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0)
- 2023(9371)
- 2022(7750)
- 2021(6929)
- 2020(5510)
- 2019(12205)
- 2018(12086)
- 2017(22133)
- 2016(12355)
- 2015(13677)
- 2014(14049)
- 2013(13638)
- 2012(13237)
- 2011(12264)
- 2010(12411)
- 2009(11314)
- 2008(11090)
- 2007(10148)
- 2006(9259)
- 2005(8691)
- 学科
- 济(57003)
- 经济(56942)
- 管理(29596)
- 业(26287)
- 地方(22658)
- 中国(20459)
- 企(18228)
- 企业(18228)
- 农(16966)
- 方法(14136)
- 业经(13691)
- 地方经济(13133)
- 学(12853)
- 数学(11827)
- 数学方法(11700)
- 农业(11665)
- 融(11320)
- 金融(11312)
- 制(11202)
- 发(11054)
- 银(10874)
- 银行(10853)
- 行(10697)
- 环境(10494)
- 财(9084)
- 体(8698)
- 贸(8510)
- 贸易(8499)
- 和(8452)
- 技术(8330)
- 机构
- 学院(176900)
- 大学(173270)
- 研究(72166)
- 济(70473)
- 经济(68736)
- 管理(59433)
- 中国(54405)
- 理学(48994)
- 理学院(48254)
- 管理学(47193)
- 管理学院(46855)
- 科学(45840)
- 京(39748)
- 所(38509)
- 研究所(34880)
- 农(34854)
- 财(31913)
- 中心(31854)
- 江(30145)
- 范(27603)
- 师范(27273)
- 农业(27153)
- 业大(26793)
- 院(26766)
- 北京(25750)
- 省(24513)
- 州(24310)
- 财经(23851)
- 技术(22164)
- 科学院(22108)
- 基金
- 项目(114811)
- 科学(89361)
- 研究(85376)
- 基金(78712)
- 家(70020)
- 国家(69402)
- 科学基金(57468)
- 社会(52472)
- 社会科(49616)
- 社会科学(49609)
- 省(47941)
- 基金项目(40921)
- 划(40053)
- 教育(38319)
- 编号(35510)
- 自然(35337)
- 自然科(34444)
- 自然科学(34433)
- 自然科学基金(33740)
- 发(32292)
- 资助(31546)
- 成果(29439)
- 重点(27212)
- 课题(27074)
- 发展(25941)
- 展(25495)
- 部(23675)
- 创(23643)
- 创新(22239)
- 年(21632)
共检索到294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勇
湘江与赣江(简称“湘赣”。下同)属长江八大支流的两大支流,位干长江中游之南,南岭山脉以北,处于中国东南沿海与中部腹地的过渡地带。流域自然单元所涉及的行政区划湘江流域包括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娄底、郴州、零陵地区,共10市38县,土地面积9.22×10~4km~2;赣江流域包括南昌、新余、萍乡市、宜春、吉安、赣州地区,共7市43县,土地面积9.77×10~4km~2。湘赣流域总面积18.99×10~4km~2,占湖南、江西两省总面积的50.44%,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98%,1987年湘赣流域人口5007.63万,占两省人口的54.11%,占全国总人口的4.7%。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发兴
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红色旅游产品的联合开发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湘粤赣三角地区的红色旅游产品整体开发,具有区位相似性、资源底蕴深厚、交通兼容并举、有政府扶持政策等区域环境特征;其区域红色旅游产品的整体开发,应选择政府引领、企业包装、专家策划、行业联合促销等几大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纯彬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兴起的时候,由于不懂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却以小农的眼光和思路看待、指导这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结果铸成今日的农村工业布局不合理、县域城镇体系布局也不合理问题。当大家终于达成共识,认为需要调整时,却发现工业化城市化布局的调整,比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还要困难得多。所以几年难以取得大进展,调整、集中的方式反倒成了滥占耕地、滥办工业小区的适当理由。本文试图提出一些调整改革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县域城镇 体系布局 工业布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国安 石友金
湘赣革命老区,尤其是井冈山地区及其邻近县,由于为中国现代革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而在全国人民面前享有盛誉,所以这里的贫困受到政界的极大关注,有的定为国扶县,有的定为省扶县。湖南68个老区县、市、区,17个贫困县,其中6个国扶县,11个省扶县;江西81个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石友金 肖国安 朱有志
贫困与资源开发的错位*——湘赣贫困老区调查后的思考石友金肖国安朱有志在我国10余年的扶贫工作中,由于不断从实践得到启迪,实现了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战略转变。只有开发式扶贫,才能使贫困地区在本地区总体经济增长中脱贫致富。但是,事实告诫人们,正确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姗姗 刘存丽 张落成
以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为例,利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分行业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环境政策,对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结果如下:(1)污染密集型企业主要集中在无锡市的惠山区、江阴市的东部、常州市与武进区相邻部分区域、昆山市等地区,常州市整体上污染密集型企业分布较少。(2)2014年与2011年相比,集聚度明显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太湖周边宜兴市南面、常州市与武进区相邻部分区域、常熟市等地区,且企业向周边乡镇迁移的趋势明显。(3)太湖上游及一级保护区内,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尚正永 刘传明 白永平 张小林
从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整体的角度,以构建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理念,提出了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构想,即以韶关、赣州、郴州成长三角为整个省际边界区域的核心,以其它6个中心城市为市域的核心,以经济基础好或交通条件好的县(市)城区作为县域的中心,构建7条城镇发展聚合轴和拓展轴作为城镇、交通和产业的聚集和依托轴,以形成城市空间功能互补,集约紧凑发展,绿色空间穿插相融,高度协调、网络化的多中心城市区域,以整体的优势参与珠三角城市体系分工,并力争在区域分工中占有优势。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省际边界区域 粤闽湘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
林区开发是指以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专门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的林区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研究林区开发中的工业和城镇的合理布局,以提高林区开发的经济效益,保护和改善林区生态环境,是我国林业发展和林区开发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研究的一个领域。本文仅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雁飞 吴艳萍 向云波 廖双红
利用地区专业化分工理论与方法,选择广东(粤)、湖南(湘)、江西(赣)、广西(桂)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5年制造业2位数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产业转移与地区分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广东产业转移降低了四省份的分工水平,地区间产业同构较为突出,跨区域产业链构建处于初期阶段;第二,制造业整体呈空间扩散趋势,但资源和低技术产业扩散速度高于中高技术产业,一些高技术行业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聚,同时,大多制造业都指向广东市场,表现出产品内分工转移特征。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专业化分工 协同发展 粤湘赣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莉
湘南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区位、交通、市场、原有农业基础等均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特色农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品牌优势不突出等问题,今后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区域比较优势为依托,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优化政策,加大投入,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并调整好特色农业的布局和强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关键词:
湘南 特色农业 区域布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祚军 何安妮 阮氏秋河 周南成
金融危机后,在各国综合实力此消彼长的较量中,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人民币已逐渐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互换和边境贸易核算过程中追捧的对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显端倪,人民币国际化的环境日趋改变,条件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录松
一、优越的物质基础:1.土地面积大,人均占有土地11.42亩;2.矿产丰富:有汞、锰、铝、铁、煤等30余种;3.水能潜力大:有溪河千余条,可发电140多万瓩;4.旅游业兴旺,能促进工业发展;5.交通运输初步改善,商品流通和对外联系已加强。二、工业现状与问题:1.工厂规模小,地区分布不平衡;2.地域差异大,城市经济落后;3.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小,起步水平低;4.优质产品少,无市场竞争能力;5.未能充分发挥民族经济特点及山区的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尚志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在39.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山地丘陵占94%。1985年总人口3406.2万,其中少数民族约三分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204.57亿元,居全国第22位,是我国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但云南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尤以森林、水力矿产、生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而著称。云南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要使其经济在解放三十八年来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在正确分析省情同时定出切合实际又能抓住一切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