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8)
2023(2887)
2022(2601)
2021(2483)
2020(2263)
2019(4934)
2018(4953)
2017(9146)
2016(5474)
2015(6296)
2014(6417)
2013(6310)
2012(6368)
2011(5810)
2010(5982)
2009(5611)
2008(6005)
2007(5592)
2006(5058)
2005(4730)
作者
(19354)
(16231)
(16231)
(15355)
(10515)
(8165)
(7254)
(6499)
(6148)
(6054)
(5604)
(5548)
(5440)
(5339)
(5308)
(4982)
(4898)
(4754)
(4727)
(4485)
(4186)
(4114)
(4066)
(3748)
(3651)
(3650)
(3641)
(3583)
(3566)
(3476)
学科
(21925)
经济(21892)
管理(13185)
(11943)
(9283)
企业(9283)
方法(8362)
(7519)
数学(6618)
(6605)
地方(6496)
数学方法(6419)
中国(5353)
(4859)
贸易(4850)
(4722)
(4684)
(4365)
农业(4278)
业经(4176)
理论(4093)
(3674)
金融(3673)
(3537)
地方经济(3302)
教育(3276)
(3269)
银行(3231)
(3086)
(3066)
机构
大学(85340)
学院(83488)
研究(34824)
(29159)
经济(28386)
管理(26098)
中国(24884)
科学(24486)
(22791)
理学(21656)
理学院(21272)
管理学(20587)
管理学院(20438)
(20230)
(19798)
研究所(18441)
农业(18349)
业大(16803)
中心(15377)
(13933)
(13780)
(13056)
北京(12917)
(12180)
师范(12008)
(11935)
农业大学(11784)
科学院(11524)
(11188)
财经(10682)
基金
项目(54106)
科学(39775)
基金(37436)
(35762)
国家(35477)
研究(34958)
科学基金(27352)
(20886)
社会(20081)
基金项目(19504)
自然(19208)
(18812)
社会科(18812)
社会科学(18803)
自然科(18692)
自然科学(18685)
自然科学基金(18286)
资助(16388)
教育(15648)
编号(13465)
重点(12917)
成果(12135)
计划(12041)
(12014)
科技(11619)
(11423)
(10496)
科研(10407)
课题(10190)
创新(9965)
期刊
(36208)
经济(36208)
研究(24652)
学报(21714)
(21492)
中国(19911)
科学(16895)
大学(15095)
农业(14519)
学学(14325)
(10776)
管理(10190)
教育(10078)
(8306)
(7123)
金融(7123)
业大(6704)
技术(6115)
(5880)
农业大学(5597)
财经(5518)
问题(5034)
经济研究(4887)
(4859)
业经(4743)
资源(4607)
图书(4589)
科技(4474)
(4450)
林业(4350)
共检索到134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江世高  李三要  朱晓花  刘西苑  李燕骄  刘海华  肖怀治  汪春玮  
为筛选适宜湘中丘陵区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本试验比较了27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在湘中丘陵区种植青贮玉米能获得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和营养品质。在生物学产量方面,‘明凤159’、‘SA336’、‘北农青贮356’、‘北农青贮208’、‘利单588’、‘利单389’、‘利单638’共7个品种表现优异,干草产量在20 t·hm-2以上。在品质方面,粗蛋白含量为7.91%~9.0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0.03%~58.8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0.63%~29.90%。通过欧式聚类分析获得4个类群,第I类群6个青贮玉米品种综合性状更好,其中‘利单638’和‘利单588’营养品质更佳,可在湘中丘陵区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尚洪  陈红琳  沈学善  王昌桃  刘定辉  
为探索川中丘陵区套作春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倒折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单株绿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群体干物质和叶面积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对群体的调控效应大于单株。‘成单30’种植密度由3.75×104株/hm2增加至6×104株/hm2,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但超过6×104株/hm2后,穗粒数、百粒重显著降低,茎秆倒折率显著上升,从而导致玉米减产。小麦玉米套作"双三O"种植模式下,供试品种"成单30"获得较高产量的种植密度为5.25×104~6×104株/hm2,高产群体结构指标吐丝期LAI为4.7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学善  陈尚洪  陈红琳  曹均成  刘定辉  
在川中丘陵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其中,处理6产量最高,处理2产量最低,分别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6.0%和18.6%。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8.55%,表明土壤属于下等肥力。N、P、K对玉米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P>K,增产效果居首位的为氮肥,施用纯N 24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826.00 kg/hm2;P肥的增产幅度次之,施用纯P 72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542.50 kg/hm2;施用纯K 45 kg/hm2的增产效应为1207.50 kg/hm2。在不同肥料的交互作用中,N×P的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最大,N×...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爱民  李飞  封志明  
在南方红壤丘陵区传统种植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水旱轮作、旱地间作等方式,发展玉米生产,建立“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复合结构模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而且还能促进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将新模式和传统的较好模式轮换种植,还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提高持续生产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淑华  冯志茹  孙丽楠  赵淑芬  
通过对4个青贮玉米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结果表明,科多八号和科多四号初期生长较缓慢,日生长量分别为3.51cm/d和3.18cm/d,7月30日后生长加快,日生长量达到4.66cm/d和5.36cm/d,科青一号和英红玉米则正好相反;在4个品种和两个施肥处理中以科多四号和科多八号产量较高,施肥为N37.5P225K225的处理中,科多四产量最高,达到143578.5 kg/hm2,经济效益最好,达到11486元/hm2,4个品种的产量(114767.6~143578.5kg/hm2)均高于处理N37.5P225K150的产量(98814.0~120244.5kg/hm2);科多四号和科多八号叶量丰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U.Simon  周寿荣  毛凯  
1991~1994年,在四川雅安进行了几种春性饲料(小鹅草、红薯、赤豆、赤小豆、籽粒苋)分别与玉米间套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间红薯(刈青1次或3次)两间作系统的间套作物获得了很高的饲料价值(DM5210~5580kg/ha,TDOM3790~4070kg/ha,CP670~700kg/ha,ME3.22~3.49×104MJ/ha),特别是大量代谢能;玉米间籽粒苋、赤小豆和赤豆三间作系统也获得了较高的饲料价值(DM1750~3360kg/ha,TDOM1110~1480kg/ha,CP380~570kg/ha,ME0.79~0.98×104MJ/ha);以上5间作系统玉米产量在稍低于对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茜茜  葛兆鹏  裴玉贺  赵美爱  李军  宋希云  郭新梅  
【目的】本研究旨在38个参试青贮玉米品种中筛选出适于在青岛地区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设计,对38个来自不同生态区常用青贮玉米品种成熟期的株高、穗位高、鲜重、干重、干物率、叶片数、株型、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9个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同时用聚类分析法将38个供试品种分成5个类群并分析总结每一类群的主要特性,以期为青贮玉米品种的筛选、推广和选育提供理论参考。【结果】38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叶片数多为13片叶,株型主要为紧凑型和半紧凑型,株高最高的为先玉1225(317.1 cm),穗位高最高的为新饲玉12号(154.2 cm),华美1号的株高和穗位高均最低,分别为239.1和69.8 cm;参试青贮玉米的平均干物质率为25%。在品质方面,NDF含量为54.67%~89.00%,ADF含量为31.33%~62.00%。通过系统聚类分析获得5个类群,其中第5类群中所包含的新单61、沈农H5065、先玉335、新玉31号、农华101、饲玉1号、农研青贮2号和祥玉9号八个青贮玉米品种株高与穗位高适宜,且NDF和ADF含量较低。【结论】进一步对这9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综合评价分析发现,农华101和新玉31号品种在青岛地区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玲  徐开未  胡月秋  蒋帆  周元  莫太相  陈远学  
[目的] 探究增加种植密度对川中丘陵区春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的影响,旨在为解析四川盆地春玉米密植高产宜机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和2018年两年,在川中丘陵区农业大县中江县开展田间试验,以全国耐密品种郑单958(ZD958)和西南耐密宜机收品种仲玉3号(ZY3)为试验材料,2017年设置5.25、6.00、6.75、7.50、8.25万株·hm~(-2) 5个密度处理,2018年设置4.50、6.00、7.50、9.00万株·hm~(-2) 4个密度处理,测定籽粒灌浆和含水量动态变化,以评价增加种植密度对两种耐密春玉米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的影响。[结果](1)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收获期百粒干物质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变化趋势,密度每增加0.75万株·hm~(-2),ZD958和ZY3籽粒灌浆速率分别平均减少1.66%和3.36%,百粒质量分别平均减少1.66%和3.32%;密植效应对玉米籽粒灌浆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影响较大。(2)ZD958和ZY3从吐丝到生理成熟时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1 133和1 074.7℃,到收获期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1 316和1 279.5℃,均表现为ZD958>ZY3。(3)两品种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均在30%以上;达到适宜机收条件的籽粒含水量28%和25%时所需有效积温因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每增加0.75万株·hm~(-2),ZD958平均增加26.98和35.95℃,ZY3平均增加5.35和19.65℃;ZY3总脱水速率较ZD958大,到达适宜机收的时间较ZD958短。(4)收获期百粒质量、籽粒总脱水速率、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均与有效积温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而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有效积温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种植密度增加会导致玉米籽粒灌浆性能及脱水速率降低,品种间密度效应存在差异,适宜密植可获高产,ZD958为6.75万株·hm~(-2)时籽粒灌浆性能最好,产量最高为10 419.00 kg·hm~(-2),ZY3为6.00万株·hm~(-2)时籽粒灌浆性能最好,产量为9 861 kg·hm~(-2),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10949.45 kg·hm~(-2);ZY3与ZD958相比,籽粒灌浆及脱水速率受密度影响小,到达生理成熟及适宜机收条件所需灌浆期有效积温低,总脱水速率快,更适合作为川中丘陵区密植宜机收品种推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虹荣  李廷轩  戢林  余海英  黄亿  
本文汇总川中丘陵区2005-2010年玉米"3414"田间试验结果,旨在筛选出反映土壤供氮能力的可靠指标,建立氮肥施肥指标体系。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以相对产量60%、70%、80%、90%为标准,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划分为5个等级,运用养分平衡法计算最佳氮肥(N)推荐用量,比较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的氮肥效应。结果表明:1有机质与缺氮区相对产量、最佳施氮量建立"直线模型",回归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686和0.2579,预测精度较高。全氮、碱解氮与缺氮区相对产量、最佳施氮量的回归决定系数R2均不足0.2。因此,有机质为反映土壤供氮能力和推荐施氮的优选指标。2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很丰富(>3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漆良华  范少辉  肖文发  艾文胜  孟永  杜满义  曾立雄  
经营模式对毛竹林生物量、碳贮量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湘中丘陵区毛竹笋用林(Ⅰ)、笋材兼用林(Ⅱ)和材用林(Ⅲ)3种不同经营目标下的竹林年龄结构、生物量分配及碳贮量格局。结果表明:应减少1~2a、增加5~6a生竹的留养比例,控制达到1~2a、3~4a、5~6a各占1/3左右的立竹年龄结构。不同层次生物量表现为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毛竹笋用林经营有利于增加乔木层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51.83~55.66t/hm2、88.95%~92.93%,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54~2.58t/hm2、2.58%~4.43%,凋落物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2.69~3.86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尚洪  陈红琳  沈学善  王昌桃  张玉兰  刘定辉  
设置3个密度和3个施氮量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四川丘陵区机播夏玉米生长特征、产量及倒伏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产量和倒伏的主要因素。营养生长阶段玉米株高、抽雄吐丝期叶面积指数、群体生物量和有效穗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达7500株.hm-2提高穗着粒、百粒重、空秆率,降低穗长、结实长、穗粗、行数、行粒数。当密度为6000株.hm-2,施氮量375 kg.hm-2能获得最佳产量。夏玉米倒伏以茎折为主,茎折多发生在受密度和施氮量显著影响的基部第5节和第6节,密度为6000株.hm-2且施氮量375.hm-2能降低总倒伏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松  喻华  陈琨  曾祥忠  樊红柱  涂仕华  秦鱼生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川中丘陵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使用稳定性尿素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及氮效率的影响。【方法】设置6个处理:无氮肥(CK)、普通尿素1次施用(UB_(100%))、普通尿素2次施用(UD_(100%))、稳定性尿素1次施用(DMPP_(100%))、75%普通尿素2次施用(UD_(75%))和75%稳定性尿素1次施用(DMPP_(75%))。【结果】与UD_(100%)处理相比,DMPP_(100%)的周年作物产量增加3.99%;周年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9.09个百分点,其中小麦季提高7.59个百分点,玉米季提高9.76个百分点;周年作物吸氮量提高20.22%,其中小麦季提高14.34%,玉米季提高23.62%。稳定性尿素处理在作物生长前期的土壤中硝态氮浓度低于普通尿素处理,而在小麦/玉米生长中后期(开花期以后)的植株吸氮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合理施用稳定性尿素,既可保障作物产量,又可提高作物生长中后期的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慧颖  李春喜  唐生华  王子录  白永吉  
为了筛选出适宜青海旱地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引种了3个品种在海拔2 040m的青海旱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豫玉22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株高314.80cm,单株鲜重1 148.67g,单株干重257.96g,单株绿叶数13.60片,鲜草产量121 066.95kg·hm-2,较金穗3号和金凯3号分别增产44.70%和6.74%,干草产量分别增产11.42%和11.09%。干草中粗蛋白含量达6.94%,粗脂肪含量达13.87g·kg-1,钙含量达3.82g·kg-1。以上结果说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锟  项文化  邓湘雯  杨晶晶  邓杰  
用静态箱采集气样,气相色谱法测定CO2浓度,研究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类型土壤CO2排放量,分析森林类型、季节、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土壤CO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月均土壤CO2排放量的最大值(350.476 mg.m-2h-1)和最小值(34.731 mg.m-2h-1)分别出现在7月份和2月份的杉木林,各森林类型的月均土壤CO2排放量之间的差异性显著(p<0.05)。各森林土壤CO2排放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马尾松林与南酸枣林、青冈林的土壤呼吸量在季节动态上趋势相似。4种森林类型土壤CO2排放与各层(0、5和10cm)土壤温度之间呈显性指数相关(p<0.001),但与土壤含水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郑美  李娟  王玉芬  白岚方  张德健  
为探究内蒙古高原(东华北地区)玉米(Zea mays)青贮时间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确定最适玉米青贮用品种及青贮时间,促进畜牧业发展。选用‘先锋38P05’、‘先玉1409’、‘海玉11’、‘利合228’和‘A6565’ 5个品种,设置青贮0、15、30、45、60和90 d,测定其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各品种青贮30 d后pH小于4.00;青贮过程中不同品种间乳酸(LA)、乙酸(AA)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先玉1409’青贮45 d的LA最高占鲜物质(FM)的6.18%。各品种青贮45 d后营养成分变化趋于稳定;青贮90 d后‘先玉1409’的干物质(DM)、粗脂肪(EE)和相对饲喂价值(RFV)最高,干物质为21.73%, EE和RFV分别占干物质(DM)的5.43%、170.36%,粗蛋白(CP)损失率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CP损失率为36.63%,ADF占干物质的23.21%。综上,玉米青贮45 d后品质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内蒙古高原(东华北地区)选用‘先玉1409’作为青贮原材料,青贮效果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