又实用地评价出圃苗木的质量是育苗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Ritche(1984)将最常用的苗木质量评价方法分成两类,即实验法和室外观察法。实验法是将苗木置于特定环境条件下观察其反映,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所需时间较长,并且需要一些昂贵的设备,因此更为常用的还是室外观察法,即通过观察和
关键词:
湿地松 容器苗 质量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炳堂 洪顺山 肖齐绪 李祖勋
在江西永丰第四纪红壤上,营造湿地松林进行施肥试验,3a的结果表明,施P或配合N、K使树高H、全林地径断面积GBA、全林胸高断面积BA、冠幅直径CW等总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长35%~45%、52%~109%、119%~195%、29%~49%。湿地松连年生长的比较反映出,施P或配合N、K,造林施肥的当年肥效极为显著,H、GBA较对照分别增长26%~55%、119%~195%;其后效在第2年也极显著;第3年结合追肥,其当年H、GBA、BA生长仍较对照有极显著的增长。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NPK完全肥料的效果最佳,但除与单施P的GBA有显著差异外,NPK与NP、PK、P无明显区别,不同剂量P之间也无明显...
关键词:
湿地松幼林,施肥试验,幼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孙海菁 刘昭息
对位于浙西北的9年生湿地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进行了生长性状的逐年观测和7年生时形质调查及材性测定,估算了遗传参数。各家系间的高、径生长和干形、分枝角等性状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家系平均遗传力也都达中等程度以上(h2f>0.4)。对生长性状进行了年度相关和早晚期选择效率分析,表明第5~7年是适宜的早期选择年龄。据树高、胸径、树干通直度、分枝角度四种性状建立的多性状选择指数表明,不可能对它们进行同步改良,生长性状应是主要选择因素。在等权重情况下,对通直度和分枝用进行约束,选择出三个以建筑材为目的的优良家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际友 龙应忠 童方平 余格非 胡蝶梦
对湿地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研究表明:在立地指数为14条件下15年生湿地松短轮伐期纸浆材的最佳经营密度为1800~1650株/hm2;建筑材最佳经营密度为1350~1200株/hm2,15年生后,应立即进行第二次间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