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1)
2023(10447)
2022(9266)
2021(8770)
2020(7347)
2019(17038)
2018(17337)
2017(33381)
2016(18468)
2015(20952)
2014(21308)
2013(20629)
2012(18599)
2011(16613)
2010(16406)
2009(14818)
2008(14106)
2007(12204)
2006(10554)
2005(9033)
作者
(53155)
(43879)
(43589)
(41506)
(27924)
(21013)
(19837)
(17499)
(16836)
(15664)
(15176)
(14682)
(13940)
(13864)
(13515)
(13505)
(13192)
(13101)
(12499)
(12417)
(11034)
(10785)
(10592)
(10031)
(9792)
(9787)
(9776)
(9579)
(8912)
(8817)
学科
(67669)
经济(67579)
管理(51005)
(46763)
(39081)
企业(39081)
方法(31613)
数学(27155)
数学方法(26842)
中国(18862)
(18780)
(17033)
(17014)
地方(15172)
业经(14962)
(13135)
理论(12904)
农业(12229)
(11634)
(10964)
贸易(10960)
环境(10846)
教育(10784)
技术(10736)
(10596)
(10430)
财务(10360)
财务管理(10341)
(10216)
银行(10170)
机构
大学(253348)
学院(252220)
管理(101660)
(93075)
经济(90777)
理学(88397)
理学院(87390)
管理学(85826)
管理学院(85377)
研究(84228)
中国(60592)
科学(54992)
(54547)
(43122)
(42539)
(42279)
业大(40406)
研究所(39121)
中心(37729)
(36529)
(34364)
北京(34290)
财经(34103)
师范(34002)
农业(33874)
(31209)
(31016)
(29731)
技术(28543)
师范大学(27409)
基金
项目(179545)
科学(139623)
研究(131301)
基金(128208)
(112243)
国家(111283)
科学基金(94799)
社会(79614)
社会科(75185)
社会科学(75165)
(71312)
基金项目(68996)
自然(62858)
自然科(61349)
自然科学(61331)
自然科学基金(60182)
教育(60136)
(60010)
编号(54759)
资助(52619)
成果(44539)
重点(39720)
(38690)
课题(37834)
(37792)
(37114)
创新(34522)
科研(34393)
项目编号(33723)
大学(33067)
期刊
(101751)
经济(101751)
研究(72678)
中国(47671)
学报(43281)
(39532)
科学(38709)
管理(36188)
大学(31971)
教育(31582)
(30611)
学学(30000)
农业(27546)
技术(21944)
(18401)
金融(18401)
业经(17539)
经济研究(15524)
财经(15475)
图书(15139)
(13354)
问题(13276)
科技(13166)
(13024)
理论(12918)
(12157)
实践(12097)
(12097)
业大(11461)
技术经济(11373)
共检索到360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光辉  
湘南包括衡阳市和郴州、零陵两地区。总面积5.79×10~4km~2,1987年总人口1510万。现有1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22个县城扣145个建制镇。一、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区域基础影响湘南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区域因素主要有: (一)位置与交通。湘南位于我国东、中部地带的结合部,扼南北交通要冲,为湖南城镇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湖南处于粤港与长株潭双向辐射地,扩大了湘南城市腹地潜在优势。有利于湘南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多样化职能的发挥;2.秦代通向两广的驿道与京广、湘桂铁路均沿湘江干支流及湘粤、湘桂构造谷修建,经湘南分别通问粤桂。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学  
一、云南城镇体系现状 1949年底,云南省设市城市只有昆明,人口28万,属中等城市。五十年代,因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增设了3个城市(个旧、大理、东川),人口都不足10万,属于小城市。同一时期,省会昆明市逐渐发展,人口很快超过50万,成为大城市。直至八十年代初,云南省城镇体系仍由1个大城市,3个小城市,147个建制镇(其中124个县城)所组成。1982年以来,为适应体制和机构改革需要,设立了昭通、开远、曲靖、玉溪、楚雄、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鞠远果  
城镇体系是一定区域内的城镇聚集体,它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发达的经济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湘西州地处偏远山区,自然地理环境较差,交通闭塞,经济贫困,城镇化水平低,城镇体系不健全。文章透视了该地区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城镇体系建设进行大胆构想,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更和  马桂先  
本文在研究南阳地区城镇发展历史和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区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职能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该区城镇体系今后的发展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伟  陈浮  濮励杰  彭补拙  
以六合、江浦县为例,运用地价评估的相关理论,在区域城镇土地分等估价的基础上,建立了基准地价体系,并由此推导出区域城镇土地比价体系,对深化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市场,完善地价体系,实现土地资源资产化等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安瑞春  
针对湘南旱地复种指数低、土肥瘠薄的问题,以高产高效和培肥地力为目标,研究了5种旱地种植制度。结果表明:5种种植制度均能大幅度地提高产量、效益及培肥地力,其中以“玉米+大豆/红薯/油菜+绿肥”最好,可大面积推广,其它种植模式可在部分地区推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楚琳  石磊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湖南省主要的欠发达地区之一。从当前湘西自治州小城镇发展基本情况出发,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通过建立生态环境系统、基础建设与管理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四大子系统,构建出湘西州绿色生态小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2012-2016年湘西自治州绿色生态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说明湘西自治州的基本可持续发展能力状态良好,有着较强的发展势头,但是近五年湘西自治州的社会发展水平并未明显增长,这也说明了目前湘西地区的社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军  
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周军城镇体系(urbansystem)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规模不等、性质不同的城镇及其职能区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制约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地域城镇系统。该概念的内涵可概括为:①任何城镇体系都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相对完整统一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寅康  徐梦洁  彭补拙  
本文建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城镇类、等、级及基准地价的城镇土地等级体系,为兵团农垦城镇不同层次的土地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深化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市场,实现土地资源资产化等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国华  朱翔  唐承亮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经济最发达、城镇最密集的地区。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极富个性的城市群 ,它的优化建设不仅受到湖南省的关注 ,而且受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世界银行的重视。这一区域现有 3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8个县城、158个一般建制镇及 362个集镇。其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等级为首位型分布 ,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按综合实力 ,7个设市城市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首位城市规模偏小、城镇等级体系不完整、小城镇数量多而规模小是该区城镇等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应以长株潭 3个核心城市的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 ,加强城镇体系的中心化趋势 ;应积极促进浏阳、醴陵、湘乡等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规模升级 ;应将宁乡、攸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明珠  尹发能  
基于统计学和分形理论,对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的城镇规模级别分布维数、空间关联维数、空间集聚维数等分形维进行计算与分析。3项指标的相关系数都较高,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空间自组织现象明显,存在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形特征;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具有规模分布较均衡、城市分布交通指向性明显、城市空间关联较弱、城镇体系内各城市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等基本规律与特征。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相关的优化调控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坚  白永平  孙克  王世金  
分形维数是刻画城镇体系结构的有效参数。将"红三角"地区分成韶关、郴州、赣州三个城镇体系,分别测算各个城镇体系的Hausdorff维数、空间关联维数及牛鸦维数比、随机集聚维数。测算结果表明:①赣州、郴州两市的中等位序城市较多,人口分布比较均衡,而韶关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差异明显,人口分布差异程度较大,韶关市区人口规模大,具有较强的垄断性;②各城镇体系中的城镇有集中到某一地理线上的趋势,具有轴线特征,同时整个地区的交通网络比较完善,整体通达性好,但城镇体系空间关联程度不够紧密;③各城镇体系空间分布呈现集聚性特征。最后对"红三角"地区城镇体系建设提出了发展次级中心城镇、加强区域空间结构轴建设、适当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淑琴,殷永江  
沿海城镇地理位置优越,对内对外交通便捷,可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吸收两种资金和技术,成为沿海经济发展的基地与核心。 随着沿海经济地带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改革开放,海洋资源的开发,港口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沿海城镇必将迅速发展。新城镇的产生和原有城镇规模的扩大,对充分发挥沿海的优势,寻求整体综合效益最佳,避免盲目发展建设,把沿海城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宏观上探讨其结构与功能,进行合理地组织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和平,沈琼,廖万林,邱道持,谢德体  
“小城镇·大战略”。小城镇建设中土地是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其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分析了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含义,可持续评价的原则,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方法对小城镇土地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对小城镇土地利用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国华,朱翔,肖卓  
长株潭地区城镇职能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职能同构、第三产业落后、工业主导行业层次低、高新技术行业和高附加值行业少是该区城镇职能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应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作为城镇职能升级的突破口 ;应合理分工 ,科学选择设市城市的优势社会经济职能 ;应突出特色 ,科学定位小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