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3)
- 2023(11122)
- 2022(10031)
- 2021(9698)
- 2020(7991)
- 2019(18877)
- 2018(19041)
- 2017(36404)
- 2016(19995)
- 2015(22869)
- 2014(22974)
- 2013(22536)
- 2012(20617)
- 2011(18414)
- 2010(18518)
- 2009(16645)
- 2008(16282)
- 2007(14261)
- 2006(12625)
- 2005(11183)
- 学科
- 济(74536)
- 经济(74441)
- 管理(56123)
- 业(52048)
- 企(43424)
- 企业(43424)
- 方法(32642)
- 数学(27481)
- 数学方法(27068)
- 农(21518)
- 中国(19382)
- 财(19225)
- 学(18343)
- 业经(17030)
- 地方(16939)
- 理论(14650)
- 农业(14224)
- 制(14110)
- 贸(13352)
- 贸易(13345)
- 和(12914)
- 易(12907)
- 务(12572)
- 财务(12501)
- 财务管理(12461)
- 环境(12235)
- 教育(11992)
- 企业财务(11732)
- 技术(11683)
- 银(11195)
- 机构
- 学院(276369)
- 大学(274654)
- 管理(109169)
- 济(100006)
- 经济(97372)
- 理学(93679)
- 理学院(92582)
- 管理学(90791)
- 管理学院(90316)
- 研究(89887)
- 中国(67668)
- 京(59500)
- 科学(58839)
- 财(47222)
- 所(45988)
- 农(44746)
- 业大(42415)
- 江(42065)
- 研究所(41604)
- 中心(41409)
- 范(38772)
- 师范(38426)
- 北京(37961)
- 财经(37299)
- 农业(34984)
- 州(34720)
- 经(33638)
- 院(33120)
- 技术(31692)
- 师范大学(30714)
- 基金
- 项目(186751)
- 科学(144276)
- 研究(139219)
- 基金(131214)
- 家(113817)
- 国家(112801)
- 科学基金(96053)
- 社会(82418)
- 社会科(77715)
- 社会科学(77691)
- 省(74911)
- 基金项目(70771)
- 教育(64291)
- 自然(63510)
- 划(62282)
- 自然科(61898)
- 自然科学(61885)
- 自然科学基金(60708)
- 编号(59852)
- 资助(54208)
- 成果(48937)
- 重点(41744)
- 课题(41285)
- 部(39802)
- 发(39739)
- 创(38495)
- 项目编号(36305)
- 创新(35758)
- 科研(35574)
- 大学(35147)
共检索到409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亮 杜耘 刘蜀治
湖滨带湿地是面源污染汇入湖泊的过渡区域,也是湖泊天然的保护屏障。磷素是面源污染的主要组成,同时也是水体中最难被去除的污染物之一,其过量输入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湖滨带湿地的截磷作用能大大削减进入湖泊的外源磷负荷,研究湖滨带湿地的截磷机制对于水污染防治和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具有显著意义。简述了湖滨带湿地截磷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机理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展宏观大尺度分析、微观协同作用与模型研究,强化湖滨带湿地的截磷效率,提升湖滨带湿地的整体生态功能,是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面源污染 定量 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艳红 靖玉明 刘道行 孟飞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新薛河入湖口湖滨带人工湿地修复区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该地区的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以评价退耕还湿措施对湖滨带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生态修复工作,湖滨带退化湿地中的植物物种数量由修复前的16科25种提高到修复后的24科47种。修复后的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其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未修复地区,其中,修复后的湿地高位台田区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619、0.745和0.860,远高于未修复高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云根 王妍 齐丹卉 李梦莹 徐晓军
以云南阳宗海南岸湖滨湿地表层沉积物磷形态为研究对象,分析沉积物磷形态含量(磷酸二钙型Ca_2-P、磷酸八钙型Ca_8-P、磷酸铝盐Al-P、磷酸铁盐Fe-P、闭蓄态磷酸盐O-P、磷石灰型Ca_(10)-P)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特征,探究13项环境因子与磷形态之间的关系,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湖滨湿地沉积物6种磷形态在分布上无明显季节性规律且各磷形态含量呈湖岸至湖心递减趋势,以Ca_(10)-P含量为主(占全磷的85%),环境因子沉积物全磷、沉积物总砷、沉积物pH、溶解氧、电导率对磷形态影响较大;线性回归分析能较好地预测惰性磷的时空分布规律(平均相对误差为14.77%),而活性磷相对误差较大,达到28%,可能与环境因子变化对活性磷分布影响显著有关.
关键词:
湖滨湿地 沉积物 磷形态 线性回归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鑫 耿玉清 徐明 刘丽香 林茂
土壤酶参与有机碳和养分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对土壤有机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为探讨湖滨湿地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鄱阳湖滩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011年的2、5、9和11月分别采集0~10 cm的土壤样本,对土壤性质和与有机碳转换相关的3种水解酶和2种氧化还原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土壤性质参数与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月份的土壤pH值、有机碳和氮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但土壤酶活性变化有显著差异。纤维二糖酶和β-糖苷酶活性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而酚氧化酶活性在2月份最高,9月最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11月最高;己丁质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纪文真 陈先刚 姚平 赵晓惠 杨宇明 唐寿岚
为了解滇西北高原未干扰湖泊湿地小气候特征,选取香格里拉县普达措国家公园内碧塔海湖滨草甸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设点定期观测,并利用毗邻设置的自动气象站数据对比订正插值,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滨草甸上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日均值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具有显著的高原气候特征;气温日均值在水平方向上有随距湖边距离增加先升后降的现象,绝对湿度日均值变化情况则相反,草甸周边森林植被和湖泊水体均有降温增湿的同向影响;在地表上20~150 cm高度层内气温和绝对湿度日均值垂直变化不明显,可能受制于过饱和含水下垫面及多风环境;与邻近香格里拉基准气象站对比,碧塔海湖滨湿地具有很明显的冷湿效应。
关键词:
未干扰湖滨湿地 小气候特征 滇西北高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余春 田昆 岳海涛 刘朝蓬 赖建东
选择滇西北高原湿地拉市海湿地湖滨作为研究区域,采用传统的野外植被调查和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植被特征、分布格局及受筑坝蓄水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维管束植物97种,隶属于34科76属,可划分为2个植被类型,3个植被亚型,10个群落类型;拉市海筑坝蓄水过程对研究区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和组成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草甸植被、沼泽植被和湖泊水生植被占研究区面积比重分别从2009年的44.54%、18.69%和36.76%变为2011年的32.59%、13.68%和53.59%,草甸植被和沼泽植被的面积不断缩小,湖泊水生植被面积持续扩大,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小德 任海芳 张万荣 滕水明
调查表明,青山湖湿地生态系统包括了河流、水库、沼泽和以池杉林为主的水上森林,具有功能综合性、物种多样性、景观特异性和生态脆弱性等特征。当前青山湖湿地景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合理的资源保护和旅游规划。规划和建设青山湖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如招引水鸟区、水上森林区和湿地植物专类园等,可以较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景观多样性和特殊性,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图1参6
关键词:
湿地景观 生态系统 保护 开发 青山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湿地的产生及其内涵,给出了城市湿地的定义:是指分布于城市中的湿地,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各类湿地。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研究的总趋势和主要进展,分析了中国城市湿地研究的主要差距,指出了城市湿地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构建了城市湿地学的学科框架。这对于湿地科学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
城市湿地 城市湿地学 生态环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孝国 胡文革 陈登稳 路李鹏 杨迪
本文以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柽柳群落区、盐节木群落区和芦苇群落区等3种典型植被聚居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3块样地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分布情况,了解艾比湖湿地土壤的质量与状况。结果表明:柽柳群落区土壤中微生物分布最多,芦苇群落区次之,盐节木群落区最少,各类微生物的分布情况与土壤含水量、pH、盐度及有机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细菌数量在3个样地中随土层深度递增有增加的趋势,放线菌与真菌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这显示了3块样地中柽柳群落区土壤活性最高、肥力最好,盐节木群落区最差,因此,柽柳及芦苇等植物对改良该区域土壤质量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
新疆艾比湖 湿地 土壤微生物 区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鑫王豪 赵一飞 邹欣庆 唐得昊 刘大伟
滨海湿地严格的厌氧环境造成与其面积不成比例的碳储量,同时有利于CH4的产生。探讨滨海湿地温室气体通量,尤其是CH4通量,对确定滨海湿地究竟是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评估滨海湿地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通过对中国滨海湿地CH4通量的排放机制、时空变化以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总结得出:闽江河口CH4通量明显大于长江口和黄河口,主要原因在于温度和生物量的差异;江苏滨海湿地CH4通量的研究相对薄弱,南方红树林湿地CH4通量的空间差异较大。潮汐对滨海湿地CH4通量的影响呈"M"型:涨潮开始时,CH4通量逐渐增加,随着水位的加深,逐渐减少;当落潮到最适宜产生CH4的水位深度时,大量原先产生的C...
关键词:
滨海湿地 CH4通量 甲烷产生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锡武 李彬 张仁峰
湖滨湿地:湖泊之"肾"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湖滨湿地是湖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滨湿地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促淤造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以及生态旅游、缓解污染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湖滨湿地可以在地表径流入湖前对其所携带的污染物质起到一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文 李梦迪 梁晨 诸葛海锦
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从湿地恢复的理论方法、技术途径和市场机制等多角度探讨了湿地恢复的若干重要论题,涉及湿地恢复的概念及恢复模式、湿地恢复的本底参照和有效性评估、湿地恢复与生态水工学、湿地恢复的社区参与市场运营机制及湿地系统多尺度、整体性恢复等。认为湿地恢复的广义和狭义概念各有其适用条件,在进行湿地恢复实践时,应首先评估确定优先恢复湿地,并依据湿地退化状况,谨慎选择湿地恢复的主动与被动模式;考虑到湿地恢复的不确定性及恢复评估的必要性,应建立更为全面、综合的湿地恢复评价指标体系;论述了生态水工学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湿地恢复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湿地恢复的社区参与市场运营机制等保障措施;最...
关键词:
湿地恢复 国内外进展 热点问题 综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俞飞 宋琦 刘美华
湿地种子库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恢复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开展了大量湿地种子库以及利用种子库进行湿地植被恢复的研究,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了国内外湿地种子库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无性繁殖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而且很多优势物种以无性繁殖为主要的繁殖方式,因此,在湿地种子库研究中,采用广义种子库的概念更为科学。此外,干扰因素,尤其是水文条件变化对湿地种子库的影响非常大。水位的高低,洪水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都会显著影响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和种子萌发格局,进而对地表植物群落产生影响。研究事实证明,在利用种子库进行湿地恢复时,也必须考虑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否则很难实现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恢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詹乃才 王妍 刘云根 侯磊 王书锦 张慧娟
【目的】探讨农业面源污染下岩溶湖滨湿地"水体-植物-沉积物"体系中总磷(TP)的时空分异特征,以期为岩溶湖泊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滇东南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在普者黑湖滨湿地设置典型样地,采用典型样带法布点方式,在研究区布设3条平行样带(编号Ⅰ、Ⅱ和Ⅲ),每条样带上等距布设不同采样点,于2014年10月和2015年1,4,7月采集研究区不同样点对应的水体、沉积物及茭草茎、叶,测定水体总磷(TP)质量浓度和沉积物及植物样品TP含量,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水体TP质量浓度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