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0)
- 2023(9716)
- 2022(8262)
- 2021(7449)
- 2020(6210)
- 2019(13781)
- 2018(13151)
- 2017(25041)
- 2016(14008)
- 2015(14700)
- 2014(14394)
- 2013(14160)
- 2012(13186)
- 2011(11821)
- 2010(11796)
- 2009(10737)
- 2008(10625)
- 2007(9255)
- 2006(8301)
- 2005(6964)
- 学科
- 济(55719)
- 经济(55668)
- 管理(35206)
- 业(32677)
- 企(25832)
- 企业(25832)
- 方法(25305)
- 数学(20567)
- 数学方法(20337)
- 农(16397)
- 学(15292)
- 业经(13739)
- 中国(13639)
- 地方(13491)
- 环境(13301)
- 财(12080)
- 农业(11549)
- 贸(10160)
- 贸易(10158)
- 产业(10080)
- 易(9790)
- 理论(9515)
- 制(8788)
- 和(8699)
- 划(8498)
- 技术(7718)
- 融(7456)
- 金融(7453)
- 生态(7429)
- 发(7393)
- 机构
- 学院(202226)
- 大学(201229)
- 济(75360)
- 经济(73881)
- 研究(72564)
- 管理(72538)
- 理学(64075)
- 理学院(63105)
- 管理学(61666)
- 管理学院(61305)
- 科学(51393)
- 中国(50371)
- 农(44569)
- 京(42561)
- 所(38204)
- 业大(37194)
- 研究所(35898)
- 农业(35560)
- 财(32241)
- 中心(31917)
- 江(31192)
- 范(30097)
- 师范(29632)
- 财经(26985)
- 州(26832)
- 院(26314)
- 北京(25963)
- 经(24561)
- 师范大学(24205)
- 农业大学(24024)
- 基金
- 项目(148030)
- 科学(116404)
- 基金(108789)
- 家(99716)
- 国家(98930)
- 研究(98050)
- 科学基金(82944)
- 社会(64472)
- 社会科(61271)
- 社会科学(61256)
- 省(59546)
- 基金项目(59535)
- 自然(56738)
- 自然科(55345)
- 自然科学(55322)
- 自然科学基金(54354)
- 划(50830)
- 教育(44018)
- 资助(43192)
- 编号(35918)
- 重点(34511)
- 发(33008)
- 部(31129)
- 创(30702)
- 计划(30419)
- 科研(28926)
- 创新(28726)
- 国家社会(27321)
- 成果(27120)
- 科技(26985)
共检索到278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怡纯 刘春腊 曾凡超 焦丽鹏 吴丽平
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区位熵、缓冲区分析等计量与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湘西州文化生态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湘西州文化生态旅游吸引物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态势,沿西北-西南走向呈"凹字形"型结构,形成了四处高密区和一处集中连片地带。2)在各区域分布建设不均衡,大里耶旅游黄金板块数量最多,开发程度最高,大矮寨旅游黄金板块数量最少,开发程度最低;龙山县和凤凰县建设水平较高,品牌影响力大,泸溪县建设水平较低,发展潜力大。3)整体交通通达度较高,高级别文化生态旅游吸引物通达度和可步行性较低,各县市中古丈县通达度最低。4)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人均GDP、路网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怡纯 刘春腊 曾凡超 焦丽鹏 吴丽平
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区位熵、缓冲区分析等计量与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湘西州文化生态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湘西州文化生态旅游吸引物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态势,沿西北-西南走向呈"凹字形"型结构,形成了四处高密区和一处集中连片地带。2)在各区域分布建设不均衡,大里耶旅游黄金板块数量最多,开发程度最高,大矮寨旅游黄金板块数量最少,开发程度最低;龙山县和凤凰县建设水平较高,品牌影响力大,泸溪县建设水平较低,发展潜力大。3)整体交通通达度较高,高级别文化生态旅游吸引物通达度和可步行性较低,各县市中古丈县通达度最低。4)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人均GDP、路网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亚娟 陈田 王婧
旅游吸引物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形成。本研究以黔东南州148个旅游吸引物为研究样本,通过地理集中指数来分析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区位熵计量方法探讨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布差异,使用交通连接度β指数分析其交通结构特征,并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旅游吸引物的中心结构特征,从而得出黔东南州旅游吸引物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黔东南州旅游吸引物在空间上沿东南-西北走向以"倒凹"型结构集聚,黔东南州"四圈一区"旅游空间格局的五大区域中,南部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旅游资源禀赋远远优于北部城市经济圈、工业旅游经济区和山水风光名胜旅游经济圈;旅游吸引物与交通路网间的连接程度为1.02,处于中低级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龙茂兴 王华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文化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之本。文章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对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展开探讨,首先阐述了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继而分析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文化生态旅游 文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石彩霞 钟佩君
以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借助RMS模型探析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概况,综合运用最邻近距离点、核密度分析、重力模型,廓清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状况,揭示大湘西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错位,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大湘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组合程度有待提升,旅游流质量较高,接待水平差异明显,基础设施亟需完善,可进入性不高;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展现出"大分散、小集中"格局,旅游重心位于张吉怀地区,旅游资源、旅游流以及旅游接待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布局受到自然、人文因素的重要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麻学锋 谭佳欣 黄俊
文章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及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湘西地区2002—2017年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及演化过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湘西地区主要集聚因子的贡献率及其交互作用关系,揭示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发展态势,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具体表现为由武陵源区、永定区以及凤凰县向沅陵县降低趋势。(2)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重心由西北方向向西南方向转移,区域南北部表现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3)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过程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市场规模、交通区位条件、政府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各因素内含因子对湘西地区的贡献率各有不同。双因子交互作用有助于增强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解释力,交互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和政府政策支持的交互作用对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格局变化影响最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健雄 马梦瑶
以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不平衡指数和热点分析等方法探究其空间分布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整体空间分布趋于弱集聚状态,空间结构属于凝聚型;2)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空间分布"东北多,西南少",形成1个高密度地区—长沙,且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呈"圈层"式扩散;3)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热点区和冷点区空间差异明显,冷点区分布面积大于热点区,整体布局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分布特征;4)经济基础、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高级别景区、客源市场需求与消费特征等是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峰
以湘西自治州民俗旅游为研究对象,采用游客满意度模型,建立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湘西民族自治州民俗旅游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对提高游客满意度,合理开发湘西自治州民俗旅游资源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民俗旅游 游客满意度 湘西自治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春晓 胡婷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一种生产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资源与文化空间的旅游化利用。引入生产力模型与生产要素理论,从资源、资料、劳动力、技术四个方面构建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测度模型。在县域空间尺度下,测度大湘西45区县市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并分析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大湘西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分布不均衡,由东到西呈梯度下降,表现为正三角的潜力等级格局;融合要素分布不均匀,区域的融合优势与劣势表现明显,区域间差异较大。最后,研究提出促进大湘西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建议对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烜伯 喻兴洁 张家其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因历史建筑集聚及民族文化深厚,具备旅游开发的理想资源条件。然而,欠发达地区的传统村落因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可进入性差、非农产业发展艰难等问题,使其旅游开发严重受阻。基于此,对传统村落地理位置与交通可达性进行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为加速传统村落乡村振兴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空间句法模型,从拓扑学连接的角度对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关系进行评价,并提出适应于该地区的旅游开发空间区划策略。结果表明:(1)湘西州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总体呈局部凝聚型,主要在西南部、中部和西北部形成三个高密度集聚区;(2)湘西州传统村落的全局可达性和局部可达性总体水平较低,而感知可达性总体水平较高,其中地形地势、水系和路网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村落可达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运用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法、旅游区位商模型和"点—轴系统"理论,构建"三核、双轴、三圈"的湘西州传统村落旅游空间结构系统,为不同发展类型传统村落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可达性 旅游空间结构 湘西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慧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理念,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只有做到产业振兴,才能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焕洲
在体验旅游市场的背景下,贵州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明朗的前景。本文在讨论分析贵州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现状及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茶文化旅游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 茶文化旅游 贵州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凯 谭佳欣 甘畅
发展旅游业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作用机制赋能,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的协同发展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路径。论文通过分析城乡融合理论及战略实践,剖析共同富裕目标下旅游发展和城乡融合的内涵要义,探讨二者的协同演化机理,并以欠发达地区湘西地区为案例,借助哈肯模型、泰尔指数及面板灰色关联模型探究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协同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2012—2020年湘西地区旅游发展水平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表现为小幅度波动演化特征,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旅游可持续性>旅游发展性>旅游共享性;城乡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2) 2012—2020年间,湘西地区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为旅游业,主导整个复杂巨系统的演化方向,且协同值随时间演化存在较大波动,协同关系未发生等级跃迁。(3)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协同值的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差异源自地区内差异。其中,怀化市协同值差异减小,湘西州和张家界市协同值差异扩大。(4)湘西地区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协同关系受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以上3个因素对地区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亚男 王安琦 李琳 谢双玉
探究实践中生态旅游发展的真实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完善生态旅游管理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衡量生态旅游核心目标实现程度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不利于评判现实中生态旅游是否真正生态.该文尝试提出生态旅游的生态性概念,构建生态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对生态性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假说的基础上,选取47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旅游的生态性评价可以从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环境教育、社区福利、自然基础、道德要求6个维度展开.2)案例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性整体处于一般水平,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和自然基础表现相对较好,其余方面需加强.3)生态旅游区类型对生态性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湿地型旅游区的生态性显著高于森林型,不同类型旅游区在各维度上的表现也有差异;同时,生态旅游区的生态性与其员工的生态旅游认知水平正相关,即员工的认知水平越高,生态旅游区生态性指数以及在自然基础、环境保护、环境教育、文化保护四个维度的得分越高,生态性越好;而地区发展水平对生态旅游的生态性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能够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