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0)
2023(7846)
2022(6569)
2021(6071)
2020(5233)
2019(11810)
2018(11320)
2017(21210)
2016(12085)
2015(13096)
2014(12931)
2013(12458)
2012(11482)
2011(10476)
2010(10498)
2009(9706)
2008(9507)
2007(8194)
2006(7136)
2005(6068)
作者
(39463)
(33452)
(33254)
(31256)
(21304)
(16306)
(14677)
(13088)
(12707)
(11924)
(11710)
(11292)
(11031)
(10598)
(10556)
(10183)
(10136)
(9720)
(9675)
(9608)
(8703)
(8238)
(8205)
(7648)
(7646)
(7419)
(7410)
(7161)
(6947)
(6815)
学科
(49060)
经济(49008)
管理(31426)
(30890)
方法(26710)
数学(24442)
(24306)
企业(24306)
数学方法(23991)
(14536)
(13285)
(10710)
中国(10478)
业经(9661)
(9253)
贸易(9252)
地方(9249)
农业(9237)
(9000)
环境(8188)
技术(7395)
理论(6888)
(6694)
(6551)
财务(6533)
财务管理(6523)
(6509)
(6282)
企业财务(6213)
(6168)
机构
大学(176756)
学院(175561)
(66089)
管理(65407)
经济(64932)
研究(63391)
理学(58303)
理学院(57540)
管理学(55828)
管理学院(55558)
科学(46712)
中国(44178)
(44083)
业大(37350)
(37053)
农业(35225)
(35030)
研究所(33140)
中心(27671)
(27249)
(25268)
农业大学(23894)
(23263)
(22815)
北京(22782)
财经(22777)
(22319)
师范(21899)
(20837)
(20636)
基金
项目(132404)
科学(102393)
基金(97106)
(90643)
国家(89989)
研究(82731)
科学基金(74611)
自然(53719)
(53671)
自然科(52507)
自然科学(52484)
社会(52352)
基金项目(51896)
自然科学基金(51541)
社会科(49624)
社会科学(49606)
(45351)
资助(40522)
教育(38221)
重点(30926)
编号(29629)
计划(29420)
(27776)
(27370)
(27131)
科技(27125)
科研(26976)
创新(25473)
(23187)
大学(22941)
期刊
(63955)
经济(63955)
学报(43659)
研究(41528)
(37957)
科学(36031)
大学(31273)
学学(30374)
中国(28602)
农业(25786)
管理(20918)
(18900)
(14013)
业大(13598)
林业(12867)
技术(12736)
教育(12590)
业经(11587)
(11490)
(11150)
金融(11150)
统计(10890)
农业大学(10801)
经济研究(10780)
科技(10744)
财经(10524)
(10303)
资源(9523)
问题(9366)
决策(9061)
共检索到238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  沈燕  韩天宇  勾蒙蒙  
以湖南省莽山地区4种典型森林类型(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及山地矮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4种森林类型土壤CH_4通量,比较其CH_4通量的动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4种森林类型甲烷通量总体上表现为汇,其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10.290 9±9.900 5μg·m(-2)h(-1))>山地矮林(-14.175 8±11.559 0μg·m(-2)h(-1))>阔叶混交林(-17.115 5±11.074 8μg·m(-2)h(-1))>针阔混交林(-23.7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沈燕  罗江平  王旭  李家湘  
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属国家ii级保护植物,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海南等地海拔900 m以上的阳坡地带,具有重要的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本次研究应用相邻格子法调查研究了湖南莽山鬼子寨华南五针松群落的外貌、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科属区系地理成分以及群落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在3 000 m2的样方中,有维管植物96种,隶属于36科63属;群落外貌体现为典型的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群落乔木层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51 0和3.116 0。从年龄结构表明,华南五针松幼苗数量稀少,在以后的发展演替过程中很可能被阔叶树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倩  王云琦  马超  王彬  李一凡  
基于涡度相关技术,以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通量数据为依据,分析了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各月CO_2通量平均日变化呈"U"字形,最小值出现在7月,为-0.95 mg·m~(-2)·s~(-1),最大值在12月,为0.43 mg·m~(-2)·s~(-1),CO_2通量正负值转换时刻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日碳汇时间最长,冬季日碳汇时间最短;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累积量除12月为正值(20.38 gC·m~(-2)·mon~(-1)),表现为碳源外,其他月份均为负值,表现为碳汇,碳积累量最多的是7月(-129.53 gC·m~(-2)·mon~(-1)),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生态系统呼吸、总生态系统碳交换年总量分别为-566.49、1 196.68、-1 761.63 gC·m~(-2)·a~(-1);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日间净碳交换量的主导因子,二者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模型,日间净碳交换量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大而降低,光合有效辐射PAR能解释14.1%~58.2%的日间净碳交换量变化,饱和水汽压差是日间净碳交换量限制因子,最适范围是0.5~1.0 kPa,过高和过低均会使日间净碳交换量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减弱;影响夜间净碳交换量的主导因子是5 cm土温,二者关系符合Van’t Hoff模型,夜间净碳交换量随5 cm土温增大而增加,土壤体积含水率是夜间净碳交换量的限制因子,饱和水汽压差大于或小于0.28 m~(-3)·m~(-3)均会对夜间净碳交换量产生抑制作用,但作用较小。缙云山针阔混交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能力与相近纬度其他森林生态系统基本持平,总生态系统碳交换能力和生态系统呼吸强度则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镇华  王妍  任海青  孙启祥  周金星  
以安徽安庆长江外滩地杨树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涡度相关技术进行长期CO2通量监测,得到2005年4月到2006年3月间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日动态变化过程:从7:30左右生态系统开始吸收CO2,午间13:30左右达到全天碳吸收最高峰,然后开始降低,到17:30左右生态系统逐渐转入碳排放;同时分析了生态系统碳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温度、土壤热通量等环境因子的响应变化关系:PAR>1μmol.m-2.s-1时,在不同温度范围内,PAR与碳通量的响应关系不同;平均夜间碳通量与月平均气温呈线性相关;平均夜间碳通量与5 cm处土壤日平均温度呈指数相关;月平均碳通量与2 cm深处土壤热通量也呈指数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同欣   王玉崧   窦旭   孙奥博   于澄   韩宇   孙龙  
【目的】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扰动因子,对森林土壤性质及结构都会产生剧烈作用,而森林土壤又是大气CH4最重要的汇,因此火干扰对森林土壤CH4通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在林火发生后由于植被的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大量黑炭。黑炭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芳香化合物,进入土壤后可以影响土壤孔隙度、pH等理化性质从而改变土壤结构,因此常被用作土壤改良剂减少农田土壤CH4的排放,但对于火后黑炭输入是否可以影响森林土壤CH4通量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方法】以沈阳棋盘山地区油松林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火干扰和黑炭输入后土壤CH4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火干扰会增加油松林生长季土壤CH4通量,其中重度火烧样地土壤CH4通量显著高于对照样地及轻度火烧样地。2)黑炭输入会降低油松林生长季土壤CH4通量,且随着黑炭输入量的增加,土壤CH4通量降低的幅度也会增加。3)火干扰强度对土壤CH4通量具有直接的极显著正向作用,解释了46.9%(P<0.001);黑炭输入对土壤CH4通量具有直接的显著负向作用,解释了8.8%(P<0.05);MBC和MBN对土壤具有直接的极显著正向作用,分别解释了29.0%、49.3%(P<0.001)。【结论】火干扰会显著增加土壤CH4通量,黑炭输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火干扰对土壤CH4通量的影响,并且火干扰和黑炭输入主要通过改变微生物生物量影响土壤CH4通量。研究为如何降低火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改善火烧迹地的生态环境以及火后林下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亮  周国模  杜华强  刘玉莉  毛方杰  徐小军  李雪建  崔璐  李阳光  朱迪恩  
【目的】探究环境因子对毛竹林CO_2通量的影响,为亚热带典型森林碳循环模拟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方法】基于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2011—2014年毛竹林通量塔观测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毛竹林CO_2通量进行模拟,以均方根误差(RMSE)、决定系数(R~2)和林氏调和系数(LCCC)3个指标评价模型精度,并通过计算环境因子重要性得分来分析环境因子对毛竹林CO_2通量的影响。【结果】随机森林模型能以较高精度模拟毛竹林CO_2通量,但由于2013年7和8月发生极端高温干旱,模型难以刻画这种短时、剧烈的干扰,最终导致测试阶段模型精度(R~2=0.845 5,RMSE=0.437 7 mg·m~(-2)s~(-1),LCCC=0.914 1)低于训练阶段模型精度(R~2=0.961 5,RMSE=0.005 4 mg·m~(-2)s~(-1),LCCC=0.980 1);十折交叉验证表明,随机森林模型拟合效果稳定,且模型内部参数设置合理,模型误差主要来自于输入数据;在月尺度上,环境因子对毛竹林CO_2通量影响的重要性得分表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63.332)>土壤5 cm深处温度T_S(29.932)>空气相对湿度R_H(25.839)>大气温度T_A(25.581)>空气CO_2浓度C_(CO_2)(25.095)>饱和水汽压差VPD(24.123)>风速W_S(23.504)>生态系统有效能量A_E(19.323)>土壤热通量Q_S(18.502),PAR对毛竹林CO_2通量变化影响最大,PAR、T_S和VPD对毛竹林CO_2通量的影响较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庄静静  张劲松  孟平  郑宁  李剑侠  
[目的]探讨在非生长季不同天气条件下45年生刺槐林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并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4月(非生长季),在华北低山丘陵区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利用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的土壤CH4通量自动观测系统,对土壤CH4通量进行连续观测,同步观测林内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5 Cm深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林内总辐射以及降雨量,分析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并确定影响土壤CH4通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在非生长季,刺槐人工林土壤为大气CH4重要的汇,变化范围为-0.15~(-2).34 nmol·m~(-2)·s~(-1)。晴天的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伯华   龙翔宇   窦银娣   杨馥端  
文章立足于韧性理论的科学内涵及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系统特征,从景观秩序稳定、地域功能多元、营建主体适应3个方面,构建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体检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函数,并据此对湖南省4个典型传统村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4个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体检结果整体发展状态较好,且内部差异明显。(2)3项准则层中,表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延续发展基础的景观秩序稳定层评价结果较好,而表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自身优势属性、促进系统转型适应的地域功能多元层和营建主体适应层评价结果差异较大。(3)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系统问题集中在多元主体权力失衡和文化基因传承无路2个方面。最后,依据体检评价结果,从加强社区增权和实施文化补偿2个方面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差异化修复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左利芳,仇财兴  
本文根据湖南省志和湖南统计年鉴的资料 ,将旱灾分为部分地区干旱年、大范围干旱年、全省性干旱年和全省性大旱年。用定量统计标准统计出旱灾年数 ,分析得出了湖南的干旱灾害特征和形成原因及其对湖南经济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仲辉  康文星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daily and seasonal changes in sap flow rates of individual tre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 18-year-old Chinese Fir plantation,with an ICT2000TE automatic system(TDP30 probe)from December 2005 to November 2006.A single peak pattern was observed for ...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艾建玲  
旅游区具有多重属性,消费特征是特别重要的属性之一。通过长沙市居民旅游消费的调查获得基础数据,从消费地、消费人群、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愿望对湖南省主要旅游区进行多重考察,归纳出六大旅游消费区类型:旅游热区、旅游次热区、待发展区、文化旅游区、近距离休闲区I和休闲区II,总结出各类消费区消费主控因子并对比分析了各区消费结构,为深入研究旅游区消费问题提供了思路,为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伯鑫  林峰  余格非  张新华  陶申绵  
研究表明,福建柏17个地理种源和48个家系幼林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在山区、半山区、丘陵区均有极显著差异,其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值分别达0.556 1-0.903 4、0.630 3-0.914 0、0.670 1-0.914 3,反映该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种源×地点交互作用显著,其3个主要性状生长量山区>半山区>丘陵区。根据材积遗传增益大于种源平均值15%以上的选择标准,初步选择出适宜不同生态环境造林地的10个优良种源和14个家系,其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16.09%-88.70%、15.19%-184.8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仲辉  张利平  康文星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彭长辉  
利用开路式涡动相关系统与自动气象梯度观测系统2008年12个月的观测数据,研究会同13年生杉木人工林CO2通量特征。结果表明:13年生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CO2通量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晴天平均碳汇持续时间表现为夏>春>秋>冬,平均日较差表现为夏>秋>春>冬,最大碳汇出现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夏、秋、春和冬;1年中,月累积碳通量除1和2月为碳源外,其他各月均表现为碳汇,碳汇最大值出现在6月(-53.0gC·m-2);13年生杉木林的年碳汇总量为-255.3gC·m-2。白天CO2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可用Michaelis-Menten模型模拟(P<0.05),但模型参数随温度而异;夜间CO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政  陈国生  
【目的】湖南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省,森林资源丰富。湖南省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亮丽名片,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湖南省森林植被进行分析,生成湖南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图,并运用地理探测器研究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为了更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与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的关系,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空间分布来看,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湘西、湘南,及湘东山地,而湘中、湘北地区相对较少。生态因素是影响湖南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中的人均GDP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解释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和旅游业总收入的解释力相对较小。社会因素中总人口、公路里程和城市化水平对湖南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有一定解释力。【结论】生态因素中的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人工造林面积,社会因素中公路里程、总人口与森林植被分布高度正相关;经济因素中的人均GDP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社会因素中的城市化水平与森林植被分布为负相关关系。对湖南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丰富湖南省森林植被地理研究内容,开展森林资源评价,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指导生态环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也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朝晖  李景龙  
采用灰色系统和逐步回归法探讨了温度、光照时数、空气湿度、降水量等主要气象因子与中棉29号和湘杂棉3号的纤维品质性状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以伏桃的纤维品质最优,其贡献率达到66.67%,但以麦克隆值的变异系数最大(湘杂棉3号为9.794%,中棉29号为9.295%),平均为9.545%;灰色系统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纤维品质的主导因子;逐步回归法分析表明,温度、光照时数与纤维品质呈正相关,而与降水量、空气湿度呈负相关,并建立了棉纤维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Y=-0.838 15+0.015 25X1-0.043 72X2(中棉29);Y=-0.070 65+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