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13)
- 2023(6538)
- 2022(5505)
- 2021(5026)
- 2020(4050)
- 2019(9113)
- 2018(8980)
- 2017(16299)
- 2016(8822)
- 2015(9986)
- 2014(10464)
- 2013(10320)
- 2012(10158)
- 2011(9548)
- 2010(10013)
- 2009(9257)
- 2008(9078)
- 2007(8425)
- 2006(7836)
- 2005(7294)
- 学科
- 济(57747)
- 经济(57706)
- 管理(24359)
- 业(18282)
- 地方(17078)
- 学(14519)
- 方法(14264)
- 企(13670)
- 企业(13670)
- 地方经济(12194)
- 中国(12048)
- 数学(12012)
- 数学方法(11901)
- 农(11025)
- 业经(10220)
- 财(8634)
- 环境(8520)
- 制(7939)
- 农业(7928)
- 经济学(7768)
- 理论(7487)
- 资源(7152)
- 和(7082)
- 发(6990)
- 融(6832)
- 金融(6831)
- 银(6369)
- 银行(6354)
- 体(6318)
- 行(6088)
- 机构
- 学院(138246)
- 大学(136339)
- 济(61316)
- 经济(59866)
- 研究(52155)
- 管理(44736)
- 中国(40404)
- 理学(36177)
- 理学院(35634)
- 管理学(34935)
- 管理学院(34671)
- 科学(31432)
- 京(29468)
- 财(28526)
- 所(27693)
- 研究所(24464)
- 江(24026)
- 中心(23352)
- 农(21990)
- 财经(21608)
- 范(20193)
- 经济学(20150)
- 师范(20019)
- 经(19272)
- 北京(19141)
- 州(18793)
- 院(18615)
- 省(18361)
- 业大(18226)
- 经济学院(17780)
- 基金
- 项目(79434)
- 科学(60249)
- 研究(59852)
- 基金(54404)
- 家(47279)
- 国家(46856)
- 科学基金(38594)
- 社会(37208)
- 社会科(35099)
- 社会科学(35087)
- 省(32149)
- 基金项目(27703)
- 教育(27561)
- 划(25530)
- 编号(25208)
- 自然(22825)
- 资助(22676)
- 自然科(22068)
- 自然科学(22061)
- 自然科学基金(21630)
- 成果(21590)
- 课题(18663)
- 发(18656)
- 重点(18568)
- 部(16759)
- 性(15453)
- 国家社会(15425)
- 发展(15253)
- 创(15234)
- 年(15233)
共检索到234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慧 崔广柏
湖泊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临界(简称“湿地临界”)的经济学准则是指湿地开发利用的边际净收益应不低于边际净损耗,也就是当生态损失发生特大变化,超出净收益,或者直接经济效益下降,小于净损耗时的湿地利用规模。其核心是生态服务功能之间的相容性分析及其效益的经济评估,即与开发利用功能相容的服务效益作为净收益的组成部分,与开发利用功能不相容或有条件相容的服务作为净损耗的组成部分。宝应湖围网养蟹的净收益包括围网养蟹、调节小气候和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益,净损耗包括供水、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保育、科研教育、休闲娱乐的效益。经计算得到,宝应湖围网养殖的年净收益为37 304元/hm2,净损耗为16 222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周
地球上的物种灭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无法应对气候的急剧变化,二是同自然的冲突恶化到无法协调的地步。人类同样面临这两方面的挑战。这是因为,人类自立于自然具有二重性:在使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极大开发的同时,也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冲击。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局面,赞同并愿意参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动的人会越来越多。倘若有一套严密的制度,即便单干独享,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但这不是唯一选择,更不是最优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周
地球上的物种灭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无法应对气候的急剧变化,二是同自然的冲突恶化到无法协调的地步。人类同样面临这两方面的挑战。这是因为,人类自立于自然具有二重性:在使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极大开发的同时,也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冲击。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局面,赞同并愿意参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动的人会越来越多。倘若有一套严密的制度,即便单干独享,也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但这不是唯一选择,更不是最优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玲莉 亢丹 鄢郭馨 杨凌帆 曾伟坤 雷霆
【目的】为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对西洞庭湖洲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探索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而为今后西洞庭湖湿地恢复工程提供指导。【方法】于2015年冬季通过收割法和生物量模型对杨树种植区域、退林还湿区域、天然洲滩这3个区域间的土壤含水率、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地上生物量差异及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土壤含水率与物种丰富度差异显著;天然洲滩土壤含水率最高,退林还湿区最低,杨树种植区和退林还湿区物种丰富度高于天然洲滩。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洲滩植被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杨树林种植区的植物地上生物量高于天然洲滩,而退林还湿区与天然洲滩无差异;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现出天然洲滩区最高、杨树林种植区最低的规律。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率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物种丰富度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结论】利用和恢复工程对洲滩湿地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存在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洲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存在影响;土壤含水率和物种丰富度对于修复退化湿地及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后续退林还湿工程开展可考虑人为增加土壤含水率以及移植苔草等优势物种等人工辅助措施,以促进退林还湿区域向天然洲滩湿地的演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邝奕轩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发展经济学派对资源利用的认识日趋完整。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解释框架分析湿地资源变动、湿地利用形态的转变和湿地退化,分析了我国湿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制度创新视角提出实现湿地利用转型的新路径。
关键词:
湿地 利用转型 可持续利用 制度创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闻国静 王妍 刘云根 张超 侯磊
为了掌握和揭示普者黑流域土地利用动态的变化特征,以TM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GIS、数理统计等技术手段,对1990—2015年6期(每5年1期)的普者黑岩溶湖泊湿地流域影像进行解译,分别从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结构方面分析该研究区25 a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基于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未来30 a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1990—2015年普者黑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未利用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最大,其次是建筑用地、湿地和农地,林地和园地利用动态度
关键词:
普者黑 岩溶湖泊湿地 土地利用 模拟预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小德 任海芳 张万荣 滕水明
调查表明,青山湖湿地生态系统包括了河流、水库、沼泽和以池杉林为主的水上森林,具有功能综合性、物种多样性、景观特异性和生态脆弱性等特征。当前青山湖湿地景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合理的资源保护和旅游规划。规划和建设青山湖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如招引水鸟区、水上森林区和湿地植物专类园等,可以较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景观多样性和特殊性,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图1参6
关键词:
湿地景观 生态系统 保护 开发 青山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亚男 冯长春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城市湿地对创造城市优良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银川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湿地开发保护要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合理进行多方面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指导思想和原则,介绍了针对银川城市湿地特点所设计的挖掘“生态”和“游憩”两大主题的保护利用方法。
关键词:
城市湿地 保护 开发利用 银川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祖陆 梁春玲 管延波
通过对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特点的诊断分析,建立了湿地自身组织结构、整体功能和外部社会经济环境3个亚类21个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设立了4级评价等级,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作为研究方法,对南四湖湿地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为0.535。表明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主要病因在于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污染、水产养殖及泥沙淤积、人工围垦和修筑桩台等活动。随着南四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有所好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蔡海生 张学玲 黄宏胜
在对湖泊-流域基本概念及其管理问题综合阐述、对土地生态管理及其理念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土地生态管理对"湖泊-流域"管理的启示。从协调人与自然、不同利益者之间的冲突出发,结合"人-地-水"协调关系问题的处理、"点-线-面"生态网络体系的建设、"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对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理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4个基本目标:①生态系统可持续;②土地利用可持续;③生态经济可持续;④流域管理可持续。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基本要素、主要内容、系统框架、管理模型和机制等,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环境变化的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伟罡 魏永富 张生 李畅游 李馨
本文以典型干旱区草型湖泊乌梁素海湿地为研究区,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乌梁素海湿地资源的特点,对乌梁素海湿地的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湿地的总价值为28.24×10~8元,其中直接实物产品价值为7164.70×10~4元,直接非实物服务价值为18 193.43×10~4元,间接价值为81 960.58×10~4元,目前非使用类价值为17.51×10~8元。只有合理开发乌梁素海湿地资源,保护好这一对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的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才能实现乌梁素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志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湖泊环境保护滞后,导致湖泊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城市湖泊几乎都受到污染。湖泊污染治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工作重点。湖泊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解决湖泊环境问题的各个环节都包含着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经济学的办法是治理湖泊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湖泊污染的特点,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层面对湖泊污染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湖泊污染治理的经济学手段。
关键词:
湖泊 污染 治理 经济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鹿振友 彭如海
该文介绍了弹性支承压杆模型弹性稳定问题的特征方程,并对杆系结构简化为弹性支承压杆模型计算临界力进行了探讨,其关键是弹性支承压杆模型的合理简化和等效弹性支承静刚度系数的计算.给出的算例进一步说明该方法是适用的,并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玲玲 钟艳霞 李小宇
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银川市黄河湿地A区11个位点进行水质评价并与各位点水生植物分布、可培养细菌数量进行契合关系分析。发现自入水口至出水口随水流方向,各位点多项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可培养细菌数量呈高—低—高弱变化特征。同时进行可培养细菌菌种鉴定共分离获得4属13种细菌。黄河湿地A区水生植物、可培养细菌数量、种属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水质。
关键词:
银川平原 天然湖泊湿地 水质净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