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1)
2023(3992)
2022(3417)
2021(2984)
2020(2490)
2019(5709)
2018(5292)
2017(9402)
2016(5622)
2015(6153)
2014(6250)
2013(6262)
2012(5904)
2011(5085)
2010(5035)
2009(4628)
2008(4398)
2007(3892)
2006(3409)
2005(2773)
作者
(17720)
(14933)
(14733)
(14257)
(9427)
(7511)
(6636)
(6132)
(5876)
(5427)
(5365)
(5277)
(4842)
(4733)
(4724)
(4723)
(4643)
(4392)
(4304)
(4183)
(3897)
(3786)
(3652)
(3479)
(3456)
(3380)
(3316)
(3212)
(3156)
(3068)
学科
(24036)
经济(24028)
管理(14045)
(13481)
方法(10905)
数学(10070)
地方(10004)
数学方法(9919)
(9650)
企业(9650)
(8699)
(6330)
农业(6326)
中国(5492)
业经(5265)
(5111)
环境(4998)
地方经济(4498)
生态(3857)
资源(3545)
(3378)
(3329)
技术(3075)
(3057)
森林(3057)
(3045)
(3042)
财务(3035)
财务管理(3029)
企业财务(2908)
机构
学院(76896)
大学(75710)
管理(30745)
(28957)
研究(28510)
经济(28209)
理学(26553)
理学院(26228)
管理学(25684)
管理学院(25574)
科学(21051)
中国(19976)
(18698)
业大(17332)
(16724)
(15227)
(14430)
研究所(14284)
农业(14210)
中心(13482)
(13476)
(11862)
(11730)
(10958)
师范(10861)
北京(10213)
(10184)
(9890)
农业大学(9817)
经济管理(9633)
基金
项目(59843)
科学(46075)
研究(40927)
基金(40905)
(37114)
国家(36837)
科学基金(30811)
(28823)
社会(24471)
社会科(23195)
社会科学(23181)
基金项目(22422)
自然(21369)
(21059)
自然科(20749)
自然科学(20740)
自然科学基金(20279)
教育(18206)
资助(16902)
编号(15790)
重点(14153)
(13751)
科技(12594)
计划(12589)
课题(12288)
(11842)
科研(11677)
(11536)
成果(11264)
创新(10930)
期刊
(31994)
经济(31994)
研究(19337)
中国(16422)
学报(16261)
(15755)
科学(14210)
大学(12372)
学学(11875)
农业(10987)
林业(9083)
管理(8599)
(8513)
教育(8069)
技术(7552)
资源(7025)
业经(6789)
(6365)
科技(5420)
统计(5294)
(5127)
业大(4986)
决策(4675)
问题(4509)
(4443)
技术经济(4434)
(4313)
金融(4313)
经济研究(3747)
财经(3570)
共检索到113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前辉  敬阳  龚召松  
樟、梓、楠、椆史上并称江南四大名木,楠木被冠以其首。因各种原因,目前我国楠木天然林资源相对匮乏,亟待开展楠木天然林经营,精准提升乡土珍贵树种天然林的质量效益;而森林质量评价是森林科学经营的基础和依据,是天然林分类经营的前提。基于湖南省1989—2014年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选取9个指标,构建楠木天然林质量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各指标(权重)分别为单位面积蓄积(0.23)、单位面积株数(0.23)、林分平均树高(0.10)、林分平均胸径(0.10)、楠木蓄积(0.15)、楠木平均胸径(0.10)、郁闭度(0.05)、树种结构(0.02)、自然度(0.02);依此建立了楠木天然林质量评价模型,并按标准差法,将林分质量定量评价结果划分为好、中、差3个等级。结果表明:1989年楠木天然林面积为1.60万hm2,各等级占比20.00︰20.00︰60.00;1994年楠木天然林面积为1.60万hm2,各等级占比20.00︰60.00︰20.00;1999年楠木天然林面积为2.24万hm2,各等级占比14.29︰28.57︰57.14;2004年楠木天然林面积为4.80万hm2,各等级占比16.67︰27.78︰55.56;2009年楠木天然林面积为8.00万hm2,各等级占比4.00︰36.00︰60.00;2014年楠木天然林面积为11.53万hm2,各等级占比0.00︰47.22︰52.78;并以市(州)和经营亚区为评价单元,分别进行了楠木天然林质量的动态评价分析。总体而言,25 a间,湖南省楠木天然林规模增幅较大,但林分质量整体较差,评定等级为中或差的林分所占比例大,森林提质任务严峻,同时针对不同等级林分提出了相应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经营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龚召松  曾思齐  贺东北  龙时胜  姜兴艳  谢勇  
以湖南省1989—2014年6期一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筛选出楠木株数占比大于20%的55块样地共299组年龄-胸径值,编制了楠木次生林地位指数表,为湖南省楠木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用10个常用的数学模型对胸径生长进行拟合,理查德模型的相关系数最大(R2=0.956),残差平方和最小(SSE=3.950),将其作为导向曲线方程,表达式为D=15.6 829 (1-e-0.045 7A)1.059 7。以40 a为基准年龄,3 cm为地位指数级距,得到9、12、15、18和21 cm共5条地位指数曲线,分别采用标准差调整法、变动系数调整法和相对优势胸径法进行胸径地位指数表的编制,其中标准差调整法所展开的地位指数表落点检验精度高达(98.96%),不跳级比率为76.67%,且无跳2级或以上的现象,因此以该方法来展开湖南楠木次生林胸径地位指数表。以胸径评价林分立地质量,编制胸径地位指数表,其精度高,适用性强,能较好地反应林木的生长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兴艳  曾思齐  贺东北  龙时胜  龚召松  
以湖南省一类清查样地为基础数据,用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竞争指数等空间结构指标作为建模变量,采用乘除法基本思想构建楠木次生林结构目标函数,通过林分相容性收获预估模型拟合结果来确定各年龄阶段林分最适断面积,将最适断面积作为确定间伐量的约束指标,构建湖南省楠木次生林结构化经营模型,通过间伐调整,提出楠木次生林结构化经营技术,促进森林提质增量。以3470号样地为例,进行结构化经营模拟。根据优化模型确定间伐木共23株,株数间伐强度为16.3%,经营后林分树种空间隔离程度增加,全混交度由原来的0.365增加到0.395,林木所受的竞争压力大幅减小,其竞争指数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了51.4%,林分空间分布格局趋近于随机分布。通过对林分未来10年生长进行预测,将林分断面积调整到最适状态时断面积、蓄积定期生长量均高于未间伐林分以及较低密度林分。说明本次经营活动在对林分结构进行改善的同时林分生长活力也有所提高,经营措施可行,可为湖南地区楠木次生林提质增量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静  朱光玉  张学余  王忠诚  刘洪娜  屠维亚  
【目的】天然林生长模型一直是国内外林业研究的难点,单木生长模型是林木生长与收获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分平均木生长过程模拟是单木生长模型乃至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基础,密度和立地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与构建反应密度和立地差异的栎类天然林胸径生长模型,能客观地反应其生长规律,为林分预估和提高林分质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湖南栎类天然林样地数据为基础,以林分平均木胸径为研究对象,基于树木理论生长方程,利用数量化方法Ⅰ和非线性混合效应回归建模方法,构建含林分密度和立地效应的栎类林分平均木胸径生长模型。【结果】1)利用评价指标(确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及均方根误差RMSE),从4个基础模型中选定Logistic为林分胸径生长的最优基础模型,确定系数R2为0.338 97;2)采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海拔、坡度、坡向和株数密度是对林分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因子;3)将海拔、坡度、坡向分级并组成基本立地类型组合,将株数密度和立地类型组合作为混合效应加入到基础模型中构成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模型确定系数由0.338 97提升到了0.930 16。【结论】胸径的生长既受林分密度的影响,又与立地条件有关,不同的株数密度和立地条件对林分平均木胸径生长的影响很大。林分的密度与胸径呈现负相关,密度越小,林分平均木胸径越大;林分的立地条件越好,林分平均木的胸径越大。考虑株数密度和立地类型效应的生长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栎类天然林林分密度和立地类型差异对胸径预估的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雪  白彦锋  杜志  孟京辉  
【目的】本研究以湖南省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生长模型的支持下,对备选均衡曲线进行筛选,最终甄别出最优均衡曲线,作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经营的量化导向目标。【方法】本研究首先在综合分析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结构的基础上,依据湖南省马尾松天然林林分状况以及以往的研究结果,胸高断面积(B)的取值拟选择35、40和45 m_2/hm_2;连续两个径阶的林木株数比值(q值)选择1.2、1.3、1.4、1.5、1.6、1.7;最大保留径阶(D_(max))的取值选择40、45和50 cm,构建了54条潜在的基础均衡曲线簇。并在所构建的可变概率转移矩阵模型的支持下,对基础均衡曲线簇进行了模拟,筛选出最优均衡曲线。【结果】转移矩阵模型支持下的80年的模拟结果显示均衡曲线12(B为35 m_2/hm_2,D_(max)为45 cm,q为1.7)在蓄积年生长量、蓄积量、采伐木平方平均直径以及树种组成稳定性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达到均衡结构时,具有最大的蓄积量年增长量(iv),iv为1.18 m_3/(a·hm_2),同时该均衡曲线的其他评价指标也表现较为优秀,观测株数偏离均衡株数的方差值var为0.1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少华  周文朋  
作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吸收和储存者——森林资源,其固碳能力水平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生物量清单法的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价了湖南森林碳汇量。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森林碳汇量大,森林碳汇密度高,严重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林业工程项目;同时,分析了森林碳汇量与碳密度、林业工程项目及产业能源消耗的关系,提出了增加森林资源碳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胜科  刘畅  魏普杰  李梦希  胡蝶  
【目的】探索湖省北远安县野生楠木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和特征,完善宜昌地区野生楠木资源分布记录。【方法】采用样方法对湖北省远安县的鸣凤镇、花林寺镇、嫘祖镇的野生楠木群落进行实地考察,记录野生楠木的种类分布和生境条件,并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调查区内野生楠木类植物有5种,包括楠属Phoebe植物2种,分别为白楠Ph. neurantha和竹叶楠Ph. faberi;润楠属Machilus植物3种,分别是宜昌润楠M. ichangensis、刨花润楠M. pauhoi和多脉润楠M. multinervia,其中多脉润楠和刨花润楠被初步确定为远安县新分布记录种。②调查区楠木类植物群落的维管束植物共有73种,隶属于35科61属,其中21科为单属单种。群落中的高位芽植物分布最多,地下芽和地面芽植物较少;物种胸径级主要为Ⅲ级(5.0 cm≤D_(BH)0.05),只有Margalef丰富度指数(R)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湖北省远安县野生楠木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群落结构合理,区域内野生楠木资源现状较好,但应进一步加强保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普杰  孙兵  胡胜科  毛国蓉  贺心茹  费永俊  
【目的】了解湖北省宜都市的野生楠木资源分布状况、种群结构及其群落特征。【方法】采用样方法分别在宜都市的王家畈镇、聂家河镇和潘家湾乡对楠木资源分布集中地段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记录其生境条件和群落特征。【结果】调查区内发现野生楠木类植物计264株,楠属植物3种,分别为竹叶楠Phoebe faberi、桢楠P. zhennan、湘楠P. hunanensis;润楠属植物4种,分别为润楠Machilus pingii、宜昌润楠M. ichangensis、华润楠M. chinensis、刨花润楠M. pauhoi,其中华润楠、刨花润楠初步确定为宜都市新分布记录种。楠木较多分布在山地比较潮湿的阴坡,坡度为30°~40°,坡位为中坡位和下坡位,海拔在710 m左右,群落类型为常绿或落叶阔叶林的生境条件下,其楠木类植物群落的维管束植物共有71种,隶属41科60属,以樟科和蔷薇科植物比较多,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占有绝对的优势,高位芽植物在群落中的比重最大。【结论】该调查区内的润楠属植物种群年龄结构相比楠属更合理,大致呈稳定型,而楠属植物种群年龄结构大致呈衰退型。探讨了样地野生楠木数量及群落结构特征,为其天然林保护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城市景观树种的配置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玉荣  钟武洪  
本文对杉木新造林地进行了水土保持观测,取得了研究数据和科学结论,以指导杉木造林。1径流场地点基本情况径流场地位于湖南省浏阳县张访林场,地处幕阜山系大围山南麓。多年平均降水量15523mm,历年日最大降水量为2761mm(19650706),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服务“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精准对接优势产业,实现专业布局全覆盖,弘扬楚怡职教传统,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湖南职业教育在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新担当。亮点着力打造“院校集群+功能板块”“专业集群+产业链”的产教深度融合生态系统,办好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建立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广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近5年来湖南职业院校新建创新平台629个,累计培养贫困家庭学生16.43万人,输送毕业生200余万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  杨丹  
根据湖南省2006~2011年森林资源统计年报数据,分别采用相对生长方程和材积源法,估算湖南省马尾松林生物总量、各地市(州)的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相对生长方程估算的湖南省2006年的马尾松林的生物总量为66.87×106t,2011年为71.18×106t,上升了4.31×106t;材积源法估算的全省马尾松林生物总量由2006年45.15×106t下降到2011年39.12×106t,相对生长方程估算的平均值50.98 t hm-2比材积源法的33.36 t hm-2高。2006~2011年间,全省幼龄林和中龄林的生物总量呈下降趋势,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的生物总量呈上升趋势,西南部和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幼臣  张晓静  
建立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业的重大意义已众所周知,但开发森林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业在我国是刚刚起步。建立森林公园是一项涉及面广、包含内容丰富的一项社会工程,如何科学地评价这一巨大的社会工程带来的效益和影响,笔者不久前对我国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做了一些典型调查,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一些结论,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各位关心这一事业的领导和同仁们的关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吴雄周  
本文通过构建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978—2008年的城乡发展协调度进行了单项指标和多项指标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湖南省城乡发展协调度在大部分年份里呈下降趋势,2004年以来尽管城乡发展协调度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离城乡一体化相差甚远。因此,应继续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石新  朱艳  
对农村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有效评价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内容。在现有文献基础上选择七类共20项指标作为评价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标准,运用熵权法对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分享性;自2005年以来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目前其总体水平还较低。因此,必须通过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旷建军  谢振华  彭珍宝  旷柏根  王水平  刘玲  
为认识森林的自然资源价值,探讨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采用当代先进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法和能值评估法,对比分析研究了湖南省南岳树木园的货币价值和能值—货币价值,结果表明:(1)湖南省区域环境经济系统2006年的能值/货币比率为1.917 0×1012sej/$;(2)南岳树木园的森林财富价值达1 491.31×104元/(hm2.a)货币值和530.82×104元/(hm2.a)能值货币值;(3)生态效益价值比例占83.290%(生态服务价值)和98.756%(能值—货币值);(4)调节小气候以改善人居、旅游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南岳树木园森林的主导功能。2种评估方法都能体现森林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