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
- 2023(833)
- 2022(712)
- 2021(678)
- 2020(562)
- 2019(1177)
- 2018(1175)
- 2017(2076)
- 2016(1324)
- 2015(1506)
- 2014(1530)
- 2013(1559)
- 2012(1513)
- 2011(1384)
- 2010(1327)
- 2009(1211)
- 2008(1087)
- 2007(875)
- 2006(830)
- 2005(766)
- 学科
- 济(4929)
- 经济(4926)
- 地方(3818)
- 农(2877)
- 学(2223)
- 农业(2040)
- 业(1854)
- 环境(1746)
- 管理(1736)
- 地方经济(1669)
- 生态(1382)
- 资源(1303)
- 业经(1144)
- 方法(1106)
- 数学(1016)
- 数学方法(1008)
- 农业经济(953)
- 中国(859)
- 和(771)
- 土地(759)
- 财(732)
- 划(681)
- 发(659)
- 生态学(656)
- 事业(623)
- 规划(622)
- 环境规划(601)
- 及其(599)
- 财政(584)
- 物(574)
- 机构
- 学院(18139)
- 大学(16452)
- 研究(8601)
- 科学(7766)
- 农(6244)
- 南(5999)
- 中国(5915)
- 省(5557)
- 所(5337)
- 农业(5250)
- 研究所(5129)
- 湖(5123)
- 济(4822)
- 业大(4740)
- 河(4739)
- 管理(4696)
- 经济(4655)
- 环境(3876)
- 理学(3802)
- 中心(3747)
- 室(3699)
- 理学院(3669)
- 资源(3669)
- 科学院(3547)
- 农业大学(3527)
- 管理学(3468)
- 实验(3461)
- 管理学院(3451)
- 实验室(3347)
- 范(3332)
共检索到27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玉松
近年来,湖南省绥宁县以防治巫水河流域和遏制人为生态破坏为重点,每年投入环境保护资金800万元以上,建立新的污染控制机制,把环境保护工作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玉松
近年来,湖南省绥宁县立足楠竹资源优势创建楠竹特色产业园,初步形成以竹木复合利用为特色、出口型楠竹产品为主线、科技创新为依托的竹产业发展格局。全县23家入驻产业园的楠竹加工企业年加工产值可达8亿元,安排就业2600人,楠竹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玉松 刘建仁
为了扎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巩固和加强文明单位建设,湖南省绥宁县财政局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自带铁夹、垃圾收集袋来到县植树纪念园、革命英雄纪念园开展清理有色垃圾志愿服务活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葛大兵 吴小玲 邹冬生
为促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示范区的基本涵义、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建设程序等方面分析了生态示范区的可持续性,并以湖南省绥宁县生态示范区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其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该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成效表明,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能够实现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示范区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晓斌
近年来,湖南省新化县按照"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积极推进"小农水"建设。该县以中央和省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科学整合农业开发、水利、扶贫、国土等部门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共整修山塘204口,整治河坝99座,改造渠道366条,改造小型灌溉泵站2处,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冬生 彭小兰
为了解湖南省常德市畜禽粪便及其污染物排泄情况,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防控与治理提供依据,以《2011湖南省常德市农村统计年鉴》中畜禽出栏数作为统计基数,根据畜禽粪便排放系数和粪汚含量,估测了2011年湖南省常德市畜禽粪汚排泄情况。结果表明,2011年湖南省常德市畜禽粪便产生总量792.97万t,尿液排泄总量441.71万t,COD(化学需氧量)33.16万t,BOD(生化需氧量)29.98万t,NH3-N 2.48万t,总磷4.36万t,总氮8.21万t;畜禽粪便Zn、Cu、Cr、Pb、Cd、Ni、As、Hg
关键词:
常德市 畜禽粪便 排泄参数 估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服务“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精准对接优势产业,实现专业布局全覆盖,弘扬楚怡职教传统,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湖南职业教育在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新担当。亮点着力打造“院校集群+功能板块”“专业集群+产业链”的产教深度融合生态系统,办好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建立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广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近5年来湖南职业院校新建创新平台629个,累计培养贫困家庭学生16.43万人,输送毕业生200余万人,
关键词:
高素质技能人才 职教集团 专业集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瑶
清至民国湖南湘乡县涟水船户的家族文献,与地方志、《湖南省例成案》等官方文献互相印证,共同摹绘出内陆河道上以运输、捕鱼为生的船户历史。乾隆年间,湖南商贸繁荣,涟水上有六七千只倒划船,装载煤炭及客货,秘密走私硫磺。直至民国年间,涟水河道长期为陈氏、邓氏和潘氏宗族把持。三姓充当埠头,负责管理各埠船户,为官府转运漕粮,共同垄断河道的商旅运输和捕鱼权。三姓分别在宗族内部设立分房轮充运漕之役的机制,后演变为募役当差的应役方式。涟水运漕船户宗族与官方运漕制度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为了解明清州县以下基层运漕机制与实际漕务运
关键词:
河道社会 船户 宗族 漕运 湖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涛 李鸿 杨健 陈修报 薛竣仁 刘洪波
随着十年禁捕政策的实施,长江刀鲚资源恢复效果已日益凸显,一些传统栖息地被发现重新有了刀鲚的分布。湖南湘江水域曾是洞庭湖水系内刀鲚的主要分布水域之一,但洄游型刀鲚长期被认为在该水域已绝迹。近期笔者对2023年6月13日采集自湖南湘江湘阴段的1尾刀鲚标本进行耳石微化学特征研究,以验证其所属的生态类型。结果发现,该个体耳石锶钙比生境特征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既有对应于淡水生境的SI(1.37±0.60)、SIII(2.80±0.16)和SV(2.47±0.62)阶段,也有对应于河口半咸水的SII(5.50±1.10)、SIV (4.52±0.94)阶段。此外SII阶段有部分锶钙比高于7,说明该个体还进入过海水栖息。锶含量面分布分析结果显示,自核心至边缘亦依次呈现蓝色、黄绿色、蓝色、黄绿色以及蓝色的不同盐度生境变化的“分色图谱”特征。上述结果确证了所研究个体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型刀鲚。这也首次客观证实了十年禁捕政策实施后,洄游型刀鲚不仅能够重新自海区经长江进洞庭湖,而且更能自湖上溯至湘江水域。为保护洞庭湖内及各支流洄游型刀鲚资源,同时也为持久守护长江十年禁捕的成效,亟需开展洞庭湖及各支流内洄游性刀鲚的分布和关键生境的调查以及其资源保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瑶
清至民国湖南湘乡县涟水船户的家族文献,与地方志、《湖南省例成案》等官方文献互相印证,共同摹绘出内陆河道上以运输、捕鱼为生的船户历史。乾隆年间,湖南商贸繁荣,涟水上有六七千只倒划船,装载煤炭及客货,秘密走私硫磺。直至民国年间,涟水河道长期为陈氏、邓氏和潘氏宗族把持。三姓充当埠头,负责管理各埠船户,为官府转运漕粮,共同垄断河道的商旅运输和捕鱼权。三姓分别在宗族内部设立分房轮充运漕之役的机制,后演变为募役当差的应役方式。涟水运漕船户宗族与官方运漕制度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为了解明清州县以下基层运漕机制与实际漕务运作办法提供了实例,也说明官方运漕制度为船户群体提供了组织化的制度背景。涟水船户建构宗族组织的历程,与其他地区船户的社会组织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展现出主动灵活的应对能力。船户等水上社群的经济能力、社会组织和文化水平,不可一概而论,需对其内部的阶层分化予以具体分析。
关键词:
河道社会 船户 宗族 漕运 湖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关于外商来我市投资的优惠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实施我市经济战略.更好地吸引外商,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发展同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借鉴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我市部分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实行统一开发有价使用,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出让、转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梓 王瑞辉 左海军 刘健
该研究旨在掌握湖南5种园林地被植物在缺水季节的耗水特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及配置方式提供依据。采用盆栽控水法,从8—11月,通过模拟实际栽植中植物所处的不同光照状况,测定了马尼拉草、细叶萼距花、麦冬、吉祥草和葱兰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土壤水分不断降低过程中的蒸腾速率。结果为:①根据植物在控水期间蒸腾速率的变化及生长状况划分了4种土壤水分梯度,即水分充足、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土壤水势分别为-0.20~-0.03MPa、-0.54~-0.20MPa、-1.38~-0.54MPa和<-1.38MPa。②不同月份在前3种土壤水分梯度下,全光照时,细叶萼距花的日均蒸腾速率大于马尼拉草;半光照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玉蓉 张青山 邹君
为综合评价湖南农村水贫困现状,找出有效应对措施,以国外最新的水贫困理论为依据,构建湖南农村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获取并整理出湖南3种地貌类型区6个行政村的水贫困评价数据;采用非均衡法测算水贫困状况并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湖南农村水贫困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现象,即湘西山区最为严重,RWPI值均小于20;湘北洞庭湖平原区最弱,其值在55~56之间;而湘中丘陵区介于其间。不同地区水贫困各系统的综合得分不同,只有提高且均衡各系统的综合得分才能有效减轻地区水贫困程度。供水设施欠佳、利用能力偏低是地区间水贫困状况不同的主要驱动因素,而水资源状况是其次要驱动因素;农村环境问题和低效用水是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胜 吴寿盛 韩宗伟 彭科
突破工业发展与污染治理间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转型与环境保护协同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湖南省2007、2012、2017年面板数据,利用地理集中度指数、标准差椭圆、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湖南省工业集聚和水污染程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与计量关系。研究表明:(1)工业集聚维持“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水污染程度空间分布由“多点极化”演变为以湘东北为核心向外逐渐递减。(2)工业集聚与水污染程度同步耦合效应总体稳定显著,空间错位现象局部波动变化,2017年长沙、湘潭、岳阳为高—高耦合型式,减排任务艰巨。(3)工业与水污染影响范围随时间推移分别呈现收缩与扩张趋势。(4)工业集聚度每提升1%,水污染程度下降0.85%,上游水污染状况等因素抵消了工业集聚的减排效果。鉴于此,湖南省应有机统筹“四大板块”与“五大流域”的产业及环境政策,加强流域上下游工业与污染的协同管理,重点清退湘东北及其上游地区的落后产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敬阳 肖化顺 龙时胜 龚召松
【目的】我国栎类次生林资源丰富,其质量优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举足轻重。研究森林资源质量及其时空分异特征是科学经营、提质增量的关键。【方法】基于湖南省1989—2014年6期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建立了含林分生长潜力、林分结构和立地条件指标的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评价模型,并按等距划分法将其定量评价结果划分为优、良、中、差、劣5个等级;结合湖南省"一湖四水"的流域分布特征,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研究分析了25年间各流域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的变化规律,并按质量评价等级提出栎类次生林经营要点。【结果】1989—2014年,湖南省栎类次生林面积增加约56.99万hm2;通过林分质量评价模型得出,以流域为单元的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综合得分值域为[0.261~0.483];林分质量时空分布变化表现为:优等栎类次生林分布于湘江流域,其他等级林分各流域均有分布;空间上,湘江流域、沅江流域、澧水流域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相对较好,资江流域、洞庭湖流域栎类次生林林分质量较差;时间上,资江流域的栎类次生林质量等级(差)不变,其它流域栎类次生林质量等级由差发展为中。【结论】25年间,湖南省栎类次生林规模大幅增加,各流域栎类次生林质量仅体现中和差2个等级,林分质量整体较差。从质量等级发展过程来看,林分顺向演替明显,提质潜力大。
关键词:
林分质量 栎类次生林 时空分异 湖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