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7)
- 2023(7700)
- 2022(6481)
- 2021(5910)
- 2020(4653)
- 2019(10880)
- 2018(10672)
- 2017(19877)
- 2016(11032)
- 2015(12355)
- 2014(12507)
- 2013(12751)
- 2012(12365)
- 2011(11386)
- 2010(11591)
- 2009(10713)
- 2008(10561)
- 2007(9544)
- 2006(8768)
- 2005(8159)
- 学科
- 济(54530)
- 经济(54489)
- 管理(28060)
- 业(27600)
- 地方(22611)
- 企(19353)
- 企业(19353)
- 中国(18178)
- 农(18087)
- 方法(15491)
- 业经(13608)
- 数学(13024)
- 数学方法(12873)
- 农业(12820)
- 地方经济(11998)
- 发(10991)
- 环境(10609)
- 学(10606)
- 和(9449)
- 资源(9442)
- 融(8843)
- 金融(8842)
- 制(8620)
- 银(8530)
- 银行(8515)
- 贸(8379)
- 贸易(8364)
- 行(8362)
- 技术(8189)
- 财(8053)
- 机构
- 学院(160542)
- 大学(156316)
- 济(64918)
- 经济(63317)
- 研究(63139)
- 管理(59454)
- 理学(49386)
- 理学院(48700)
- 管理学(47885)
- 中国(47688)
- 管理学院(47592)
- 科学(41078)
- 京(35535)
- 所(33715)
- 农(32891)
- 研究所(30581)
- 中心(28686)
- 财(27993)
- 江(27978)
- 业大(25677)
- 农业(25447)
- 范(24887)
- 省(24734)
- 师范(24666)
- 院(22946)
- 北京(22837)
- 州(22506)
- 财经(20824)
- 科学院(20446)
- 师范大学(19596)
- 基金
- 项目(104708)
- 科学(81263)
- 研究(77967)
- 基金(70887)
- 家(62070)
- 国家(61451)
- 科学基金(51532)
- 社会(47605)
- 省(46895)
- 社会科(45020)
- 社会科学(45001)
- 基金项目(37745)
- 划(36485)
- 教育(34042)
- 编号(32748)
- 自然(32186)
- 自然科(31186)
- 自然科学(31173)
- 自然科学基金(30529)
- 发(29890)
- 资助(28662)
- 成果(26275)
- 重点(24308)
- 课题(24269)
- 发展(23905)
- 展(23448)
- 部(21533)
- 创(21350)
- 创新(19977)
- 计划(19396)
共检索到265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惊宏 孟德友 陆玉麒
温泉旅游的日趋大众化,使得各地温泉开发蓬勃发展,温泉资源开发潜力的科学评价可为合理、有序地开发区域温泉提供指导意义。以旅游系统的资源禀赋、资源环境、可进入性和客源市场构建了区域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结合熵权法确定的权重建立了区域温泉潜力评价模型。以湖南省温泉为例,测算出湖南省温泉旅游开发潜力指数,在此基础上把湖南省温泉资源开发潜力区划为高、中、低、无4个潜力区,发现较高级别的潜力区分布在湘西北和湘东南,低级别的潜力区分布在湘东北和湘西南。根据4个潜力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状况,为合理开发温泉资源的需要,从交通规划、开发模式、地质断裂带协同三方面提出了温泉开发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温泉资源 熵值法 可达性 开发潜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焱
提炼25个影响因素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省2000—2012年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基本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潜力指数从2000年的-1.716上升至2012年2.01,旅游产业发展呈现竞争能力与发展潜力协同演进上升的局面。湖南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上升得益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逐步完善和保障条件的逐步健全,未来进一步做强旅游产业,应继续强化政府、社会、经济和市场对旅游产业的支撑作用以及完善旅游产业自身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
旅游产业 发展潜力 评价 湖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长明,李景保
矿泉水是一种宝贵的并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自然资源。它的开发利用,上溯已有四千年历史,而矿泉水大量利用,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发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本世纪30年代以来,饮料矿泉水的消费量以每年10%的增长率高速发展。以欧洲最盛,美国居次。近年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注意开发利用,但发展速度甚微。据1983年统计资料,单是欧洲共同体各国矿泉水年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年产超过100万吨的国家有法国、意大利、西德、苏联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林生 王婧 唐承财
西藏自治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但当前许多资源点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研究该区域温泉资源旅游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科学分析了西藏温泉旅游资源的特征,从温泉资源价值、区域环境、区域开发综合条件三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25个指标的区域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采取典型样本调查与区域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藏7个行政地区的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科学评价与区划,将7个地区分成高、中、低3个潜力区,其中高潜力区包括拉萨市、林芝地区、日喀则地区,中潜力区在昌都地区,低潜力区包括阿里地区、那曲地区、山南地区。最后提出西藏温泉旅游资源的总体开发策略包括加强温泉资源调查、保护旅游资源、择...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温泉 开发潜力 开发策略 西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本安 文敏 任煜堃 陈佳楠 糜新宇 王品 唐代生
为了对湖南省各县森林碳汇发展潜力进行定量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森林现有和潜在发展面积、森林结构、林木生长率、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5个指标来构建森林碳汇发展潜力指数计算模型,确定权重值分别为0.35、0.25、0.20、0.10、0.10。基于森林碳汇发展潜力指数计算模型,将森林碳汇发展潜力等级分为高、中、一般、低,所对应的指数区间分别为(0.60,1.00]、(0.40,0.60]、(0.30,0.40]、[0,0.30]。结果表明:在湖南省124个县(区)范围内,森林碳汇发展潜力高的县(区)为沅陵县与安化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卫民 熊翠
湖南省是我国温泉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重要的温泉旅游目的地。从温泉资源和温泉旅游流两个方面阐述了湖南省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的空间布局特征。通过分析湖南省温泉旅游系统的现状,提出了采用点轴式的空间布局模式,最终形成湖南省的"一心两点、五轴三区"的温泉旅游空间总体格局。
关键词:
温泉旅游 空间布局 湖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文举
以湖南省为例,基于2000—2012年资源与环境综合容量发展现状,构建了城市规模扩展的资源与环境容量AHP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资源—环境综合容量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规模扩展过程中资源综合容量与环境综合容量的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关系。结论如下:1湖南省的资源综合容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化学能源和土地资源的增长是湖南省资源容量发展的主要形式;而金属资源和水电资源对于资源容量的发展影响相对较小。2环境综合容量的变化波动性较强,但是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主要受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生态环境状态的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的提高会促进环境综合容量的提升。3资源综合总量与环境综合容量系统的协调度是先上升后下降,呈倒U型变化,总体上两者的协调度发展水平不高,资源与环境综合容量系统的矛盾日益突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文举
以湖南省为例,基于2000—2012年资源与环境综合容量发展现状,构建了城市规模扩展的资源与环境容量AHP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资源—环境综合容量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规模扩展过程中资源综合容量与环境综合容量的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关系。结论如下:1湖南省的资源综合容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化学能源和土地资源的增长是湖南省资源容量发展的主要形式;而金属资源和水电资源对于资源容量的发展影响相对较小。2环境综合容量的变化波动性较强,但是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主要受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生态环境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土地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合3.177亿亩),耕地5,168万亩,其中水田4,042万亩。土地构成大体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占土地总面积49%,丘陵26%,岗地13%,平原7%,湖河水面5%。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16.3%。这些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和湘、资、沅、澧四水及其支流的河谷平原,丘陵和山麓分布较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明,盛哲
植物资源是一项能提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有机物资源,具有自然更新和再生能力。人类利用植物生活机能,借助于自然环境其它组成因素,不断更新和繁殖、扩大生产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符合自然规律、不但无损于植物资源,还可促使植物资源不断更新和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经济植物及其产品。反之,会受到对自然对人类不利结果。本文拟就湖南省的野生资源植物状况及资源开发与保护进行论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仲伯,李万
本文把水土资源作为一个整体 ,在对湖南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管理水土资源的设想 ,以促使在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 ,能够按照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 ,因地制宜 ,进行合理匹配与组合 ,协调水土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关键词:
水土资源 开发利用 保护与管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守龙 童成立 张文菊 吴金水
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对于缓解大气温室效应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作为水稻产量最大的国家,迫切需要掌握稻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及相应固碳措施。文章利用自主建立的土壤有机碳模型对湖南省稻田生态系统不同有机物投入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现状)方式下稻田表层土壤有机碳的饱和固碳量为39.75~64.90th/m2,半数模拟点已基本饱和,其余点仍具有3.38~4.19th/m2的固碳潜力;50%秸秆还田效果低于常规施肥方式,而50%秸秆+绿肥效果高于常规方式(平均高10.94th/m2);全量秸秆还田(冬闲)情况下稻田表层土壤饱和固碳量在55.57~94.25th/m 2之...
关键词:
稻田 土壤有机碳 固碳潜力 饱和固碳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斌 方晰 项文化 田大伦
基于湖南省2005和2010年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结合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观测数据,估算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碳密度及碳吸存潜力。结果表明:2005和2010年湖南省杉木林植被碳贮量分别为30.39×106和32.92×106t,均以中龄林的碳贮量最高,分别为17.64×106和17.31×106t;2010年各地州市杉木林植被碳贮量为0.34×106~6.45×106t;杉木林碳密度随林分龄级增加而增高,过熟林最大(23.90tC·hm-2以上),2005和2010年湖南省杉木林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0.83和12.05tC·hm-2,各地州市杉木林植被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胜利 项文化 邓湘雯 雷丕锋 方晰
利用文献数据建立杉木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计算杉木各龄组林分的平均生物量和碳贮量。根据2009年湖南省森林资源数据,估算湖南省及各地市(州)杉木林总生物量和碳贮存总量。从文献中选择生长较好的杉木林作为合理经营状态林分,分析该状态下杉木林各龄组的林分生物量,同时针对湖南省杉木林各龄组的面积分布现状,调整龄组面积结构,估算合理经营状态下和调整龄组结构后杉木林的碳贮量,分析湖南省杉木林的未来固碳潜力,为湖南省杉木林合理经营和生态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9年湖南省杉木林林分的碳贮量为0.50~227.01 t/hm2,林分平均碳贮量从幼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马世发 蔡玉梅 念沛豪
基于中心地和网络城市理论,利用潜力模型对省级国土经济空间结构进行识别。该模型以百度地图服务为基础,建立时间可达性分析模块,提取网络城市节点之间的时间距离;以GDP等指标作为网络城市节点经济实力的综合性度量,并利用双对数Pareto交通流模型建立各中心节点影响力势能场衰减模型。以中部地区湖南省为案例,分析了网络城市组织下的国土空间经济结构。结果表明,湖南省当前呈现出多中心组团模式,整体格局表现为单中心圈层式结构,长株潭城市群是整个国土经济空间的增长极;交通网络带动的经济势能场对传统"点-轴"结构认知具有重要影响。国土经济空间结构识别对湖南省国土规划关于经济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中心地理论 潜力模型 时间距离 国土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