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8)
2023(6002)
2022(5229)
2021(4653)
2020(4019)
2019(9618)
2018(9140)
2017(17595)
2016(10035)
2015(11575)
2014(11998)
2013(12070)
2012(11533)
2011(10412)
2010(10607)
2009(9943)
2008(10118)
2007(9389)
2006(7841)
2005(6945)
作者
(31267)
(26267)
(26068)
(25053)
(16698)
(12703)
(12203)
(10345)
(9878)
(9473)
(8923)
(8848)
(8617)
(8366)
(8321)
(8266)
(8253)
(7824)
(7743)
(7699)
(6711)
(6565)
(6500)
(6044)
(6026)
(5984)
(5972)
(5879)
(5362)
(5362)
学科
(44956)
经济(44920)
管理(28102)
(27442)
方法(23374)
(21230)
企业(21230)
数学(21116)
数学方法(20950)
(12819)
(11927)
中国(11131)
地方(9770)
(9400)
(9169)
贸易(9163)
(8891)
农业(8529)
业经(8429)
(7664)
财务(7649)
财务管理(7627)
(7519)
企业财务(7211)
(6747)
(6197)
银行(6176)
环境(6171)
(6059)
金融(6057)
机构
大学(152630)
学院(151958)
(62579)
经济(61223)
管理(57486)
研究(51079)
理学(49598)
理学院(49047)
管理学(48149)
管理学院(47871)
中国(37710)
科学(32561)
(31831)
(30274)
(28225)
(26945)
(25837)
业大(25178)
研究所(24597)
中心(24327)
农业(24097)
财经(22681)
(20332)
北京(19878)
(19817)
师范(19618)
经济学(19599)
(18998)
经济学院(17997)
(17986)
基金
项目(100037)
科学(77071)
研究(71778)
基金(70764)
(61889)
国家(61393)
科学基金(51455)
社会(44146)
社会科(41802)
社会科学(41785)
(40786)
基金项目(37690)
(33709)
教育(33680)
自然(33467)
自然科(32631)
自然科学(32616)
自然科学基金(32029)
编号(29837)
资助(29630)
成果(24547)
重点(23018)
(22421)
(22004)
课题(20900)
(20300)
科研(19571)
创新(19032)
计划(18828)
教育部(18758)
期刊
(66347)
经济(66347)
研究(41936)
中国(28297)
(26835)
学报(26569)
(22962)
科学(22522)
大学(19193)
管理(18139)
学学(18088)
农业(18006)
教育(15878)
技术(13497)
(12450)
金融(12450)
业经(11244)
财经(11112)
经济研究(10525)
(10159)
问题(9435)
(9420)
技术经济(8357)
(8201)
统计(8135)
理论(7553)
商业(7551)
(7446)
图书(7131)
(7116)
共检索到219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立锋  石元值  韩文炎  阮建云  
对湖南省砖茶产区及浙江省名优绿茶产区部分茶园氟的调查显示,湖南省土壤氟的质量分数上下土层(0~20cm和20~40cm)分别为(383 83±79 24)mg·kg-1和(347 44±115 95)mg·kg-1,低于全国水平(440mg·kg-1),但高于世界水平(200mg·kg-1)。从上下土层看,上层土水溶性氟的质量分数高于下层土,且水溶性氟只占到全氟量的0 03%~0 06%。浙江省茶园土壤氟质量分数同样较低。统计分析显示,湖南省茶叶中氟质量分数(y)与土壤水溶性氟质量分数(x)之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y=306 94x+139 31(n=35,r=0 34 ,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祝成  陆德彪  朱有为  段丽丽  
Fluorine content of tea leaves in mountainy tea garden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measured in 68 random plots,and a soil sample,a Spring's tea sample and an Autumn's tea sample were collected in each plo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9.3% of the total tea samples met the requi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孝  黄芳鹤  
湖北省部分茶园土壤肥力及茶树营养状况的分析胡承孝黄芳鹤(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武汉430070)ANALYSISOFSOMETEASOILSFERTILITYSTATUSANDTEATREESNUTRITIONINHUBEIPROVIN...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来义  
~~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昌辉  王媛  唐茜  陈盛相  
以单作茶园和梨-茶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测定间作梨树对茶园微域气候、茶树生长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并对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作梨树可有效调节茶园光照,夏季正午时分可使茶园光照强度明显降低;也可调节茶园水分和温度,间作茶园夏季日间气温较纯茶园低1.1~8.2℃,空气相对湿度较纯茶园高3.0%~7.1%,改善了茶园小气候;间作茶园还可促进茶树生长,使茶树氮代谢加强,提高了茶叶品质;间作茶园还能增加茶园经济效益,使茶农增收25.2%~28.5%。说明间作梨树对茶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颜鹏  韩文炎  李鑫  张丽平  张兰  
【目的】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其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茶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土壤酸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已发表的茶园土壤pH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明确我国主要产茶省份茶园土壤pH情况,为茶园土壤调控管理和茶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主要产茶区土壤酸化情况为研究对象,筛选收集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上2000—2016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全国以及各产茶省份茶园土壤平均pH,以及在各个区间的分布情况。利用文献数据,比较茶园和周边森林土壤pH的差异。同时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对安溪县和松阳县两个典型产茶县不同作物类型下土壤pH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国茶园土壤平均pH为4.73,各省份间存在很大差异。山东和河南两省茶园土壤pH超过5.5,分别达到5.76和5.54,江西省茶园土壤pH最低,只有3.86。从土壤pH在各区间的分布来看,只有41%的茶园的土壤pH在4.5—5.5这一最适宜茶树生长的范围。高达52%的茶园的土壤pH在4.5以下,属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强酸性土壤。与森林相比较,种植茶树显著降低了土壤pH。种茶历史悠久的安溪县茶园土壤pH为4.2,远低于水稻土壤的5.2和果蔬等土壤的6.2。在种茶历史相对较短的松阳县,茶园土壤pH为5.1,也分别低于水稻和果蔬等土壤的5.2和5.4。【结论】我国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全国茶园土壤平均pH为4.73,超过52%的土壤的pH在4.5以下,属于不适宜茶树生长的强酸性土壤。后期应当加强茶园土壤酸化调控,以防止茶园土壤继续酸化,实现茶叶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小琴  陈娟  高秀兵  段学艺  曹雨  赵华富  王家伦  
为了解贵州重点茶区茶园土壤p H值和主要养分状况的差异,对湄潭、凤冈、都匀、西秀和正安5个重点茶区201个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利用SPSS和Sigmaplo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绘图分析,采用茶园土壤肥力分级标准和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标准评价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对比研究了5个重点茶区茶园土壤的p 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结果表明:1茶园土壤p H值都匀和西秀(p H集中在3.00~4.00,土壤严重酸化)极显著低于湄潭和凤冈(p H集中在4.00~4.50,土壤酸化);湄潭和凤冈极显著低于正安(p H集中在4.00~5.00,土壤有酸化趋势)。2都匀和西秀茶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极显著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立宽  方斌  施龙博  马鑫雨  郑俊  
土壤中磷素的含量对土壤肥力和茶叶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茶园管理和茶叶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以江苏省东山镇和浙江省溪龙乡两个优质名茶种植区为例,在遥感影像和DEM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比研究了两个茶园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按土壤肥力等级标准,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含量的平均水平均较高,利于茶叶生长;(2)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46和0.52,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3)空间插值结果显示,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在空间上都具有相连成片的特征,但东山镇速效磷呈阶梯状分布特征,而溪龙乡速效磷则呈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嫦  
<正>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茶园面积占全球60%、产量占全球40%以上,这一显著优势为我国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考虑建立集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为一体的“三化”茶园,实现茶叶一二三产的对接与互补。基于此,经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2年12月出版的《茶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一书将针对无性系茶树良种育苗技术、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与苗期管理、茶园土壤改良与肥培管理技术、茶树树冠培育与树势复壮技术、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茶树冻害预防与灾后修复技术等开展深入研究,以期为全面推进“三化”茶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郝连奇  浦绍柳  范承胜  张艳梅  董辉  蔡丽  伍岗  毕晓清  
【目的】研究掌握勐海县古茶园之间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为勐海县古茶园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全县茶叶生产实现高效、优质、生态的目标。【方法】选取勐海县9个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土壤取样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有66.7%的古茶园土壤pH值在4.5~5.5,33.3%的古茶园土壤pH值低于4.5;22.2%的古茶园有机质含量高于30 g/kg,77.8%的古茶园有机质在10~30 g/kg;碱解氮含量全部超过120 mg/kg;88.9%的古茶园速效磷含量低于3 mg/kg;66.7%的古茶园速效钾含量低于50 mg/kg。【结论】勐海古茶园土壤中,部分茶园的pH值低于4.5,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比较丰富,速效磷和速效钾比较缺乏。应充分发挥各种有机肥资源,增加古茶园的土壤肥力,运用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善古茶园的土壤养分结构和pH值,确保各地古茶园有合理、高效的土壤养分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超  刘彦随  
以杭州市优质品种西湖龙井为主的茶叶用地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茶叶用地适宜性评价,并结合城市规划空间布局方案,分析了未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茶叶用地在数量与质量上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杭州市现有建设用地对优质茶叶用地形成明显的包围态势,2005—2020年,西湖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幅度很大,超过了100%;2按照城市规划方案,研究区将减少茶叶用地面积42.08hm2,有1 138.24hm2的茶叶用地也将受到建设用地扩张和城市交通建设征地的威胁;3基于缓冲区的分析是支撑规划决策的有效方法,规划建设用地500m、1 000m、1 500m缓冲区和主干道路1 000m缓冲区内的茶园影响幅度分别为18.95%、35.56%、60.7%、5.3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秀兵  曹雨  陈娟  张宝林  赖飞  赵华富  周玉锋  
为指导贵州省无公害茶园科学使用农药,以实地采访和发放问卷的形式,随机对贵州省5个茶产区的17个重点无公害产茶市(县)216名无公害种植农户、135家茶企业和56家农药销售店面进行无公害茶园农药使用品种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无公害茶园具有较好的农药使用品种丰富度及安全性;以防治为目的农药品种使用较多,未见以预防为目的的农药品种;水溶性杀虫剂使用较多,生物源杀虫剂使用较少;不同茶产区差异较大,发达茶产区具有较高的农药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基于此,提出了贵州省无公害茶园农药品种的使用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海艳  朱叶芹  孙国俊  季敏  李粉华  韩敏  袁方  季忠  段康  
茶园杂草是影响茶产量和品质的有害生物因素,调查研究其发生规律,可以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为揭示不同生境茶园春季杂草的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及其危害性,于2011和2012年的4月,调查了江苏金坛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管理措施、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时间茶园的春季杂草种类、数量、高度,进而基于数据的聚类分析以及生境特点,调查茶园被聚分成5个不同生境类群,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生境类群内杂草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及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由于生境类型和管理水平导致的资源差异的影响,不同杂草群落的杂草科、属、种组成差异显著,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分化,一年生与多年生杂草比例不同。类群I为繁缕(StellarIa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琼仙  何青元  汪云刚  刘德和  李家华  邓少春  肖星  殷丽琼  陈红云  孙雪梅  谭光荣  陈孝权  许燕  
关键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龙伟  李楠  陆灯盛  
利用Sentinel-2遥感影像研究一种快速、准确提取茶园空间分布的新方法,可为茶园经济林资源及其动态变化的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手段。以浙江省西北部为研究区,根据实地调查选取6类典型植被,基于4个季节的Sentinel多光谱影像分析不同植被物候及光谱特征。茶园在5月经历修剪后与其他植被区别较大,根据红边与短波红外波段构建归一化茶园指数(NDTI)。基于新指数建立决策树模型提取茶园,通过谷歌地球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归一化茶园指数可以最大限度扩大茶园与其他植被之间的差距。基于该指数提取茶园的总精度达93.83%,Kappa系数为0.917,成功实现了浙西北茶园信息的提取,证明了使用红边波段提取茶园的潜力。图6表1参1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