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7)
- 2023(9090)
- 2022(8086)
- 2021(7497)
- 2020(6418)
- 2019(15246)
- 2018(14881)
- 2017(29912)
- 2016(16787)
- 2015(18657)
- 2014(18963)
- 2013(18896)
- 2012(18157)
- 2011(16537)
- 2010(16943)
- 2009(15859)
- 2008(15977)
- 2007(14492)
- 2006(12844)
- 2005(11572)
- 学科
- 济(71973)
- 经济(71914)
- 管理(46181)
- 业(44988)
- 企(35076)
- 企业(35076)
- 方法(31119)
- 数学(28027)
- 数学方法(27677)
- 农(21776)
- 财(19899)
- 中国(18272)
- 地方(17403)
- 学(16736)
- 制(14497)
- 农业(13972)
- 贸(13576)
- 贸易(13570)
- 业经(13393)
- 易(13150)
- 务(11671)
- 财务(11642)
- 财务管理(11612)
- 策(11096)
- 企业财务(11027)
- 银(10706)
- 环境(10703)
- 银行(10678)
- 融(10217)
- 金融(10215)
- 机构
- 学院(241130)
- 大学(240524)
- 济(101382)
- 经济(99104)
- 管理(91519)
- 研究(86259)
- 理学(77836)
- 理学院(76889)
- 管理学(75538)
- 管理学院(75077)
- 中国(65713)
- 科学(53318)
- 京(52164)
- 财(47720)
- 农(45681)
- 所(45002)
- 江(43597)
- 研究所(40746)
- 中心(40126)
- 业大(37584)
- 财经(36978)
- 农业(36138)
- 经(33343)
- 范(32345)
- 北京(32123)
- 师范(32012)
- 院(31445)
- 经济学(30989)
- 州(30337)
- 省(28534)
- 基金
- 项目(155727)
- 科学(122068)
- 研究(113092)
- 基金(112152)
- 家(98066)
- 国家(97268)
- 科学基金(82219)
- 社会(70231)
- 社会科(66581)
- 社会科学(66557)
- 省(61980)
- 基金项目(58894)
- 自然(53882)
- 自然科(52483)
- 自然科学(52466)
- 划(52427)
- 教育(51909)
- 自然科学基金(51512)
- 资助(47254)
- 编号(46680)
- 成果(38652)
- 重点(35717)
- 部(35265)
- 发(34703)
- 课题(33010)
- 创(31330)
- 科研(30025)
- 创新(29468)
- 教育部(29343)
- 性(28736)
- 期刊
- 济(114801)
- 经济(114801)
- 研究(71830)
- 中国(49940)
- 农(40699)
- 学报(37624)
- 财(37265)
- 科学(35562)
- 管理(31801)
- 大学(27452)
- 农业(27114)
- 学学(25876)
- 融(24206)
- 金融(24206)
- 教育(23738)
- 技术(20284)
- 业经(19113)
- 财经(18182)
- 经济研究(17937)
- 问题(15734)
- 经(15600)
- 业(14471)
- 资源(12965)
- 贸(12710)
- 技术经济(12317)
- 统计(11676)
- 版(11466)
- 现代(11359)
- 理论(11335)
- 图书(10960)
共检索到368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天猜 李韦 冯长春 肖莉 郝文璇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构建了经济最大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2个目标,并运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最大(小)算子法求得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土地利用模糊最优规划方案。随后重点探讨了不同决策偏好情景下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案和综合效益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偏好程度不同,主要会导致林地、城镇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发生变化;(2)随着决策者对生态效益偏好程度的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减少,林地和水域面积逐渐增加;(3)当经济效益比生态效益重要时,最优的用地规划方案主要是在城镇用地和水域面积之间进行权衡;当生态效益比经济效益重要时,最优的用地规划方案主要是在林地和城镇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修贵 王博
多目标决策技术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结合神农架林区农用土地后备资源的规划,介绍了建立多目标决策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苏俊 张继
在建立和求解多目标土地利用规划模型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并结合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处理多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问题。其详细步骤为:在分析区域特征基础上构建时间序列;通过现状分析设置土地利用类型决策变量、确定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多目标模型参数进行预测;用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求解得pareto解集;最后运用多目标模糊动态优选方法对规划期内各时间段的pareto解集进行模糊动态优选,以最大优属度判定原则确定出最优决策序列。自贡实例表明,该方法有助于解决多目标协调问题,通过遗传算法避免了人为偏好权重的主观性...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目标 遗传算法 模糊动态优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龚健 刘耀林 朱国华 潘元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龙头”,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实现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在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论文介绍了国内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和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SD_MOP)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探讨了SD_MOP整合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以及模型的整合过程和构建方法,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研究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耀林 国洪艳 唐旭 孔雪松
研究目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用地冲突解决机制,兼顾规划决策公平与效率。研究方法:从博弈视角研究用地冲突解决机制,构建相应规划决策博弈模型与算法;搭建网络参与式规划平台,展示规划决策博弈过程。研究结论:(1)参与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可以较好地均衡各方利益,保证规划决策公平。(2)网络参与式规划方式扩大了公众参与的广度,提高了规划决策的效率。
关键词:
网络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 博弈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骆东奇 罗光莲 张孝成 田水松
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规划基本特性分析,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生态风险源的五个方面,即土地利用规划的预测性、实施的长期性、决策主观性、土地利用的低可逆性、土地资源的系统性,描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生态风险的主要表征:诱发泥石流或其发生频率增加、水土流失加剧、人居环境恶化、森林覆盖率降低、气候异常变化。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风险 风险源 风险表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杰 欧名豪 刘琼 欧维新
情景分析是指,在对过去历史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构想,提供详细的、逻辑一致的情景方案,最后分析各种情景下对应的决策或采取的措施。首先应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组成,研究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将之划分为若干群体。然后,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典型调查和访谈,明确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分析当前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罗列出能够影响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崇成 涂平 黄绚 李军
以福清市土地利用分布为例 ,在完成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适宜性参评因子空间数据库基础上 ,集成土地适宜性综合指数模型和地块紧凑度模型 ,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利用控制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土地适宜性多因子空间分析 ,模拟大农业 (耕地、林地、园地 )各目标用地条件下各地块土地使用适宜度 ,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 ,得到单目标土地改造方案 ;再经模型优化和综合比较得出多目标土地利用改造规划可选方案。计算结果表明 ,福清市土地资源中开发改造为新耕地的潜力极有限 ,而用于开发改造新林地和园地的土地尚有226 80km2 和36 34km2 ,为福清市土地利用改造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制定和调整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邓红蒂 俞冠玉 张佳 刘康 田志强
研究目的:分析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公众参与案例,总结国内公众参与的实践,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公众参与对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应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集思广益、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规划理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需从符合国情和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角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公众参与 案例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群 喻光明 张文波 车懿 林小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包括对传统环境影响评价要素的影响及对区域人—地系统的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刚性方案与弹性方案的环境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使得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变得更为复杂。鉴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一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特殊性,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生态满意度评价的方法。根据仙桃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识别了各种污染源。在MAPGIS支持下进行了面域分析与空间统计处理,预测了规划实施后主要环境指标的变化;根据预测的规划实施后的生态指标变化,进行生态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区预测生态满意度值为74.85,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但水污染还比较严重,应该加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贾克敬 谢俊奇 邓红蒂
研究目的:识别与分析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地质环境因素,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 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与地质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研究结论:地质环境因素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地质环境因素 识别与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立亭 钟小威 祝国瑞 周世健 鲁铁定 官云兰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方法进行了充分的分析 ,提出了如何摆脱人为因素的干扰 ,科学合理地协调各业用地之间的矛盾 ,保证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实践方法 规划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启焰 何挺
改革开放以来,"规划"取代"计划"成为政府管理的有效工具,各种规划也如雨后春笋涌现,如城市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这些规划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空间性规划概念不清、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为此,国务院颁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构建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从源头分析,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国土规划 空间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张雨榴 夏方舟
研究目的:构建土地利用规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框架,发挥土地利用规划配置土地要素的关键基础和完善土地利用结构的核心作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优化土地供应的数量、空间和时序结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案例研究。研究结果:在系统论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协调、有序和系统三个视角出发,从数量角度提高土地利用供求的匹配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从空间角度统筹各类横向规划布局和各级主体纵向行政尺度,从时序角度协调规划的机动弹性、细节空间和地类动态变更机制。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坚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