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2)
- 2023(3703)
- 2022(3199)
- 2021(2919)
- 2020(2434)
- 2019(5577)
- 2018(5599)
- 2017(10656)
- 2016(5620)
- 2015(6408)
- 2014(6457)
- 2013(6644)
- 2012(6275)
- 2011(5399)
- 2010(5535)
- 2009(5011)
- 2008(4697)
- 2007(3814)
- 2006(3432)
- 2005(3081)
- 学科
- 济(19371)
- 经济(19359)
- 业(15511)
- 管理(12823)
- 地方(9439)
- 农(8869)
- 企(7436)
- 企业(7436)
- 服务(6735)
- 方法(6284)
- 农业(6225)
- 中国(5991)
- 工作(5693)
- 数学(5578)
- 数学方法(5509)
- 业经(5480)
- 制(5151)
- 贸(5090)
- 贸易(5084)
- 服务业(5026)
- 易(4884)
- 学(4086)
- 财(3978)
- 地方经济(3874)
- 制度(3759)
- 度(3759)
- 环境(3701)
- 读者(3589)
- 银(3348)
- 银行(3342)
- 机构
- 学院(73696)
- 大学(71826)
- 管理(27786)
- 济(26401)
- 经济(25416)
- 研究(25366)
- 理学(23295)
- 理学院(22967)
- 管理学(22447)
- 管理学院(22305)
- 中国(19490)
- 科学(17147)
- 农(16201)
- 京(15087)
- 江(13870)
- 省(13779)
- 业大(13422)
- 中心(13323)
- 所(13235)
- 农业(12649)
- 研究所(11944)
- 财(11911)
- 州(10901)
- 范(10824)
- 师范(10671)
- 南(10014)
- 院(9334)
- 技术(9157)
- 湖(9023)
- 北京(8895)
- 基金
- 项目(52774)
- 科学(39801)
- 研究(39148)
- 基金(35143)
- 家(30615)
- 国家(30330)
- 省(25820)
- 科学基金(25589)
- 社会(23159)
- 社会科(21724)
- 社会科学(21712)
- 基金项目(19347)
- 划(18079)
- 教育(16983)
- 编号(16977)
- 自然(16491)
- 自然科(16008)
- 自然科学(15998)
- 自然科学基金(15653)
- 成果(13681)
- 资助(13591)
- 发(12356)
- 重点(11979)
- 课题(11784)
- 创(10700)
- 部(10218)
- 创新(10046)
- 计划(9946)
- 科研(9884)
- 年(9823)
共检索到120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红梅 陈玉贵 李浩 黄泽群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有效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基于湖南省气象局“天擎”大数据中心,充分整合“气象+水利+水文”数据,采用JAVA、Python、HTML+CSS等跨平台开发语言,B/S、SOA、“云+端”架构,虚谷、Star Rocks 2.0数据库研发,针对湖南省、市、县水利部门、中小型水库和电站的本地化业务需求,提供基于位置的流域和集雨区的面雨量预报、气象预报预警、来水预报、水位预报、入库流量预报和精准靶向预警信息发布等综合服务,有效提升湖南省防洪调度、安全度汛、发电增效提供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水旱灾害 数据源 多源数据整合 信息共享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运员 郑文武 刘沛林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区域气温、降水、辐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对农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湖南农业水旱灾害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有利于减小灾害性天气及气候系统对湖南省农业的影响,适时找出适合湖南区域特点的应对措施,并进一步完善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研究的不足。基于英国哈德莱气候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系统的区域尺度气候情景模拟结果,借助于GIS技术运用EPIC和SWAT模型分别模拟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湖南水稻产量和水资源的变化,通过对过去5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稻模拟产量的影响研究,可以总结湖南省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水旱灾害的策略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适应性对策,可以为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应对未来水旱灾害的适应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保 王克林 朱宁 梁成军 刘杰威
通过对湖南省1950~2002年水旱灾情、1954~1998年降水量的统计,结合流域自然条件和水利现状综合分析表明:湖南省山丘区水旱灾害交替演进日趋明显,洞庭湖区外洪内涝交织频繁,农村饮水困难人口数量不断增多。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0%,而4~9月降水量占69%,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这一降水特点是导致水安全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山区有利地形修筑拦蓄小型工程,全方位建设生态环境,挖掘水库群的防洪兴利潜力和提高大型水库的调度水平等措施,调控4~8月的暴雨径流,以减轻水旱灾害,满足供水、发电、航运等方面的需水要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谢辉 王磊 苗长虹 闵祥鹏 李亚婷
水旱灾害是河南省发生频率最高、危害和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在USEPA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和国内风险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以水旱两种自然灾害为风险源,6种景观生态系统为风险受体,利用AHP法和GIS技术,通过构建河南省水旱灾害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每个风险小区内的综合生态风险值,最后获得5个级别的综合评价图。结果表明:在行政区划范围内,高风险区占6.64%,主要位于漯河市、许昌市和郑州市的大部分地区;低风险区占19.91%,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市、南阳市的西北地区、信阳市的南部地区、济源市的北部地区和洛阳市的西南地区。作为面向新世纪的现代防灾减灾非工程措施,本文对水旱灾害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研究可为灾害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谢辉 王磊
河南省水旱灾害十分频繁。本文在1450年-1979年分区历史水旱灾年频率计算的基础上,结合由1980年-2009年数据得到的降雨量距平百分率旱年频次,以及由多年(1980年-2010年)平均汛期雨季(6月-9月)降水量和降水变率获得的综合降水量对洪水灾害危险性的影响度,根据频率越高,危险性越大的原则,利用GIS技术,从时空尺度上对河南省干旱灾害危险性、洪水灾害危险性、水旱灾害综合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行政区划范围内,干旱灾害危险性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平顶山市、郑州市和许昌市的大部分地区,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南阳市和信阳市;洪水灾害危险性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平顶山市南部、漯河市南部和周口市的西南部...
关键词:
水旱灾害 危险性分析 GIS技术 河南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覃红燕 谢永宏 邹冬生
运用Mann-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简称M-K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农业洪旱灾受灾面积演变趋势并分析了其原因。结果表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的M-K统计值在1983年后即突破置信区间(P0.05),可见,1980s后湖南省农业洪灾受灾面积持续增长,旱灾受灾面积未能有效遏制。主要原因包括:(1)雨水存在季节性和区域性分布不匀。如1986年后4月、5月和6月的降雨量与1951-1980年均值相比整体偏少,而7月明显偏多。(2)水土流失严重使森林水分涵养功能低下。(3)河湖淤积严重使河湖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竟竟 郭志富 李治国
河南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水旱灾害频发。综合利用灾害数据资料及信息扩散模型,从致灾和承灾两个层面对河南省水旱灾害进行风险评估与时空特征研究,为加强水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1988—2007年间发生水灾的年份主要是2003、2000、1998、1996、2005,旱灾年份是1997、2001、1999、1992、1988;②当降水距平百分率为20%、30%、40%时,发生水灾的概率分别为0.10、0.06、0.04,当降水距平百分率为-20%、-30%、-40%时,发生旱灾的概率分别为0.13、0.07、0.03;③水灾在5%、10%和15%受灾率时的风险概率分别为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沙润
讨论了秦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的特征,运用环境地貌、波谱分析、历史地理等方法分析了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指出该流域的旱灾是大面积的黄土岗地区蓄水不足和提水能力有限所致;涝灾则是排水系统不畅所致。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该流域水旱灾治理措施。
关键词:
秦淮河流域 水旱灾害 减灾防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良顺
基于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水旱灾害、水利投资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显示:水旱灾害、水利投资、农业劳动力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在粮食主产区与粮食非主产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水旱灾害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的影响大于粮食非主产区,旱灾和水灾都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造成显著影响,而在粮食非主产区,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水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小。在粮食主产区,提高有效灌溉率、除涝率可以有效增加粮食产量,但在粮食非主产区,有效灌溉率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不显著,除涝率与粮食产量负相关。劳动力在粮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辛吉武 许向春 陈明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现行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模式,提出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遵循的原则和防御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并以社区为例,分析研究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单元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分析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四个阶段的重点环节与相关任务,并对建立灾害高效防御机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气象 灾害 防御 机制 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穆治霖
气象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然而我国目前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尚不完善。该文通过回顾近两年来我国发生的极端气象灾害事件,深入分析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和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和谐社会、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政治、法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阐述了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并为完善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提出了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多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的应急协调机制、开展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气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朝敏 尹辉 张磊
水旱灾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本文依据洞庭湖区1950-2009年水旱灾受灾率异常指数ζ和成灾率异常指数ζ,运用信息扩散模型评估了该区不同情景下农业水旱灾害风险损失。结果表明:⑴随着灾情异常指数超越概率的增长,同一水旱灾害损失率下的粮食损失值呈波动上升趋势,同一类型的灾情异常指数一定时,损失率越大,粮食损失量则越大;⑵旱灾粮食经济损失递增趋势较平缓,而水灾在20年一遇到50年一遇之间粮食经济损失量发生了突变;⑶洞庭湖区不同情景下的水旱灾粮食风险损失值都随着灾情异常指数超越概率的增大而增加,且在超越概率20年一遇以上的水灾粮食风险损失值大于旱灾。
关键词:
农业水旱灾害 风险损失评估 洞庭湖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国华 胡振鹏
收集了鄱阳湖流域公元381~1949年共435 a水旱灾害历史记录。结合历史气候变化的现有研究成果,划分了干旱、湿润历史周期及其起讫时间,根据历史记录承载的信息对水旱灾情严重程度进行科学分级并赋予相应湿润指数值。通过改进水文统计中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分别率定了公元960~1949年期间各湿润、干旱时期湿润指数的均值、方差和离差系数,研究了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公元960~1698年鄱阳湖流域经历了湿润—干旱相间的3个周期,1699~1949年遭遇长达250 a以上的湿润多雨气候。湿润期遭受洪灾年份比旱灾年份多,且大洪灾年数远比于大旱灾年数多;干旱期遭受旱灾年数略多于洪灾年数,但大旱灾年数比大洪灾年数多一些。研究结果对探索鄱阳湖演变、湖区资源开发利用和湿地生态系统演进的历史过程可以提供比较可靠的气候变化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娟 林年丰 汤洁 卢远 卞建民
吉林西部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自1980年以来,水旱灾害造成的成灾面积及其损失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与我国和世界其它地区水旱灾害增多的趋势相一致。以往大多认为这一趋势是全球变化和自然因素引起的。文章通过对吉林西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是人类对自然不合理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如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草地的严重退化和社会其它因素。
关键词:
水旱灾害 变化特征 吉林西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