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5)
- 2023(16309)
- 2022(14049)
- 2021(13077)
- 2020(10983)
- 2019(24965)
- 2018(24495)
- 2017(46908)
- 2016(26062)
- 2015(28815)
- 2014(28585)
- 2013(28138)
- 2012(26219)
- 2011(23640)
- 2010(23388)
- 2009(21342)
- 2008(21241)
- 2007(18594)
- 2006(16175)
- 2005(13978)
- 学科
- 济(98177)
- 经济(98058)
- 管理(71535)
- 业(67308)
- 企(55375)
- 企业(55375)
- 方法(46199)
- 数学(39855)
- 数学方法(39290)
- 学(27862)
- 农(26642)
- 中国(24849)
- 财(24431)
- 业经(21429)
- 地方(20888)
- 贸(18872)
- 贸易(18861)
- 易(18279)
- 农业(17945)
- 环境(17595)
- 制(17020)
- 理论(16648)
- 技术(15995)
- 和(15980)
- 务(15752)
- 财务(15682)
- 财务管理(15655)
- 企业财务(14884)
- 银(14671)
- 银行(14576)
- 机构
- 大学(374864)
- 学院(371201)
- 管理(140263)
- 济(137303)
- 经济(134205)
- 研究(130994)
- 理学(122486)
- 理学院(120934)
- 管理学(118250)
- 管理学院(117617)
- 中国(93389)
- 科学(90008)
- 京(80781)
- 农(75673)
- 所(69110)
- 业大(66541)
- 研究所(64198)
- 财(61221)
- 农业(60114)
- 中心(58170)
- 江(53762)
- 北京(50535)
- 财经(50182)
- 范(50063)
- 师范(49395)
- 院(47943)
- 经(45662)
- 州(43745)
- 经济学(40664)
- 省(40600)
- 基金
- 项目(266006)
- 科学(205864)
- 基金(192353)
- 研究(180892)
- 家(174026)
- 国家(172661)
- 科学基金(144714)
- 社会(111803)
- 社会科(105852)
- 社会科学(105820)
- 省(104384)
- 基金项目(103136)
- 自然(99700)
- 自然科(97362)
- 自然科学(97325)
- 自然科学基金(95555)
- 划(89596)
- 教育(82155)
- 资助(79144)
- 编号(70635)
- 重点(60638)
- 部(56578)
- 成果(56328)
- 发(56003)
- 创(54604)
- 计划(53251)
- 科研(52322)
- 创新(51156)
- 课题(49557)
- 大学(47771)
- 期刊
- 济(145765)
- 经济(145765)
- 研究(101329)
- 学报(77433)
- 农(67693)
- 中国(66384)
- 科学(66180)
- 大学(56035)
- 学学(53417)
- 管理(48456)
- 农业(46465)
- 财(44662)
- 教育(37361)
- 技术(28308)
- 融(27563)
- 金融(27563)
- 业(24420)
- 业经(24309)
- 财经(23753)
- 经济研究(22949)
- 业大(21808)
- 版(21298)
- 科技(20692)
- 经(20233)
- 林业(19593)
- 问题(19592)
- 图书(18617)
- 资源(17945)
- 农业大学(17220)
- 技术经济(16686)
共检索到525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梁贵 项文化 赵仲辉 樊刚惟 杨丹
钾(K)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土壤中K含量主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森林经营活动和树种组成不同,森林土壤中K含量差异性较大,表现一定的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在1hm2石栎-青冈栎常绿阔叶林样地内的10 m×10 m小样地中心位置,分采集0~10、10~20和20~30cm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K元素含量,用地统计学理论分析土壤K含量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土壤K含量与土壤其它养分元素(有机C、N、P)、地形因子(海拔、凸凹度和坡度)和凋落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30 cm土壤K含量平均值为28.04 g/kg,为中等变异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除20~30cm土层中K含量符合线性模型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明坚 陈启常 李铭红 史美中 曹剑波
1990年至今对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报道了死地被层现存量,死地被层(包括L、F、H三亚层)和土壤(包括A、E、B三层)中C和8种养分元素的分布,以及植物对养分元素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死地被层现存量为14.141t/hm2,其中H>F>L.死地被物中9种元素含量和贮量大小依次为C>N>Ca>Mn>K>Mg>P>Zn>Cu,而土壤中为C>N(K)>K(N)>Mg>Mn>Ca>P>Zn>Cu。与其它地区相比,本区土壤中Mn和N的含量较高而P和Ca较低.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层次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自表层至深层,C、N、Ca、Mn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K、Mg的含量均在表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华强 汤孟平 崔瑞蕊
采用地统计相关原理分析了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异质特征。研究发现:①土壤有机质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而碱解氮、全氮和有效磷空间自相关为中等程度;速效钾在不同的步长和间距范围下,揭示其空间变异特征的模型不同,其空间变异比较复杂,在不同尺度下空间格局存在差异;②决定土壤养分空间格局的尺度以碱解氮最大,为4.21~169.50 m,而有效磷的空间异质性尺度最小,为4.21~50.20 m;③分形维数大小定量反映了不同营养成分空间格局差异及尺度依赖特征,速效钾分形维数较大,尺度依赖性强,空间格局复杂;有机质分形维数最小,空间相对简单;全氮、有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明坚
研究了分布于浙江建德林场和黄山西北坡4 个不同发育阶段青冈常绿阔叶林(7 龄林、20 龄林、40龄林和近熟林) 的动态特征。青冈林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种类组成体现出以青冈和其它常绿种类占优势,并伴有一定比例落叶成分的特征。群落的叶面积7 龄时比20 龄高,20 龄后逐渐增大,近熟林中达12-8 。个体密度和物种数在林木层、藤本植物和草本层中以7 龄时为最高,7 龄林中缺乏的下木层则在后3 个阶段中呈上升态势。4 个阶段林木层、下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 - Wiener 指数分别为3-32 ~4-88 、3-59 ~4-14 、1-14 ~2-36 ,其动态与结构和物种数相似。优势种青冈能在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元彬 黄从德 胡庭兴 涂利华 周世兴 肖永翔 唐剑东
【目的】研究不同氮沉降处理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NH_4~+-N和NO_3~--N分布及其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CK,0g/(m~2·年))、低氮(L,5g/(m~2·年))、中氮(m,15g/(m~2·年))和高氮(H,30g/(m~2·年))4个氮沉降水平,从2013年11月开始,每15d进行1次模拟氮沉降,于2014年5月和11月采集0~20Cm土层土样,并测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和pH值等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氮沉降处理土壤NH_4~+-N和NO_3~--N与其他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无氮沉降背景下(CK),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无机氮含量为14.66~16.97m...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樊纲惟 项文化 雷丕峰 邹丽梅
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国有林场的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样地内,用等距离布点法采集土壤和凋落物样品,分析常绿阔叶林内土壤(0-30 cm)、凋落物和腐殖质层的磷素(P)含量,研究土壤全P和有效P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土壤全P和有效P与海拔、凹凸度、凋落物生物量、凋落物全P含量和腐殖质层全P含量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土壤全P和有效P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分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土壤(0-30 cm)全P含量范围为0.200-0.402 g/kg,有效P含量为2.2-6.7 mg/kg。林地土壤全P含量呈条带状的梯度变化,高值区出现在海拔较低的沟谷洼地,低值出现在山脊地带;有效P含量则呈斑块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萌 岳天 李永夫 李永春 何洁 肖永恒 姜培坤 周国模
研究天然林改造为人工林对土壤养分库的影响,对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为探明天然常绿阔叶林改造为板栗林对土壤氮磷钾库及酶活性的影响,在浙江省临安市三口镇采集了相邻的天然常绿阔叶林和板栗林(板栗林由天然常绿阔叶林改造而来)的表层(0~20 cm)与亚表层(20~40 cm)土壤,测定土壤不同形态氮磷钾素和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pH值、水溶性有机氮(WSON)和微生物量氮(MBN)均显著降低,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表层土壤全氮含量显著增加,而亚表层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变化;表层土壤树脂提取态磷(Resin-P_i)、碳酸氢钠提取态无机磷(NaHCO_3-P_i)、氢氧化钠提取态无机磷(NaOH-P_i)、盐酸提取态磷(HCl-P_i)和残余态磷(Residual-P)含量分别增加了61.4%、53.5%、19.2%、55.1%和25.3%,亚表层土壤ResinP_i、NaHCO_3-P_i、HCl-P_i和Residual-P含量分别增加了64.6%、61.2%、13.7%和17.3%;而表层土壤碳酸氢钠提取态有机磷(NaHCO_3-Po)和氢氧化钠提取态有机磷(NaOH-Po)含量分别下降了24.8%和18.3%,亚表层土壤NaHCO_3-Po和NaOH-Po含量分别下降了20.5%和7.7%;表层土壤的速效钾、缓效钾、矿物态钾和全钾含量均显著增加,亚表层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显著增加,而矿物态钾和全钾无显著变化;表层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亚表层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综上,上述林分转变对土壤无机氮磷钾库具有正面效应,而对土壤有机氮磷钾库与酶活性具有负面效应。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板栗林 土壤养分库 土壤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萌 岳天 李永夫 李永春 何洁 肖永恒 姜培坤 周国模
研究天然林改造为人工林对土壤养分库的影响,对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为探明天然常绿阔叶林改造为板栗林对土壤氮磷钾库及酶活性的影响,在浙江省临安市三口镇采集了相邻的天然常绿阔叶林和板栗林(板栗林由天然常绿阔叶林改造而来)的表层(020 cm)与亚表层(2040 cm)土壤,测定土壤不同形态氮磷钾素和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pH值、水溶性有机氮(WSON)和微生物量氮(MBN)均显著降低,而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表层土壤全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板栗林 土壤养分库 土壤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蔡飞 陈爱丽
青冈林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最主要的类型之一。本文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建德山区青冈林中主要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态过程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该区青冈林中的优势种青冈、石栎的种群结构呈现不规则的倒J字型,为间歇型种群。青冈种群的分布格局随着年龄增长从集群分布变化到随机分布,体现了种群的生态策略和适应机制。本文还详细分析了群落中不同层次主要植物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原因,还对无性系青冈种群数量结构及其动态作了初步的统计分析。
关键词:
种群结构,种群动态,青冈林,浙江省建德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媛媛 陈奇伯 黎建强 赵维娜 刘佩琪
为探究天然常绿阔叶林理化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运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省玉溪市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钾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容重、全钾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2)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与理化性质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钾强烈的直接作用是影响该区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的主导因子,而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强烈的直接作用是决定土壤过氧化氢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飞 邹斌 郑景明 戴伟
【目的】研究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中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组织化学元素含量与根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大岗山次生林内6个受外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刨花润楠、小叶青冈、拟赤杨、丝栗栲、檵木和梓木)和5个受内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山乌桕、深山含笑、杉木、木荷和油桐)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对根系进行分级后,测量并比较各树种前5级根之间根长、比根长及C、N含量的差异。【结果】在细根形态方面,11个树种的根长均表现出随序级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而比根长的表现则相反;在细根C、N含量方面,除3个树种(山乌桕、檵木和梓木)5级根C含量小于4级根、1个树种(油桐)2级根C含量小于1级根外,其余7个树种根组织的C含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窦啸文 吴登瑜 张笑菁 汤孟平
【目的】研究常绿阔叶林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探究影响胸高断面积生长量的因素,为常绿阔叶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为对象,先对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与胸径、竞争和地形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随后对不同径级、冠幅等级和竞争等级的胸高断面积生长量进行差异性分析,最后基于岭回归分析法,建立以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对数为因变量的单木生长模型,定量描述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与胸径、竞争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胸径、冠幅、竞争与胸高断面积生长量的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531、0.427、-0.340。林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随着林木胸径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径级间差异极显著(P<0.01)。林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随着林木冠幅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冠幅等级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竞争等级的林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差异极显著(P<0.01),且低度竞争时的林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最大。基于径阶平均值的单木生长模型优于基于单株林木的单木生长模型,且2类模型中胸径因子的回归参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在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中影响胸高断面积生长量的主要因子是胸径、冠幅和竞争指数。图3表4参4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帅锋 刘万德 苏建荣 张志钧 刘庆云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林、恢复15年及30年群落的野外调查及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试验,探讨其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中共有1667粒种子萌发,分属30科65属76种;恢复15年群落土壤种子库密度最高,每m2达(361±69.87)粒,原始林次之,为(142.5±27.5)粒,恢复30年群落最低,为(108.33±30.01)粒;恢复30年群落土壤种子库多样性最高。种子生存策略与群落结构是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3种群落类型土壤种子库生活型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恢复15年群落中1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密度要显著高于恢复30年群落。恢复15年与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元彬 黄从德 胡庭兴 涂利华 周世兴 肖永翔 高保丹
【目的】研究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对模拟氮沉降量的响应,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通过野外原位试验,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测定对照(CK,0g/(m~2·a))、低氮(L,5g/(m~2·a))、中氮(m,15g/(m~2·a))和高氮(H,30g/(m~2·a))4个氮沉降水平的土壤呼吸速率,分析土壤呼吸速率与10Cm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关系,以及氮沉降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呈单峰型,在夏季较高,冬季较低。模拟氮沉降处理4次后,各氮沉降处理开始表现出对CO_...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华西雨屏区 氮沉降 土壤呼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秀秀 王忠诚 李程 郭灏 金珂丞
为探究浙江省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2012年至2013年,在浙江省天童山对常绿阔叶林的凋落物量进行为期2 a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1)两年的凋落物产量分别为1 005.68 g/m2和773.48 g/m2,年平均为889.58 g/m2。这两年各组分产量的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叶>枝>碎屑>树皮>花>种/果,其中叶占58.88%,为优势组分。2)2年的凋落物月产量的季节变化均呈现不规则型变化趋势,出现3个峰值,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8月和5月,各组分的峰值月也存在差异。3)凋落物量受气温和最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 季节变化 气象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