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9)
2023(10177)
2022(9017)
2021(8555)
2020(7140)
2019(16433)
2018(16481)
2017(31527)
2016(17355)
2015(19497)
2014(19502)
2013(19373)
2012(17738)
2011(15856)
2010(15531)
2009(14051)
2008(13440)
2007(11495)
2006(9929)
2005(8515)
作者
(52095)
(43154)
(42850)
(40588)
(27519)
(20844)
(19351)
(17169)
(16392)
(15302)
(14805)
(14521)
(13838)
(13677)
(13296)
(13211)
(12984)
(12963)
(12326)
(12244)
(10920)
(10556)
(10394)
(9743)
(9630)
(9609)
(9608)
(9438)
(8742)
(8546)
学科
(66026)
经济(65959)
管理(50183)
(49164)
(41292)
企业(41292)
方法(32914)
数学(28349)
数学方法(28012)
(17990)
(17576)
技术(16496)
中国(15769)
(14845)
业经(14557)
地方(12875)
农业(12119)
理论(11899)
(11379)
贸易(11375)
(11234)
(11038)
环境(10985)
(9851)
(9838)
财务(9773)
财务管理(9757)
(9464)
教育(9283)
企业财务(9251)
机构
大学(246597)
学院(244249)
管理(100373)
(90472)
经济(88361)
理学(87764)
理学院(86813)
管理学(85249)
管理学院(84831)
研究(82445)
中国(57947)
科学(55787)
(53198)
(43848)
(42658)
业大(42400)
研究所(39630)
(38068)
中心(36251)
农业(34677)
(34671)
北京(33470)
(32345)
师范(31979)
财经(31583)
(30879)
(28787)
技术(28511)
(28281)
师范大学(26013)
基金
项目(178048)
科学(138379)
基金(127883)
研究(126787)
(113677)
国家(112791)
科学基金(95590)
社会(76805)
社会科(72713)
社会科学(72693)
(70170)
基金项目(69189)
自然(64873)
自然科(63334)
自然科学(63318)
自然科学基金(62176)
(59483)
教育(57505)
资助(52750)
编号(51588)
成果(40552)
重点(39865)
(38353)
(37445)
(37424)
课题(35313)
创新(34959)
科研(34629)
计划(33837)
大学(32388)
期刊
(94300)
经济(94300)
研究(67245)
学报(44493)
中国(43619)
科学(41037)
(38316)
管理(35296)
大学(32744)
学学(30998)
农业(27376)
教育(27344)
(26883)
技术(23415)
业经(15580)
(15065)
金融(15065)
科技(14901)
财经(14341)
图书(14340)
经济研究(14266)
(14044)
技术经济(13245)
林业(12870)
业大(12388)
理论(12370)
问题(12086)
(12064)
(11733)
实践(11630)
共检索到340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应中  赵奋成  钟岁英  李福明  王华南  刘宏杰  
1999年冬 ,在广东台山红岭种子园内进行湿×加杂种松嫩枝扦插繁殖试验。采用 5个插前穗条浸渍处理、2个荫棚环境 (各设 3个重复 )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 ,在合适条件下 ,湿×加杂种松扦插生根率高 ,平均可达 95 .0 %以上 ,扦插苗根系、抽梢生长良好。荫棚环境、遗传因素对生根率、每株不定根数、抽梢长均有显著的影响 ,微型荫棚与大型荫棚相比 ,所扦插苗木的这 3个指标要分别高出 2 .2个百分点、1.39条、8.6 5cm ,但大型荫棚生根较微型荫棚要快 ;家系间这 3个指标的极差分别为 4 .2个百分点、1.4 1条、4 1.75cm。插前采用 1g·L- 1多菌灵水溶液或 5 0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江南  万细瑞  曾平生  黄冬青  
对影响湿地松、火炬松扦插生根的基质、生根剂及浓度、插穗状况、扦插季节、扦插方式、扦插后管理等因子进行了研究。较佳的扦插技术组合为:用砂性土作基质,在冬季或早春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基部萌条,湿地松用生根剂1号低浓度,火炬松用生根剂1号或2号中等浓度浸泡15h,插后保温保湿并定期喷洒营养液,生根率可达95%以上。温室扦插苗在5月上旬以前移入大田,当年生扦插苗高达33~44cm,主侧根发达,可出圃造林。扦插苗的单位成本为实生苗的102%~152%,加上遗传增益,扦插苗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奋成  张应中  李福明  钟岁英  刘宏杰  黄永权  
利用湿地松与加勒比松的7个杂交组合的扦插苗和实生苗营建对比试验林,扦插苗和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7 19%和97 55%;造林后第4年,杂种松无性群体和实生群体相对于湿地松种子园种的树高、胸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达29%与26%、34%与34%、133%与135%;杂种的无性群体在种植后的1~3a内生长比实生群体慢,但年生长量逐年增大,到第4年时可超过实生群体。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优良杂种的扦插苗可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孝英  
火炬松、湿地松扦插繁殖一直很困难,影响着两松优良无性系的直接利用。近年来,我们从2~5年生母株上采穗条,以每处理用100~400根供试插穗,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进行了母株年龄、穗条质量;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不同方式处理插穗;不同扦插时期;不同扦插基质等项内容的系列技术组合对比试验,其中最佳扦插技术组合,已获得理想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阙国宁  房建军  葛万川  张守英  毛秋娟  
本试验以火炬松、湿地松、晚松成熟种子的胚为材料,在附加有细胞分裂素(BAP)的GD改良基本培养基(总盐分含量为0.21%;总含氮量为186mg/L)经3~4周培养,在胚或子叶及下胚轴上出现膨大肉眼可见的暗绿色愈伤组织及小芽,其分化率达75%~85%。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BAP)浓度对三种松种不定芽的分化具有很大影响,一般以3~5mg/L为好,在继代培养基中,活性炭对于嫩梢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当嫩梢长至1.5cm时,可供生根。在含有0.5mg/LNAA的生根培养基中经15~20d培养,即长出白色愈伤组织,然后转至无激素培养基中培养15~20d后生根。生根的小植株移栽入土壤,其成活率可达8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奋成  李宪政  张应中  李福明  刘宏杰  蔡坚  
利用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的1块9年生杂种松测定林的生长数据,分析了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H)、湿地松全同胞家系(PEE×PEE)和自由授粉家系(PEE(op))的生长量差异,估算了杂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一般杂交力(GHA)和亲本间的特殊杂交力(SHA),探讨了GCA与GHA、GHA和SHA与杂种子代生长表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类型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PEE×PCH>PEE×PEE>PEE(op)>CK,杂种家系的平均材积比CK大221.36%;根据生长性状选择出国产的优良杂种家系15个,其树高、胸径、材积、每公顷蓄积量分别为10.9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笑山  马浩  王建华  王有才  吴泽民  姚殿国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不同杂交组合的授粉可配性、可育性 ,杂种苗生长、杂种采穗园母株插穗产量和全光雾插条件下不同组合、单株插穗经不同浓度激素处理的生根以及大田生根插穗移植成活、生长情况。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种间易于杂交 ,不同组合间授粉可配性和杂种苗生长差异十分明显。尽管组合间插穗生根存在着明显差异 ,但幼年母株插穗一般生根容易 ,不经任何激素处理生根率也能达到 90 %以上。采穗园 2 .5~ 3.5年生杂种母株 ,平均可繁殖 13~ 2 7株·株 -1 、 级 2年生扦插苗。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组装各环节最佳方案 ,用人工控制授粉的方法配制优良组合 (一般、特殊配合力高 )的杂种种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晓梅  韩华  王笑山  谢允慧  
观察了日×长杂种落叶松连续繁殖插穗不定根发育进程,研究了连续繁殖对插穗生根力衰退的阻滞效应,并分析了一轮采穗圃与原株采穗圃插穗不定根发育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后13 31 d是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根原始体分化发育的关键期,此时一轮分生株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根发育均优于原株。连续繁殖对插穗生根性状有显著作用,尤其是生根率很低的原株,经过一轮繁殖后,生根性状有极显著提高。连续繁殖影响插穗自身激素含量,尤其是IAA,经过一轮繁殖后,含量明显高于原株。从不定根发育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看,一轮分生株插穗(IAA+GA3+ZR)/ABA比值在不定根发育前期明显高于原株,与生根率的变化一致,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泽勇  孟鹏  周凤艳  
系统研究了彰武松扦插基质、扦插时间、扦插过程的生根特点、插穗生根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河沙作为扦插基质生根率达到50%,蛭石达到38%,珍珠岩+草炭(11∶)达到35%,细沙作为基质扦插生根率只有11%。用生根促进剂处理插穗,是提高难生根树种扦插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彰武松扦插用100!g.g-1生根促进剂L1处理插穗4h最适宜。彰武松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型.生根长达2~4个月之久,扦插时的地表温度过低(低于20℃)不利于生根;彰武松扦插的最好时间为6月上中旬,在北方地区不要进行秋季扦插。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帅楠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是世界性工业用材林的主要造林树种。经过数十年育种工作,湿地松生长性状获得较大的改良。然而由于取样测定难等因素,材性性状尤其是涉及到破坏性取样的弹性模量等力学性状的改良工作则被人为忽视,这也是造成湿地松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弯折或倒伏风险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了该树种在我国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论文构建了湿地松材性无损评估技术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湿地松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以及遗传力估算与样本量的关系的研究,进而通过建立理想的指数选择模型实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安安  朱之悌  
连续3年对毛新×银灰双交杂种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表明:采用温室硬枝扦插和大田硬枝扦插均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但必须注意以下技术措施:①只要是根萌枝条,粗度在5mm以上均可以用于硬枝扦插,或采用先一年根萌硬枝扦插苗的苗干作硬枝插穗也是可行的;②插穗必须浸水和两端部削光滑;③采用的激素和浓度为生根粉(ABT)1号500ppm或吲哚丁酸(IBA)500ppm+萘乙酸(NAA)500ppm速蘸处理,可以获得80%以上的满意效果;④温室扦插时,必须进行炼苗环节.此外,建立采穗圃或根繁圃,并加强其管理,是提高其快速扩繁的首要工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金国庆  秦国峰  储德裕  许波  陈仲良  陈国生  
针对马褂木不具原生根原基,穗条扦插不易生根这一特性,对影响扦插生根的母树年龄、穗条枝龄、扦插基质、扦插季节、生根特点以及插后管理等因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提高了扦插成活率。一般扦插生根成活率可达80%,如采用带顶芽嫩枝穗条扦插高达91.4%。鉴于嫩枝扦插效果突出,遂又增设采穗圃研建内容,以供大批量培育嫩枝扦插苗,形成了自采穗圃营建、采穗、扦插到插后管理等一套完整而简易高效的杂种马褂木扦插繁殖实用技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晓玲  傅建敏  张冬林  杜红岩  田英翠  邹义萍  
以从美国引进的34个杂交冬青照片品种为材料,对其适应性和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4个杂交冬青栽培品种栽植的成活率在80%以上,其中以光滑冬青系列成活率最高,达100%;适合光滑冬青扦插的基质为珍珠岩∶泥炭土(3∶1),激素为HorI;不同品种间扦插的成活率存在较大差异,以光滑冬青Ilexglabra最好(90.5%~100%),美洲冬青Ilex verticillata最差(47.5%~64.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宁林  赵锦年  刘昭息  俞建新  董耀卿  曾文胜  
为改变长乐林场湿地松种子园低产现状,1991~1995年间对此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布置了多项试验。在分批将种子园密度由每公顷270株,减少到135株的基础上,找到了确保种子增产的相应配套技术:(1)选择对积温要求不高的优良无性系.筛选出以Ⅲ-33,Ⅳ-60为代表、当地能正常开花结实的16个无性系,普遍具有开花较早的特点;(2)施肥,特别是施磷钾肥,可增产种子1倍多。施用锌肥和磷肥,能提高球果出籽率1倍左右;(3)5~6月份开甲,能使不容易形成雌球花的无性系结果,球果增产率30.4%。与环割等同类措施相比,开甲不会造成树干粗度的上下畸变,适于生产中应用;(4)散粉期采用机动喷粉器吹风,帮助花粉飞散...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景民  虞沫奎  胡世才  罗训志  唐金娣  曹志荣  
将湿地松混系种子筛分为大、中、小三个粒度级进行发芽和播种育苗。据此进行的两地点两年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改变了种子的大小和重量分布,影响种子的发芽速度,进而影响到苗木的早期生长。在芽苗时期和苗木生长早期,各粒度级种子所育苗木有差异,但在生长后期已基本消失,混系种子分级未能达到改进苗木质量和一致性的目的。在育苗时首先要考虑种批的遗传构成,其次才是按种子大小或重量分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