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7)
- 2023(9361)
- 2022(8401)
- 2021(7963)
- 2020(6658)
- 2019(15503)
- 2018(15600)
- 2017(30129)
- 2016(16495)
- 2015(18585)
- 2014(18477)
- 2013(18296)
- 2012(16625)
- 2011(14806)
- 2010(14567)
- 2009(13031)
- 2008(12453)
- 2007(10538)
- 2006(9050)
- 2005(7636)
- 学科
- 济(61636)
- 经济(61567)
- 管理(45283)
- 业(42994)
- 企(36153)
- 企业(36153)
- 方法(30490)
- 数学(26384)
- 数学方法(26084)
- 农(16258)
- 学(15934)
- 中国(15030)
- 财(14748)
- 业经(13754)
- 地方(13239)
- 农业(10950)
- 和(10893)
- 理论(10840)
- 贸(10530)
- 贸易(10525)
- 环境(10232)
- 易(10176)
- 技术(10047)
- 务(9692)
- 制(9669)
- 财务(9635)
- 财务管理(9621)
- 企业财务(9126)
- 教育(8949)
- 划(8778)
- 机构
- 大学(228473)
- 学院(226614)
- 管理(93731)
- 济(83584)
- 理学(82229)
- 经济(81604)
- 理学院(81301)
- 管理学(79862)
- 管理学院(79474)
- 研究(74973)
- 中国(53515)
- 科学(50066)
- 京(48703)
- 所(37710)
- 财(37028)
- 农(36933)
- 业大(36272)
- 研究所(35015)
- 中心(33864)
- 江(32127)
- 范(30960)
- 北京(30678)
- 师范(30673)
- 财经(30582)
- 农业(29094)
- 经(27889)
- 院(27655)
- 州(25907)
- 师范大学(25080)
- 技术(24064)
- 基金
- 项目(165505)
- 科学(129593)
- 基金(119670)
- 研究(119473)
- 家(105067)
- 国家(104218)
- 科学基金(89190)
- 社会(72574)
- 社会科(68624)
- 社会科学(68605)
- 基金项目(65220)
- 省(64967)
- 自然(60463)
- 自然科(59007)
- 自然科学(58996)
- 自然科学基金(57914)
- 划(55156)
- 教育(54107)
- 编号(49276)
- 资助(48739)
- 成果(39125)
- 重点(37041)
- 部(35749)
- 发(34885)
- 创(34343)
- 课题(33314)
- 科研(32167)
- 创新(31947)
- 计划(30571)
- 大学(30503)
共检索到313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贺刚 何力 许映芳 张征 李晓莉
观察了湘西盲高原鳅(Triplophysa xiangxiensis)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染色体核型和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结果显示:湘西盲高原鳅形态学可数性状为背鳍Ⅲ-8,臀鳍Ⅲ-6,胸鳍Ⅰ-11,腹鳍Ⅰ-15~16,尾鳍Ⅰ-16,脊椎骨35;其染色体核型为2n=48,12 m+16 sm+12 st+8 t,臂数NF=76。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和醇脱氢酶(ADH)3种同工酶谱在湘西盲高原鳅中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力 王雪光 陈清纯 向君祖
对湘西盲高原鳅(Triptophysa xiangxiensis)外观可量性状资料进行了补充,指出其胸鳍生长速度快于体长生长,可达尾鳍;最大个体超过以前的记录;头部分布类似侧线孔的感觉器官;脊椎骨为35枚,由第一、二椎骨形成左右骨质鰾囊;初步描述了形态特征,并与已发现的条鳅亚科高原鳅属的相近种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湘西盲高原鳅 形态 行为 可量性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雁鸿 孔令富 汪登强 何文辉 何力 余来宁
利用筛选的16对微卫星标记对来自于湖南湘西龙山县乌龙山3个不同洞穴的盲高原鳅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基因流、F-统计量等参数,评估各盲高原鳅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各群体间遗传分化。16个微卫星标记在3个群体中共检测出83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不等。3个群体各个多态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362 5~0.946 5,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38 6~0.906 5。3个群体多态微卫星位点的PIC分别为0.263 2、0.231 3、0.303 5,选取的16个微卫星位点中2个为高度多态,2个为低度多态,其余为中度...
关键词:
湘西盲高原鳅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姚雁鸿 牟东 汪登强 孔令富 何力 何文辉
对取自湖南湘西自治州龙山县乌龙山3个不同洞穴的湘西盲高原鳅(Triplophysa xiangxiensis)群体82尾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和控制区(D-loop)序列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遗传分化及遗传多样性。湘西盲高原鳅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片段长1 140 bp,D-loop序列片段长934 bp,在D-loop中发现6个多态位点且均为单一变异位点,D-loop序列中检测到7个单倍体,其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在0.083至0.282之间,其核苷酸多样性(pi)指数范围为0.000 09~0.000 32。3个采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全部样本的Cytb序列均一致,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杰
少数民族地区古城镇城址空间分布关系对现今城镇化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选取湘西土家族老司城遗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IS技术对老司城遗址的城址空间分布关系及其主要地形因子做了定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性研究。老司城遗址选址考虑山地地形特征,建筑尽量不破坏自然景观,注重融入自然环境,集约利用资源,是山地生态城镇的典范。
关键词:
空间分布 地形特征 古城镇 湘西老司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麻学锋 杨雪
旅游景区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核心载体,也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旅游供给。基于大湘西高级别旅游景区数据,引入高级别景区发展差异指数,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核密度估计、全局空间自相关等多种空间统计方法,对2007年、2012年和2016年大湘西高级别旅游景区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测度,并运用全局回归(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大湘西高级别景区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大湘西高级别景区空间分布总体走向为东北—西南方向,且整体呈现小幅度逆时针旋转;高级别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由"三核心两区县"向"一极多点"再到双核带动的"遍地开花型"空间格局的演化;高级别景区数量的空间正相关性不断减弱,且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一定的集聚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交通条件、旅游资源因素对大湘西高级别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显著,且不同影响因素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可为全域旅游背景下深化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自航 王忠诚
【目的】研究湘西慈利县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特征,探明不同石漠化演替阶段土壤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湘西石漠化的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5个石漠化强度等级,每个等级设置3块标准样地,选择13项土壤理化指标,结合冗余分析(RDA)、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石漠化程度及其剖面深度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特征及其关键限制因子。【结果】1)慈利县石漠化土壤的物理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存在差异性显著,土壤容重随石漠化程度加深而增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则随石漠化程度加深而减小。2)石漠化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石漠化程度加深,土壤TK(Total kalium)、TP(Total phosphorus)和SOM(Soil organic matter)含量逐渐降低,土壤TK(Totalkalium)、AP(Available phosphorus)和AK(Available kalium)含量则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3)慈利县石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壤深度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除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之间相关性显著,RDA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和0.973;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钾元素和氮元素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变得不显著,对石漠化地区肥力变化的响应更敏感,磷元素与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相关性变得显著。4)从澧水流域上游至下游石漠化程度先改善后加深,PCA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从优到劣依次为岩泊渡镇、甘堰乡、南山坪乡、零阳镇、苗市镇,与石漠化程度相对应。【结论】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基本具有显著性差异,物理性质呈阶段性下降,化学性质岩石聚集效应明显;在不同土壤深度间也基本具有显著性差异,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之间相关性显著;石漠化程度在澧水流域从上游至下游先改善后加深,样地石漠化评价基本遵循石漠化演替的空间分布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帅强 贺建丹 邓运员
根据景观基因及其图谱理论,选取我国南方典型山丘区、多民族大聚居地,系统收集传统聚落的数据资料,并结合适量野外补充调查,建立可表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概念与构成。借助Arc GIS软件平台,构建了我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及其数据库,并对其图谱数据进行了管理与表达。在此基础上,以大湘西地区为例,从民族基因的角度,分析了其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的民族性传统聚落隐含了多次迁徙后的历史传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内涵,它的形成与发展除了拥有聚落空间本身应具有的景观特征和所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帅强 贺建丹 邓运员
根据景观基因及其图谱理论,选取我国南方典型山丘区、多民族大聚居地,系统收集传统聚落的数据资料,并结合适量野外补充调查,建立可表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概念与构成。借助Arc GIS软件平台,构建了我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及其数据库,并对其图谱数据进行了管理与表达。在此基础上,以大湘西地区为例,从民族基因的角度,分析了其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的民族性传统聚落隐含了多次迁徙后的历史传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内涵,它的形成与发展除了拥有聚落空间本身应具有的景观特征和所存在的地理环境之外,还往往与周围其他聚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物质和信息联系;(2)通过建立景观基因符号特征,对于区域分异的划分有着重要参考作用;(3)在区域尺度上,将文化基因与自然环境结合,揭示这些基因符号的格局特征,有助于分析其地域差异及其原因,这使得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与建筑学的分析有了区别;(4)研究工作解决了如何依托已有GIS平台构建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并分析其特征的实践问题,这对今后全面开展区域尺度的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构建与应用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雷文韬 黄明华 谢宏坤
[目的]乡村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聚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175个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样本,借助Google Earth与ArcGIS10.2,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5种地理研究模型,分析湘西州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聚落景观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等4个层面,构建包括18个指标在内的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对湘西州175个典型乡村聚落景观质量展开评价。[结果]湘西州175个乡村聚落景观总体呈集聚分布,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农村常住人口和总产值与乡村聚落景观个数之间的地理联系率分别为81.6和80.5,乡村聚落景观的分布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存在较紧密关联。质量评价发现,聚落质量评价分值为7.01,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通过对乡村聚落景观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聚落景观的分布与人口、经济、交通密切相关。[结论]湘西州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异呈现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高、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低,以及中西部集聚的特点,应稳固现有乡村聚落景观建设成效,并注重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代农业经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自航 王忠诚
【目的】研究湘西慈利县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特征,探明不同石漠化演替阶段土壤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湘西石漠化的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5个石漠化强度等级,每个等级设置3块标准样地,选择13项土壤理化指标,结合冗余分析(RDA)、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石漠化程度及其剖面深度下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特征及其关键限制因子。【结果】1)慈利县石漠化土壤的物理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存在差异性显著,土壤容重随石漠化程度加深而增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则随石漠化程度加深而减小。2)石漠化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石漠化程度加深,土壤TK(Total kalium)、TP(Total phosphorus)和SOM(Soil organic matter)含量逐渐降低,土壤TK(Totalkalium)、AP(Available phosphorus)和AK(Available kalium)含量则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3)慈利县石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壤深度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除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之间相关性显著,RDA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和0.973;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钾元素和氮元素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变得不显著,对石漠化地区肥力变化的响应更敏感,磷元素与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相关性变得显著。4)从澧水流域上游至下游石漠化程度先改善后加深,PCA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从优到劣依次为岩泊渡镇、甘堰乡、南山坪乡、零阳镇、苗市镇,与石漠化程度相对应。【结论】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石漠化程度间基本具有显著性差异,物理性质呈阶段性下降,化学性质岩石聚集效应明显;在不同土壤深度间也基本具有显著性差异,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之间相关性显著;石漠化程度在澧水流域从上游至下游先改善后加深,样地石漠化评价基本遵循石漠化演替的空间分布规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炜 柳思维
湘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湘西地区应紧扣地域文化的特质,打造出独具地域品牌魅力的地域品牌意象,从而进一步提升湘西旅游品牌的竞争力。文章试图从湘西的地域历史文化发展中,首先找出湘西旅游品牌意象的组成元素,再通过拟定一组地域意象主题,来构建旅游品牌意象的体系架构。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湘西旅游品牌 品牌意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强 陈功锡 熊利芝 黄萌 刘纯 蔡泽鑫
杜仲是重要的胶源树种,其翅果富含杜仲胶和油脂。湘西地区属杜仲的自然分布区和中心产区,为了科学评价湘西地区的杜仲种质资源,筛选富含杜仲胶和杜仲油脂的植株,基于湘西地区24个杜仲翅果样品检测分析,对翅果形态特征、杜仲胶含量和油脂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湘西地区杜仲翅果的形态多样,杜仲胶含量和油脂含量的变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群包括B1等8个样品,其翅果面积大、百粒重高,单果含胶量和单果含油量高,为优质杜仲资源。同时发现果宽、果形指数、百粒重与杜仲胶含量和含油脂量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种质资源筛选的参考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