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
- 2023(1462)
- 2022(1200)
- 2021(1173)
- 2020(1043)
- 2019(2317)
- 2018(2181)
- 2017(3704)
- 2016(2435)
- 2015(2745)
- 2014(2808)
- 2013(2814)
- 2012(2771)
- 2011(2595)
- 2010(2505)
- 2009(2452)
- 2008(2295)
- 2007(2074)
- 2006(1849)
- 2005(1678)
- 学科
- 济(7775)
- 经济(7769)
- 学(4465)
- 业(3916)
- 管理(3532)
- 地方(3445)
- 农(3227)
- 方法(3207)
- 数学(2799)
- 数学方法(2727)
- 企(2557)
- 企业(2557)
- 农业(2223)
- 财(1590)
- 中国(1545)
- 及其(1481)
- 业经(1475)
- 环境(1455)
- 地方经济(1436)
- 生态(1428)
- 物(1326)
- 防(1227)
- 和(1201)
- 虫(1181)
- 森(1161)
- 森林(1161)
- 害(1151)
- 林(1142)
- 水产(1098)
- 防治(1096)
- 机构
- 学院(36047)
- 大学(35564)
- 研究(18208)
- 科学(15920)
- 农(15773)
- 农业(12854)
- 业大(11957)
- 所(11937)
- 中国(11627)
- 研究所(11352)
- 省(10477)
- 济(9233)
- 经济(8911)
- 农业大学(8677)
- 管理(8609)
- 南(8411)
- 京(8154)
- 室(7912)
- 实验(7545)
- 中心(7453)
- 实验室(7230)
- 理学(7180)
- 院(7102)
- 湖(7023)
- 理学院(6984)
- 重点(6856)
- 林业(6680)
- 业(6605)
- 管理学(6533)
- 管理学院(6492)
共检索到55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对湖南省黄皮树11个种源1年生苗木共4个性状组的22个性状作了测定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4个性状组中,生产力性状组的性状变异系数较大,而幼苗、复叶和地上生长性状组的变异较小,较稳定;(2)18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3)苗高、地径和苗皮重3个性状的多重比较说明,龙山石牌种源的苗木生长量最大,生产力最高;(4)建立了7对性状变异与采种地主要环境因子显著相关的典型相关变量。其中,海拔高、纬度、年均降水量与子叶出土高、幼苗高、苗高、第五柄高、节间数、第一小叶长和宽等性状变异呈负相关,而经度、年均温反之
关键词:
黄皮树,种源,苗木性状,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大立 刘友全
对湖南省黄皮树11个种源1年生苗木4个性状组20个性状的遗传参数及其相关选择效率作了测定和分析。其结果表明:(1)4个性状组中,17个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生产力性状组的性状表型及遗传变异系数较大,而幼苗、复叶和地上生长性状组的表型及遗传变异较小;(2)地上生长性状间、生产力性状间及其相互间具有显著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这为黄皮树地上与地下、生长与生产力性状间的相关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3)幼苗、生长及复叶性状组的性状遗传力较高,多在0.5以上,而生产力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一般在0.4以下;(4)用苗高、柄高及地径3个性状,对苗皮质量和根总质量的间接选择效率高于直接选择。其中,用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叶青 吴家胜 周国模 孙伟琴 陈有全
在浙江湖州对来自广东、云南、福建等10个省的10个喜树种源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喜树苗期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参试种源在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叶片喜树碱含量、单株叶片喜树碱含量等指标上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为0 527~0 989,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利用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性状对药材喜树种源进行选择,初步筛选出江西南昌种源作为叶用优良种源,其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超过对照浙江临安种源119 39%,单位面积喜树碱产量的遗传增益可望达到105 42%,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银祥 姚小华 任华东 胡炜良 张建忠
从60 个樟树种源苗期试验中, 选取10 个有代表性的种源, 对苗期8 个性状进行观测, 并通过方差分析、两两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苗期各性状种源间差异显著; 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7 个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相关性; 与苗期总生物量相关最为紧密的主导因子是地径。表5参3
关键词:
樟树 实生苗 种源试验 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国模 吴家胜 应叶青 姚建祥
利用 18个喜树地理种源的 5 40株 1年生苗木作试验材料 ,分析了苗期各器官生物量及其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各器官生物量 (烘干 )所占比例为 ,干 2 9.5 4% ,枝 9.2 0 % ,叶 30 .75 % ,根 2 2 .74% ,皮 7.77% ,其中以叶片所占比例最大 ;参试的 18个种源中 ,以 4号福建、8号和 9号江西、11号和 12号湖南种源生物量较大 ,其中以 8号江西南昌种源总生物量和叶片生物量为最大。建立了用苗高 ( H)和地径 ( D)估测叶片生物量 ( m1)和总生物量 ( m2 )的数学模型 ,用 m=a Db Hc,m=a Dbe CH +d/H ,m...
关键词:
喜树 种源 生物量 数学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小华 任华东 孙银祥 张建忠
为了解樟树遗传变异的来源和规律,进行了樟树苗期种源/家系两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树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和家系两个层次。樟树苗高、枝下高、冻害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远大于家系层次的变异,地径则相反。方差分析表明,樟树苗期种源间在苗高、地径、枝下高、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家系之间在苗高、地径、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在枝下高性状上无显著差异,种源内大多数家系间各性状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苗高、枝下高、冻害各性状值,高于富阳种源(Ck)的家系分别有125、95、88、108个,低于富阳种源(Ck)的分别有56、86、93、73个。苗高与种源纬度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相关;冻...
关键词:
樟树 苗期生长 种源/家系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华东 姚小华 孙银祥 张建忠 曹建实
1996年从我国樟树全分布区采集50个樟树种源种子,1997年在浙江省余杭市长乐林场进行苗期试验。对1年生樟树苗生物量及相关性状进行调查观测,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樟树苗期生物量及组成生物量相关性状的种源间差异、苗期生物量与种源产地气候关系以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生物量种源间差异显著;包括苗高和地径在内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与苗期单株生物量相关最为紧密的性状是地径(rP=0.847,rG=0.802)。通过无约束指数选择法,评定了各种源的综合表现,并选出广东连州、江西井冈山、福建建瓯、浙江庆元、福建上杭5个苗期表现优良的种源。
关键词:
樟树 种源 苗期生物量 综合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豁然 王琦
4种中美洲热带松台库努曼松、马克西姆松、墨西哥松和卵果松于1992年在广西、广东和福建的引种试验表明,它们的早期表现是成功的。18个月生时的总平均树高依次为1.62、1.37、1.33和1.51m,分别为对照湿地松树高1.26m的128%、108%、105%和12O%;在福建岩溪林场,这4种热带松树高分别为当地马尾松平均高0.75m的209%、162%、181%和212%。21个种源分别树种的方差分析表明,各自的种源间在高生长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种源内个体间的变异范围较大,不同种源的个体变异幅度为8.8%~39.9%。
关键词:
热带松,地理种源,引种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露露 熊耀国 赵丹宁
在山东兖州进行的白花泡桐苗期试验表明:(1)不同种源的白花泡桐苗高和地径差异显著,地点对苗高的影响大于对地径的影响;(2)温度是白花泡桐生长的主控因子,其中低温对生长的影响最大;(3)对35°N的栽培北界,较为适宜的白花泡桐是来自湖北薪春和河南罗山的种源。
关键词:
白花泡桐,种源选择,苗期试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姚建祥 钱银才 沈湘林 蒋小凡 李志勤 余水生 许绍远 应叶青
从1995年10月开始,选择中国南方的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云南、湖北和江苏10个省的18个喜树种源,于1996年在浙江省湖州市林科所苗圃,进行1年生播种苗的苗期优势研究,对半月高生长量进行统计分析,对苗期冻害进行观察。结果以16号湖北武昌和18号浙江丽水种源比较优良
关键词:
喜树 种源试验 苗木 生长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树全 付达荣 李翠环 刘军 刘大健
经3a育苗试验,从41个康定杨Populuskangdingensis优树无性系中选出8个无性系,按照随机区组排列,进行苗期测定。结果表明:①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材积的生长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地径和材积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 8978,0 8314和0 8081,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5 82%,14 02%和41 12%。说明从中选择优良无性系是可能的。②苗高、地径和材积3个性状之间的遗传、表型与环境相关系数都是极显著的。表明3个性状均可作为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性状,但从相关遗传力和相关遗传变异贡献率分析表明,利用苗高进行选择优于地径和材积。③从8个无性系中进一步选出7,11,27,28等4个无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孙银祥 张建忠 孙海菁 卓仁英
对采自8个省(区)的26个南酸枣种源种子在浙江余杭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南酸枣的苗高、地径、发芽率和发芽株数4个苗期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均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南酸枣苗木高生长7—8月份为速生期,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79 0%以上,月生长高度在90 0cm以上,7月份前和9月份以后苗高生长量分别只占总生长量的13 9%和7 0%。苗高和地径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呈弱度负相关,与经度间则分别表现出0 10和0 01水平的负相关。根据苗高和地径,采用独立选择法选择出南丹、华安、融安和贺州4个苗期较速生的优良种源。采用系统聚类法将种源划分为三大种源区:以南亚热带种源为主的速生种源区,以中亚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坤南
The trial of 21 eucalyptus species/provenances at the 4.5 year old established at Kaiping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stinct differences on the increments of height,DBH and volume at the 4.5 year old among 8 species with different provenances,and ...
关键词:
桉属树种/种源 尾叶桉 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1 2 方晰1 3 田大伦1 3 项文化1 3 闫文德1 3 康文星1 3 邓湘雯1 3
摘 要:探讨了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17种树种(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柏木、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樟树、桢楠、甜槠、青冈栎、木荷、杜英、山矾、枫香、拟赤杨、杨树、毛竹)各器官的碳含量及其各器官碳含量的算术平均值。结果表明: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碳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树种各器官碳含量由高至低的排序不完全一致,不同树种同一器官或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碳含量算术平均值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叶树、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和毛竹各器官碳含量(g·g-1)的变化范围分别为 0.491 ~ 0.566,0.421 ~ 0.549,0.449 ~ 0.550,0.470 ~ 0.496,各树种种内各器官碳含量算术平均值在 0.48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伯鑫 林峰 余格非 张新华 陶申绵
研究表明,福建柏17个地理种源和48个家系幼林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在山区、半山区、丘陵区均有极显著差异,其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值分别达0.556 1-0.903 4、0.630 3-0.914 0、0.670 1-0.914 3,反映该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种源×地点交互作用显著,其3个主要性状生长量山区>半山区>丘陵区。根据材积遗传增益大于种源平均值15%以上的选择标准,初步选择出适宜不同生态环境造林地的10个优良种源和14个家系,其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16.09%-88.70%、15.19%-184.80%。
关键词:
福建柏 种源 幼林期 遗传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