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3)
- 2023(10903)
- 2022(9777)
- 2021(9280)
- 2020(7739)
- 2019(18010)
- 2018(18004)
- 2017(34991)
- 2016(19337)
- 2015(21324)
- 2014(21456)
- 2013(21300)
- 2012(19560)
- 2011(17534)
- 2010(17307)
- 2009(15603)
- 2008(15066)
- 2007(13089)
- 2006(11186)
- 2005(9739)
- 学科
- 济(73479)
- 经济(73401)
- 管理(52575)
- 业(51419)
- 企(42059)
- 企业(42059)
- 方法(35206)
- 数学(30589)
- 数学方法(30238)
- 农(20116)
- 中国(18360)
- 财(18144)
- 学(17825)
- 地方(17300)
- 业经(16071)
- 农业(13762)
- 贸(12916)
- 贸易(12911)
- 制(12572)
- 易(12496)
- 理论(12394)
- 技术(11994)
- 和(11972)
- 务(11922)
- 财务(11862)
- 财务管理(11844)
- 环境(11489)
- 企业财务(11300)
- 银(10662)
- 银行(10621)
- 机构
- 大学(269018)
- 学院(267303)
- 管理(107326)
- 济(100952)
- 经济(98614)
- 理学(93906)
- 理学院(92788)
- 管理学(91107)
- 研究(90663)
- 管理学院(90625)
- 中国(64524)
- 科学(59545)
- 京(57548)
- 农(46702)
- 所(46494)
- 财(44920)
- 业大(43241)
- 研究所(42983)
- 中心(40874)
- 江(38329)
- 农业(36938)
- 财经(36926)
- 范(36338)
- 北京(36174)
- 师范(35966)
- 经(33661)
- 院(33002)
- 州(31254)
- 经济学(29256)
- 师范大学(29165)
- 基金
- 项目(191976)
- 科学(149724)
- 基金(138323)
- 研究(138193)
- 家(122029)
- 国家(121018)
- 科学基金(102793)
- 社会(84611)
- 社会科(80033)
- 社会科学(80012)
- 省(75389)
- 基金项目(74608)
- 自然(68951)
- 自然科(67338)
- 自然科学(67321)
- 自然科学基金(66099)
- 划(64087)
- 教育(62979)
- 资助(56973)
- 编号(56343)
- 成果(45491)
- 重点(42843)
- 部(41909)
- 发(40853)
- 创(39837)
- 课题(38631)
- 科研(37239)
- 创新(37107)
- 计划(35695)
- 教育部(35360)
共检索到375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强 陈功锡 熊利芝 黄萌 刘纯 蔡泽鑫
杜仲是重要的胶源树种,其翅果富含杜仲胶和油脂。湘西地区属杜仲的自然分布区和中心产区,为了科学评价湘西地区的杜仲种质资源,筛选富含杜仲胶和杜仲油脂的植株,基于湘西地区24个杜仲翅果样品检测分析,对翅果形态特征、杜仲胶含量和油脂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湘西地区杜仲翅果的形态多样,杜仲胶含量和油脂含量的变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类群,其中第Ⅱ类群包括B1等8个样品,其翅果面积大、百粒重高,单果含胶量和单果含油量高,为优质杜仲资源。同时发现果宽、果形指数、百粒重与杜仲胶含量和含油脂量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种质资源筛选的参考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庆鑫 刘攀峰 庆军 杜红岩
[目的]揭示杜仲种质资源雄花主要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有效评价、利用杜仲雄花资源,以及为杜仲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3份杜仲种质资源雄花花径、花高、干质量、含水率、雄蕊长度、雄蕊数及千蕊质量等主要形态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杜仲雄花花径、花高、干质量、含水率等7个主要形态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幅度5.18%40.47%。不同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变化范围为1.825 0 2.012 3。不同性状之间相关程度极为显著,其中,花径与花高间相关系数达0.746,花高与干质量相关系数达0.667,雄蕊长度与千蕊质量相关系数达0.831。通过聚类可将...
关键词:
杜仲雄花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杜庆鑫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和药食两用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27个省(市、区)。杜仲雄花中富含与杜仲皮、叶相类似的活性成分,且杜仲雄花产量高,易于采集,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十分珍贵的花粉资源。目前对不同种质资源杜仲雄花形态及活性成分多样性的研究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对193份杜仲种质资源雄花主要形态及活性成分含量多样性进行系统测定评价,以期为雄花用杜仲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种质资源间杜仲雄花花径、花高、鲜重、干重、含水率等9个主要形态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庆鑫 魏艳秀 刘攀峰 杜红岩
【目的】研究不同种质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比较并评价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多样性,为雄花用杜仲优良资源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材料。【方法】以193份不同种质杜仲雄花为材料,采用AlCl_3比色法测定杜仲雄花中总黄酮含量,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HPLC法测定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6种活性成分含量,并对8种活性成分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质杜仲雄花8种活性成分含量和多样性指数均以氨基酸最高,
关键词:
杜仲 雄花 种质 活性成分 多样性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洪果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分布区域广,用途广泛。我国杜仲种质资源丰富,全世界99%的杜仲资源分布在我国。我国杜仲栽培利用历史悠久,由于各地种质资源的频繁交换,杜仲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鉴定上长期处于低效状态。已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存在种质不清和种质混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长期杜仲育种工作的进程。随着杜仲的引种栽培逐步向良种化方向发展,一些栽培表现普通的种质及群体面临淘汰和分布区进一步缩减甚至消失的压力,而其中的遗传多样性可能随之消失。本研究以中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峻山 张聿梅 姜声虎
本文概述了杜仲在资源、栽培、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杜仲,资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罕 张华新 李凤鸣 刘正祥 张廷义 杜小洋
翅果油(Elaeagnus mollis Diels.)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又名柴禾、毛折子、贼绿柴、仄棱蛋,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翅果油种子出油率为32.5%,其中,油酸40.36%,亚油酸50.38%;经初步测量,成年单株每年可产果40 kg;目前,测定的Ve含量高达15.581 mg.g-1,并且还富含其它活性物质,如Vc、
关键词:
翅果油 群体 表型分化系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果 贾宏炎 李武志 杜红岩 乌云塔娜 刘攀峰 包文泉
通过分析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旨在为杜仲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利用9对基因组SSR引物对42个杜仲群体的868份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分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42个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高;(2)遗传结构分析表明,42个群体宜分为2个类群;(3)分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杜仲的遗传变异主要在群体内,占93%,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占7%,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低,相似程度高。本研究认为:杜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杜仲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低,相似程度高;杜仲的遗传变异以群体内的变异为主,保护杜仲的遗传多样性时,应保存尽可能多的种群和特异单株。
关键词:
杜仲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海燕 杜红岩 乌云塔娜 朱高浦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属杜仲科(Eucommiaceae),单科单属单种,为第四纪冰川侵袭后残留下的古老树种,仅存于中国,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2]。杜仲的适应性极强,分布在我国亚热带至温带的27个省(市、区),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都有引种[1-2]。杜仲是我国特有的优质天然橡胶和中药资源,杜仲的皮、叶、雄花、果实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尤其是杜仲富含天然橡胶—杜仲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叶占洋
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胡颓子属(Elaeagnus)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山西翼城、乡宁、平陆三门、河津、稷山、绛县、新绛、蒲县和柳林等地,此外陕西户县的涝峪、甘峪一带也有少量分布。本文采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和叶绿体序列片段,对翅果油树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群体动态变化和交配系统进行了研究,目的是全面评价翅果油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揭示濒危机制,为翅果油树遗传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丽 龚志华 刘仲华 张盛 傅冬和 肖文军
为建立检测杜仲翅果桃叶珊瑚苷含量的HPLC法,以杜仲翅果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法,用85%乙醇在提取温度5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0 min的条件下提取2次,浓缩提取液至无醇味,综合分析检测波长、流动相、流速、检测温度4个因素对HPLC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08 nm、柱温20℃、流速0.8 mL/min的条件下,用1%~10%的乙腈梯度洗脱30 min,杜仲翅果桃叶珊瑚苷含量在样品进样量0.30~1.5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6,平均回收率为84.3%,相对标准差为1.97%(n=5)。该方法可准...
关键词:
杜仲翅果 桃叶珊瑚苷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康秀琴 魏小丛 李颜斐 黄雅奇 吴安驰 温红芳 邓湘雯
以湘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和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轻度、中度和重度3种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物种组成和植物多样性演变规律,旨在为湘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该石漠化地区植物调查记录共39科68属77种,其中灌木植物有28科40属47种,草本植物14科28属30种,3种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中蔷薇科、壳斗科、菊科和禾本科等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2)在3种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中,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为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而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是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均随着石漠化等级程度下降呈现上升趋势,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表现为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3)不同石漠化等级的植物相似性有较大差异,其中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相似性分别为21.28%和33.33%,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样地灌木层和草本层单独植物分别为8.51%~34.84%和6.67%~26.67%,而灌木层和草本层在不同石漠化样地之间的相似性分别在6.38%~12.77%和3.33%~6.67%之间。说明3个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生活型的植物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在长期不加治理的情况下湘西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灌木化会更加严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庆鑫 刘攀峰 庆军 魏艳秀 杜红岩
为更好地对杜仲种质资源雄花进行评价和利用,对193份不同种质杜仲雄花14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和概率分级。结果表明:杜仲雄花数量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14个性状变异系数均在12%以上,京尼平苷含量(112.00%)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紫云英苷含量(89.56%)、京尼平苷酸含量(88.60%),氨基酸含量(12.52%)变异系数最小。经K-S检验,花高、雄蕊长度、雄蕊数、桃叶珊瑚苷含量、绿原酸含量、异槲皮苷含量、总黄酮含量、氨基酸含量等8个数量性状Sig值大于0.05,均符合正态分布;花径、鲜质量、干质量均呈偏态分布,去除拖尾部分,也近似看作正态分布;京尼平苷酸含量、京尼平苷含量、紫云英苷含...
关键词:
杜仲 雄花 数量性状 变异 概率分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庆鑫 庆军 刘攀峰 王璐 杜兰英 何凤 杜红岩
[目的 ]分析杜仲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变异规律并进行综合评价,为杜仲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遗传材料。[方法 ]基于我国18个省(市、区)331份杜仲种质资源,针对杜仲果实19个主要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果实性状变异状况,评价并筛选优良种质。[结果 ]杜仲果实性状变异系数为4.64%~25.79%,平均变异系数为12.65%,变异系数较高的为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25.79%)、种仁百粒质量(22.32%)、种仁体积指数(22.02%)、果实体积指数(19.53%),变异系数较小的为亚麻酸(4.64%)、油酸(5.78%)、果型指数(8.04%)。果实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657 2~2.094 7,平均为2.023 4。果实百粒质量与果实体积指数、种仁百粒质量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杜仲橡胶含量与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果实侧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仁粗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杜仲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为小果型类群,类群Ⅱ为中型果类群,类群Ⅲ为大果型类群,初步明确杜仲种质果实不同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前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5.169%,表明这7个主成分代表了杜仲果实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针对油用、橡胶用和综合利用等不同用途进行评价,分别筛选出10份最优种质。[结论 ]杜仲种质资源果实性状表现出丰富的变异,以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种仁百粒质量等产量指标变异最大,为杜仲优良种质选育提供了可能,针对不同用途筛选的杜仲最优种质,为我国杜仲良种选育及综合利用提供了优异的种质基础。
关键词:
杜仲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变异 综合评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雁鸿 孔令富 汪登强 何文辉 何力 余来宁
利用筛选的16对微卫星标记对来自于湖南湘西龙山县乌龙山3个不同洞穴的盲高原鳅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基因流、F-统计量等参数,评估各盲高原鳅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各群体间遗传分化。16个微卫星标记在3个群体中共检测出83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不等。3个群体各个多态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362 5~0.946 5,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38 6~0.906 5。3个群体多态微卫星位点的PIC分别为0.263 2、0.231 3、0.303 5,选取的16个微卫星位点中2个为高度多态,2个为低度多态,其余为中度...
关键词:
湘西盲高原鳅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