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7)
- 2023(6979)
- 2022(6215)
- 2021(5699)
- 2020(5170)
- 2019(12171)
- 2018(12096)
- 2017(22930)
- 2016(13222)
- 2015(15005)
- 2014(15227)
- 2013(15427)
- 2012(14733)
- 2011(13374)
- 2010(13460)
- 2009(12449)
- 2008(12552)
- 2007(11522)
- 2006(9969)
- 2005(8745)
- 学科
- 济(54941)
- 经济(54898)
- 业(31060)
- 管理(30710)
- 方法(27467)
- 数学(24882)
- 数学方法(24670)
- 企(22802)
- 企业(22802)
- 农(16896)
- 学(15111)
- 地方(13610)
- 中国(12476)
- 财(12261)
- 农业(11281)
- 业经(10356)
- 贸(10269)
- 贸易(10269)
- 易(9862)
- 制(8681)
- 环境(8522)
- 和(8261)
- 务(7305)
- 财务(7291)
- 财务管理(7266)
- 理论(6992)
- 融(6846)
- 金融(6843)
- 银(6838)
- 企业财务(6818)
- 机构
- 大学(194493)
- 学院(194352)
- 济(73831)
- 经济(72183)
- 研究(70332)
- 管理(69433)
- 理学(59832)
- 理学院(58986)
- 管理学(57676)
- 管理学院(57321)
- 中国(50572)
- 科学(49732)
- 农(47942)
- 京(42632)
- 业大(38851)
- 所(38758)
- 农业(38407)
- 研究所(35934)
- 中心(32818)
- 财(31911)
- 江(31140)
- 北京(26620)
- 州(26411)
- 范(26030)
- 财经(25672)
- 师范(25659)
- 农业大学(25564)
- 省(25541)
- 院(24883)
- 经(23203)
- 基金
- 项目(134709)
- 科学(102057)
- 基金(94749)
- 研究(89476)
- 家(86325)
- 国家(85641)
- 科学基金(70054)
- 省(54928)
- 社会(53567)
- 基金项目(51398)
- 社会科(50598)
- 社会科学(50573)
- 自然(48752)
- 自然科(47524)
- 自然科学(47502)
- 自然科学基金(46669)
- 划(46643)
- 教育(41266)
- 资助(39479)
- 编号(35631)
- 重点(31430)
- 发(29535)
- 计划(28747)
- 部(28677)
- 成果(28554)
- 创(27133)
- 科技(27035)
- 科研(27003)
- 课题(25625)
- 创新(25542)
共检索到281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俞益武 吴家森 姜培坤 吴小红
对浙江省湖州市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的营养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含量有较大差别。杉木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钙和镁 ,但铁和铜的含量很低 ;毛竹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钾、镁和铁 ;总体上看 ,灌木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枯落物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均较高。 1 0种营养元素在枯落物中的总贮量呈现出针阔混交林 >阔叶林 >马尾松林 >杉木林 >毛竹林 >灌木林的排序 ,其贮量分别为 1 2 3 78,97 0 2 ,74 71 ,73 62 ,66 66和 62 85kg·hm-2 。表 2参 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彦广 李惠卓 高如泰 李仲才 李占民
以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为中心,在海拔450~2118m处,对不同植物群落枯落物中的灰分和营养元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枯落物中营养元素含量存在3个量级水平,全钙和全氮量级水平最高,全磷、全钾、全镁、全铁含量次之,全钠含量最低;各种元素在不同植物群落枯落物中含量不同,核桃楸林全氮含量最高,山杨-白桦林全磷含量最高,蒙椴-山杨-蒙古栎林全钾、全钙含量最高,白杄林全镁、全铁含量最高,硕桦-青杄林全钠含量最高;草本群落中亚高山灌丛草甸的全磷、全钾和全镁含量均为最高;7种元素含量水平可排序为全钙>全氮>全铁>全钾>全镁>全磷>全钠;灰分含量为8×104~38×104mg.kg-1,由白杄、华北落...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枯落物 灰分 营养元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田关森 董元华 成嘉泰 郦章顺 胡正坚 俞平
浙江省湖州市的森林蔬菜资源计7大类62科189种。当地居民以自采自食为主。人工栽培的仅竹笋、香椿和板栗等少数品种。香椿塑料大棚栽培和大叶枸杞引种已获初步成功。早园竹用竹叶、砻糖和竹叶+砻糖覆盖林地,可分别提早始笋期64d,56d和57d,延长笋期47d,41d和42d。
关键词:
森林蔬菜,野生植物,资源,湖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宫渊波 陈林武 罗承德 吴雪仙 程永珍
对嘉陵江上游严重退化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进行枯落物持水功能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枯落物储量顺序为火烧迹地灌丛(12.85t.hm-2)>刺槐林(9.76t.hm-2)>刺槐-湿地松混交林(9.52t.hm-2)>青冈林(6.01t.hm-2)>湿地松纯林(3.76t.hm-2)。持水能力的排列顺序为火烧迹地灌丛(33.60t.hm-2)>刺槐林(19.90t.hm-2)>刺槐-湿地松混交林(11.50t.hm-2)>青冈林(8.70t.hm-2)>湿地松纯林(3.70t.hm-2)。虽林分不同,但其浸水实验中枯落物的持水过程均表现出相似的特性,即前期吸水量大(1h以前),并在较短...
关键词:
嘉陵江上游 植被恢复 枯落物 水文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厚义 刘丛强 王中良 杨成 谌书 朱书法
为研究植物营养元素来源,对贵州龙里地区黄壤上生长的12种主要植物的部分营养元素含量及Sr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黄壤上的植物具有高钙含量,营养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Ca>K>Mg;研究区植物的Ca、K、Sr平均含量均高出报道的陆生植物的平均含量,但比贵州地区同样以灰岩为母质发育而来的石灰土上生长的植物低;植物样品的87Sr/86Sr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在0.70856~0.71145之间。基于锶同位素组成的端员模式计算结果表明,除了苔藓、石松的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大气输入外,其他植物的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风化。
关键词:
喀斯特 黄壤 植物 营养元素 锶同位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冬林 李荣锦 王宝松 王希华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江苏虞山森林植被进行了研究,划分了5个植被类型和10个森林群落。常熟虞山地区共有木本植物61科124属227种(变种)。对虞山木本植物区系组成进行分析表明,虞山木本植物科的成分以热带起源为主,同时也体现了该地区植物南北过渡交汇的特征。就属的分布区类型而言,温带分布类型最多(68属),占总属数的54.85%,是木本植物群落的主要成分。其次是热带分布(49属),占总属数的39.52%。表3参14
关键词:
植物学 虞山 植被类型 木本植物区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俞益武 钱新标 吴家森
为了解毛竹林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采样分析了湖州市材用、笋用毛竹林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 :材用竹林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氮含量明显高于笋用竹林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材用竹林土壤体积质量较笋用竹林小 ,而土壤总孔隙度较笋用竹林大 ,其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 2类竹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土壤酸度状况均无明显不同。表5参 1 1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陆小权
随着我国入世后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日益临近,我国的银行机构特别是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都纷纷加快了在省会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等新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以抢占市场份额应对挑战。省会中心城市的金融中心地位因而变得更加突出,其对周边地市的金融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西琴 杜倩倩 何芬 冯迹
湖州市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又是我国的环保模范城市。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其他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选择工业化学耗氧排放量、工业SO2排放量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表征环境污染的综合水平,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征经济发展水平,对湖州市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分析,从工业污染物排放、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环境保护政策和投资力度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8年湖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大体呈现倒U型的变化特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2006年达到转折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9 088元,工业化学耗氧量、SO2、固体废弃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别在1...
关键词:
湖州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转折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军泽 陈锡云 岳辉 冯冲
植被恢复过程中乔木层与灌草层变化的阈值效应往往决定着生态恢复工程的成败,若忽视这一效应可能会引发其他生态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建设,填补相关研究空白,研究了典型红壤区自然和人工恢复模式下乔木层和灌草层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基于前沿的生态阈值评估框架,利用线性模型和三种阈值模型(包括分段回归模型、阶跃函数模型以及通用模型)评估了不同恢复模式下两种盖度指标之间的阈值效应。模型评估结果的后验分布形式表明:在人工恢复乔木层与灌草层盖度之间存在阈值效应,而在自然恢复模式下则不存在;通过比较各个模型评估结果的精度可知,分段回归模型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利用分段回归模型得出,当前人工恢复样地中乔木层盖度的阈值为42.85%(95%的置信区间为41.57%~44.13%),此时灌草盖度为58.75%,若超过乔木层盖度阈值会使得灌草层盖度开始降低。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红壤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宗胜 符裕红 喻理飞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凋落物现存量及其碳库特征。结果表明:随群落恢复凋落物现存量呈减少趋势,早期减幅大,中后期减幅小;随群落恢复凋落物现存量演化受地貌因子、群落生活史、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较大,受水热条件的影响较小;凋落物现存量生物量与其分解失重率、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凋落物分解失重率与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极强的正相关关系;随群落恢复凋落物现存量含碳率变化不显著,凋落物现存量碳密度变化规律与凋落物现存量变化规律一致,单位面积凋落物碳储量表现为碳源效应,且早期碳源效应较强、固碳能力不稳定,中后期碳源效应较弱、固碳能力稳定;凋落物碳密度(Y)与其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力 林新春 金爱武 冯天喜 周昌平 季宗富
分析了不同年龄苦竹Pleioblastusamarus各器官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苦竹竹秆、竹枝和竹鞭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随竹龄增大而减少,硅元素含量随竹龄增大而增大;在苦竹不同器官中,氮、磷、钾及硅元素含量以竹叶最高,其次是竹枝和竹鞭,竹秆最低;与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和光箨篌竹Ph.nidularia相比,苦竹竹秆、竹枝和竹叶的氮、钾、硅元素含量较高,而磷元素含量相当。表6参6
关键词:
植物学 苦竹 器官 营养元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政 陈国生
【目的】湖南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省,森林资源丰富。湖南省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亮丽名片,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湖南省森林植被进行分析,生成湖南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图,并运用地理探测器研究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为了更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与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的关系,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空间分布来看,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湘西、湘南,及湘东山地,而湘中、湘北地区相对较少。生态因素是影响湖南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中的人均GDP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解释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和旅游业总收入的解释力相对较小。社会因素中总人口、公路里程和城市化水平对湖南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有一定解释力。【结论】生态因素中的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人工造林面积,社会因素中公路里程、总人口与森林植被分布高度正相关;经济因素中的人均GDP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社会因素中的城市化水平与森林植被分布为负相关关系。对湖南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丰富湖南省森林植被地理研究内容,开展森林资源评价,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指导生态环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也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湖南省 森林植被 空间分布 影响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江平 郭颖 孙吉慧 刘晓 丁访军
通过对贵州9种主要森林类型植被层养分含量(N、P、K)的调查,分析了养分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林下植被层养分含量均高于乔木层,总体上草本层养分含量最高,灌木层和乔木层因群落不同而异。混交林养分含量高于纯林,天然林高于人工林,速生树种大于慢生树种。各种森林类型植被层中,N、K元素相对P元素含量较多,N含量是P含量的3.0~24.1倍,K含量是P含量的3.6~16.8倍。乔木层不同器官养分含量总体上表现出叶>皮>枝>根>木材的趋势;灌木层不同器官养分含量基本表现为叶>根>枝干;草本层养分含量均表现为地上>地下。
关键词:
森林类型 养分含量 分配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超 王斌 刘华 杨校生 修珍珍
根据1973—2008年间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中国森林植被分布特征,从不同森林类型和不同气候带定量分析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及平均生产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和平均生产力总体呈增加趋势,植被净生产量由1973—1976年间的803.359×106t·a-1增加到2004—2008年间的1 478.425×106t·a-1,增加了84.03%;相应的森林植被平均生产力由7.302 t·hm-2·a-1增加到9.502 t·hm-2·a-1,增加了30.13%。不同森林类型中,阔叶混交林、杨桦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对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贡献较大;热带林、阔叶混交林...
关键词:
森林植被 净生产量 平均生产力 动态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