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1)
- 2023(16341)
- 2022(13965)
- 2021(13119)
- 2020(10702)
- 2019(24727)
- 2018(24675)
- 2017(46832)
- 2016(25747)
- 2015(29016)
- 2014(29234)
- 2013(28978)
- 2012(27185)
- 2011(24805)
- 2010(25056)
- 2009(22872)
- 2008(22638)
- 2007(20481)
- 2006(18455)
- 2005(16416)
- 学科
- 济(110402)
- 经济(110292)
- 管理(71702)
- 业(67332)
- 企(54522)
- 企业(54522)
- 方法(41911)
- 中国(34960)
- 数学(34875)
- 数学方法(34470)
- 地方(32092)
- 农(30266)
- 业经(25669)
- 学(24240)
- 财(23171)
- 农业(20555)
- 制(19485)
- 理论(18818)
- 贸(18493)
- 贸易(18477)
- 和(18293)
- 环境(18084)
- 易(17735)
- 银(17342)
- 银行(17298)
- 融(17265)
- 金融(17262)
- 技术(16690)
- 行(16669)
- 地方经济(16577)
- 机构
- 大学(369567)
- 学院(367904)
- 济(142826)
- 管理(141293)
- 经济(139326)
- 研究(129797)
- 理学(120073)
- 理学院(118540)
- 管理学(116547)
- 管理学院(115829)
- 中国(96371)
- 京(81876)
- 科学(80925)
- 财(65926)
- 所(65919)
- 研究所(59677)
- 中心(58514)
- 农(58087)
- 江(57238)
- 范(54631)
- 师范(54164)
- 北京(52755)
- 业大(52505)
- 财经(51630)
- 州(48532)
- 院(47555)
- 经(46619)
- 农业(44887)
- 师范大学(43791)
- 经济学(41699)
- 基金
- 项目(243573)
- 科学(190666)
- 研究(181625)
- 基金(172773)
- 家(149868)
- 国家(148503)
- 科学基金(126770)
- 社会(112484)
- 社会科(106340)
- 社会科学(106312)
- 省(95988)
- 基金项目(91860)
- 教育(83492)
- 划(81238)
- 自然(81010)
- 自然科(79041)
- 自然科学(79026)
- 自然科学基金(77549)
- 编号(75681)
- 资助(70377)
- 成果(63104)
- 发(55861)
- 重点(55005)
- 课题(53789)
- 部(52904)
- 创(49800)
- 创新(46374)
- 项目编号(45550)
- 科研(45446)
- 国家社会(45035)
- 期刊
- 济(170435)
- 经济(170435)
- 研究(115678)
- 中国(79202)
- 学报(57099)
- 农(53741)
- 管理(53633)
- 科学(53471)
- 教育(51117)
- 财(48237)
- 大学(42929)
- 学学(39545)
- 农业(37316)
- 融(34200)
- 金融(34200)
- 技术(33387)
- 业经(28698)
- 财经(25344)
- 经济研究(25287)
- 图书(24177)
- 问题(23487)
- 经(21651)
- 业(19049)
- 理论(17869)
- 科技(17805)
- 资源(17777)
- 现代(17602)
- 技术经济(17490)
- 坛(17088)
- 论坛(17088)
共检索到569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静波 李纯
以湘粤赣边界省际区域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城市中心性模型基础上,对郴州、韶关和赣州三市的城市中心性进行了测度和比较。通过进一步对三市的各行业区位商计算,发现要将郴州市建设成为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前还存在城市中心性较弱、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科技还较落后等问题,并就该战略设想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湘粤赣 区域 城市中心 城市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尚正永 刘传明 白永平 张小林
从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整体的角度,以构建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理念,提出了粤闽湘赣省际边界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构想,即以韶关、赣州、郴州成长三角为整个省际边界区域的核心,以其它6个中心城市为市域的核心,以经济基础好或交通条件好的县(市)城区作为县域的中心,构建7条城镇发展聚合轴和拓展轴作为城镇、交通和产业的聚集和依托轴,以形成城市空间功能互补,集约紧凑发展,绿色空间穿插相融,高度协调、网络化的多中心城市区域,以整体的优势参与珠三角城市体系分工,并力争在区域分工中占有优势。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省际边界区域 粤闽湘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贞礼
随着区域差距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统筹区域发展和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将成为事关中国区域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这种区域差距,不仅存在于快速增长的中心区域与缓慢增长的边缘区域之间,同时还存在于各个边缘区域内部。尽管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明显差异性,但同时也具有相关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静波 李纯
湘粤赣边界区域同属革命老区,俗称"红三角",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呈现互补性和整体性。在分析了湘粤赣边界区域红色旅游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后,结合协同理论内涵,认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参与主体分别是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及社区群众,应构建地方政府引导、旅游企业主导和社区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以此来带动该边界区域的红色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静波 肖海平
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是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选取湘粤赣省际边界的丹霞山、莽山、苏仙岭和三百山等具有代表意义的禁止开发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定量分析了该边界区4个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活动对其自然、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压力及其响应状况。研究认为,湘粤赣边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质量良好,但各指标质量发展不均:①生态旅游活动对湘粤赣边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整体压力处于中低压状态;②生态环境承载力能应对目前生态旅游发展对其产生的压力,这为湘粤赣边界各禁止开发区域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要保障;③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指标质量的提高和环保意识培养是禁止开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评价结果是湘粤赣边界禁止开发区域研究生态旅游发展机制和模式前提和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卿
塑造生产服务业的产业主导地位是我国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模式演进的重要战略之一。广州市生产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定位、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及政策供给取向表明,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服务业确立为工业、服务业、农业生产服务的产业定位,重点发展中间需求率高的传统优势生产服务业、知识分析性和技术应用性的现代生产服务业,构筑中心主城区生产服务业集聚和外围选择性扩散有机结合的空间布局,制定基于比重提高的总量性政策和基于内部结构优化的结构性政策框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雁飞 吴艳萍 向云波 廖双红
利用地区专业化分工理论与方法,选择广东(粤)、湖南(湘)、江西(赣)、广西(桂)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5年制造业2位数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产业转移与地区分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广东产业转移降低了四省份的分工水平,地区间产业同构较为突出,跨区域产业链构建处于初期阶段;第二,制造业整体呈空间扩散趋势,但资源和低技术产业扩散速度高于中高技术产业,一些高技术行业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聚,同时,大多制造业都指向广东市场,表现出产品内分工转移特征。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专业化分工 协同发展 粤湘赣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为例,探索将"区域中心城市之争"转化为多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合作,以此优化省际交界地区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几个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市经济圈",对广大省际交界地区产生足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打破行政分割,实现对省际交界地区的整合与协调发展。并探讨了区域合作的模式和路径,以期对国内省际交界地区避免区域冲突、促进合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薛晴 郑灵燕 霍有光
省际交界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多为民族文化交汇之地,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优势,另一方面也往往因地理位置的边缘化和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导致发展滞后。在全球城市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以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来带动和促进省际交界区区域中心城市及周边区域的全面发展,不失为明智之举。
关键词:
省际交界区 区域中心城市 文化竞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扬铭
科学分析构建赣粤闽湘边际区域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构建赣粤闽湘边际区域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推进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实现赣粤闽湘边际区域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边际区域 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工
广西地处祖国的南大门,是我国的沿海地区之一,幅员23.66万km~2,人口4150万,许多重要的国土资源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岩溶地貌风景旅游资源举世瞩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八桂山乡,城镇异常活跃,成为繁荣城乡经济的纽带。但是,由于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城镇体系的构成、发展和完善程度,乃至区域研究与开发的薄弱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协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光强 宋新宇
基于跨区域全面深化合作的战略行动需要,从粮食经济的微观主体、中观产业和区域总体等多维度构建区域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空间关联且具有典型市场与资源禀赋差异的湘粤两省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湘粤两省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处于系统测试的低水平阶段,区域粮食经济的三维行为具有市场高效率竞争和高能量释放的潜质特征;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经济系统“三维”主体行为对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湘粤两省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具有区域行为的趋同性,也有区域行为的差异性,表明湘粤两省具有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补性合作空间。因此,要实现跨区域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跨区域市场主体行为竞争,拓展粮食产业的区域合作空间,推进跨区域粮食全产业链建设,增强跨区域系统结构行为协同。
关键词:
粮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区域比较 合作战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光强 宋新宇
基于跨区域全面深化合作的战略行动需要,从粮食经济的微观主体、中观产业和区域总体等多维度构建区域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空间关联且具有典型市场与资源禀赋差异的湘粤两省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湘粤两省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处于系统测试的低水平阶段,区域粮食经济的三维行为具有市场高效率竞争和高能量释放的潜质特征;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经济系统“三维”主体行为对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湘粤两省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具有区域行为的趋同性,也有区域行为的差异性,表明湘粤两省具有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补性合作空间。因此,要实现跨区域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跨区域市场主体行为竞争,拓展粮食产业的区域合作空间,推进跨区域粮食全产业链建设,增强跨区域系统结构行为协同。
关键词:
粮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区域比较 合作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