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7)
- 2023(13116)
- 2022(11459)
- 2021(10698)
- 2020(8988)
- 2019(20819)
- 2018(20802)
- 2017(40065)
- 2016(22177)
- 2015(24922)
- 2014(24970)
- 2013(24858)
- 2012(23290)
- 2011(20885)
- 2010(20751)
- 2009(18577)
- 2008(18294)
- 2007(15891)
- 2006(13799)
- 2005(11842)
- 学科
- 济(86630)
- 经济(86528)
- 管理(58681)
- 业(56882)
- 企(45546)
- 企业(45546)
- 方法(39897)
- 数学(34581)
- 数学方法(34116)
- 农(25125)
- 学(23401)
- 地方(22516)
- 中国(21134)
- 财(20488)
- 业经(18942)
- 农业(17224)
- 贸(14859)
- 贸易(14851)
- 制(14456)
- 易(14331)
- 环境(14215)
- 理论(14135)
- 和(13955)
- 技术(13253)
- 务(12684)
- 财务(12621)
- 财务管理(12601)
- 融(12162)
- 金融(12158)
- 企业财务(11998)
- 机构
- 大学(315349)
- 学院(313168)
- 管理(121858)
- 济(116385)
- 经济(113671)
- 研究(109749)
- 理学(106159)
- 理学院(104806)
- 管理学(102626)
- 管理学院(102078)
- 中国(78116)
- 科学(74493)
- 京(68018)
- 农(60171)
- 所(57029)
- 业大(53625)
- 研究所(52896)
- 财(52039)
- 中心(49424)
- 农业(47482)
- 江(46288)
- 范(43483)
- 师范(43016)
- 北京(42498)
- 财经(42341)
- 院(40028)
- 经(38564)
- 州(37680)
- 省(35694)
- 师范大学(34992)
- 基金
- 项目(225346)
- 科学(175191)
- 基金(162247)
- 研究(158023)
- 家(144255)
- 国家(143085)
- 科学基金(120923)
- 社会(96687)
- 社会科(91361)
- 社会科学(91331)
- 省(89849)
- 基金项目(87381)
- 自然(82530)
- 自然科(80515)
- 自然科学(80489)
- 自然科学基金(78973)
- 划(75751)
- 教育(71779)
- 资助(66961)
- 编号(63243)
- 重点(51167)
- 成果(51035)
- 部(48537)
- 发(48096)
- 创(45944)
- 课题(44298)
- 科研(43734)
- 计划(43445)
- 创新(42970)
- 大学(40696)
- 期刊
- 济(125940)
- 经济(125940)
- 研究(87666)
- 学报(59473)
- 中国(57639)
- 农(54279)
- 科学(52851)
- 大学(43420)
- 管理(41781)
- 学学(41207)
- 农业(37869)
- 财(37437)
- 教育(33081)
- 技术(25231)
- 融(24141)
- 金融(24141)
- 业经(20687)
- 财经(19667)
- 业(19487)
- 经济研究(18804)
- 资源(16969)
- 问题(16828)
- 科技(16805)
- 版(16718)
- 图书(16632)
- 经(16622)
- 业大(16302)
- 理论(15211)
- 林业(15020)
- 技术经济(14312)
共检索到447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雄略 陈永华 刘文胜 陈展祥 张倩妮
本研究以衡阳市某铅锌矿尾矿区为样地,首先选取了10个样方,进行多样性统计,然后,选取样地中长势良好且具有多度和频度优势的植物分析重金属的富集性。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出现植物15科41种,多为草本植物,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优势植物,两者占草本种数的60%。(2)采样地植物种类较为稀少,群落组成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水平不高,生态较为脆弱,其中,各样方中样方四的植物多样性最佳,丰富度指数R,均匀度指数E以及多样性指数H均为最高,也仅分别为2.299、0.724、1.813。(3)3个采样点中不同深度土壤中
关键词:
铅锌尾矿库 重金属 优势植物 转移 富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成志 尚鹤 姚斌 于成志 梁景森 胡希优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分析了辽宁省铁岭柴河铅锌尾矿库内受尾矿污染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及生长于其上的9种植物对Cu、Cd、Pb和Zn的吸收和富集能力。结果表明,Zn在小叶杨和刺玫蔷薇体内的含量较高;Cd在小叶杨和白莲蒿体内积累较多;而Pb在绣球绣线菊和华北蓝盆花中积累较多。但各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均未达到超富集植物的要求,需采取综合农艺措施进行铅锌尾矿库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重建工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益泰 施翔 王树凤 李江川 孙宇剑
在废弃的铅锌尾矿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对3年生15种植物修复铅锌矿尾矿的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植物出现叶片黄化、提早落叶或停止生长现象。株高和基径增长率、根系生长、生物量等种间差异显著。根系生长深度受到抑制,最大侧根长、细根长度比例和根系生物量比重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桤木、紫穗槐、截叶胡枝子、紫花苜蓿4种固氮植物叶片受害轻微,均有根瘤出现。火炬树、夹竹桃叶片受害程度较低,相对生长率较高,单株生物量较大。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因植物种类、部位、金属种类不同而不同。植株不同器官Pb和Zn浓度高低总趋势为根>茎,部分树种Zn浓度表现为茎>根。在15种参试植物中,截叶胡枝子单位面积地上部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广义 邱亚群 宋博宇 赵媛媛 许友泽 钟宇 成应向
采集并测定东江湖典型铅锌渣堆场优势植物及其根系土壤重金属含量,研究了植物对重金属富集和转运的能力。结果表明:1)臭牡丹、盐肤木、马尾松、芒萁、木姜子、枫树、桂花树、木荷和红叶石楠等9种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Pb、Cd和As含量均高于一般植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Pb 0.1~41.7 mg/kg,As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相君 冯冲凌 吴晓芙 冀泽华 张爽 李刘刚
以辣椒的根际菌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纯培养的正交试验对比分析有机菌肥改良前后根际菌群去除铅锌能力及特性的差异,同时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根际菌群的16S rRNA基因V4区域进行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菌肥提高了可培养根际菌群去除铅、锌的能力,去除率增量最大分别可达40.2%、12.7%。同时,菌群去除铅的最佳培养条件发生了改变,铅锌浓度和培养基类型对铅去除率影响的显著性有所提高。有机菌肥对锌去除率的影响在试验分析中体现不明显。培养基种类是影响菌群去除铅锌的最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足根 彭昆国 方红亚 李惠民 廖兵
研究江西大余县荡坪国有钨矿尾砂库区自然植物组成分布及其重金属富集特征,旨在为今后矿区植被重建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库区共出现了20种植物,隶属15科20属,其中草本植物14种,木本植物6种;这些植物明显生长不良,且主要分布在库区湿润或有水出现的沙土地区。尾砂库区中,不同重金属含量在同一植物体内大小趋势为Zn>Pb>Cu>Cd。库区没有发现重金属的超富集植物,大部分为Cu、Pb、Zn、Cd的耐性植物。荡坪尾砂库区土壤Cd污染严重,木贼与蜈蚣草为Cd的避性植物,可用于库区Cd污染土壤的植被重建先锋物种;土荆芥与香附子为Cd的积累植物,可以用于库区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其...
关键词:
钨矿尾砂库区 自然植物 重金属 富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璇 宋柳霆 滕彦国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测定湖南省某铅锌矿周边农田土壤中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或污染;根据25个采样点计算得出的矿区污染负荷指数为2.6,表明整个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重。Cd、Pb、As、Zn等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属于中等及以上的风险状态,这些重金属的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应当引起充分关注。此外,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采矿作业可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贵 童方平 刘振华
以衡阳水口山铅锌矿区及其周围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自然土壤(A层、C层)样品中不同重金属(Pb、Zn、As、Cu、Cd、Hg)的污染特征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受铅锌选矿和冶炼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土壤明显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尤其是在严重污染区域,土壤中Pb、Cd、Cu、Zn、As、Hg含量最高分别达2691.88、28.91、376.91、135.91、1309.00、2.78 mg/kg。研究区4个地点中,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大于其它5个指标,其综合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尾沙坝>矿区农田>冶炼厂>康家湾采选地;其中冶炼厂和康家湾采选地中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倩 杨远祥 朱雪梅
本文通过野外采样分析法,对四川省汉源县普陀山铅锌矿区优势植物的铅、锌富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本研究区中优势植物隶属5科7种,均为草本植物。细叶芨芨草、狗牙根、野草莓、川滇茜草、指叶凤尾蕨和蜈蚣草等6种优势植物地上部分的铅含量在8.99~49.81 mg.kg-1,锌含量在55.86~72.36 mg.kg-1。小鳞苔草对铅、锌积累量达最大,其地上部分对铅和锌平均含量分别为358.47和76.33 mg.kg-1,对铅、锌转运系数分别为1.39和0.93,铅、锌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11.79和1.78。因此小鳞苔草是一种铅富集植物,可望作为铅锌矿区植物修复的一种新材料。
关键词:
铅 锌 矿区 富集植物 重金属 干热河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迪 邓琴 秦樊鑫 吴坤 李存雄 罗充 孟忠常
为了解贵州DY铅锌矿区农作物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食用安全性,从而为矿区合理种植农作物提供理论依据,以DY铅锌矿区人工种植的农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其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农作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萝卜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最大,玉米受Zn、Cu和As污染最小;萝卜和大豆等农作物受Cd、Hg、Pb和Cr等综合污染属严重等级,萝卜的综合污染指数最大,其大小顺序为萝卜>大豆>甘薯>西红柿>红薯>水稻>玉米,这些农作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超出农作物中重金属的极限标准,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3,食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关键词:
铅锌矿区 农作物 重金属 食用安全性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维 陈永华 杜露 柳俊
近年来,木本植物因生物量大、根系发达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尾矿修复。其中,夹竹桃、栾树、泡桐等品种在铅锌胁迫下,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和富集效果。但其对矿渣根际环境的具体影响尚有待明确。本研究取湖南省郴州市某铅锌矿区的矿渣为实验基质,以100%矿渣(CK组)和90%矿渣+5%蘑菇渣+5%碳酸钙(S0组)为对照组;S0组基础上分别种植夹竹桃、栾树、泡桐(S1组)为实验组。通过比较基质的理化性质、有效态Pb和Zn、挥发性有机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指标差异,探究木本耐性植物在铅锌胁迫下的根际环境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条件下,三种植物能通过基质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速效氮和有效磷等指标,调节矿渣基质酸碱平衡,从而提高基质持水保肥力。有效态Pb、Zn含量分别下降了16.29%~36.50%和24.50%~47.33%。此外,酯类和酚类等有机化合物种类丰度增加。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少,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慢生根瘤菌属相对丰度增加。综上,改良条件下种植木本植物,改变了基质的理化性质、有机物丰度种类、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降低了矿渣Pb和Zn的生物有效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晓丹 罗栋源 马华菊 张超兰 狄瑜 陈何潇 陈志明 吴昊
【目的】探讨铅锌矿区周边土壤镉、铅和砷形态分布对水稻重金属影响,为当地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广西某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和水稻根、茎、叶、籽粒等样品,分析土壤镉、铅和砷的全量和形态分布水稻重金属含量,通过单因素污染指数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通过富集系数评价水稻根、茎、叶、糙米对土壤重金属富集能力。【结果】水稻田土壤镉、铅和砷污染严重,土壤镉含量变化为0.42~2.68 mg/kg,平均值为1.52 mg/kg;铅含量变化为118~1180 mg/kg,平均值为472.59 mg/kg;砷含量为11.6~351.0 mg/kg,平均值为109.81 mg/kg。其中土壤镉主要以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土壤铅以铁锰氧化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为主;土壤砷以残余晶格态为主。土壤重金属的主要富集水稻根部位,其中水稻根富集土壤镉系数均大于1、富集铅系数介于0.38~3.53、富集砷系数均小于1,糙米镉和铅含量超标,砷未超标。【结论】铅锌矿区的周边土壤镉、铅、砷含量严重超标;水稻田土壤镉对农作物有一定风险;铅对农作物铅超标存在潜在危害;土壤砷主要残余晶格态为主;水稻籽粒镉全部超标、铅部分超标、砷不超标。
关键词:
土壤 农产品 重金属 健康风险 形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佳文 邹冬生 向言词 王晖 谭伟文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铅锌尾矿重金属胁迫下,秸秆对蓖麻幼苗生物量、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铅锌尾矿砂中添加秸秆能显著增加蓖麻的株高、根长和生物量;使蓖麻叶片中MDA含量和SOD、CAT、POD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8.08%、7.28%、28.60%和4.74%;铅锌尾矿砂中有效态Pb、Zn、Cd含量显著降低,且蓖麻对Pb、Zn、Cd的积累量也显著下降;蓖麻叶片POD、SOD活性与叶片中Pb、Zn、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蓖麻积累的重金属含量与尾矿砂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政科 郭菊荣 朱忠保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有色金属矿山,但就整体来说,采矿工艺相对落后,大量矿山废弃物堆积,造成了对矿区土壤、水体和大气的严重污染。以往对矿山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废水及矿砂对人体及周围土壤及农作物的影响[1,2]。杉木[Cunninghamialan...
关键词:
杉木,铅锌矿尾砂,污染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俞佳 黄颖 刘云根 王妍 杨思林 张慧娟
以云南省文山州内跨境河流小白河生态区为研究对象,研究矿区河岸生态区重金属在"水—底质—植物"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综合评估生态恢复的效果.分别于冬、夏两季进行野外采样,对水体、底质、植物中的重金属砷(As)、镉(Cd)、铬(Cr)和锌(Zn)的含量、形态及其转运富集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生态区底质中As、Cd、Cr和Zn污染程度较严重,平均含量分别是云南省土壤背景值的150.17、52.21、1.33和9.11倍;水体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较低,As、Cr、Zn含量分别为0.03~0.18、0.05~0.06、0.01~0.16 mg·L~(-1),Cd含量低于检出限;香蒲中的Cd和Zn含量富集最多,芦苇和香蒲中As、Cd和Zn含量均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2)As、Cr和Zn在底质中的赋存形态以残渣态为主,约占所有形态的75%~95%,且残渣态含量在冬、夏季波动较大,河流水位和植物类型是影响底质中重金属形态变化的重要因素.(3)生态区不同植物对于重金属的富集和吸收主要与底质中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含量占比以及季节变化有关.因此,应综合考虑污染区域的重金属种类和水位变化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栽种方式进行污染区域的治理和修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