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8)
2023(9029)
2022(7285)
2021(6734)
2020(5116)
2019(11360)
2018(10947)
2017(20587)
2016(11277)
2015(12292)
2014(12311)
2013(11848)
2012(11174)
2011(10164)
2010(10530)
2009(9628)
2008(9392)
2007(8744)
2006(8085)
2005(6969)
作者
(31349)
(26229)
(26042)
(24944)
(16932)
(12437)
(11782)
(10163)
(10023)
(9779)
(9058)
(9011)
(8598)
(8297)
(8286)
(8238)
(7791)
(7787)
(7768)
(7580)
(6617)
(6542)
(6419)
(6120)
(6037)
(5984)
(5875)
(5826)
(5301)
(5228)
学科
(46463)
经济(46435)
管理(31516)
(25179)
地方(19417)
(18298)
企业(18298)
(17147)
中国(14726)
环境(12338)
方法(12143)
农业(11484)
业经(11293)
地方经济(10429)
数学(10401)
数学方法(10222)
(9784)
(9560)
(8976)
(8221)
(7900)
(7795)
(7593)
贸易(7587)
及其(7490)
资源(7321)
(7308)
(7283)
(7156)
金融(7154)
机构
学院(155049)
大学(148204)
(61172)
经济(59624)
管理(57037)
研究(56741)
理学(47757)
理学院(47152)
管理学(46338)
管理学院(46047)
中国(43173)
科学(34943)
(32508)
(31669)
(29033)
(27984)
中心(26791)
研究所(25294)
(24694)
(23778)
师范(23591)
(21887)
(21516)
财经(21414)
业大(21363)
(19789)
北京(19682)
(19166)
农业(18816)
师范大学(18492)
基金
项目(103897)
科学(82462)
研究(82137)
基金(71370)
(61400)
国家(60823)
科学基金(52063)
社会(51044)
社会科(48237)
社会科学(48227)
(44471)
基金项目(37341)
教育(37054)
(35940)
编号(35530)
自然(31335)
自然科(30374)
自然科学(30367)
自然科学基金(29771)
成果(29001)
资助(27827)
课题(26402)
(25900)
重点(24499)
(22092)
(21818)
(21592)
发展(21455)
(21065)
规划(20640)
期刊
(79345)
经济(79345)
研究(47263)
中国(36277)
教育(23674)
(23497)
管理(20864)
(19905)
科学(19884)
学报(19774)
(17507)
金融(17507)
农业(16359)
大学(15176)
业经(15120)
技术(14719)
学学(13967)
经济研究(11155)
资源(10529)
问题(9583)
财经(9560)
职业(8595)
图书(8578)
(8303)
(8076)
论坛(8076)
(7806)
现代(7596)
(7452)
科技(7435)
共检索到24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曦  王文  
湘江源头区域具有生态资源优越、生态区位功能显要、生态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的优势,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好"生态修复"的"加法"、做好"节能降耗"的"减法"、探索"生态经济"的"乘法"、做好"生态综合治理"的"除法",同时,要强化责任与监督考核制度、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加强组织保障、加强支撑能力建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晓华  赵运林  
流域生态补偿是河流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湘江流域水权交接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行政外部性"矛盾,生态补偿可以解决水资源"经济外部性"问题,两者的有机结合的水权交接补偿机制是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设计湘江流域水权交接生态补偿机制,还需要针对湘江流域特点,在界定交接点的基础上找准水权交接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与方式,才能有效运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腾  贾彬彬  许洪波  张建文  
推进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打造湖南"三高四新"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发展现状,发现在现阶段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存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目标差异、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参与度较低以及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有序运转。为破解上述难题,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通过论证各参与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责任关系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分别从政绩考核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社会主体参与渠道以及多元主体的合作方式等四个方面设计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的优化路径,为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腾  贾彬彬  许洪波  张建文  
推进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打造湖南"三高四新"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发展现状,发现在现阶段湘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存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目标差异、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参与度较低以及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有序运转。为破解上述难题,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通过论证各参与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责任关系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分别从政绩考核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社会主体参与渠道以及多元主体的合作方式等四个方面设计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的优化路径,为湘江流域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芳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对实施湖南主体功能区战略,湘南边陲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和推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调研湘江源头各县区的生态补偿实施现状,重点剖析了湘江源头生态补偿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根据调查,湘江源头各县区经济发展受生态制约日益明显。在此基础上,借鉴东江湖、太湖、汉江和闽江流域的成功经验,从指导原则、补偿内容、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技术、政府管理等方面针对湘江源头各县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群  
一、序言湘江是湖南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水系重要支流之一。纵观我省地域经济,目前发达和较发达的经济重心,几乎都分布在湘江沿岸。湘江犹如“一根银线穿珍珠”,把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五大工商业城市紧密地串联在湘江沿岸经济带。湘江流域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全省的主要农业区和工业中心,使其成为湖南乃至长江大流域范围内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少华  米伟明  李少艾  
运用SWOT分析法对湖南湘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湘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湘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五种路径选择,即经济综合发展、资源能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社会民生建设、生态文化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志贤  李佳喜  
本文以湘江水质和水文数据为基础,首次结合各地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引入补偿标准系数,以湘江流域所在区域为例进行生态补偿资金测算,提出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初步设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湘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提供指导,最终实现湘江流域区域共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希  王克林  祁向坤  李洪斌  
以湘江流域地区为例,通过景观指数和生态服务价值当量估算的方法,运用Arc GIS9.0软件与Fragstats3.3软件,提取出湘江流域地区1980、2000、2010年景观类型图,定量分析了湘江流域30年间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通过定量化得出的湘江流域景观类型单位面积生态价值表,计算出1980—2010年湘江流域不同类型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30年里,受人类活动影响,水田与林地景观面积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30年间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下降趋势。2水田与林地斑块数目增加,破碎度增大。旱地景观破碎度下降。其中,水域变化最显著。湘江流域景观整体破碎度增加,优势斑块的连通性下降,景观优势类别对景观整体的控制作用减弱。3湘江流域总体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下降趋势;2000年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较前20年衰退更快,这将给湘江流域地区带来一定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研究认为,需加强规划布局管理,合理配置景观资源,实现湘江流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志贤  李元钊  李佳喜  
充分考虑生态补偿主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率,科学、公平、合理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是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湘江流域内各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环境污染的贡献率进行界定与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补偿系数,对统一的补偿标准进行修正,实现补偿标准的科学、客观、公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亦文  吴荆  蔡宏宇  
基于2011-2018年湖南湘江、资水、沅江和醴水流域数据,运用DID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湘江流域“河长制”的生态环境治理效应。结果显示:河长制对湘江流域内水污染的质量改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河长制政策对于河水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动态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河长制除直接影响河水质量外,还通过推动流域内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能源结构调整间接降低了河水的污染程度,改善了水体质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群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6 300km长江奔流不息,滋养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十余年来,从国家到沿江省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洋  耿建新  刘炎  
湘江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工业用水、城镇用水、农业用水等都出现了污染,因此,加强湘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发挥湘江流域在经济中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水环境审计能够有效评价和监督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治理效果,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加强流域工程的管理监督。着眼于此,本文从水环境审计的角度研究了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主要审计工作内容,及其作用机制和实施路径,提出了可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求有利于促进湘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颖  
在对新常态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对策。研究发现,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面临着增长速度回落、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调整、思维观念和消费结构改变等一系列机遇,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和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创新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民幸福感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等一系列挑战,还存在着主体缺位、创新缺乏、效率低下和基础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要全面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应该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引导、法律保障和社会参与的基本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林远  许莹莹  高红贵  
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估,能够研判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而有效改善生态补偿机制。文章构建多层次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5—2019年岳阳市、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与永州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熵权法定量评价水源地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效益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随着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进,2015—2018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逐年上升,仅在2018—2019年略有下降,其中社会效益得分与经济效益得分均高于综合效益得分,而生态效益得分则低于综合效益得分。(2)长沙市综合效益得分最高,永州市次之,湘潭市与岳阳市最低,长沙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3)2015—2019年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态势。(4)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政府企业与公众参与以及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是提升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