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4)
- 2023(12720)
- 2022(10862)
- 2021(10284)
- 2020(9001)
- 2019(21014)
- 2018(20817)
- 2017(40394)
- 2016(22050)
- 2015(25441)
- 2014(25593)
- 2013(25352)
- 2012(23257)
- 2011(20526)
- 2010(20678)
- 2009(19175)
- 2008(19039)
- 2007(16624)
- 2006(13916)
- 2005(11918)
- 学科
- 济(93360)
- 经济(93267)
- 管理(67851)
- 业(65374)
- 企(54092)
- 企业(54092)
- 方法(51837)
- 数学(47130)
- 数学方法(46439)
- 财(37461)
- 农(24807)
- 中国(22519)
- 务(19672)
- 财务(19612)
- 财务管理(19550)
- 企业财务(18571)
- 地方(18417)
- 业经(18096)
- 学(16982)
- 制(16973)
- 农业(16424)
- 贸(16210)
- 贸易(16205)
- 易(15731)
- 理论(15040)
- 财政(13765)
- 和(13329)
- 技术(13265)
- 银(12788)
- 银行(12761)
- 机构
- 学院(313536)
- 大学(311767)
- 济(128460)
- 经济(125937)
- 管理(125694)
- 理学(109947)
- 理学院(108847)
- 管理学(106684)
- 管理学院(106127)
- 研究(95783)
- 中国(72500)
- 财(66277)
- 京(63010)
- 科学(59511)
- 财经(50098)
- 农(49861)
- 所(47793)
- 业大(46728)
- 中心(46079)
- 江(45766)
- 经(45520)
- 研究所(43248)
- 经济学(40228)
- 农业(39526)
- 北京(38775)
- 范(38038)
- 师范(37625)
- 财经大学(37135)
- 经济学院(36761)
- 州(35953)
- 基金
- 项目(214424)
- 科学(169322)
- 基金(156986)
- 研究(153777)
- 家(136087)
- 国家(135006)
- 科学基金(117548)
- 社会(97167)
- 社会科(92255)
- 社会科学(92228)
- 省(85138)
- 基金项目(82879)
- 自然(78115)
- 自然科(76382)
- 自然科学(76364)
- 自然科学基金(74987)
- 教育(73456)
- 划(70607)
- 资助(66555)
- 编号(62273)
- 成果(49501)
- 重点(48250)
- 部(48007)
- 创(44740)
- 发(44390)
- 课题(42661)
- 科研(42022)
- 创新(41783)
- 教育部(41651)
- 大学(40798)
- 期刊
- 济(129631)
- 经济(129631)
- 研究(85468)
- 财(56821)
- 中国(55254)
- 学报(47538)
- 管理(43430)
- 农(43019)
- 科学(42916)
- 大学(36687)
- 学学(34877)
- 技术(29895)
- 教育(29598)
- 农业(29364)
- 财经(25038)
- 融(24951)
- 金融(24951)
- 经济研究(22041)
- 经(21298)
- 业经(21029)
- 统计(19254)
- 问题(17494)
- 策(17452)
- 技术经济(16310)
- 业(16159)
- 决策(15990)
- 财会(15576)
- 版(15158)
- 商业(14408)
- 理论(14361)
共检索到442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娣
一、引言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对地方财政收入进行预测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国外关于财政收入预测模型起步比较早,陈燕武、吴承业(2002)在对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发展的研究中认为国外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在20世纪30~70年代,主要是在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复杂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使用最小二乘法或者工具变量法进行参数估计。二是在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大量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淇中 周丽
本文利用湖南省2001-2007年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的季度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使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湖南省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传导以及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房地产价格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对居民消费存在稳定的正效应,即湖南省房地产市场存在财富效应。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元 吕宁
目前,我国地方财政收入预测模型的水平参差不齐,预测方法科学不足、预测机制不能与国际接轨。本文结合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内容以及结构特点,使用传统时间序列、多元回归以及基于学习理论的SVM方法,分别对一般预算收入以及其中的主要税种建立单项预测模型,最后引入组合预测方法将上述三种方法有效结合,在浙江省实际数据的支持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测模型,预测出浙江省“十一五”期间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锋 张婷 周琰玲
针对地方财政收入,考虑到其影响因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给出一种组合预测方法——Lasso-GRNN神经网络模型。首先通过Lasso变量选择方法确定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指标,然后将筛选出的各指标值作为GRNN神经网络的输入,网络输出为对应的地方财政收入值,构建Lasso-GRNN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地方财政收入。文章以青海省海西州1994—2016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及其相关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Lasso-GRNN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不管是收敛速度还是预测精度都优于Lasso-BP和Lasso-RBF神经网络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红梅 李明贤
论文采用VAR模型对湖南省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考察财政支农与城镇化对湖南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可知:不管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湖南财政支农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从中长期看,城镇化对缩小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起负面影响;另外,城乡收入差距本身还受前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自我强化效应。针对以上结论,最后从财政支农和城镇化推进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分析1978-2006年中国财政收入和国内总产值的变化趋势,运用VAR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中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978-2006年,中国财政收入冲击对GDP的作用较弱,GDP冲击对财政收入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作用呈先上升又逐步下降的趋势,第10年对财政收入波动的贡献值为82.7%。
关键词:
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凤羽 韩国英
财政收支关系一直是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线性视角,采用TVP-VAR模型,基于等间隔和特定时点脉冲响应分析,实证研究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时变非线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第一,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彼此相互影响,但在不同阶段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均有所不同,具有时变和非对称特征;第二,财政收入风险的增加对财政收支表现出抑制作用,而财政支出风险短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财政收支,长期则会抑制财政收入增长;第三,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对短期拉动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且二者表现出松紧搭配的反向组合特征,但政策长期作用效果有限。尊重市场规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是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方。
关键词: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时变 非线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海华
针对财政收入及其影响因素原始数据呈随机性、非线性变化,两者之间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的特点,文章在分析RBF神经网络和无偏GM(1,1)模型两者建模优点的基础上,结合回归分析思想,提出了基于灰色RBF神经网络的多因素财政收入预测模型;并以安徽省财政收入数据作为检验样本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宁
公共财政支出作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资金来源,是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构建财政支出与城镇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模型,分析了财政对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通过构建VAR模型与实证分析,结果证明:1.公共财政支出是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力量,滞后一期的公共财政支出扩大1%可以促进城镇化率提高0.0375%;2.公共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时滞性,财政支出在长期对城镇化率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3.公共财政支出在短期会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公共财政支出长期内会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二期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长1%可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减少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义林
文章采用了1980~2006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相应的VAR模型,进行了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通过模型设定、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发现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均对农民收入会产生影响。就效果而言,金融支农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农,财政支农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存在"渗漏"效应。因此,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是提高农民收入更为有效的途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梦博 翁钰栋 李新光
本文通过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从长期和短期分析"营改增"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短期来看,改革会减少财政收入;长期来看,改革能够增加财政收入。结合模型分析,本文对下一步"营改增"提出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财政收入效应 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汤毅 杨芳
在建立物流需求、国民经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资总额的协整VAR模型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变异分解和方差分解,分析了1978-2010年湖南国民经济增长对物流需求的影响,揭示了湖南物流需求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物流需求自身在短期内促进作用明显,物流需求对价格的变化反应敏感,GDP推动作用滞后期较长,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燕凌
本文以湖南省为例,采用14个市(州)的截面数据,运用 DEA-Tobit 回归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本文认为,投入产出模式对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合适的财政投入产出规模才有利于提高其效率水平。当前中国的财政支农支出具有明显的农业生产性特征,农村公共品供给覆盖范围偏小,城市化水平偏低抑制了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扩散,农民对农村公共品的多元需求亟待得到满足,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长期改进财政支农支出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红梅 李明贤
准确评价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有助于了解财政支农支出的实际效果,发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提升财政支农支出绩效。以2008-2013年湖南省14个市(州)财政支农支出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模型分析全省和市(州)层面财政支农支出的效率,探讨各地区提升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湖南省财政支农支出效率整体较高,6年综合技术效率均值都在0.8以上,且逐年略有提升。从市(州)层面看区域间差异较大,综合技术效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相差0.637,且大部分地区纯技术效率较高而规模效率较低,这在湘中和湘东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需要在维持现有支出规模的基础上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玲 夏新斌 周良荣
基于湖南省2000—2017年卫生总费用数据,运用ARIMA模型,预测2018—2022年湖南省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卫生支出总量及费用结构。结果显示:2018—2022年湖南省卫生总费用趋于稳步增长;政府卫生投入进一步增加,社会卫生支出呈下降趋势,个人卫生支出的控制压力较大。要促进湖南省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应精准政府卫生投入,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同时优化卫生筹资结构,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居民个人医疗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