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5)
2023(9287)
2022(8345)
2021(8047)
2020(6622)
2019(15443)
2018(15460)
2017(29996)
2016(16386)
2015(18594)
2014(18715)
2013(18529)
2012(16915)
2011(14991)
2010(14673)
2009(13207)
2008(12683)
2007(10749)
2006(9185)
2005(7716)
作者
(46400)
(38256)
(38032)
(36391)
(24486)
(18437)
(17245)
(15122)
(14679)
(13670)
(13390)
(12802)
(12010)
(11985)
(11707)
(11564)
(11553)
(11369)
(10903)
(10822)
(9568)
(9229)
(9172)
(8738)
(8536)
(8534)
(8509)
(8478)
(7648)
(7616)
学科
(62178)
经济(62111)
管理(45662)
(43144)
(37226)
企业(37226)
方法(31304)
数学(26125)
数学方法(25828)
(16396)
中国(15745)
业经(14763)
(14649)
(14447)
地方(13964)
理论(12352)
(11807)
农业(11026)
(10713)
贸易(10708)
教育(10458)
(10366)
环境(10347)
技术(10112)
(9622)
(9545)
财务(9488)
财务管理(9472)
企业财务(8984)
(8880)
机构
大学(227908)
学院(226339)
管理(94327)
(83360)
理学(82686)
理学院(81746)
经济(81381)
管理学(80298)
管理学院(79904)
研究(72088)
中国(51400)
(48427)
科学(46931)
(36577)
(35378)
业大(35025)
(34360)
研究所(32633)
中心(32507)
(31570)
师范(31326)
(31287)
北京(30363)
财经(30163)
(27495)
农业(27074)
(26483)
(25973)
师范大学(25455)
技术(24076)
基金
项目(162729)
科学(127350)
研究(120177)
基金(116920)
(101133)
国家(100234)
科学基金(86370)
社会(73527)
社会科(69505)
社会科学(69484)
(64366)
基金项目(63459)
自然(57085)
自然科(55702)
自然科学(55691)
教育(55117)
自然科学基金(54668)
(53756)
编号(50350)
资助(47683)
成果(40576)
重点(35998)
(35398)
(34055)
课题(34019)
(33761)
项目编号(31315)
创新(31251)
科研(30986)
大学(30402)
期刊
(88909)
经济(88909)
研究(64121)
中国(38947)
学报(36462)
科学(33361)
管理(32996)
(31033)
教育(28300)
大学(27619)
(25960)
学学(25819)
农业(22415)
技术(19341)
(15178)
金融(15178)
业经(15039)
图书(14788)
财经(13714)
经济研究(13020)
理论(12046)
科技(11998)
(11443)
实践(11410)
(11410)
问题(11407)
(10940)
资源(10745)
(10552)
情报(10524)
共检索到315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昭  
随着红色旅游的迅速发展,红色文化在各个地区崛起,成为目前文化建设的热点,红色文化也进入了学界的研究视野,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文章以湖湘红色文化为切入点,探讨湖湘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形态,并从四个层次探讨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天禄  
湖南是红色金融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家农民银行、最早发行的货币均诞生于此,加之湖南籍的老一辈革命家人数众多,给湖湘金融业的发展留下了诸多红色的基因。传承好红色金融文化,弘扬好红色金融传统,对于湖南金融业的发展来说,有着特别深远的意义。铭记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艳   朱剑昌  
湖湘红色基因是湘籍革命先驱领导人民群众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出的坚定信仰、精神风范和优良传统等先进思想因子的总称。湖湘红色基因内涵并非固化,而是流变的,其生命力在于绽放新的时代光芒。高职院校是传承湖湘红色基因的主阵地,文章探讨了新时代高职生湖湘红色基因传承的三条路径:丰富湖湘红色基因时代内涵彰显传承时代性,健全湖湘红色基因宣传机制体现传承系统性,促进湖湘红色基因多向融合赋予传承创新性。传承湖湘红色基因,湖南高职教育会更接地气、更有灵气、更富朝气。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兆峰  陈勤昌  
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革命由挫折迈向胜利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构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一环。文章以概念范畴探析为研究起点,廓清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外延、生成逻辑、共性特质与传承困境,试图构建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长效推进机制。研究发现:(1)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广布于红军长征沿线,其孕育、生成、积淀、发展、传播、创新和嬗变均与红军长征存在内在关联,深受长征文化及长征精神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类非物质形态文化或口述历史;(2)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跨区保护难度较大、长征文化根基不深、非遗传承人才断层、利用方式同质单一与旅游开发利用无序等现实挑战;(3)明确研究发掘、人格活化、教育活化、数字活化、空间活化和产业活化六大实践进路,构建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此外,研究还对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畴及其活化利用实践进路展开延展性讨论,尝试性勾勒长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逻辑关系图谱,以期为建好用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梦涵  
丝绸之路作为各国交流互鉴的新窗口,自开通伊始,便承载着多国度、多民族、多地域文化的融合碰撞。在这条绵亘万里的商业通道上,悠扬流转的不止有驼铃阵阵,更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的丝路精神。以中国为中心向外发散的外交圈不但促进了利益共赢,也赢得了不远万里而来的外交伙伴的信任。从那时起,这条道路给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带来了意识形态上的影响,使其更加深刻。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在当时指引了国家间的外交突破,经千年发展,在新时期下把握与传承丝路精神仍然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有明  张薛梅  
内涵建设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一种内在、自发的需求,当前高职院校已从外延式发展(如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等)转向内涵式发展(如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等)过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开展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精神动力。文章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原则,并探索出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南宁  
一所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其背后往往蕴含着这所大学长期形成的文化、思想和学术的积淀。大学要实现卓越的教育教学,一定要坚持自身的育人特色,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并将其融入到人才培养中,丰富教育的内涵与质量,才能在自身发展和育人过程中,为社会公众评价这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留下传奇的"故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继扬  
电大作为一种以开放性、远程性为特征的教育模式,如何建设富有特色的电大校园文化,特别是电大系统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传承与提升,不仅是一所电大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更是一所电大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体现。本文重点论述电大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当前电大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局限和不足,同时阐述校园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大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通过建设富有特色、健康向上的电大校园文化,全面提升电大的办学软实力,打造电大文化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电大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昭  
在湖湘文化的背后,是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有着极强的震撼力与感染力,也具有超越时空的教育价值,为高校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湖湘红色文化又有了新的文化内涵,文章分析了湖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探讨湖湘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中的问题,分析具体的育人改革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燕妮  
红色文化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更能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进而取得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在认真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红色文化传承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更大突破的积极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筑慧  
20世纪50年代以前,侗族地区的教育往往以传统的方式呈现,社会成员在深受传统文化浸润之时,也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2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80年代后,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普及,以及工业化、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民族传统教育日益式微,其传统教育方式渐渐失去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体,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随之也日益衰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飞   何荣志  
在当下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语境中,天津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传承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通过整理天津红色文化资源,总结其红色文化发展特色,采取红色基因的活化传承视角对天津文旅发展进行研究,借助大数据及信息化管理,整合天津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运用5G+VR等人工智能技术建构智慧型红色文旅体系,这对于发挥天津市红色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教育功能,打造城市红色文化品牌,增强市民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红色旅游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提升天津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学英   张泽荣  
文章分析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表现形式,理清了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逻辑机理。以深圳党史馆为例,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深圳党史馆的应用。文章重点分析了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困境,主要包括:数据治理难度大、数字技术应用难、数据安全隐患大、数字资源利用率低、缺乏专业人才、创新转化方式不够新颖。最后,文章提出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路径: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靠性和安全性保护;确保红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建立红色文化资源版权保护机制;培育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专业人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红色基因在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代代传承、历久弥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研究,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近日在京成立。该中心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联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勇  高亮月  
文化是农业遗产之根,挖掘和整理这些文化内涵,有利于丰富民众精神生活,提升生活品味,从而契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保护的宗旨。垛田是江苏省中部地区沼泽地带独有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与农业景观,2013、2014年先后被遴选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垛田地貌特殊,景色秀丽,不仅出产丰饶,而且孕育了鲜明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主要包括永不屈服的治水精神、天人合一的农耕体系、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清淡自然的垛田美食等多个方面。兴化垛田的保护和传承一定要坚持文化优先,在深入调研挖掘的基础上作战略谋划,才能使其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