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9)
2023(9298)
2022(8192)
2021(7502)
2020(6350)
2019(15129)
2018(14905)
2017(29091)
2016(16203)
2015(18390)
2014(18508)
2013(18526)
2012(17797)
2011(15996)
2010(16503)
2009(15423)
2008(15374)
2007(14077)
2006(12344)
2005(11017)
作者
(47583)
(39911)
(39814)
(37965)
(25800)
(19080)
(18378)
(15491)
(15083)
(14739)
(13613)
(13559)
(12915)
(12711)
(12620)
(12578)
(12565)
(11843)
(11772)
(11728)
(10102)
(10016)
(9767)
(9224)
(9150)
(9115)
(8993)
(8890)
(8166)
(8083)
学科
(66008)
经济(65950)
(45048)
管理(43779)
(32470)
企业(32470)
方法(28813)
数学(25758)
数学方法(25478)
(21077)
中国(18096)
地方(17409)
(17296)
(14755)
贸易(14749)
(14685)
(14268)
农业(13670)
(13442)
业经(13283)
(10762)
银行(10740)
(10599)
(10271)
(10026)
金融(10023)
环境(9967)
(9731)
(9679)
财务(9651)
机构
学院(231503)
大学(230610)
(95935)
经济(93690)
管理(89037)
研究(81046)
理学(75554)
理学院(74665)
管理学(73444)
管理学院(72989)
中国(62146)
科学(50338)
(49324)
(45056)
(43125)
(42279)
(42107)
中心(38393)
研究所(38118)
业大(35607)
财经(34605)
农业(34020)
(31464)
师范(31158)
(31118)
北京(30261)
(29854)
(29201)
经济学(28721)
(26756)
基金
项目(150865)
科学(117978)
研究(111771)
基金(107603)
(93545)
国家(92750)
科学基金(78540)
社会(69181)
社会科(65439)
社会科学(65416)
(60506)
基金项目(56788)
教育(50622)
自然(50490)
(50445)
自然科(49195)
自然科学(49179)
自然科学基金(48297)
编号(47355)
资助(44284)
成果(39495)
重点(34449)
(34029)
(33516)
课题(32702)
(30811)
创新(28877)
科研(28876)
(28250)
教育部(28120)
期刊
(108772)
经济(108772)
研究(67222)
中国(47954)
(38036)
学报(35666)
(34535)
科学(32618)
管理(29978)
大学(26254)
农业(25377)
(24418)
金融(24418)
学学(24408)
教育(24234)
技术(19813)
业经(18456)
经济研究(17084)
财经(16665)
图书(15487)
问题(14507)
(14338)
(13803)
(13012)
资源(11709)
理论(11609)
技术经济(11480)
书馆(11103)
图书馆(11103)
商业(10854)
共检索到355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春玉  
拓宽腹地、提升服务功能是现代港口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作为西南港口群主体港和广东枢纽港的湛江港面临周边港口激烈竞争的挑战。湛江港需要从建立"无水港"打造供应链、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综合化网络化建设、港城互动、建设大型分销中心、构建组合港、建立保税港或保税务流园区方面谋求突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孟飞荣  高秀丽  
在对湛江港口发展现状、优势条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背景下湛江港口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港口工业园建设、增加与东盟港口合作以及加快发展远洋运输业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光宇   赵鹏军   何张源   张梦竹   封学军  
运用多种运输方式下的基础设施地理空间数据和OD流量大数据,识别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港口潜在腹地和真实腹地的空间格局,评价两类腹地的空间匹配关系。结果表明:(1)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港口两类腹地的范围大致相同,腹地内部竞争力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2)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港口的潜在腹地覆盖范围较广但竞争力不强,通道对于时间价值更高的货物更具吸引潜力;(3)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港口的真实腹地覆盖范围在运输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公路腹地与港口邻近而铁路腹地与港口分离;(4)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和运输服务水平是影响两类腹地匹配关系的重要因素,大能力运输通道匮乏导致广西和通道西侧的运输供给能力较弱,班列竞争力不足制约了川渝地区的通道运输份额。未来,应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供需匹配针对性,拓展建设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以进一步保障我国海外战略性关键资源的供应安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荣宏庆  
以辽宁港口群内大连港与营口港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0年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度为切入点,测度两港的发展水平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两港与腹地经济高协同区域由沈大交通线向沿海地区转移;大连港与腹地经济中心沈阳市的协同度高于营口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有提升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沈阳市的经济协同度相对于其他地级市出现逐年弱化现象。进一步探究双港驱动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内部机制,发现在不同阶段自然条件与区位条件展开博弈;出现由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主导港地位之争;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度受腹地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大;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文伟  牟敦果  
宁波—舟山港处于我国海岸线的中间位置,与上海港合成犄角之势。文章使用港口腹地划分的最小运输成本法分析了不同运输方式下连云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福州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腹地划分,确定了宁波—舟山港的腹地。并根据宁波—舟山港口和腹地的特点,提出了港口发展要加强对港口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加强内陆港服务建设、扩大港口腹地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秀丽  孟飞荣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采用1985~2009年数据,选取代表港口发展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对湛江港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在长期内,湛江港与湛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湛江港对湛江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湛江市经济增长对湛江港港口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最后,文章对促进湛江港与地区经济良好互动发展经济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晓菲  王荣成  韩增林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关系演变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度1997—2006年大连港—辽宁腹地系统关联特性,并分析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关联度呈阶段性演变,表现为由中部向东西再向沿海分散的空间格局;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关联度格局趋向圈层结构;大连港与大连市关联度下降,关系进入停滞期;关联度变化受辽宁沿海港口群影响,由东西向沿海集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菲  王荣成  韩增林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关系演变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为例,测度1997—2006年港口—经济腹地系统关联效应,并分析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关联度阶段性演变;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关联度格局趋向圈层结构;大连港与大连市关系进入停滞期;关联度变化受辽宁沿海港口群影响。机制为:港口的吸附功能;交通网络的"汇水"功能;腹地的海向推动功能以及市场及政策导向功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车冰清  沈正平  杜艳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海地区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存在江苏北部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不强、腹地3市(徐州、宿迁、淮安)被政策边缘化、沿海2市(连云港、盐城)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等现实问题。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发展是实现苏北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揭示了苏北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主要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走廊→双核→同城→网络"的互动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力,丁四保  
1图们江地区港口腹地现状的理论描述图们江地区港口主要指俄罗斯的海参崴港、纳霍德卡港、东方港、波谢特港和扎鲁比诺港,朝鲜的罗津港、清津港和先锋港。为便于分析问题,根据地区位置与所属国家情况,将其分成三个港口群,即海参崴港群(代表海参崴港、纳霍德卡港、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段柯  
国际陆港的建设与发展打开了中国内陆经济腹地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成为世界各地货物资源进入中国内陆的便捷通道,也为中国内陆经济加快融入全球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本文构建了内陆经济腹地建设发展国际陆港的策略分析框架,并选择徐州市淮海国际陆港为典型案例,进而对内陆经济腹地建设发展国际陆港之情景进行了SWOT分析,并从区位定位、功能定位和产业确定的视角出发,详细论述了国际陆港建设发展的策略选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列辉  
港口的发展需要腹地的支撑,近代宁波港的地位相对下降,港口的腹地有一个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本文根据海关报告和不同时期的经济调查,把近代浙江港口的腹地变化分为四个时期,在这个框架范围内厘清了宁波港腹地的变迁过程,为探究宁波港地位相对下降提供了一个视角。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景敏  崔利刚  隋博文  
科学有效的成员企业合作既是港口—腹地供应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之基,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特别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活力之源。基于既有文献、实地调研和协作系统理论,设计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研究假设及其测量变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这些因素对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合作意愿、预期收益、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学习能力对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组织结构>合作意愿>业务流程>学习能力>预期收益,其中组织结构对合作效率影响最大;合作意愿在预期收益和合作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业务流程在组织结构和合作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前者的中介作用占比略大于后者。因此,港口—腹地供应链要通过增强成员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凝聚成员企业的联盟共识、促进成员企业的公平合作等途径,切实引导和增强港口—腹地供应链成员企业合作意愿;科学合理设定预期收益,平衡和增进经济收益、品牌效应及政策收益;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并向着有机型、竞合型、灵活型、开放型合作组织迈进;提升成员企业的响应速度、资产利用率,并加快商品(货物)在成员企业之间的流转速率,着力于港口—腹地供应链业务流程改进及再造;强化提升包括知识搜寻、内化吸收、创新创造等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驱动整个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景敏  崔利刚  隋博文  
科学有效的成员企业合作既是港口—腹地供应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之基,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特别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活力之源。基于既有文献、实地调研和协作系统理论,设计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研究假设及其测量变量,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这些因素对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合作意愿、预期收益、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学习能力对港口—腹地供应链合作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组织结构>合作意愿>业务流程>学习能力>预期收益,其中组织结构对合作效率影响最大;合作意愿在预期收益和合作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业务流程在组织结构和合作效率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前者的中介作用占比略大于后者。因此,港口—腹地供应链要通过增强成员企业的相互依赖程度、凝聚成员企业的联盟共识、促进成员企业的公平合作等途径,切实引导和增强港口—腹地供应链成员企业合作意愿;科学合理设定预期收益,平衡和增进经济收益、品牌效应及政策收益;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并向着有机型、竞合型、灵活型、开放型合作组织迈进;提升成员企业的响应速度、资产利用率,并加快商品(货物)在成员企业之间的流转速率,着力于港口—腹地供应链业务流程改进及再造;强化提升包括知识搜寻、内化吸收、创新创造等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驱动整个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福  汤晓雯  
选取大连港、营口港、秦皇岛港、天津港、青岛港、烟台港、丹东港和日照港共八个主要港口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腹地烟羽模型对大渤海圈下的港口腹地范围在四个不同时间点进行了细致划分,得出划分结果,分析其演变特征,进而得到大渤海圈下港口腹地的演变趋势:天津港、烟台港的腹地范围将在稳定的基础上出现小幅波动;营口港、日照港、丹东港的腹地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大连港、秦皇岛港、青岛港的腹地范围可能继续缩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