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4)
2023(7407)
2022(6597)
2021(6033)
2020(5409)
2019(12699)
2018(12715)
2017(24056)
2016(13878)
2015(15830)
2014(16465)
2013(16173)
2012(15562)
2011(14166)
2010(14444)
2009(13381)
2008(13460)
2007(12528)
2006(10790)
2005(9644)
作者
(43961)
(36874)
(36626)
(35044)
(23669)
(17873)
(16899)
(14486)
(14064)
(13392)
(12742)
(12634)
(12116)
(11933)
(11843)
(11620)
(11532)
(11128)
(10884)
(10758)
(9485)
(9336)
(9150)
(8540)
(8369)
(8360)
(8321)
(8276)
(7740)
(7705)
学科
(56525)
经济(56464)
管理(34483)
(32156)
方法(25798)
(24612)
企业(24612)
数学(22841)
数学方法(22616)
(16736)
(15767)
地方(14563)
中国(14458)
(13873)
(11844)
农业(10730)
业经(10363)
(10152)
贸易(10151)
(9767)
理论(8991)
(8954)
(8903)
(8841)
银行(8791)
(8715)
金融(8707)
(8381)
环境(8111)
(7858)
机构
大学(201331)
学院(201069)
(77178)
经济(75315)
研究(74415)
管理(71247)
理学(60466)
理学院(59669)
管理学(58360)
管理学院(58002)
中国(54797)
科学(50055)
(45075)
(44371)
(40929)
(38390)
研究所(37551)
农业(35992)
业大(35879)
(35778)
中心(34109)
财经(27855)
(27459)
师范(27041)
北京(26959)
(26937)
(26298)
(25979)
(24983)
技术(24760)
基金
项目(133684)
科学(101664)
研究(93955)
基金(92927)
(83392)
国家(82708)
科学基金(67684)
社会(55502)
(55331)
社会科(52314)
社会科学(52294)
基金项目(49216)
(46234)
自然(45150)
自然科(44011)
自然科学(43988)
教育(43569)
自然科学基金(43162)
资助(39219)
编号(39150)
成果(32730)
重点(31293)
(29585)
(29058)
课题(28493)
计划(26883)
(26813)
科研(26407)
创新(25224)
科技(24719)
期刊
(87559)
经济(87559)
研究(55936)
中国(42668)
学报(40484)
(39643)
科学(33376)
(28867)
大学(28632)
学学(27141)
农业(26373)
管理(24077)
教育(23073)
技术(17916)
(17202)
金融(17202)
业经(14916)
(14346)
经济研究(13736)
财经(13627)
问题(11899)
(11681)
(11513)
业大(10521)
图书(10108)
统计(10028)
资源(9829)
技术经济(9772)
科技(9356)
理论(9319)
共检索到304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少闻  刘楚吾  
In this paper,genetic diversity of intraspecies,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interspecies in Epinephelus spp.(E.merra,E.fario,E.awoara,E.akaara and E.septemfasciatus) were assessed by using mitochondrial DNA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mtDNA RFLPs).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少闻  刘楚吾  
用识别5、6碱基序列的17种限制性内切酶,即Bam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HindⅢ、KpnⅠ、MluⅠ、PstⅠ、PvuⅡ、SalⅠ、ScaⅠ、SmaⅠ、StyⅠ、XbaⅠ和XhoⅠ,对南海海域石斑鱼属(EpinephelusBloch)野生蜂巢石斑鱼(E.merra)、鲑点石斑鱼(E.fario)、青石斑鱼(E.awoara)、赤点石斑鱼(E.akaara)和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RFLP分析。测算出蜂巢石斑鱼、鲑点石斑鱼、青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七带石斑鱼的mtDNA分子大小分别为(18.5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吕子君  陈金涛  王超  谢少林  邹记兴  
为研究青石斑鱼种群遗传结构以实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验采用PCR技术对东山湾水域53尾青石斑鱼种群的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全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序列长度为956~1 230 bp,变异很大,这可能是由于5'端含有数目不等的重复序列单元(repeat sequence unit,RSU)或者由于碱基的插入和缺失造成的。按照RSU数目的不同,把53个青石斑鱼样本分为3大类:2RSU类(占11.3%)、3RSU类(占77.4%)、4RSU类(占11.3%)。采用MEGA(version 3.0)和DnaSP(version 4.0)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3条序列的T、...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乐云  
对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的3种线粒体基因(COⅠ、16S rDNA、Cyt b)和核基因Tmo-4c4进行序列分析,其中16S rDNA序列中有明显的插入缺失位点,而其他3个基因序列无插入缺失变异。在12个分析样本中,COⅠ同源序列(387 bp)中共检测到41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16S rDNA(529 bp)中有21个核苷酸多态位点,Cyt b(383bp)中有4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Tmo-4c4(467 bp)有8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序列差异分析和遗传距离比较结果显示,正反杂交子一代的3个线粒体基因序列与母本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都为100%,与父本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CO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炎璐  陈超  陈建国  翟介明  
为探讨石斑鱼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本研究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amplificationpolymorphism,MSAP)技术检测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及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F_13个群体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析杂交F_1与亲本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云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的基因组DNA属于甲基化程度较高的类群;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其杂交F_1的DNA总甲基化率分别为60.62%、59.38%和55.78%,DNA全甲基化率分别为31.37%、30.67%和29.27%,DNA半甲基化率分别为29.25%、28.71%和26.51%;杂交F_1的DNA总甲基化率、全甲基化率和半甲基化率均低于双亲,并存在极显著差异(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成美玲  田永胜  吴玉萍  李振通  张晶晶  王林娜  李文升  马文辉  王晓梅  翟介明  李波  
本研究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注射通过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选用头肾和鳃组织制作细胞悬浊液,并对冷滴片和热滴片法进行比较,结合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分裂相玻片,经吉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筛选清晰完整的分裂相。杂交子代(俗称云龙斑)选取75个分裂相,统计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云龙斑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19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亚中部着丝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成美玲  田永胜  吴玉萍  李振通  张晶晶  王林娜  李文升  马文辉  王晓梅  翟介明  李波  
本研究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注射通过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选用头肾和鳃组织制作细胞悬浊液,并对冷滴片和热滴片法进行比较,结合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分裂相玻片,经吉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筛选清晰完整的分裂相。杂交子代(俗称云龙斑)选取75个分裂相,统计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云龙斑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19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亚中部着丝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丽  刘楚吾  郭昱嵩  董秋芬  徐田军  
以中国南海海域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为材料,构建青石斑鱼小片段部分基因组DNA文库。以M13通用引物和设计合成的微卫星核心序列引物(CA)15,用PCR法对文库进行筛选,共获得96个微卫星序列,分别分布于28个阳性重组克隆中,其中perfect(完美型)共39个(占40.6%),imperfect(非完美型)30个(占31.3%),compound perfect(混合完美型)7个(占7.3%),compound imperfect(混合非完美型)20个(占20.8%)。同时发现(CA/GT)n序列在青石斑鱼的基因组DNA中含量非常丰富。根据微卫星侧翼序列设计28对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汪登强  危起伟  王朝明  罗晓松  
以白鲟科和鲟科的13种鲟鱼为研究对象,设计7对特异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鱼类线粒体DNA(mtDNA),扩增片段大小在2~3kb,总长度约为整个mtDNA的97%。同时利用3个限制性内切酶,即MboⅠ、CfoⅠ和HaeⅢ对13种鲟形目鱼类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总共检出233条电泳带,其中209条有多态现象,表明鲟形目鱼类mtDNA存在广泛变异。但是各个扩增片段的变异程度并不相同,其中NADH脱氢酶亚基基因的RFLP多态性较丰富,其次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而两个rRNA基因最贫乏。说明在鲟形目鱼类mtDNA的进化中NA...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振通  成美玲  田永胜  唐江  马文辉  侯云霞  王晓梅  翟介明  
对杂交种"云龙石斑鱼"及其亲本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和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 3个群体的7个可数性状和20个可量性状进行统计与测定,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方差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卡方检验结果显示,3个石斑鱼群体之间可数性状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云龙石斑鱼与母本云纹石斑鱼的差异较小,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6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贡献率分别为24.585%、17.985%、10.410%、9.970%、6.542%和5.542%,累积贡献率为74.945%,3个群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偏离,云龙石斑鱼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通过判别分析筛选出对判别石斑鱼贡献率最大的4个形态特征,分别为X_3(吻长/头长)、X_6 (体高/体长)、X_8 (尾柄高/体长)与X_(14) (腹鳍基部至臀鳍基部前端/体长),以此拟合出能够判别以上3个群体的典型判别函数(F_1=21.108X_3+38.413X_6-97.206X_8+2.223X_(14)-6.849, F_2=-10.344X_3+21.570X_6+21.931X_8+26.901X_(14)-17.406)与分类判别函数(Y_1=217.572X_3+750.765X_6+1425.499X_8+413.410X_(14)-336.464,Y_2=318.678X_3+839.713X_6+1020.377X_8+358.203X_(14)-319.723与Y_3=258.526X_3+672.660X_6+1334.033X_8+311.962X_(14)-269.278),综合判别率为96.43%,认为由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出的4个形态性状对3个群体的初步鉴定是可行的。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显示,除X_(11) (胸鳍基部至腹鳍基部长/体长)外,3个石斑鱼的形态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云龙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有14个形态性状达到极显著(P<0.01),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有12个形态性状达到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结果为石斑鱼杂交种"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的种质鉴别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学基础数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燕  张勇  张海发  黄文  肖玲  李水生  杨宇晴  林浩然  
为研究两种杂交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形态差异,实验采用传统形态学测定与现代框架测定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青龙斑(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和虎龙斑(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外观方面,青龙斑与亲本相比,其斜带边缘清晰连贯,而虎龙斑体侧分布有不同于亲本的大型环状斑;在外部形态框架方面,青龙斑背鳍前端及躯干形态都偏向于母本,呈现出背腹部压缩的细长型,而虎龙斑背鳍前端的框架形态偏向于母本、躯干的框架形态却偏向于父本,呈现出两种框架形态组合的特点。综合传统可量数据和框架数据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种杂交石斑鱼在外部形态方面更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振通  田永胜  唐江  成美玲  马文辉  庞尊方  李文升  刘江春  王晓梅  翟介明  
为了对云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的杂交种云龙石斑鱼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通过云龙石斑鱼家系与云纹石斑鱼家系建立和培育,对不同家系的受精率、正常发育率和畸形率进行统计;分别对45~245日龄的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量;分别对云龙石斑鱼与珍珠龙胆石斑鱼在生长时间跨度为2~13月龄的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并于13月龄时统计成活率(苗种为2016年繁育);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重比较分析对测定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Excel软件拟合云龙石斑鱼、云纹石斑鱼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杂交种云龙石斑鱼受精率平均为55.5%±26.7%,正常发育率平均为33.9%±23.6%,畸形率平均为8.3%±0.9%。至245日龄时云龙石斑鱼体长、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5±1.7) cm、(316.7±57.3) g,云纹石斑鱼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8±1.3) cm、(123.2±30.2) g,云龙石斑鱼比云纹石斑鱼生长快,云龙石斑鱼的体长为云纹石斑鱼的1.3倍,体质量为云纹石斑鱼的2.6倍。云龙石斑鱼在45~245日龄阶段的生长曲线为W=0.039 2L~(2.891 2)(R~2=0.986 9),云纹石斑鱼生长曲线为W=0.025 5L~(3.021 6) (R~2=0.990 8),在本阶段云龙石斑鱼为异速生长型,云纹石斑鱼为等速生长型。经过12个月的对比养殖,云龙石斑鱼成活率为97.2%,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成活率为93.2%~94.5%,云龙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35.3±4.1) cm、(700.0±247.2) g,珍珠龙胆石斑鱼全长与体质量平均值分别为(28.6±3.5) cm、(550.0±224.8) g,云龙石斑鱼体质量是珍珠龙胆石斑鱼的1.3倍,全长为1.2倍。研究表明,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杂交后代云龙石斑鱼具有生长快、畸形率低、成活率高的杂交优势,为杂种优势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同时也为新品种云龙石斑鱼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杰  曹丽萍  徐跑  
利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淡水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淡水石斑鱼染色体数目为2n=44,核型公式为4 sm+26 st+14 t,染色体臂数(NF)=48。雌雄无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秋芬  刘楚吾  郭昱嵩  刘丽  徐田军  
微卫星DNA,又称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或简单序列重复(SSR),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DNA片段,一般每个重复单位仅1~6个碱基,重复数为10~20次,其中动物体中以双核苷酸(CA/GT)n最为常见。根据微卫星DNA核心序列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莉  张岩  陈超  李炎璐  孔祥迪  于欢欢  陈建国  翟介明  
探索了在鱼类大小规格不同情况下制备鱼类染色体的最佳策略和方法,并对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子代(俗称珍珠龙胆)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本研究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对所选取的珍珠龙胆幼鱼,采用小鱼游泳法进行前处理,取其鳍条并以冷、热两种不同的滴片方法制备染色体,观察染色体形态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选用的染色体制备方法能获得图像清晰、形态良好的细胞分裂相;不同的滴片处理方法细胞分裂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即热滴片法的有丝分裂指数为2.58%,明显高于冷滴片法的有丝分裂指数(0.8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