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9)
2023(10110)
2022(7697)
2021(7086)
2020(5441)
2019(12208)
2018(11806)
2017(21814)
2016(11919)
2015(13180)
2014(13183)
2013(12529)
2012(11262)
2011(10097)
2010(10303)
2009(9558)
2008(9408)
2007(8993)
2006(8102)
2005(7646)
作者
(35098)
(29307)
(28896)
(27725)
(18453)
(13702)
(13098)
(11277)
(11135)
(10375)
(9998)
(9827)
(9616)
(9445)
(9248)
(9093)
(8722)
(8565)
(8428)
(8328)
(7397)
(7267)
(7107)
(6755)
(6668)
(6512)
(6510)
(6456)
(5961)
(5829)
学科
(46742)
经济(46691)
管理(30951)
(27565)
(21523)
企业(21523)
中国(17179)
(16250)
方法(13914)
业经(12737)
(12033)
数学(11355)
数学方法(11176)
(10668)
(10481)
农业(10281)
地方(10208)
(9780)
(9488)
金融(9481)
(9259)
银行(9231)
(8928)
理论(8848)
(8005)
(7972)
贸易(7964)
(7654)
教育(7401)
发展(6751)
机构
学院(166335)
大学(165645)
(65402)
经济(63794)
研究(62635)
管理(57616)
中国(48523)
理学(47737)
理学院(47202)
管理学(46209)
管理学院(45896)
科学(37009)
(36268)
(32981)
(32142)
(31497)
研究所(28784)
中心(28179)
(27472)
财经(25014)
农业(24606)
业大(24538)
(23234)
北京(23230)
(23135)
师范(22839)
(22649)
(21795)
经济学(20201)
(20058)
基金
项目(107261)
科学(83457)
研究(81149)
基金(75400)
(66804)
国家(66221)
科学基金(55220)
社会(50286)
社会科(47420)
社会科学(47406)
(42411)
基金项目(38182)
教育(37429)
(36015)
编号(33969)
自然(33616)
自然科(32864)
自然科学(32847)
自然科学基金(32238)
资助(29813)
成果(29072)
课题(25154)
重点(25088)
(24329)
(22831)
(22262)
国家社会(21159)
(21039)
(20904)
创新(20797)
期刊
(81871)
经济(81871)
研究(54010)
中国(41964)
(31172)
学报(29363)
(26192)
教育(25599)
科学(25438)
管理(23761)
大学(22407)
学学(20845)
农业(20625)
(19994)
金融(19994)
技术(15124)
业经(14064)
财经(13219)
经济研究(13157)
(11554)
问题(10686)
(10658)
(9299)
(9163)
国际(8344)
图书(8309)
职业(8262)
现代(7700)
世界(7623)
业大(7613)
共检索到273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廷惠  李娜  
作为我国开放水平最高、市场活力最强、经济发展质量最高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有助于战略支撑新发展格局、示范高质量发展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要厘清当前所面临的空间“边界效应”凸显导致的产业分工协同不足、制度差异挑战导致的制度创新不足、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不畅等多重挑战,以优化空间格局(有序建设大湾区市场一体化的空间圈层与空间扩展、加快推进大湾区市场一体化的空间梯次)为战略重点,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空间规划、制度创新、机制完善等方面作用,形成空间格局优化、制度创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的合力,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空间和时间上的突破口。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晨希  
区域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单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底层逻辑,以法治为根本保障,并遵循着“区域市场”逐步走向“全国市场”的发展逻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区域整体利益协调是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法治可以为前述目标的推进与实现提供制度保障。面对当前区域市场中要素市场建设的规则保障不充分、对政府间无序竞争规制不足、统一市场协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症结,可通过完善区域要素市场统一规则体系、改进区域层面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区域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监管机制等举措来优化法治路径,以区域市场一体化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夏海鹰   牛旭峰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教师终身教育的应然状态,但当前却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课程建构未完成、师资力量未足配、评价效能被忽视等问题。微认证作为蕴含终身教育理念的新兴能力认证方式,在价值逻辑上具有与时代教育理念相契合的优势,在目标逻辑上指向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终身评价体系,在实践逻辑上基于数字评价的创新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微认证赋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框架由微认证评价数据源层、微认证服务平台层、教师专业认证组织结构层和教师教育一体化场景层构成,整体运行表现为基于数字技术支持汇集教师能力佐证,学习者、托管机构、发行者、认可者、政府主管部门“五维”主体在信息共享支持下共同管理,实现微认证串联的教师终身教育多维协同发展。此外,在推动微认证赋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还应加强理论研究,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数据治理,开发优质课程,坚持以评促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燕  王傲冰  
随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职业人力资本的职业角色、职业结构及能力素质面临着被调整和重构的挑战。如何培养出适应现代智能经济体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命题。基于此",一体三面"人才培养逻辑框架,根据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新场域和新需求,从职业性、社会性和个性化三个维度重塑职业人力资本的知识边界、能力体系及个体素质,以提升其职业胜任力、幸福感及创新创造能力,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丽晶   林映巡   韩江萍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质与核心,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的关键作用,可以从垂直组织、水平组织两个组织方向和学科的内在逻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顺序与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三条基本逻辑来深入理解。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发现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面临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断层现象、协商机制尚未健全等现实困境。对此,应从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课程设置的统筹规划和衔接机制的有效构建三个方面着力,探索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组织衔接的有效路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燕琴  
西方国家既有实践证明,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而2020年之前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完善阶段。欧洲一体化乡村旅游(IRT)框架理论因系统性强、实践适应性广,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好的乡村发展工具,可为我国发展乡村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同阶段的发展侧重与协调重点。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创新必须尊重本土制度框架与文化逻辑,立足我国国情与乡村实际,走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的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之路。论文因此提出3阶段创新方向为生态引领-上下共创、村民为本-内外共赢、文化为根-主客共生。最后,从整体性、地方性、维度性、阶段性、可测性、主体性角度归纳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框架与实施要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厉毅  吕长生  琚向红  
多个区域学分银行基于一致的理念和目标,经过共同努力和协作,在区域合作背景下开展学习成果的存储、认定、转换与流动,将有效提升效能并发挥优势。区域学分银行一体化建设是学分银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诉求。要实现多个区域学分银行之间的互联互通,需要开展政策法规、互认联盟、组织机构、门户和接口以及系列标准的一体化建设,需要各个主体合力推进,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和制约机制。在明确总体目标的前提下,注重顶层设计引导,强化利益共享机制,构建高效组织运行体系,实现智慧化数据互联互通。在具体的实施层面,需要分步推进各个环节的一体化建设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会  王礼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交易成本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社会分工等视角阐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理论逻辑。其次,本文作者在对陕西省52家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产前环节的后向一体化、产后环节的前向一体化以及产中环节内部的一体化三个角度进行了现实考察,并总结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演进路径。最后,作者在完善融资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加大培训力度等方面对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业苗  
为消弭城乡二元结构和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国家政治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并将社会事业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蕴含丰富内容,其逻辑起点在于农村人共同需要的公共事务。因此,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制度建设一定要围绕农村公共事务进行,同时还要在价值取向、供给主体、主要领域和内原动力等方面把握好其原则要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骥  
基于价格指数,运用"价格法"构建测度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的指标,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1985年以来,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但进程缓慢。对外开放水平、地方政府行为、国有化经济比重等是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梅  
针对高职《物流市场开发》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教、学、做、用一体化式的教学设计,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课程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对高职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勇   张宇豪  
基于“内在逻辑-实践探索-现实挑战”的研究路径,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1)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改革目标的基础在于强化集体土地产权;(2)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配置体系是实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3)探索统筹兼顾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重点;(4)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是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路径。今后仍需在明晰产权主体、扩大入市范围与强化用途管制、完善收益共享机制、健全政策配套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繁宇  
教师教育一体化已然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其中,职前培养、入职教育与在职培训三个阶段的融合作为施行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前提,业已为人们所认知与肯定。当前,国内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然而,在建设进程中,在教师教育主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团队等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现实困境。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应该从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建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及建立一体化教师教育发展模式等三方面入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艳  吴克捷  孟令君  
减量提质发展阶段,城市更新成为适应首都发展新形势,优化首都功能结构,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轨道交通作为解决超大城市通勤的主要公共交通,始终是政府重点投资的基础性设施。城市更新工作中要抓住轨道建设机遇,贯彻"一体化"统筹思路,加强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的协同建设,带动区域功能提升,改善民生环境,提高城市空间品质。结合近年开展的系列轨道车站一体化项目,总结经验、梳理问题,从顶层设计、规划审批标准、协作机制、制度保障四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轨道建设带动城市更新的实施路径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