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2)
- 2023(9800)
- 2022(8611)
- 2021(7711)
- 2020(6786)
- 2019(15490)
- 2018(15149)
- 2017(28918)
- 2016(15813)
- 2015(18151)
- 2014(18569)
- 2013(18584)
- 2012(17744)
- 2011(16441)
- 2010(16694)
- 2009(15786)
- 2008(15484)
- 2007(14237)
- 2006(12703)
- 2005(11632)
- 学科
- 济(89310)
- 经济(89256)
- 管理(42010)
- 业(37371)
- 方法(33091)
- 数学(29348)
- 数学方法(29083)
- 企(27893)
- 企业(27893)
- 地方(24162)
- 农(21852)
- 中国(19210)
- 学(19162)
- 业经(16585)
- 财(15481)
- 环境(15316)
- 农业(14865)
- 地方经济(14432)
- 制(12959)
- 贸(12195)
- 贸易(12190)
- 和(12102)
- 易(11686)
- 融(11022)
- 金融(11020)
- 银(10623)
- 银行(10588)
- 理论(10205)
- 行(10149)
- 发(9914)
- 机构
- 学院(242747)
- 大学(241090)
- 济(106762)
- 经济(104420)
- 研究(89494)
- 管理(87721)
- 理学(74580)
- 理学院(73617)
- 管理学(72190)
- 管理学院(71742)
- 中国(66472)
- 科学(57121)
- 京(51655)
- 所(47809)
- 农(46907)
- 财(45408)
- 研究所(43652)
- 中心(41002)
- 业大(39037)
- 江(38734)
- 农业(37018)
- 财经(35855)
- 经济学(33479)
- 北京(32691)
- 范(32482)
- 经(32186)
- 师范(32125)
- 院(31373)
- 省(30467)
- 州(30332)
- 基金
- 项目(157676)
- 科学(121856)
- 研究(112794)
- 基金(111419)
- 家(97951)
- 国家(97118)
- 科学基金(81245)
- 社会(70538)
- 社会科(66735)
- 社会科学(66708)
- 省(65439)
- 基金项目(59305)
- 划(53083)
- 自然(52113)
- 教育(50783)
- 自然科(50683)
- 自然科学(50667)
- 自然科学基金(49715)
- 资助(46227)
- 编号(45315)
- 成果(36697)
- 发(36609)
- 重点(36553)
- 部(33987)
- 课题(32505)
- 创(31601)
- 科研(30084)
- 计划(29936)
- 创新(29723)
- 发展(29208)
共检索到370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振宇 贺建林
从系统论视角剖析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内部诸要素及其结构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评价模型,分析区域系统的耦合状态。结果表明,1996年~2006年湖南省综合支撑能力呈对数型上升,而综合消耗水平呈指数型上升,两者演化速度具有非同步性,耦合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年均增长6.88度,2002年起进入过度开发期。并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有效提高综合支撑能力与改善综合消耗水平质量的5项对策:①突出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②完善省内交通网,增加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里程,提高货物周转量,以便通过道路建设带动其他基础设施的发展;③努力扩大服务贸易,提高第三产业产值的质量;④促进具有自主品牌和...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耦合模型 湖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璨 杨亦民
[目的]考察湖南省近9年来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现状,探究二者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以期找出二者协调发展模式,并为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熵权法为各指标进行客观确定权重,结合2007~2015年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确定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匹配分析模型,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农业生态—农业经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基本稳定,耦合度值均在0.9以上,二者呈协调发展趋势。其中,2014年和2015年二者的耦合度较高,分别为0.975 3和0.984 3,说明湖南省在这两年的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性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能够相互有效促进彼此的发展。同时,仍需时刻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无序攫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雄伟 邓楚雄
运用组合赋权法,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16年湖南省旅游经济—交通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大子系统综合评价值总体上均呈现出持续上升发展之势,少数年份存在波动变化且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后期增长势头不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迅猛;从三大系统耦合度及综合协调水平来看,高水平的耦合度只是三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较低所造成的"假象";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数值介于0.17~0.54之间,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同时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滞后类型依次经历了旅游、交通交替滞后转变为生态滞后的发展过程,湖南省生态环境系统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湖南省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只是低水平层次的勉强协调,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滞后是制约三者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的障碍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詹晶 宋朝方
以1998年~2017年湖南省14个市州货运量和GDP数据为基础,利用重心模型、地理集中度以及耦合关联度、耦合协调度识别湖南省不同年份和不同区域物流和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及耦合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年间,湖南省经济重心在物流重心以北的方向且经济重心幅度比物流重心偏移幅度小。湖南省物流与经济地理集中度的变化趋于一致,各市州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就湖南省而言,物流和经济两个子系统耦合关联度处于中度耦合关联阶段;就湖南省各市州而言,两个子系统耦合关联度呈平稳态势,但市域间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差异。最后从加强物流业集聚效应、提升核心城市扩散作用、协调地区发展、加强政府引导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物流 经济 重心 耦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珺 张妍
基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22个指标体系和现有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关联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湖南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灰色关联度高,耦合作用较强;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水平,向更高等级发展的趋势明显,提升空间巨大。因此,就湖南省两大产业耦合发展现状,提出政府应完善激励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知识水平等建议,以期为促进湖南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深度耦合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义华 孙雅伦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区域物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通过对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的耦合协调度测算以及对影响三系统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诊断,旨在全面把握该地区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并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研究目标构建了相关地区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3个测评系统,结合相关文献选取28项指标分别构建了对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0—2021年湖南省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进行测度;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水平进行测算;建立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三者协调发展的因素。结果显示:湖南省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存在同向性;3个系统的耦合度逐年提升,受疫情的影响呈现一定的波动性,耦合协调度于2021年达到了优质协调程度。研究结论对湖南省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域物流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并可为其他地区相关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义华 孙雅伦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区域物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通过对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的耦合协调度测算以及对影响三系统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诊断,旨在全面把握该地区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并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根据研究目标构建了相关地区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3个测评系统,结合相关文献选取28项指标分别构建了对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0—2021年湖南省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进行测度;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水平进行测算;建立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三者协调发展的因素。结果显示:湖南省数字经济、区域物流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存在同向性;3个系统的耦合度逐年提升,受疫情的影响呈现一定的波动性,耦合协调度于2021年达到了优质协调程度。研究结论对湖南省数字经济背景下区域物流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并可为其他地区相关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宁 杨东旭 向延平 张茜
通过构建人-地-水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系统GMM模型分析湖南省人-地-水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19年湖南省人-地-水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但子系统增速各异,人系统增速最快,地系统增速最慢。(2)人-水、人-地、水-地的二元系统中,人-水系统耦合协调度增速最快,发展为高度协调,人-地、水-地二元系统为中级协调;人-地-水三元系统从勉强协调发展为中级协调,各地耦合协调度均有提高,系统间的依托关系逐渐增强。(3)在影响因素中,产业结构升级、政府调控能力、科技投入和农村治理投入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静静 沙海江 吴成亮
基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首先从省域研究尺度对2005—2014年的湖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二者协调度进行评价,利用GM(1,1)模型进行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态环境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二者协调度实现了稳定持续提高。从2015年开始,未来5年,湖南省生态经济协调度发展态势良好,将在"十三五"末步入高度协调发展阶段。在市域研究尺度,对2013年湖南省14市、州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维度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市、州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新常态下,发展生态农业,依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世琦 王国升 高旺盛 陈源泉 陈冬冬
本文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它分成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简写为EES系统),建立了关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指标范畴;同时依据协同发展原理构建了协调度评价的功效函数、协调度函数和协调等级理论,并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共筛选出21个代表性指标对该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资阳区在1995—2001年间,系统的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表现为弱度协调状态,协调等级为6级,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是降低趋势,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是上升趋势,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在平缓中略降,生态子系统协调度降低是导致整个系统协调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可见在资阳区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娇霞 彭秀丽
文章以湖南省花垣县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花垣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将其细分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简称EES系统),构建协调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花垣县区域作为案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给出21个指标,并对系统的协调度展开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
矿区生态经济系统 花垣县 协调测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月 佘济云 肖默
基于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11项指标构成的"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较好;14个市州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小的差异,表现为湖南中部、东部区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高于西部、南部区域的格局,对此,西部、南部区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程度低的状态,从而实现区域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向可持续的耦合协调方向转变。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发展 湖南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宝龙 唐子云
研究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问题,有助于促进湖南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构建湖南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湖南省2012—2021年统计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法分析湖南省整体层面及各市州的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二者在湖南省层面以及各市州层面的耦合协调度,再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研究发现:湖南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逐渐同向且同速,与长沙市相比,其他市州的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相对偏低;湖南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由2012年的0.231上升至2021年的0.909,2019—2021年达到极度耦合协调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湖南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呈现以长沙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递减的态势;影响湖南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有电信业务总量、邮政业务总量、乡村从业人员、造林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机械耕地面积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财政支出等。最后,提出湖南省未来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生延超 钟志平
本文借鉴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湖南省为例,对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除长沙市达到优质协调外,湖南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滞后于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刺激。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宝龙 唐子云
研究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问题,有助于促进湖南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构建湖南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湖南省2012—2021年统计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法分析湖南省整体层面及各市州的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二者在湖南省层面以及各市州层面的耦合协调度,再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研究发现:湖南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逐渐同向且同速,与长沙市相比,其他市州的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相对偏低;湖南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由2012年的0.231上升至2021年的0.909,2019—2021年达到极度耦合协调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湖南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呈现以长沙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递减的态势;影响湖南省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有电信业务总量、邮政业务总量、乡村从业人员、造林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机械耕地面积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财政支出等。最后,提出湖南省未来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