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0)
- 2023(13943)
- 2022(12117)
- 2021(11065)
- 2020(9288)
- 2019(21084)
- 2018(21057)
- 2017(40485)
- 2016(22012)
- 2015(24848)
- 2014(24945)
- 2013(24984)
- 2012(22973)
- 2011(21002)
- 2010(20972)
- 2009(19279)
- 2008(18269)
- 2007(16066)
- 2006(14289)
- 2005(12516)
- 学科
- 济(106823)
- 经济(106737)
- 管理(63962)
- 业(55223)
- 企(45456)
- 企业(45456)
- 方法(42503)
- 数学(36832)
- 数学方法(36435)
- 地方(25962)
- 学(25846)
- 农(24317)
- 中国(23075)
- 业经(21175)
- 环境(21134)
- 财(20216)
- 农业(16689)
- 和(16140)
- 地方经济(15113)
- 理论(14976)
- 制(14742)
- 划(14592)
- 贸(14004)
- 贸易(13996)
- 易(13449)
- 技术(12741)
- 融(12689)
- 金融(12687)
- 务(12547)
- 财务(12477)
- 机构
- 大学(320172)
- 学院(318675)
- 济(130774)
- 经济(127968)
- 管理(125182)
- 研究(112162)
- 理学(108433)
- 理学院(107177)
- 管理学(105104)
- 管理学院(104564)
- 中国(81065)
- 科学(72354)
- 京(68776)
- 所(57376)
- 财(55917)
- 农(53681)
- 研究所(52821)
- 业大(51440)
- 中心(49931)
- 江(46897)
- 财经(45310)
- 北京(43556)
- 范(42332)
- 师范(41926)
- 农业(41622)
- 院(41475)
- 经(41032)
- 经济学(39319)
- 州(37800)
- 省(35419)
- 基金
- 项目(222483)
- 科学(173325)
- 基金(160283)
- 研究(159318)
- 家(141013)
- 国家(139918)
- 科学基金(118907)
- 社会(99411)
- 社会科(94030)
- 社会科学(94000)
- 省(88817)
- 基金项目(85706)
- 自然(78813)
- 自然科(76755)
- 自然科学(76738)
- 自然科学基金(75303)
- 划(73349)
- 教育(71499)
- 资助(66430)
- 编号(63605)
- 成果(50585)
- 重点(50144)
- 发(48388)
- 部(47635)
- 创(45104)
- 课题(44390)
- 科研(42666)
- 创新(42176)
- 计划(40954)
- 大学(40455)
- 期刊
- 济(149043)
- 经济(149043)
- 研究(93766)
- 中国(57202)
- 学报(54503)
- 科学(49717)
- 农(47570)
- 管理(45711)
- 财(40885)
- 大学(40779)
- 学学(38685)
- 农业(33047)
- 教育(30853)
- 技术(28309)
- 融(24461)
- 金融(24461)
- 经济研究(23567)
- 业经(23509)
- 财经(21869)
- 问题(18916)
- 经(18694)
- 技术经济(17026)
- 业(16692)
- 林业(16669)
- 资源(16588)
- 科技(16418)
- 图书(16210)
- 理论(15298)
- 版(14743)
- 统计(14575)
共检索到466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本研究以湖南省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并结合湖南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马尾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是351 201 653.42tC,平均碳储量是156.31t/hm2,并按照造林成本法对湖南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碳储量经济价值为104.75元/t,总的经济价值为367.88亿元。
关键词:
马尾松 碳储量 经济价值 湖南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伍格致 周妮笛
运用区域森林资源统计数据,采用生物量清单法、造林成本法、碳税率法,定量测算湖南省2011~2014年森林碳储量及其经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的森林碳储量巨大,但在树种、龄级和空间分布上不均衡。不同优势树种、不同龄级、不同市州的森林碳储量差异明显,由此导致森林碳储量经济价值在不同优势树种、不同龄级、不同市州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据此提出了增加森林碳储量总量和促进全省森林碳汇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立华 郭文福 蔡道雄 贾宏炎 陈琳 农友 雷丽群 李华 刘士玲 杨保国
为了解树种与造林模式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在南亚热带相同立地上,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33年生马尾松纯林(PCL)、红椎纯林(CCL)、马尾松×红椎同龄混交林(PCM)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M、PCL、CCL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235.38、196.40、144.59 t/hm2,处理间差异显著(P 土壤层>地被物层;CCL为土壤层>乔木层>地被物层,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97.94%~98.63%,地被物层仅占1.37%~2.06%。
关键词:
马尾松 红椎 纯林 混交林 碳储量比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遇蕾 任国玉
准确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并认识其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规律是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回顾了全球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储量估算研究方面的若干进展,包括基于各种方法和资料的主要估算结果及其尚存在的不确定性。重点评述了末次盛冰期和中全新世两个时期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8.2kaB.P.以来全球大气CO2浓度呈现升高的现象及其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全新世中晚期全球大气CO2浓度逐渐升高与旧大陆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减少的事实是一致的,新石器时期特别是农业文明开始以后人类活动对陆地植被的持续干预可能是造成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 杨丹
根据湖南省2006~2011年森林资源统计年报数据,分别采用相对生长方程和材积源法,估算湖南省马尾松林生物总量、各地市(州)的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相对生长方程估算的湖南省2006年的马尾松林的生物总量为66.87×106t,2011年为71.18×106t,上升了4.31×106t;材积源法估算的全省马尾松林生物总量由2006年45.15×106t下降到2011年39.12×106t,相对生长方程估算的平均值50.98 t hm-2比材积源法的33.36 t hm-2高。2006~2011年间,全省幼龄林和中龄林的生物总量呈下降趋势,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生物总量呈上升趋势,西南部和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郭屹 项文化 刘聪 方晰
2009年我国马尾松林的面积达1.20×109 hm2,湖南省的马尾松林面积为1.21×106 hm2。马尾松林在木材和非木质产品生产、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特别是森林碳吸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吸存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利用湖南省1983~2009年的森林资源数据,分别采用各龄组林分平均生物量和材积源法估算湖南省及14个地市(州)马尾松林总生物量,分析过去25年间马尾松总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龄组结构变化对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25年湖南省马尾松林生物量变化为40.87×106~80.06×106 t,各地市(州)的马尾松林总生物量差别较大,不同时期总生物量也明显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治军 张小全 王彦辉 罗云建 李志勇 曹磊
分析重庆铁山坪46年(42~51年)生马尾松次生林的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林生物量为142.06t·hm-2,乔木层(89.91%)>灌木层(5.61%)>枯枝落叶层(2.98%)>草本层(1.50%);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总有机碳贮量为197.78t·hm-2,乔木层为76.06t·hm-2(38.45%),灌木层为3.55t·hm-2(1.79%),草本层为0.88t·hm-2(0.44%),现存凋落物层为2.34t·hm-2(1.17%),土壤层为114.96t·hm-2(58.13%);马尾松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树干的碳贮量最高,占乔木层碳贮量的75...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拴丽 许文强 杨辽 高亚琪 李建军 王蕾
为科学评估新疆森林碳汇功能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论文基于在阿尔泰山布设的35个样地实测数据,参考2011年新疆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研究了我国境内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生物量为126.67t·hm~(-2),各组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乔木层(120.84 t·hm~(-2))>草本层(4.22 t·hm~(-2))>凋落物层(1.61t·hm~(-2)),乔木各器官中,干、根、叶和枝分别占乔木生物量的50%、22%、16%和12%,干所占比例最大;林龄对植被生物量影响显著,生物量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2)生物量平均含碳率在0.40~0...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密度 碳储量 样地调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云 黄志刚 欧阳志云 郑华 王效科 苗鸿
对马尾松林的穿透雨、林冠截留和树干流的水文效应进行监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期间穿透雨量、林冠截留量和树干流量分别占全年分配量的一半以上。穿透雨量、树干流量和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显著正相关,而穿透雨率和树干流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截留率逐渐降低。马尾松林穿透雨量最大值出现在最大雨量级(≥90·0mm)和3·0~4·0mm·h-1雨强范围内;但是截留率最大值出现在最小的雨量级(<10·0mm)和<1·0mm·h-1雨强范围内;树干流率最大值出现在中等雨量(60·0~70·0mm)和2·0~3·0mm·h-1雨强范围内,显然降雨特征是影响马尾松林内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尉海东 马祥庆
对福建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乔木层和凋落物层的含碳率为48.12%~52.59%,表现为成熟林最大、中龄林次之、幼龄林最小,0~100 cm土壤层含碳率亦表现出同样的规律,而林下植被层含碳率则表现为中龄林最大、幼龄林次之、成熟林最小;随林龄增大,马尾松林乔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贮量均逐渐增加,决定了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亦逐渐增加,成熟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183.94 t/hm2,分别是幼龄林和中龄林的1.72倍和1.20倍,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乔木层碳贮量的差异引起的。
关键词:
马尾松 发育阶段 含碳率 碳贮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国胜 马炜 王雪军 夏朝宗 党永锋
碳储量既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基础(王效科等,2000)。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将为一个国家准确地评估其固碳潜力、发掘维护全球气候平衡的作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Fang et al.,2001)。但是,限于大尺度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数据采集困难、不同方法在时空尺度转换上的差异,研究结果往往缺乏可比性(Schulze et al.,1999;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雪 白彦锋 杜志 孟京辉
【目的】本研究以湖南省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生长模型的支持下,对备选均衡曲线进行筛选,最终甄别出最优均衡曲线,作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经营的量化导向目标。【方法】本研究首先在综合分析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结构的基础上,依据湖南省马尾松天然林林分状况以及以往的研究结果,胸高断面积(B)的取值拟选择35、40和45 m_2/hm_2;连续两个径阶的林木株数比值(q值)选择1.2、1.3、1.4、1.5、1.6、1.7;最大保留径阶(D_(max))的取值选择40、45和50 cm,构建了54条潜在的基础均衡曲线簇。并在所构建的可变概率转移矩阵模型的支持下,对基础均衡曲线簇进行了模拟,筛选出最优均衡曲线。【结果】转移矩阵模型支持下的80年的模拟结果显示均衡曲线12(B为35 m_2/hm_2,D_(max)为45 cm,q为1.7)在蓄积年生长量、蓄积量、采伐木平方平均直径以及树种组成稳定性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达到均衡结构时,具有最大的蓄积量年增长量(iv),iv为1.18 m_3/(a·hm_2),同时该均衡曲线的其他评价指标也表现较为优秀,观测株数偏离均衡株数的方差值var为0.12
关键词:
均衡曲线 直径分布 马尾松 天然次生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少华 周文朋
作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吸收和储存者——森林资源,其固碳能力水平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生物量清单法的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价了湖南森林碳汇量。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森林碳汇量大,森林碳汇密度高,严重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林业工程项目;同时,分析了森林碳汇量与碳密度、林业工程项目及产业能源消耗的关系,提出了增加森林资源碳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碳汇 估算 评价 湖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虎 李凤日 孙美欧 贾炜玮
利用设置在松嫩平原典型地区的6块杨树人工林样地和36株人工杨树解析木数据,建立了人工杨树相容性生物量方程,实测并分析了杨树人工林各个组成部分含碳率,估算并分析了人工杨树各个器官含碳量和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密度特征。结果表明:胸径和年龄是影响人工杨树各个器官含碳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人工杨树各器官含碳率介于0.442 7~0.484 8之间。林下各层含碳率差异显著,枯枝层介于0.456 8~0.471 1之间,枯叶层介于0.368 3~0.445 4之间,半分解层介于0.418 4~0.460 0之间,草本层介于0.350 6~0.372 9之间。14~28年生人工杨树生物量和碳储量都随着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清山 洪伟 吴承祯 林勇明 陈灿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福建省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显示,柑橘各器官的相关性较好,树干、树叶、果实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树高和基径的相关系数为0.89;柑橘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为222.80 t.hm-2,其中,土壤(0-100 cm)碳密度为200.21 t.hm-2,占总有机碳密度的89.86%,果树碳密度为22.58 t.hm-2,占10.14%;1978-2007年,柑橘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从3.16×106t增加到37.97×106t,年均增加1.20×106t,表现为碳汇;在第4-6次(1993-2003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期间,柑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