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3)
- 2023(18951)
- 2022(16166)
- 2021(14865)
- 2020(12297)
- 2019(27918)
- 2018(27360)
- 2017(51503)
- 2016(28047)
- 2015(31142)
- 2014(30942)
- 2013(30751)
- 2012(28443)
- 2011(25803)
- 2010(25986)
- 2009(24084)
- 2008(22678)
- 2007(19948)
- 2006(17886)
- 2005(15892)
- 学科
- 济(115091)
- 经济(114981)
- 业(75842)
- 管理(75580)
- 企(60305)
- 企业(60305)
- 方法(47223)
- 数学(40334)
- 数学方法(39890)
- 中国(37157)
- 农(34565)
- 地方(31141)
- 融(28680)
- 金融(28678)
- 业经(27850)
- 财(27816)
- 银(27641)
- 银行(27563)
- 行(26653)
- 学(25027)
- 农业(23940)
- 制(22642)
- 贸(21470)
- 贸易(21450)
- 易(20766)
- 理论(18782)
- 环境(18575)
- 技术(17999)
- 务(17109)
- 财务(17036)
- 机构
- 学院(396454)
- 大学(395731)
- 济(155885)
- 经济(152414)
- 管理(151750)
- 研究(140318)
- 理学(130927)
- 理学院(129340)
- 管理学(126996)
- 管理学院(126294)
- 中国(108391)
- 科学(89882)
- 京(85596)
- 农(74843)
- 所(72157)
- 财(70311)
- 研究所(66106)
- 中心(64298)
- 业大(64107)
- 江(59285)
- 农业(58684)
- 财经(55954)
- 北京(54325)
- 范(54102)
- 师范(53430)
- 经(50878)
- 院(50660)
- 州(48342)
- 经济学(46347)
- 师范大学(43262)
- 基金
- 项目(273939)
- 科学(213492)
- 基金(196618)
- 研究(195319)
- 家(174522)
- 国家(173038)
- 科学基金(146587)
- 社会(122497)
- 社会科(116099)
- 社会科学(116069)
- 省(108679)
- 基金项目(104951)
- 自然(96478)
- 自然科(94210)
- 自然科学(94185)
- 自然科学基金(92465)
- 划(91823)
- 教育(88523)
- 资助(80468)
- 编号(78707)
- 成果(62898)
- 发(62313)
- 重点(62091)
- 部(58493)
- 创(57057)
- 课题(55171)
- 创新(53276)
- 科研(52517)
- 计划(51206)
- 国家社会(50225)
- 期刊
- 济(172915)
- 经济(172915)
- 研究(115678)
- 中国(81358)
- 学报(70300)
- 农(69339)
- 科学(62866)
- 管理(54640)
- 大学(52117)
- 财(50779)
- 学学(49382)
- 农业(47331)
- 融(45847)
- 金融(45847)
- 教育(43792)
- 技术(32543)
- 业经(30060)
- 经济研究(27267)
- 财经(26623)
- 业(24029)
- 经(22838)
- 问题(22559)
- 科技(20521)
- 图书(19886)
- 版(19673)
- 业大(18825)
- 理论(18379)
- 技术经济(18324)
- 资源(18161)
- 商业(17953)
共检索到593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凯 谭佳欣 甘畅
发展旅游业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作用机制赋能,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的协同发展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路径。论文通过分析城乡融合理论及战略实践,剖析共同富裕目标下旅游发展和城乡融合的内涵要义,探讨二者的协同演化机理,并以欠发达地区湘西地区为案例,借助哈肯模型、泰尔指数及面板灰色关联模型探究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协同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2012—2020年湘西地区旅游发展水平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表现为小幅度波动演化特征,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旅游可持续性>旅游发展性>旅游共享性;城乡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2) 2012—2020年间,湘西地区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为旅游业,主导整个复杂巨系统的演化方向,且协同值随时间演化存在较大波动,协同关系未发生等级跃迁。(3)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协同值的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差异源自地区内差异。其中,怀化市协同值差异减小,湘西州和张家界市协同值差异扩大。(4)湘西地区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协同关系受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以上3个因素对地区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麻学锋 谭佳欣 黄俊
文章采用区位熵、空间自相关及重心模型等方法,分析湘西地区2002—2017年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及演化过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湘西地区主要集聚因子的贡献率及其交互作用关系,揭示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发展态势,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格局,具体表现为由武陵源区、永定区以及凤凰县向沅陵县降低趋势。(2)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重心由西北方向向西南方向转移,区域南北部表现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3)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过程的核心影响因素是市场规模、交通区位条件、政府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各因素内含因子对湘西地区的贡献率各有不同。双因子交互作用有助于增强对旅游产业集聚的解释力,交互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和政府政策支持的交互作用对湘西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格局变化影响最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昕 陈进
文章在探讨环境规制对旅游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2—2021年湘西地区市域面板数据,刻画了环境规制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间演进过程,运用系统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机制模型等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传导机制及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2002—2021年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环境规制以2010年为节点分两阶段变化,第一阶段各市(州)环境规制力度逐渐增强,第二阶段环境规制先骤降,后进入缓冲期进而飞速发展。(2)环境规制对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每提升1个单位,旅游高质量发展相应提升0.0967个单位;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滚雪球”特征。(3)环境规制能通过信息化水平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信息化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应提升0.6939个单位;人力资本与城镇化均在整个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因此,要因地制宜加强环境规制监管、完善环境规制手段,着重推动人力资本培育,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强区域间合作联系,建立环境共同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春晓 胡婷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一种生产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资源与文化空间的旅游化利用。引入生产力模型与生产要素理论,从资源、资料、劳动力、技术四个方面构建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测度模型。在县域空间尺度下,测度大湘西45区县市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并分析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大湘西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分布不均衡,由东到西呈梯度下降,表现为正三角的潜力等级格局;融合要素分布不均匀,区域的融合优势与劣势表现明显,区域间差异较大。最后,研究提出促进大湘西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建议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昌晶亮 余洪
旅游产业已成为落后地区尤其是落后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已经得到学者的证明,但目前对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模式研究则较为薄弱。大湘西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目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并不顺利。文章以大湘西地区为例,在分析了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及影响因素,针对四种资源组合类型提炼出三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模式:旅游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产品加工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服务城镇耦合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大湘西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大湘西地区 旅游 城镇化 耦合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永亮
基于主成份回归和卡尔曼滤波方法与原理,对湘西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进行分析与预测。结果表明未来湘西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较好,产业规模在一定时期内其趋势呈"J"型曲线增长。研究认为,政府必须继续保持导向性政策,加大对景点基础服务和景区交通设施投资,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大胆创新,鼓励与引进各种形式的融资模式及加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宣传力度等,以此促进湘西旅游产业长足发展。
关键词:
旅游 产业规模 预测 湘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利 石彩霞 钟佩君
以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借助RMS模型探析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概况,综合运用最邻近距离点、核密度分析、重力模型,廓清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状况,揭示大湘西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错位,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大湘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组合程度有待提升,旅游流质量较高,接待水平差异明显,基础设施亟需完善,可进入性不高;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分布呈西北-东南走向,展现出"大分散、小集中"格局,旅游重心位于张吉怀地区,旅游资源、旅游流以及旅游接待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大湘西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布局受到自然、人文因素的重要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延炼
民族地区旅游是随着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而影视业对民族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民族传统和神秘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成为最具旅游开发价值与资源,为此而成为许多影视剧、MTV的拍摄首选基地。湘西利用影视作品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积极做好对影视业的"借势""引势""造势"挖掘民族文化,宣扬民族文化,促进了湘西民族旅游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影视业 民族地区旅游业 影响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麻学锋 赵洁
在亟待增进民生福祉的背景下,揭示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影响,对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厘清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作用机理,利用区位商测度旅游产业集聚,构建民生福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湘西地区24个区县2006—202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旅游产业集聚的民生福利效应进行深入探究。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略微下降,呈现波动发展趋势;民生福利水平大致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仅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出现下降。(2)旅游产业集聚与民生福利的空间错位特征显著,前者较为突出的是永定区、武陵源区和凤凰县,而后者较高的是鹤城区、吉首市、永定区、慈利县、沅陵县和溆浦县。(3)民生福利各维度的障碍度排序整体为:社会有序>文化繁荣>经济宽裕>政府有为>生态文明;而各区县存在一定差异,尤以鹤城区政府有为对民生福利的作用显著。(4)总体上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具有负向作用,但其存在区域与时间异质性。区域上,怀化市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提升具有正向效应;时间上,2016—2020年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影响转为正向。湘西地区应推动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持续激发旅游产业集聚的积极效应,从而有效增进民生福利。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聚 民生福利 障碍度 湘西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慧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理念,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只有做到产业振兴,才能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佑林
湘西,位于湖南省的西部,主要包括大庸市和湘西自治州两地区,总面积25041平方公里,占湖南省国土总面积的11.8%。湘西属于国家确定的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具有典型的“老、少、边、山、穷”经济特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等等因素,湘西始终处于贫困落后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树强 朱佩娟 吴小双 曾伟平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将协同的思想引入旅游发展的研究,运用城市引力模型,隶属度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从旅游经济、旅游等级和旅游空间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协同发展演变情况。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整体趋向协同,但协同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次级城市群内部差异较大。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呈现单核式发展格局,旅游等级差异变大;环长株潭城市群三个方面的协同程度都有提高,但处于发展的瓶颈期,亟待突破;环鄱阳湖城市群旅游等级和空间则始终保持低水平的稳定协同发展状态。根据研究结果进而分析影响其协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旅游协同发展 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攀云
在分析媒介构建湘西形象及其所形成的"想象共同体"基础上,应用共生理论,研究指出作为想象共同体的影视湘西生成了旅游资源与成就了湘西旅游品牌;湘西旅游产业链的培育与完善为影视湘西注入活力,不断推出新的影视佳作,推进影视湘西重构。研究表明,影视湘西与湘西旅游共生体系的科学构建与长远发展,需要良好的区域顶层设计,要规避影视+旅游产业的雷同,突出湘西人文与自然风光特色,让湘西有关的影视资源落地生根,形成影视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推动湘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
旅游 影视湘西 想象共同体 共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公路交通网络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条件,也是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大湘西地区为例,构建公路交通网络与乡村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大湘西地区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吉首、鹤城为双中心向周边逐渐递减的圈状分布格局,中部地区公路交通优势较明显;2)乡村旅游发展区域极化态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了以通道、鹤城、吉首和永定为极核,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指数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3)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性处于中等水平,高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呈现点状分布,而低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则主要分布于凤凰、泸溪和沅陵往南的大片区域。
关键词:
公路交通 乡村旅游发展 耦合协调 大湘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公路交通网络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条件,也是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大湘西地区为例,构建公路交通网络与乡村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交通优势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大湘西地区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吉首、鹤城为双中心向周边逐渐递减的圈状分布格局,中部地区公路交通优势较明显;2)乡村旅游发展区域极化态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了以通道、鹤城、吉首和永定为极核,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指数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3)大湘西地区公路交通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性处于中等水平,高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呈现点状分布,而低耦合协调类型市县区则主要分布于凤凰、泸溪和沅陵往南的大片区域。
关键词:
公路交通 乡村旅游发展 耦合协调 大湘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