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6)
2023(10611)
2022(9509)
2021(8993)
2020(7570)
2019(17523)
2018(17643)
2017(34054)
2016(18668)
2015(21278)
2014(21206)
2013(21190)
2012(19664)
2011(17717)
2010(17371)
2009(15849)
2008(15250)
2007(13073)
2006(11478)
2005(9807)
作者
(55368)
(45916)
(45478)
(43249)
(29250)
(22177)
(20703)
(18235)
(17500)
(16304)
(15982)
(15356)
(14635)
(14445)
(14022)
(14020)
(13813)
(13372)
(13083)
(12990)
(11485)
(11136)
(11060)
(10431)
(10277)
(10201)
(10186)
(10101)
(9207)
(9168)
学科
(73489)
经济(73413)
管理(52651)
(48782)
(38817)
企业(38817)
方法(33940)
数学(29135)
数学方法(28824)
(22884)
地方(18408)
中国(17987)
(17959)
业经(16400)
(15808)
农业(15453)
(13276)
环境(12842)
(12442)
贸易(12435)
理论(12192)
(12027)
(11569)
技术(11139)
资源(10971)
(10578)
(9754)
财务(9692)
财务管理(9675)
教育(9671)
机构
大学(262073)
学院(261567)
管理(107949)
(99975)
经济(97611)
理学(93872)
理学院(92802)
管理学(91222)
管理学院(90764)
研究(90282)
中国(65530)
科学(59427)
(56795)
(48990)
(46287)
业大(44168)
研究所(42721)
(42255)
中心(41063)
农业(38643)
(38175)
(35763)
北京(35507)
师范(35463)
财经(34375)
(32869)
(31307)
(31053)
(28754)
师范大学(28740)
基金
项目(187421)
科学(146147)
研究(135693)
基金(134624)
(118261)
国家(117288)
科学基金(99932)
社会(82641)
社会科(78127)
社会科学(78100)
(75298)
基金项目(73232)
自然(67180)
自然科(65400)
自然科学(65385)
自然科学基金(64189)
(62049)
教育(60847)
编号(56565)
资助(54885)
成果(44742)
重点(41823)
(40629)
(40115)
(38308)
课题(38031)
创新(35745)
科研(35740)
计划(34300)
教育部(33942)
期刊
(109342)
经济(109342)
研究(72334)
中国(50398)
学报(44553)
(44271)
科学(41068)
管理(37511)
大学(32468)
农业(31629)
学学(30351)
(29026)
教育(27882)
技术(22179)
业经(18896)
(18371)
金融(18371)
图书(16904)
(16607)
资源(16442)
经济研究(15536)
财经(15172)
问题(14414)
科技(13785)
理论(13753)
实践(12939)
(12939)
(12748)
技术经济(12599)
(12338)
共检索到376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鹰  王克林  胡敢  郭娴  
文章分析了湖南省耕地面积对粮食生产贡献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以及耕地退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状况。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耕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瓶颈。为了实现粮食安全,应采用的根本措施在于保持耕地数量平衡,防治土地资源退化,加强全民粮食安全意识,建立复合高效农田生态经济系统,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聪  邓正苗  谢永宏  陈心胜  李峰  
通过收集1984-2013年湖南省人口总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等数据,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模型及分析预测,研究了湖南省耕地面积变化和粮食生产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984年以来,湖南省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粮食总产量呈现波动增长态势;Smin和K值在1984-1999年波动下降,2000年之后波动上升,耕地压力逐渐增大;从各区域的耕地压力指数(K)来看,长沙市、张家界市、娄底市、郴州市、怀化市和湘西州耕地压力较大(K>1),粮食供需紧张;株洲市、邵阳市和衡阳市耕地压力处于临界点附近(0.8≤K≤1),粮食生产基本能自给;湘潭市、益阳市、永州市、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广宇  蔡运龙  
福建省耕地资源流失严重、质量下降 ,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文中分析了福建省耕地面积对粮食生产贡献率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以及耕地退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状况。研究表明 ,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 ,耕地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福建粮食安全的瓶颈。为了实现粮食安全 ,进口是必要的 ,但根本在于保持耕地数量平衡 ,防治耕地退化 ,立足全部国土 ,广辟非耕地食物资源 ,提高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联芳  李晓青  刘新平  贺曲夫  
桂西北地区是我国西部重点脆弱生态区之一。目前,其耕地资源数量、质量不断下降,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予盾日益突出。以环江县为例,分析了50年来环江县粮食供需态势、耕地资源动态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为了实现粮食安全,根本在于立足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地方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建立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协调机制;建立全民耕地和粮食安全意识,开展耕地可持续利用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红波  
本文分析了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耕地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可以促进耕地资源安全程度的提高。提高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的协同保障措施:进口部分粮食,推进土地整理战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彬  武恒  
利用1978年以来30年的耕地资源统计数据,分析了安徽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总体特征,探讨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均有呈直线递减趋势,其中耕地资源总量年均减少率为0.24%,人均耕地面积年均减少率为1.15%。(2)粮食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具有较明显波动性,粮食安全仍将面临着很大挑战。(3)粮食总产量与单产水平和复种指数密切相关;而粮食总产量年变化率,则主要受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影响。1978年以来,耕地资源数量逐渐成为影响该省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蒲明  王雅鹏  黎东升  
研究目的:分析湖北省由于城镇化而导致的耕地减少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结果:(1)近年来,湖北省粮食供给余额以及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逐年减少。(2)湖北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导致的耕地减少。(3)在未来20年,随着湖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将呈现下降的趋势,粮食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作为粮食主产区不仅不能外调粮食,而且还需要调入粮食,这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极为不利的。研究结论:在城镇化进程中,为了保证湖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要转变传统的城市发展观,大力发展大中城市;转变传统的城市发展方式和用地观;加强土地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奇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人类为增加其粮食产量采取了外延性盲目开拓耕地和对耕地不断强化现代要素投入两种主要方式,在获得粮食增产的同时,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7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趋觉醒,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思潮。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加强管理和保护,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邹亚锋  刘耀林  孔雪松  
在详细分析2000—2008年广西耕地变化趋势及造成耕地减少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等方法,对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工业化发展所处阶段及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广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测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了2020年耕地保有量。结果表明,广西2000-2008年粮食生产处于供不足需的状态,且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其工业化发展及城镇化的提高是建立在耕地资源的占用之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博  
耕地资源安全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总体上二者呈现正相关性。一方面耕地资源对粮食安全起着根本性的保障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具有反作用,当粮食供给不足时耕地资源的各种压力增大,出现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资源进入非安全状态。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耦合主要表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文  
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发展,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越来越突出,粮食供求偏紧运行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储备粮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储粮于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关键渠道和最重要的基础,是重中之重。然而,从我国目前耕地的现状与走势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在不容乐观,亟待深入研析,采取积极措施以保安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傅泽强  蔡运龙  杨友孝  戴尔阜  
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条件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 ,而耕地资源是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21世纪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 ,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 ,粮食需求压力日益增大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将使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部分流向非农化利用 ,人地矛盾将更趋尖锐。论文分析了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 ,结论表明 ,中国21世纪粮食安全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耕地的数量保持和质量改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效顺  蒋冬梅  卞正富  
耕地保护一直是政府关注重点、学者研究热点和公共政策难点。本文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在把握我国耕地资源变化轨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测度模型,对我国耕地资源盈亏状况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规模有所增加的原因,虽然全国层面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有所缓解,但沿海等发达地区耕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现实难题没能扭转;22008-2020年我国耕地盈余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和东北地区,耕地稀缺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发达区域稀缺程度相对最大;3单产水平不变情景下,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视角的耕地稀缺量高达1 486.43万hm2,稀缺程度为12....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治国  张竟竟  郭志富  
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河南省总体与17地市耕地压力变化规律及成因。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虽然河南省的人口数量和粮食需求量持续增加,但由于科技进步、农资投入加大使得产量增加从而全省总体耕地压力指数呈波动降低趋势。1998,2005和2012年,郑州、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和济源耕地压力指数过大,主要原因:(1)复种指数低于全省平均值;(2)受耕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科技水平限制导致单产水平过低;(3)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值。2003年还有粮食因灾致单产低的因素影响。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单产与复种指数、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耕地保护的政策制度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述忠  叶宏亮  任婉婉  
本文基于国内外耕地资源有效供给的框架探讨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在国内有效供给的维度上,本文构建了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动态仿真系统研究高强度耕地利用模式下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演进路径。结果表明,高强度的耕地利用模式在短期会促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但在长期将导致耕地资源的供给质量严重恶化;在国外有效供给的维度上,本文采用虚拟贸易的方法衡量中国耕地资源的潜在供给缺口。结果表明,尽管大规模的粮食进口战略在短期会带来耕地资源的数量节约效应,但在长期将形成巨大的耕地资源潜在供给缺口,不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