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9)
2023(5561)
2022(5069)
2021(4625)
2020(4321)
2019(10085)
2018(10087)
2017(19337)
2016(10857)
2015(12426)
2014(12923)
2013(13079)
2012(12556)
2011(11343)
2010(11576)
2009(10878)
2008(11048)
2007(10189)
2006(8682)
2005(7799)
作者
(35167)
(29776)
(29531)
(28397)
(18718)
(14615)
(13473)
(11689)
(11130)
(10586)
(10083)
(9969)
(9589)
(9436)
(9428)
(9392)
(9377)
(8760)
(8607)
(8589)
(7688)
(7368)
(7318)
(6809)
(6780)
(6722)
(6683)
(6623)
(6189)
(6056)
学科
(46993)
经济(46940)
(26954)
管理(26913)
方法(24131)
数学(21659)
数学方法(21469)
(20341)
企业(20341)
(13717)
(12464)
(11694)
地方(10669)
中国(10561)
(9254)
贸易(9254)
农业(9045)
(8966)
业经(8454)
(7872)
(7401)
(6881)
财务(6867)
财务管理(6845)
理论(6703)
环境(6663)
(6625)
金融(6623)
(6493)
银行(6466)
机构
大学(166884)
学院(165105)
(65270)
经济(63790)
管理(59379)
研究(58397)
理学(50803)
理学院(50120)
管理学(49032)
管理学院(48727)
中国(42569)
科学(39424)
(35700)
(35396)
(32059)
(29575)
研究所(29515)
业大(29272)
农业(28847)
中心(27179)
(25153)
财经(23613)
(22614)
北京(22460)
师范(22219)
(21266)
经济学(20612)
(20201)
(20071)
(19537)
基金
项目(109902)
科学(83529)
基金(77361)
研究(76073)
(69180)
国家(68656)
科学基金(56393)
社会(44944)
(44427)
社会科(42397)
社会科学(42378)
基金项目(41658)
自然(38233)
(37302)
自然科(37263)
自然科学(37249)
自然科学基金(36560)
教育(35919)
资助(32427)
编号(30665)
重点(25804)
成果(25492)
(24219)
(24030)
计划(22256)
(22030)
课题(22003)
科研(21724)
大学(21052)
创新(20753)
期刊
(69598)
经济(69598)
研究(44942)
(31884)
学报(31792)
中国(29422)
科学(26106)
(23394)
大学(22714)
农业(21683)
学学(21503)
管理(20264)
教育(16134)
技术(15551)
(13127)
金融(13127)
(12406)
财经(11493)
业经(11114)
经济研究(10830)
问题(10127)
(9790)
(9246)
统计(8689)
技术经济(8361)
资源(8298)
理论(8104)
业大(8054)
(7822)
(7700)
共检索到238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丹丹  李冬初  张陆彪  冯东昕  郝志鹏  
湖南祁阳红壤实验站是中国农业系统建站历史最长,以改良中低产田、提高红壤肥力为目标,长期进行红壤定位试验监测工作的国家级重点野外观测实验站;英国洛桑实验站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土壤长期定位试验的研究机构,迄今已有170年的历史,本文以湖南祁阳红壤实验站为例,从该站的发展历程、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组织机构、经费来源等方面对照英国洛桑实验站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与措施,对湖南祁阳红壤实验站的发展以及中国野外科学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站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葛体达  
在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项目资助下,英国洛桑实验站Phil C.Brookes教授于2012年3月至5月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组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合作研究。期间,Phil C.Brookes与科研人员和学生就实验设计、高水平论文的撰写和修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指导。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克林  李保国  吕贻忠  段增强  李子忠  李贵桐  孙丹峰  
对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面积约70 hm2的试验区布设了68个观测点,测定了其表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质地、容重、pH、电导率、速氮、速磷、速钾、有机质、微量元素等)。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pH变异系数为0.02外,其余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12~0.77,均属中等变异强度。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除微量元素Mn和Zn表现为纯块金效应外,其余土壤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相关关系,其中表层土壤颗粒组成和阳离子交换量的空间相关距离最大,表现在全区均有相关性;其次,CaCO3含量和速效Fe的空间相关距离较大,分别为603 m和541 m;其余土壤理化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昭海  陈阜  隋鹏  张海林  李超  
高等农业院校依托校外实验站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已经成为涉农高等院校进行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高等农业院校生源、校园周边环境、师资结构、培养目标以及现代农业本身五方面发展的新变化,促使高等农业院校必须依托校外实验站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这种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趋势已经凸显了实践教学依托校外试验站的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有效提升大学生专业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八个方面能力为目标,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总结报告、组建教师团队以及吸纳优秀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管理等途径,科学建立实践教学信息反馈机制,高效打造高等农业院校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聂云鹏  
4月25日,广西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粟定成、农村处处长蒙福贵一行在环江县委书记蒋向明、副县长覃克参陪同下,考察了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在环江站,粟定成听取了驻站科技人员对环江站的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和取得的成果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并详细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建佳  戴尔阜  郑度  王晓莉  
我国具有全世界最大面积的人工林,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人工林的固碳能力越来越引起关注。研究选择具有长期观测数据的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磨哨林场作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了9种不同森林类型生态系统各组分(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碳密度及分配特征(人工林8种,林龄范围为25~32 a:杉木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杉木+樟树林、杉木+火力楠林、马尾松+木荷林、木荷林、火力楠林;天然林1种,平均林龄为63 a:红栲+青冈+刨花润楠林)。结果表明:1)磨哨林场生态系统碳密度平均为261.61 t/hm2,固碳能力较高,其中,马尾松+木荷林以及杉木+火力楠林两种人工混交林的生态系统碳密度最高,天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葛体达  
6月23日-7月21日,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英国洛桑试验站Philip CharlesBrookes教授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执行国际合作局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计划,并进行学术交流,完成了作物光合同化碳向土壤碳库输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葛体达  
10月7-26日,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英国洛桑试验站Philip Charles Brookes教授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了项目执行期间的学术交流工作,圆满完成了本阶段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工作计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方杰  
英国洛桑试验站的7个长期定位试验已经连续进行了150~170年,这些试验为农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经典试验"。本文简略地介绍这些试验的历史、部分成果及个人体会。试验结果揭示了农业生态系统长期的变化趋势,尤其是作物产量、元素与污染物循环、生物多样性等变化趋势,对探索农业可持续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期定位试验起到短期试验无法替代的作用,样品的长期保存与多学科交叉合作是挖掘长期定位试验价值的关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昭霞  
4月24日至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公室主任吴宇雄一行在环江县委书记蒋向明的陪同下先后到中国科学院广西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肯福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和古周生态重建示范区考察工作。吴宇雄在考察了环江站的园区建设、实验室和试验区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应龙  谢永生  江青龙  王辉  李晓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指出粮食生产成本核算的不完整性,粮食生产造成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得不到补偿。运用环境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进行分析,提出粮食生产的完全成本除包括直接生产成本外,还应包括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论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湖南省祁阳县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该区域粮食生产的资源环境成本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6.55%;早、中、晚稻的完全成本分别达到4.27、3.84和4.40元.kg-1,其中资源环境成本分别为1.38、1.65和1.64元.kg-1,直接生产成本分别为2.89、2.19和2.76元.kg-1,而实际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海燕  徐明岗  蔡泽江  文石林  吴红慧  
【目的】以湖南省祁阳县为例,定量化分析整个县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致酸因素,为我国的红壤酸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搜集大量公开发表的文献、统计年鉴等,获取施肥量、主要农作物产量和林木生物量,以及地上部不同部位的养分含量等数据,基于经典的H~+产生量的计算方法,解析氮循环过程、盐基离子吸收和酸沉降等三个关键过程的相对贡献大小。【结果】对于整个祁阳县域,氮循环(N)过程致酸贡献率为66.5%(65.3%—68.8%),盐基(BC)吸收为33.0%(30.1%—34.4%),酸沉降则仅为0.5%(0.3%—1.7%)。无论是农田还是林地,氮循环过程都是产生H~+的主要来源,是土壤酸化的主要驱动因素。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单位面积旱地农田的H~+净产量(产酸量)最高,达到19.0 kmol·hm~(-2)·a~(-1),其次为水田(16.5 kmol·hm~(-2)·a~(-1)),林地的产酸量(3.2 kmol·hm~(-2)·a~(-1))最低,旱地农田产酸量约为林地产酸量的6倍。6种主要农作物体系产酸量存在很大差异,从10.1 kmol·hm~(-2)·a~(-1)到30.0 kmol·hm~(-2)·a~(-1)不等,产酸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豆>油菜>花生>水稻>玉米>甘薯,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大豆)产酸量普遍大于粮食作物(水稻、玉米、甘薯)的产酸量;6种不同农作物的氮循环过程和盐基吸收的致酸贡献差异较大,氮循环过程致酸贡献率范围为45.3%—78.3%,盐基吸过程为21.4%—54.2%。7种主要林地体系产酸量也存在很大差异,从2.0 kmol·hm~(-2)·a~(-1)到27.8kmol·hm~(-2)·a~(-1)不等,柑橘>板栗>油茶林>马尾松>杉木>竹>湿地松,经济林(柑橘、板栗、油茶林)产酸量普遍大于用材林(马尾松、杉木、竹、湿地松)的产酸量;7种林木体系的氮循环过程和盐基吸收的致酸贡献率差异较大,氮循环过程致酸贡献率范围为46.1%—80.8%,盐基吸过程为19.0%—53.3%。采用"长期定位试验+土壤缓冲曲线"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本研究采用的H~+产生量的计算方法,土壤pH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均方根误差(RMSE)为0.15,两者之间吻合度较高。【结论】氮循环过程是祁阳县域土壤酸化的主控因素。土壤酸化过程总产酸量差异和致酸因素贡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地利用方式、农作物种类和林地类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明贤  罗荷花  
本文在调查湖南省祁阳县168户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支出、金融服务需求情况、获得金融服务的效果等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农户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及其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效果,最后提出更好地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农户金融服务需求与效果的调研分析,帮助农村金融机构根据农户的需求改进自身的服务与理念,更好地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清  王翠红  郭朝晖  冯跃华  黄运湘  黄启为  
为探明湖南省丘岗红壤抗冲性能随成土母质、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规律 ,采用原状土冲刷水槽装置 ,对不同母质发育而成的丘岗红壤的抗冲性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丘岗红壤表土层 0~ 4cm土壤抗冲性主要受植被类型的影响 ,受母质特性影响较小 .亚表层土壤抗冲性受母质影响较大 ,抗冲系数随土壤物理性粘粒及游离氧化铁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土壤利用类型对土壤抗冲性有较大影响 ,耕地 A,B两发生层的土壤抗冲系数远小于相同母质林地相应发生土层 .花岗岩红壤较高的土壤发育程度能一定程度提高其表层及亚表层土壤的抗冲性 ,但植被是其抵抗外来侵蚀的主要屏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贤  叶慧敏  
通过对湖南省祁阳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建立Logit模型对农村金融机构识别和选择贷款客户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实中农户户主年龄、农户类型、家庭年收入、存款余额占收入比例、离最近的农村金融机构的距离、有无贷款记录等因素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客户的识别及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旨在方便农户融资的同时,为农村金融机构选择风险程度低的优质贷款客户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