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2)
2023(11396)
2022(10154)
2021(9464)
2020(7721)
2019(17843)
2018(17779)
2017(34294)
2016(18651)
2015(20945)
2014(20847)
2013(20629)
2012(18750)
2011(16787)
2010(16568)
2009(15081)
2008(14327)
2007(12279)
2006(10773)
2005(9059)
作者
(55097)
(45951)
(45435)
(43315)
(29141)
(22053)
(20583)
(18277)
(17565)
(16167)
(15842)
(15372)
(14509)
(14324)
(14253)
(13976)
(13818)
(13700)
(13136)
(12940)
(11500)
(10932)
(10915)
(10385)
(10217)
(10079)
(10078)
(9998)
(9171)
(9141)
学科
(73521)
经济(73442)
管理(52873)
(48775)
(40425)
企业(40425)
方法(35133)
数学(30445)
数学方法(30114)
中国(20503)
(18921)
(18545)
(16635)
地方(16195)
业经(15699)
环境(13609)
农业(12629)
理论(12573)
(12292)
(11962)
贸易(11955)
技术(11608)
(11542)
(11028)
(10647)
财务(10584)
财务管理(10568)
(10314)
企业财务(10016)
(9652)
机构
大学(265842)
学院(263376)
管理(107380)
(99452)
经济(97044)
理学(94154)
理学院(93082)
管理学(91399)
管理学院(90942)
研究(87788)
中国(62301)
科学(58695)
(57039)
(44785)
(43750)
业大(43566)
(42902)
研究所(40643)
中心(39506)
(36509)
财经(35798)
北京(35551)
农业(35489)
(35049)
师范(34655)
(32687)
(32659)
(30103)
经济学(29465)
师范大学(28306)
基金
项目(193063)
科学(151557)
基金(140837)
研究(136420)
(124252)
国家(123294)
科学基金(105969)
社会(85190)
社会科(80728)
社会科学(80708)
基金项目(76431)
(75153)
自然(71717)
自然科(70038)
自然科学(70022)
自然科学基金(68731)
(64089)
教育(61634)
资助(57173)
编号(54925)
重点(43068)
成果(42701)
(41442)
(40745)
(39876)
课题(37336)
创新(37234)
科研(37057)
计划(36210)
大学(35398)
期刊
(102323)
经济(102323)
研究(73499)
学报(45851)
中国(44555)
科学(41922)
(39270)
管理(37162)
大学(33730)
学学(31900)
(30136)
农业(27844)
教育(25829)
技术(22158)
(17607)
金融(17607)
业经(16984)
财经(16240)
经济研究(15977)
问题(15013)
图书(14739)
(14182)
科技(14029)
(13754)
资源(13285)
理论(13098)
技术经济(12302)
实践(12248)
(12248)
(12243)
共检索到362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艳  王继华  华德尊  任佳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作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湿地污水处理的主要因子,在降解污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以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对研究区域的湿地微生物种类进行初步鉴定,发现有5种微生物具有硝酸盐还原活性,为硝化菌类;分析了城市湿地氮循环系统中微生物效应,湿地微生物在城市湿地氮循环系统中对氮污染的优化控制十分重要,指出在城市湿地氮循环系统中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氮降解的主要过程,同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存在着减缓氮污染的可能性。松北湿地的其余菌株有待于继续进行鉴定,以便深入研究微生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强  崔正国  王加鹏  曲克明  马绍赛  毛成全  
利用人工湿地系统探讨了海水养殖外排水中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果,分析了系统内部微生物空间分布、基质酶活性对氮去除效率的影响,深入研究了系统内部各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基质酶活性与微生物空间分布关系。选择互花米草为人工湿地植物,种植密度为64株/m2;基质填料选择细纱、高炉矿渣和珊瑚石。在3种不同工况条件下,研究人工湿地系统中氮的去除效果、微生物数量和基质酶活性。结果显示,系统对TN、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02±12.69)%、(82.91±17.51)%;系统中不同基质层次的微生物数量和脲酶、脱氢酶活性不同,基质中、上层好氧微生物数量和脲酶、脱氢酶活性显著大于下层,系统下行池中、上层硝化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威  吴振斌  周巧红  成水平  付贵萍  詹发萃  邓家齐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酞酸酯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已成为全球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报告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含酞酸酯(DBP等)的污水污染的去除效果,以及湿地去除酞酸酯的基质微生物和酶方面的净化机理。具体结果如下: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酞酸酯污染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高达99.9%以上;构建湿地对酞酸酯的净化主要发生在氧气含量相对较多的下行流池,上行流池的净化作用相对较差;同时分层实验还发现,构建湿地的净化作用主要集中在湿地上层基质中。通过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利用构建湿地处理酞酸酯污染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起利  梁威  贺锋  成水平  周巧红  吴振斌  
在水力负荷为800 mm/d的运行条件下,研究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试系统不同功能层面的氧化还原特征、好氧微生物数量、基质的耗氧速率及氧化还原酶类活性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各功能层面的氧化还原电位、好氧微生物数量、耗氧速率表层最高,并且随着基质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除过氧化物酶外,氧化酶活性表现为表层高于中下层;而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等活性变化趋势则相反。同时,氧化还原电位与基质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耗氧速率等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氧化还原电位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等氧化酶活性也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下行流池的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等还原酶类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迪  胡文革  陈登稳  董艳艳  王艳萍  韩晶  
本文采用MPN计数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研究了艾比湖湿地土壤固氮菌在不同土壤深度及春、夏、秋3个季节的数量分布,并对其与土壤有机质、生物量C、N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深度固氮菌数量分布中间土层高,表层最低;在季节中的分布差异显著,夏季最多,春秋次之。不同季节固氮菌数量在不同土层的分布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r>0.8),与微生物生物量N中度相关(0.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振斌  梁威  成水平  周巧红  邓家齐  詹发萃  
构建湿地是 2 0世纪 70年代才蓬勃兴起的一种处理污水的方式 ,由于其造价和运行费用低 ,净化效果稳定 ,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兴趣和高度重视。现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的控制 ,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关于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但关于湿地基质中的微生物类群和基质酶在污水净化中的作用仍不清楚。通过对生长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和天然环境条件下菰和石菖蒲根区微生物类群数量及其根区基质酶活性的测定发现 :同种植物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根区微生物的数量比天然条件下的要高 ,特别是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 ,最高可达 3个数量级以上 ;同时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不同植物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金前  王吉  刘亚军  邹锋  马燕天  吴兰  
在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中,水位高程的变化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鄱阳湖最具代表性的碟形湖——蚌湖为实验地点,研究了水位高程对于湖泊湿地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在实验中沿水位高程及植被带演替布设6个样地,利用Biolog-Eco技术探究不同水位高程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多样性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样地水位高程的降低,土壤含水量逐渐升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逐渐减少,土壤有机养分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土壤微生物对碳源代谢活性随着高程的降低依次减弱,且优先利用的碳源种类和碳源利用率也有显著不同。通过dbRDA排序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沿高程呈现区域性分布特征,相邻的两样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更为相近。影响湿地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主要因子为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pH、NH_4-N和地表植被类型。本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管理和保护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的指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孝国  胡文革  陈登稳  路李鹏  杨迪  
本文以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柽柳群落区、盐节木群落区和芦苇群落区等3种典型植被聚居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3块样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分布情况,了解艾比湖湿地土壤的质量与状况。结果表明:柽柳群落区土壤中微生物分布最多,芦苇群落区次之,盐节木群落区最少,各类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与土壤含水量、pH、盐度及有机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细菌数量在3个样地中随土层深度递增有增加的趋势,放线菌与真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显示了3块样地中柽柳群落区土壤活性最高、肥力最好,盐节木群落区最差,因此,柽柳及芦苇等植物对改良该区域土壤质量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小平  黄桂林  
在分析研究当前国际上一些主要湿地分类系统,总结国内湿地资源清查中有关湿地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湿地资源清查数据管理的需要,提出了中国湿地分级式分类系统。该系统共为6级,第1级根据成因将全国湿地生态系统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第2级共分为9类,第3级共分为16类,第4级为基本级,共分为41类,其中天然湿地29类,人工湿地12类。对一些类型复杂的湿地,该系统还提出了第5级、第6级的分类。该系统将可尝试用于全国、流域、省区、地市等不同规模和层次湿地资源清查中的湿地分类。克服了一些分类方法中类型不全、彼此独立而导致资源调查和监测中数据不能有效利用的缺点,使任何一个规模和层次的资源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湿地的产生及其内涵,给出了城市湿地的定义:是指分布于城市中的湿地,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各类湿地。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研究的总趋势和主要进展,分析了中国城市湿地研究的主要差距,指出了城市湿地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构建了城市湿地学的学科框架。这对于湿地科学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隋心  张荣涛  杨立宾  李梦莎  许楠  刘赢男  柴春荣  王继丰  付晓玲  钟海秀  倪红伟  
为了研究氮沉降对三江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利用磷脂脂肪酸技术(PLFA)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2010年5月,在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内的小叶章湿地中建立模拟氮沉降试验平台,设置3个氮沉降浓度梯度:N1(0 g N·m-2A-1)、N2(4 g N·m-2A-1)、N3(8 g N·m-2A-1),于2014年6月用土钻进行土壤样品采集。结果表明:本研究共检测到PLFAs 75种,其中特征脂肪酸29种。不同氮沉降处理下,真菌群落的生物量较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总量介于30~33NmoL·g-1。氮沉降增加对真菌群落数量的影响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艳  高艳娜  戚志伟  姜楠  仲启铖  姜姗  王开运  张超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连续8 a(2008~2015年)长期模拟温度升高,研究滨海芦苇湿地不同土壤深度,及两种代表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根际、非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对长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1)相对于对照,长期增温导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增温对土壤表层细菌、真菌的数量影响显著,细菌在第一层的增幅最大,增加率为34.16%,真菌在第三层的增幅最大,增加了64.42%。增温对20~40 cm土层放线菌影响显著,其中在第二层达到最大增加率59.47%;(...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洪山  申玉香  
本文研究了江苏沿海滩涂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inn.)Pal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和芦苇(Phrag-mit es communis Trirn.)湿地以及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特异功能群的变化。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的数量明显高于三种自然植被湿地土壤。三种自然植被湿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依次为:互花米草>碱蓬>芦苇,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依次为:芦苇>碱蓬>互花米草,土壤真菌数量差异不显著。自然湿地和稻田土壤中夏季的微生物数量均大于冬季,以土壤真菌和固氮菌数量的季节性差异最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恒生  刁治民  陈克龙  王文颖  张玉珍  王记明  毛亚辉  
为研究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主要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分布规律,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研究了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5种生境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结果表明,0~30cm以内土层微生物总量以嵩草草甸最多、沙地样方最少。不同生境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土壤微生物总数受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含水量等的综合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中对土壤微生物总数的直接影响力排序依次为:全碳>含水量>全氮>电导率>pH,全碳、含水量、全氮是决定微生物数量的主导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数量呈显著相关性,土壤理化性质对微生物数量的综合影响并不是线性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倩  林凤莲  袁锋  潘国营  高倩倩  李键  吴承祯  陈灿  
【目的】研究人工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对4种污水重金属元素的净化能力。【方法】用实验室已有的10株菌株,测定不同时间污水重金属浓度及菌株吸附率,并拟合细菌与真菌平均吸附率模型,分析不同根际微生物对重金属吸附净化能力的影响。【结果】(1)10株高效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Pb~(2+)的吸附率高(H)、中(M)、低(L)范围分别为27.30%~52.27%、32.17%~56.07%、32.17%~56.07%,F_(26 )(Aspergillus iizukae)、B_(19 )(Bacillus megaterium)分别是高、中低浓度下的高效菌株;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Cd~(2+)的吸附率范围为29.63%~56.00%(H)、31.03%~58.70%(M)、31.53%~59.23%(L),B_(19)、F_(9 )(Westerdykella dispersa)分别是高低、中浓度下的高效菌株;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Cu~(2+)的吸附率范围为29.03%~55.73%(H)、29.83%~57.73%(M)、35.10%~59.00%(L),F_(25 )(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strain)是3个浓度下的高效菌株。菌株对不同浓度污水Zn~(2+)的吸附率范围为29.67%~56.73%(H)、31.27%~58.10%(M)、36.00%~60.27%(L),F_(16)(A.niger strain)是3个浓度下的高效菌株。(2)不同处理时间、污水金属初始浓度和菌株种类均对吸附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效果有显著影响,菌株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在低浓度和48 h最优且真菌优于细菌,细菌平均吸附率符合指数函数模型,真菌平均吸附率符合幂函数模型。(3)微生物吸收阶段的参与度以及分泌物数量可能是影响重金属吸收效果的主要内在机制。【结论】研究结果为城市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中高效菌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