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4)
- 2023(12804)
- 2022(10947)
- 2021(9896)
- 2020(8310)
- 2019(19314)
- 2018(18832)
- 2017(35573)
- 2016(19679)
- 2015(22248)
- 2014(22550)
- 2013(22712)
- 2012(21782)
- 2011(20036)
- 2010(20388)
- 2009(18764)
- 2008(18820)
- 2007(17194)
- 2006(15220)
- 2005(13977)
- 学科
- 济(92370)
- 经济(92286)
- 管理(49586)
- 业(49098)
- 企(36844)
- 企业(36844)
- 方法(35158)
- 数学(30753)
- 数学方法(30418)
- 地方(28871)
- 中国(27113)
- 农(26797)
- 学(20225)
- 业经(20066)
- 财(19130)
- 农业(18397)
- 制(15853)
- 地方经济(15626)
- 贸(15546)
- 贸易(15531)
- 易(14888)
- 环境(14855)
- 融(14425)
- 金融(14422)
- 银(14391)
- 银行(14357)
- 和(14132)
- 行(13886)
- 发(13726)
- 理论(12380)
- 机构
- 学院(289323)
- 大学(287744)
- 济(117219)
- 经济(114498)
- 研究(108101)
- 管理(105582)
- 理学(89344)
- 理学院(88139)
- 管理学(86488)
- 管理学院(85933)
- 中国(81691)
- 科学(69624)
- 京(63901)
- 所(57497)
- 农(55884)
- 财(53069)
- 研究所(52319)
- 江(50366)
- 中心(49693)
- 业大(45420)
- 农业(43786)
- 范(42075)
- 师范(41632)
- 财经(40846)
- 北京(40415)
- 院(39098)
- 州(37340)
- 经(36791)
- 省(36357)
- 经济学(35005)
- 基金
- 项目(189463)
- 科学(147469)
- 研究(137408)
- 基金(133060)
- 家(117362)
- 国家(116351)
- 科学基金(97477)
- 社会(84620)
- 社会科(80021)
- 社会科学(79993)
- 省(77530)
- 基金项目(70828)
- 划(64968)
- 自然(62621)
- 教育(62333)
- 自然科(61013)
- 自然科学(60994)
- 自然科学基金(59840)
- 编号(56880)
- 资助(54145)
- 发(47286)
- 成果(46416)
- 重点(44214)
- 课题(40988)
- 部(40723)
- 创(38716)
- 发展(37346)
- 展(36749)
- 科研(36389)
- 创新(36324)
- 期刊
- 济(138938)
- 经济(138938)
- 研究(86451)
- 中国(64686)
- 农(50833)
- 学报(47813)
- 科学(44209)
- 财(40040)
- 管理(37255)
- 大学(34787)
- 农业(34609)
- 教育(34467)
- 学学(32633)
- 融(28135)
- 金融(28135)
- 技术(26697)
- 业经(23793)
- 经济研究(21353)
- 财经(19218)
- 业(19106)
- 问题(18333)
- 资源(16629)
- 经(16533)
- 技术经济(15191)
- 图书(14778)
- 统计(14427)
- 版(14048)
- 商业(13990)
- 科技(13946)
- 贸(13620)
共检索到450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云波 张勇 袁开国 赵会丽
从经济、产业、社会和资源四个方面,构建湘江流域县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选取1991和2008年为研究截面,对湘江流域县域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县域发展动态类型,分析其变化特征,揭示其格局变化的影响机制。依据2008年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和1991—2008年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变化,将湘江流域县域划分为高水平增长、高水平下降、一般水平增长、低水平增长、低水平下降等15个基本类型。1991—2008年,湘江流域县域发展水平变化各异,随时间变化,县域发展水平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空间分布趋向集中。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基础、特色产业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是影响县域发展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湘江流域不同类型县域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县域 发展水平 类型 湘江流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传豪 刘刚才 代富强 李伟
[目的]对甘孜州各县市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探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建立涵盖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大模块共计24项指标的评价体系,选取发展较快的2007—2014年为研究时段,运用极差法、改进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与GIS工具,对甘孜州各县市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1)全州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平均值为0. 500 8,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其中康定市得分最高,石渠县最低,县市之间呈现两级分化。(2) 2007—2014年全州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增幅0. 262 6,年均增速13. 77%,所有县市均处于上升过程,但县市之间增速不一,发展差距逐步扩大。(3)全州发展协调度平均值为0. 390 5,协调度较低,各县市均处于轻度失调或濒临失调水平。(4)发展水平、活力、协调度较高县市均集聚于州东部和南部,尤以东路片区最为典型。[结论]下一阶段需依据各县市实际,立足优势,制定实施合理的发展规划,缩小区域差异,提升综合发展水平。
关键词:
甘孜州 县域 发展水平 时空分异 协调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社科联桂林地区行署课题组
一、资源概要资源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农业是通过人们劳动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来生产各种食物的部门,其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相互交织,其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三大类。湘江流域广西段的农业资源,通过纵横向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典型特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社科联·桂林地区行署课题组
6、流通梗塞,产销脱节,积压严重。(1) 种类、品种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能力低。我区在全国来说,农业最大的自然资源优势是水热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发展早晚熟品种的条件。柑桔作为典型的亚热带水果,全国已迅猛发展,我区中熟品种,无论是果品质量还是运输距离都赶不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中亚热带大省。晚熟品种,由于保鲜技术的普及化,我区的优势也已逐步失去,现在唯有早熟品种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林远 许莹莹 高红贵
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估,能够研判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而有效改善生态补偿机制。文章构建多层次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5—2019年岳阳市、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与永州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熵权法定量评价水源地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效益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随着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进,2015—2018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逐年上升,仅在2018—2019年略有下降,其中社会效益得分与经济效益得分均高于综合效益得分,而生态效益得分则低于综合效益得分。(2)长沙市综合效益得分最高,永州市次之,湘潭市与岳阳市最低,长沙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3)2015—2019年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态势。(4)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政府企业与公众参与以及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是提升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艳 黎祖贤 章新平 周建君
基于湘江流域44个气象站1960~200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将第95个百分位值定义为各台站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同时,采用线性回归、突变分析和相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该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研究了不同强度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湘江流域近48a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各指标(降水量、降水日、降水强度、降水指数、日最大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但在不同时期,极端降水事件表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1970s以前多大雨事件,1970s~1980s各类极端降水事件相对偏少,进入1990s开始明显增加,尤其是暴雨和大暴雨事件显著增多。此外,极端降水事件的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湘江上游多暴雨事件,中游...
关键词:
湘江流域 极端降水事件 阈值 时空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虞孝感
本文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了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因素 ,并且提出了进行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 ,对近年来长江流域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分别进行了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分析 评价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孔令强 王光玲
本文介绍了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并成功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52个县进行了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分析与评价,克服了传统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在处理指标高度相关和权重设置方面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县域经济 综合评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珊 颜智勇
针对长沙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搞好湘江流域长沙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湘江 长沙 水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志贤 李元钊 李佳喜
充分考虑生态补偿主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率,科学、公平、合理制定生态补偿标准是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关键点之一。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湘江流域内各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支付能力、环境污染的贡献率进行界定与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补偿系数,对统一的补偿标准进行修正,实现补偿标准的科学、客观、公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琴 程英翠 郭常莲 王学萌
进入"十一五"以来,山西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其内部结构和县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中部6省中步伐缓慢,是该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该文运用灰评估方法对山西县域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山西县域经济对资源及能源工业的依存度较大,表现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第一产业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关键词:
山西 县域经济 灰评估 产业结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巍 周沛洋
对长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能促进长江流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20年长江流域1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态、经济效益、生活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法对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最后应用区域差异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对区域内与区域间的时空发展差异、关联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干流发展趋势优于支流。(2)长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呈现出波动扩大的变化趋势。(3)长江流域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示出空间聚集效应,其中上海、江苏、浙江是高—高聚集模式,重庆、贵州、广西是低—低聚集模式。因此,要提高长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各省份应制定个性化政策、重视并补齐发展短板、加强区域间辐射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巍 周沛洋
对长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能促进长江流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20年长江流域1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态、经济效益、生活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法对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最后应用区域差异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对区域内与区域间的时空发展差异、关联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干流发展趋势优于支流。(2)长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呈现出波动扩大的变化趋势。(3)长江流域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示出空间聚集效应,其中上海、江苏、浙江是高—高聚集模式,重庆、贵州、广西是低—低聚集模式。因此,要提高长江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各省份应制定个性化政策、重视并补齐发展短板、加强区域间辐射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