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0)
- 2023(11956)
- 2022(10671)
- 2021(10004)
- 2020(8506)
- 2019(19457)
- 2018(19467)
- 2017(37346)
- 2016(20362)
- 2015(22867)
- 2014(22804)
- 2013(22523)
- 2012(20575)
- 2011(18425)
- 2010(18244)
- 2009(16684)
- 2008(16115)
- 2007(13752)
- 2006(12238)
- 2005(10384)
- 学科
- 济(81476)
- 经济(81395)
- 管理(59086)
- 业(53275)
- 企(43918)
- 企业(43918)
- 方法(38259)
- 数学(32429)
- 数学方法(32048)
- 农(22892)
- 地方(20788)
- 学(19510)
- 环境(19460)
- 中国(19138)
- 业经(18430)
- 财(18117)
- 农业(15678)
- 理论(14291)
- 和(14076)
- 划(13774)
- 贸(13513)
- 贸易(13507)
- 易(13018)
- 技术(12359)
- 制(12321)
- 务(11460)
- 财务(11399)
- 财务管理(11382)
- 企业财务(10812)
- 资源(10439)
- 机构
- 学院(285394)
- 大学(284544)
- 管理(116081)
- 济(105895)
- 经济(103344)
- 理学(101461)
- 理学院(100247)
- 管理学(98396)
- 管理学院(97902)
- 研究(93973)
- 中国(67330)
- 科学(62718)
- 京(60641)
- 农(47355)
- 所(47138)
- 财(46636)
- 业大(45493)
- 研究所(43574)
- 中心(42473)
- 江(41260)
- 范(40262)
- 师范(39909)
- 财经(38023)
- 北京(37966)
- 农业(37047)
- 院(34646)
- 经(34491)
- 州(34084)
- 师范大学(32397)
- 技术(29936)
- 基金
- 项目(204540)
- 科学(160241)
- 研究(147990)
- 基金(147057)
- 家(128347)
- 国家(127268)
- 科学基金(109464)
- 社会(91757)
- 社会科(86768)
- 社会科学(86740)
- 省(83294)
- 基金项目(79979)
- 自然(72889)
- 自然科(71023)
- 自然科学(71004)
- 自然科学基金(69685)
- 划(68206)
- 教育(66976)
- 编号(60387)
- 资助(60249)
- 成果(47363)
- 重点(45602)
- 发(44196)
- 部(43643)
- 创(42071)
- 课题(41640)
- 创新(39160)
- 科研(39136)
- 计划(37240)
- 大学(37084)
- 期刊
- 济(115702)
- 经济(115702)
- 研究(77429)
- 中国(51673)
- 学报(47091)
- 科学(43517)
- 农(42414)
- 管理(39776)
- 大学(34993)
- 学学(33026)
- 财(32868)
- 教育(30598)
- 农业(30187)
- 技术(23909)
- 业经(20623)
- 融(18613)
- 金融(18613)
- 财经(16870)
- 经济研究(16748)
- 资源(16433)
- 图书(15790)
- 业(15164)
- 问题(15148)
- 科技(15133)
- 经(14181)
- 理论(13779)
- 版(13493)
- 技术经济(13156)
- 实践(12941)
- 践(12941)
共检索到402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健雄 朱媛媛
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维护生态平衡与促进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域内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可为目的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旅游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矛盾、弥补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协调关系研究的不足,以湖南省为案例地,构建了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衡量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和综合评价法测算2006—2017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ArcGIS10.5软件对湖南省各市州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耦合度较低,2006—2017年均处于拮抗阶段,时间维度变化不明显,系统协同发展度较低。2)从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时空演变来看,整体上湖南省耦合协调水平较低,耦合协调类型介于高度耦合和中度耦合之间,整体分异较小,且耦合协调度波动幅度大于耦合度。3)从具体协调度内容来看,呈现出不同等级的分异规律,以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基本协调三种类型为主。空间尺度发展不均衡,未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的融合度有待提高。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湖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以期为促进湖南省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湖南省 生态旅游 旅游环境 耦合协调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振民 石磊
【目的】生态旅游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发展对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二者间的共生关系可为促进当地生态旅游的有序发展、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基于湖南武陵山区特征构建的生态旅游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体系,通过加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37个县区2014—2020年的生态旅游和区域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数,并分析了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化特征。【结果】1)湖南武陵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其空间格局表现为重点县区突出、四周高、中部低,整体变化不大,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2)区域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S”型上升态势,空间格局上由北高、南低转变为西北高、东南低,最后演化成西北高、南部少数地区低的分布状态,总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3)耦合度呈倒“V”字形变化,两个系统的耦合度极高,联系密切且处于有序发展阶段;4)耦合协调度呈“V”字形小范围浮动上升,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变化主要集中在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3种类型县区。【结论】湖南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与区域发展存在着显著的非同步性,其中生态旅游滞后型的县区数量占主导。基于此,针对三类县区提出了差异化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黄杰龙 幸绣程 王立群
揭示森林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发展的一般演化规律有助于探索"经济-社会-环境"更加良性协调的发展方式。文章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湖南省2004~2014年期间的森林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的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0年来,湖南省森林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指数逐年增长,但是耦合度增幅不大,2008年以后基本稳定在0.5的水平上;湖南省生态文明和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度存在"失调期""过渡期"和"协调发展期"3个演变过程,耦合协调度于2014年达到中度协调水平,并有继续向良性协调发展的趋势;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与应用、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建设年限,是影响森林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珺 张妍
基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22个指标体系和现有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关联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湖南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灰色关联度高,耦合作用较强;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水平,向更高等级发展的趋势明显,提升空间巨大。因此,就湖南省两大产业耦合发展现状,提出政府应完善激励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知识水平等建议,以期为促进湖南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深度耦合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生延超 钟志平
本文借鉴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湖南省为例,对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除长沙市达到优质协调外,湖南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滞后于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刺激。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雄伟 邓楚雄
运用组合赋权法,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16年湖南省旅游经济—交通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大子系统综合评价值总体上均呈现出持续上升发展之势,少数年份存在波动变化且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后期增长势头不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迅猛;从三大系统耦合度及综合协调水平来看,高水平的耦合度只是三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较低所造成的"假象";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数值介于0.17~0.54之间,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同时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滞后类型依次经历了旅游、交通交替滞后转变为生态滞后的发展过程,湖南省生态环境系统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湖南省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只是低水平层次的勉强协调,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滞后是制约三者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的障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亚娟 马耀峰 李振亭 高楠
在构建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了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其量化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西安入境旅游流和城市旅游环境在2001—2010年间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的过程,尽管期间有过波动,但总体态势趋向良性发展。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不再简单地依赖于城市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数量,旅游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目的地发展入境旅游的重要基础和吸引要素。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旅游环境来加强入境旅游的发展是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旅游环境 耦合协调度 西安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滕容梅 黄旭 杨倩 王婷 欧开航 韩丽芳
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亦能够为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与提升带来动力。以2010—2019年为时间跨度,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数理模型对广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广西省域层面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整体水平从极度失调提升至良好协调,设区市层面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发展成为北部、中部、西部和西南部相对较高,西北部和东部相对较低的空间格局。(2)对广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影响力较强的层面为旅游市场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调节管理能力;各层面交互作用后的影响力均强于单层面的影响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世巧 滕容梅 黄旭 杨倩 王婷 欧开航 韩丽芳
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亦能够为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与提升带来动力。以2010—2019年为时间跨度,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数理模型对广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广西省域层面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整体水平从极度失调提升至良好协调,设区市层面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发展成为北部、中部、西部和西南部相对较高,西北部和东部相对较低的空间格局。(2)对广西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影响力较强的层面为旅游市场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调节管理能力;各层面交互作用后的影响力均强于单层面的影响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符莲 熊康宁 高洋
在耦合协调及障碍度模型上,对贵州省2008—2016年旅游产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旅游产业系统综合指数增幅达0.83;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稳步提高,由严重协调转变到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类型由旅游发展滞后演变为生态环境发展滞后类型;协调障碍因子包含废水排放总量、烟粉(尘)排放总量、旅馆业年末客房床位数、铁路旅客周转量等。样本期间系统综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二者协调发展步调不一致,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能很好地支撑旅游产业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鑫
本文以耦合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为实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给予一种新的诠释,为后期旅游经济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莉 夏惟怡 钟璇
文章构建了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模型测度了2000—2017年广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运用GM (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第一,2000—2017年,广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均逐年提高,耦合度保持在颉颃阶段,并具有即将突破该阶段进入磨合阶段的态势;第二,耦合协调等级由濒临失调类经由勉强协调类逐渐演化至初级协调类,并从2012年起在旅游经济领先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由勉强协调类旅游经济滞后转变为勉强协调类生态环境滞后;第三,预测结果表明,从2018年起,后续9年内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将持续提高,且具有从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突破的可能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程智 贾铁飞
通过社会网络法和熵值法分别计算上海旅游流网络结构和旅游环境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上海旅游流网络结构与旅游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研究发现上海旅游流网络结构与旅游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通过对旅游流网络结构指标值与各旅游环境评价指标位序关系的对比分析,剖析不同区域耦合协调分异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优化两个层面提出上海旅游流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关系优化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琳 张涛
文章以黑龙江省的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3~2017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3~2017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指数极速发展,从0.053提升到0.667,旅游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指数从2003年0.623提升到2017年的0.856,总体发展水平得以提高,尽管2011~2015年生态环境指数整体下降,但之后又有回升趋势。(2)12个地级市耦合协调度方面,除大庆市不断向好、鸡西市指标有所下降以外,各地区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时空格局演变很小,基本格局变化不大。(3)总体来看,2003~2017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由中度耦合协调逐渐过渡到极度耦合协调类型,两者的要素关联水平较好,彼此促进,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正华 刘芳
基于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作用机理分析框架,以碳排放概念为切入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云南省2008—2019年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探讨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1)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上逐年稳步增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出从小幅度波动到稳定向好的演变特征;(2)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表现为从“轻度失调”到“良好协调”的逐级向好发展;(3)从相对发展状况来看,二者呈现出从旅游业滞后—同步发展—生态环境滞后的演化历程;(4)系统协调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为负向;能源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为正向影响。
关键词:
旅游业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