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4)
- 2023(15425)
- 2022(13321)
- 2021(12347)
- 2020(10297)
- 2019(23492)
- 2018(23588)
- 2017(44793)
- 2016(24446)
- 2015(27532)
- 2014(27734)
- 2013(27605)
- 2012(25958)
- 2011(23887)
- 2010(24219)
- 2009(22203)
- 2008(21555)
- 2007(19062)
- 2006(17185)
- 2005(15515)
- 学科
- 济(117531)
- 经济(117420)
- 管理(66340)
- 业(62009)
- 企(48762)
- 企业(48762)
- 方法(43243)
- 数学(36934)
- 数学方法(36532)
- 地方(31423)
- 中国(30899)
- 农(30324)
- 学(26825)
- 业经(25094)
- 财(21726)
- 农业(20893)
- 环境(19853)
- 制(18094)
- 地方经济(17529)
- 贸(17512)
- 贸易(17499)
- 和(17383)
- 易(16792)
- 融(16779)
- 金融(16776)
- 理论(16770)
- 银(16354)
- 银行(16304)
- 行(15771)
- 发(15704)
- 机构
- 大学(356976)
- 学院(355801)
- 济(146511)
- 经济(143301)
- 管理(136366)
- 研究(130307)
- 理学(116750)
- 理学院(115286)
- 管理学(113272)
- 管理学院(112646)
- 中国(95766)
- 科学(82120)
- 京(77933)
- 所(67526)
- 财(64418)
- 农(61766)
- 研究所(61597)
- 中心(57261)
- 江(54347)
- 业大(54147)
- 财经(50803)
- 范(50382)
- 师范(49924)
- 北京(49859)
- 农业(48002)
- 院(46951)
- 经(45968)
- 州(43900)
- 经济学(43728)
- 省(40520)
- 基金
- 项目(238670)
- 科学(186555)
- 研究(174374)
- 基金(170789)
- 家(149387)
- 国家(148105)
- 科学基金(125654)
- 社会(108805)
- 社会科(102887)
- 社会科学(102855)
- 省(95254)
- 基金项目(91097)
- 自然(81287)
- 划(79239)
- 自然科(79230)
- 自然科学(79208)
- 教育(78833)
- 自然科学基金(77739)
- 编号(70941)
- 资助(70132)
- 成果(58204)
- 发(55357)
- 重点(54102)
- 部(51817)
- 课题(50108)
- 创(48699)
- 创新(45502)
- 科研(44918)
- 发展(44093)
- 国家社会(44019)
- 期刊
- 济(174796)
- 经济(174796)
- 研究(110443)
- 中国(72710)
- 学报(58287)
- 农(57216)
- 科学(54274)
- 管理(51012)
- 财(46029)
- 大学(43366)
- 教育(40928)
- 学学(40769)
- 农业(39814)
- 融(32182)
- 金融(32182)
- 技术(31238)
- 业经(27982)
- 经济研究(27213)
- 财经(24819)
- 问题(22280)
- 经(21252)
- 业(20119)
- 图书(19239)
- 技术经济(18603)
- 资源(18277)
- 科技(17625)
- 理论(17163)
- 现代(16532)
- 版(16426)
- 世界(15912)
共检索到544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王克林,蒋凌燕
生态经济分区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研究依据省级生态建设与发展需要,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以行政县为分类的基本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聚合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各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宏观指导湖南省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静静 沙海江 吴成亮
基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首先从省域研究尺度对2005—2014年的湖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二者协调度进行评价,利用GM(1,1)模型进行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态环境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二者协调度实现了稳定持续提高。从2015年开始,未来5年,湖南省生态经济协调度发展态势良好,将在"十三五"末步入高度协调发展阶段。在市域研究尺度,对2013年湖南省14市、州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维度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市、州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新常态下,发展生态农业,依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威 蔡旭伟 付町
文章在对湖南省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将湘东和湘西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进行对比介绍。根据十个样本县林改监测调研数据,对样本林农个人及家庭相关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接着选取19个指标对湖南省林下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对结果进一步总结阐述,最后提出产业相应发展对策,以期对于湖南省乃至其它省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启发。
关键词:
湖南省 林下经济 对策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云霞 刘冬荣 肖新华
本文采用湖南省1990—2008年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数据,建立起湖南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正相关,目前正处在上升阶段,只有工业废水排放量处在下降阶段。因此,湖南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化是湖南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的关键。
关键词:
产业增长 环境负荷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世兵
入境旅游不仅给一个国家带来外汇收入,更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首先对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然后采集湖南省1999—2011年近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选取入境旅游收入与GDP两个基础指标,结合所建构模型,对湖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就推进湖南省入境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经济发展 湖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莳
怀化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沅水上游。区境辖怀化、洪江两市及芷江、黔阳、淑浦、沅陵、辰溪、麻阳、新晃侗族自治诸县。根据生产地域综合体的内在联系,邵阳地区的城步、绥宁二县应列此区。该区东与省内邵阳市、娄底地区、常德地区接壤,南连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与贵州市铜仁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毗邻,北接湘西自治州。在我国自东向西推进的整体战略中,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因此,研究怀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振兴湖南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文辉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高职教育在1990~2008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其他各级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偏低;与邻省湖北、广东相比,湖南省高职教育发展基础水平低,而且湖南省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低。为此,湖南省应加强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同时加强高职师资力量建设和校企合作,使其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湖南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鹰 王克林 郭娴 胡卫星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选择14项指标,对湖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区域聚类划分。评价结果表明:湖南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可划分为5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了实现地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重视经济发展效率;坚持"点-轴"开发模式,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加快长株潭发展极产业一体化发展步伐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正梁 熊绍华
湖南省开发区靠近老城、与旧城联系较为密切;沿江、沿线且沿边分布,布局较合理,级别较低,国家级开发区较少。与国内外相比,省内现有大多数开发区经济效益较低。因此,对于湖南省开发区的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并进一步制定与完善其建设规划,拓宽投资渠道,培育和提高其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湖南省 开发区 发展特点 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雪晴 陈政 祁惠 陶闯 刘益民
文章在回顾总结国内外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情况基础之上,构建湖南省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一步阐述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湖南省数字经济的现状、问题与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湖南省数字经济的关键点和最佳实践路径。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湖南省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发展的认知,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路径,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熵权法 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纯齐
经济区划是提高经济建设效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术界和行政、经济管理等部门都开始研究经济区划问题。但由于过去长期忽视经济地理人才的培养、忽视社会经济的宏观研究,而使目前在湖南的经济区划问题上存在分歧多、差别大、部门色彩浓等现象。为振兴湖南经济,笔者试从宏观分析出发,对湖南的综合经济区划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谈点初步意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阳进
当今,一场以微电子工业技术为中心的新的产业革命正在悄然而迅速地进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都面临着信息时代的第三次浪潮的考验,以信息产业(知识产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成为这场产业革命的首要特征。可以这样说,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产业能够脱离与信息产业的关联而独立发展。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面对信息时代产业革命的挑战,如何抓住一切时机,合理调整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为改变落后状况,促进经济的增长,迎接时代的挑战,就必须在兼顾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石新 朱艳
对农村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有效评价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内容。在现有文献基础上选择七类共20项指标作为评价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标准,运用熵权法对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分享性;自2005年以来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目前其总体水平还较低。因此,必须通过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维柏 徐登科
湖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借鉴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的先进模式,并结合本省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合各地情况的不同模式。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10种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出了适合湖南省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包括良性循环多极利用模式、立体农业模式和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等。为了促进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传统理念,增强农业循环经济意识;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环境;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促进先进技术的使用;与国际接轨,培育市场产业化运作机制。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