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4)
- 2023(13857)
- 2022(11963)
- 2021(10854)
- 2020(9162)
- 2019(20930)
- 2018(20910)
- 2017(40289)
- 2016(22072)
- 2015(24875)
- 2014(24939)
- 2013(24918)
- 2012(23217)
- 2011(21270)
- 2010(21235)
- 2009(19440)
- 2008(18659)
- 2007(16376)
- 2006(14640)
- 2005(12741)
- 学科
- 济(107495)
- 经济(107397)
- 管理(62141)
- 业(55551)
- 企(45517)
- 企业(45517)
- 方法(42550)
- 数学(36834)
- 数学方法(36435)
- 学(26121)
- 地方(25786)
- 农(24636)
- 中国(23074)
- 业经(21423)
- 财(20441)
- 环境(18704)
- 农业(16909)
- 和(15852)
- 理论(15101)
- 地方经济(15057)
- 制(15030)
- 贸(14695)
- 贸易(14688)
- 易(14112)
- 划(13629)
- 融(12867)
- 金融(12864)
- 技术(12630)
- 务(12527)
- 财务(12462)
- 机构
- 大学(324121)
- 学院(321838)
- 济(132676)
- 经济(129912)
- 管理(125671)
- 研究(113818)
- 理学(108921)
- 理学院(107634)
- 管理学(105687)
- 管理学院(105130)
- 中国(81359)
- 科学(73012)
- 京(69187)
- 所(58601)
- 财(56987)
- 农(55096)
- 研究所(54004)
- 业大(51258)
- 中心(49824)
- 江(47455)
- 财经(46216)
- 范(43590)
- 北京(43561)
- 师范(43206)
- 农业(42881)
- 经(41859)
- 院(41328)
- 经济学(40178)
- 州(37942)
- 经济学院(35903)
- 基金
- 项目(222804)
- 科学(173983)
- 基金(160867)
- 研究(160165)
- 家(141418)
- 国家(140302)
- 科学基金(119001)
- 社会(100294)
- 社会科(94851)
- 社会科学(94820)
- 省(88709)
- 基金项目(86122)
- 自然(78437)
- 自然科(76447)
- 自然科学(76424)
- 自然科学基金(75022)
- 划(73623)
- 教育(72157)
- 资助(66298)
- 编号(64166)
- 成果(51739)
- 重点(50278)
- 发(48502)
- 部(48310)
- 创(45358)
- 课题(44695)
- 科研(42615)
- 创新(42421)
- 计划(40939)
- 教育部(40907)
- 期刊
- 济(151308)
- 经济(151308)
- 研究(95725)
- 中国(56970)
- 学报(55378)
- 科学(50612)
- 农(49608)
- 管理(45328)
- 财(41383)
- 大学(41222)
- 学学(39121)
- 农业(34294)
- 教育(32104)
- 技术(27443)
- 融(24806)
- 金融(24806)
- 经济研究(23914)
- 业经(23570)
- 财经(22608)
- 问题(19544)
- 经(19311)
- 业(17180)
- 技术经济(17038)
- 科技(16180)
- 图书(16120)
- 资源(15903)
- 理论(15535)
- 林业(15528)
- 版(15323)
- 现代(14366)
共检索到470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伍格致 周妮笛
运用区域森林资源统计数据,采用生物量清单法、造林成本法、碳税率法,定量测算湖南省2011~2014年森林碳储量及其经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的森林碳储量巨大,但在树种、龄级和空间分布上不均衡。不同优势树种、不同龄级、不同市州的森林碳储量差异明显,由此导致森林碳储量经济价值在不同优势树种、不同龄级、不同市州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据此提出了增加森林碳储量总量和促进全省森林碳汇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本研究以湖南省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并结合湖南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马尾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是351 201 653.42tC,平均碳储量是156.31t/hm2,并按照造林成本法对湖南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碳储量经济价值为104.75元/t,总的经济价值为367.88亿元。
关键词:
马尾松 碳储量 经济价值 湖南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雷达 方晰 李斌 刘兆丹
为明晰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碳储量区域分布格局,基于湖南省2014年森林资源年度统计数据,结合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了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区域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为145.23×106 t,其中阔叶林植被碳储量占47.52%,幼龄林和中龄林植被碳储量之和占69.49%;湖南省乔木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16.26 t·hm(-2)。(2)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96.95×106 t,其中乔木林植被碳储量占73.73%,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16.31 t·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扬 陈云明 渠美
【目的】研究陕西省森林碳储量、生产力及固碳释氧经济价值的动态变化,为提高该省森林碳汇的管理和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4、1999和2004年陕西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估算不同时段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并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生产力回归关系,推算不同时段森林的生产力和固碳释氧经济价值。【结果】陕西省森林碳储量由1994年的15 140.64万t增加到2004年的16 639.32万t,年增长率为0.99%,特别在1999-2004年,年增长率为1.92%。而平均碳密度在1994、1999和2004年3次调查中依次减小,分别为30.74,2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少华 周文朋 丁扬
供求关系是市场运行的基础,且其运行状态对于市场规模与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森林碳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之上,对湖南省森林碳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湖南省森林碳汇市场主要受经济总量与发展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土地价格、木材价格、国际碳价格及居民消费水平等要素的影响,并从政策和制度角度提出了优化森林碳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碳汇市场 供求关系 定量分析 湖南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来 李玲 邢付英 郑京津 王利民
在比较分析湖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对其森林生态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地区经济越发达,其资源价值越高;湖北不同地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相差较大,每公顷资源经济价值量从1 000元到18 000元不等,资源价值年增长量最大相差10倍以上;湖北森林生态资源分为3种价值类型:Ⅰ类为高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达8 000元以上,Ⅱ类为一般价值区,为2 500~8 000元,Ⅲ类为低价值区,每公顷资源价值量在2 500元以下,不同经济价值类型区应采取不同的资源保护和发展对策;森林生态资源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加投入使资源再生产与社会经...
关键词:
湖北省 森林生态资源 经济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少华 周文朋
作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吸收和储存者——森林资源,其固碳能力水平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生物量清单法的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价了湖南森林碳汇量。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森林碳汇量大,森林碳汇密度高,严重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林业工程项目;同时,分析了森林碳汇量与碳密度、林业工程项目及产业能源消耗的关系,提出了增加森林资源碳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碳汇 估算 评价 湖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加猛
森林植被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区域碳氧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影响区域森林碳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尚不清楚。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文章运用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江苏省森林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基于51个县(市)的样本数据,对影响森林碳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5—2010年,江苏省森林碳储量由25.90×106 t C增加到46.16×106 t C,森林碳"汇"效应显著,但各区域的碳储量变化不均衡;森林面积和林业产值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地区生产总值和公路里程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加猛
森林植被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区域碳氧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影响区域森林碳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尚不清楚。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文章运用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江苏省森林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基于51个县(市)的样本数据,对影响森林碳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5—2010年,江苏省森林碳储量由25.90×106 t C增加到46.16×106 t C,森林碳"汇"效应显著,但各区域的碳储量变化不均衡;森林面积和林业产值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地区生产总值和公路里程数对其影响显著为负,人口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在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仍将保持一定时期惯性增长的条件下,增加森林面积和林业产值,提升森林的经营技术水平,对于提高江苏的森林碳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耀武 贺春玲 刘杨 张宠 耿婉璐
基于河南省林业发展三级区划方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810个土壤有机碳样点数据,构建河南省三级林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模型,选用Nash-Sutcliffe系数(E)、模拟误差(V)和决定系数(R2)等统计参量评估模型的模拟能力。利用模型分析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估算不同深度的土壤碳储量。结果表明:所有林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值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形式迅速下降;表层(4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受土壤质地影响显著,砂质土壤碳密度值高于粘土(P
关键词:
森林 土壤有机碳 储量 空间分布 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史俊刚 谭益民 权书文
选取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这3个国家森林公园所在林区居民经济收入状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林区居民收入与当地森林旅游收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森林旅游的开展拓宽了林区财政收入、居民经济收入的渠道;(3)森林旅游的发展提升了林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林区经济 经济影响 林区居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立嘉 唐玉凤 伍格致
碳排放强度与森林碳汇是评价区域碳减排工作的两项重要指标。对湖南省的碳排放强度与森林碳汇的地域差异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该省的区域碳减排工作。通过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在2010—20145年的年均碳排放强度和森林碳汇进行核算,并基于湖南省各地区碳排放强度与森林碳汇的差异,对14个地州市进行了二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各地区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2)湖南省森林碳汇的地域分布格局为湘西>湘南>湘北>湘中。(3)按照湖南省碳排放强度与森林碳汇的地域差异可以将全省14个地州市分为四个区域类型。张家界、湘西州、永州属于低碳排放强度-高森林碳汇地区;株洲和长沙、常德属于低碳排放强度-低森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敏 廖为明 王立国 邓荣根
利用立木蓄积量、森林面积及森林土壤碳储量等基本监测数据,对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 286.37×106t,年碳汇能力为53.92×106t,其经济价值分别为3 923.429亿元和164.47亿元,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47.57 t/hm2。预计江西省年2010年到2020年间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278.09×106t碳或1 020.59×106t CO2,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年可达53.01亿元。同时还对江西省11个市的森林碳储量、碳汇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得出了全省各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空间分布特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1 2 方晰1 3 田大伦1 3 项文化1 3 闫文德1 3 康文星1 3 邓湘雯1 3
摘 要:探讨了湖南省现有森林植被17种树种(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柏木、乐昌含笑、红花木莲、樟树、桢楠、甜槠、青冈栎、木荷、杜英、山矾、枫香、拟赤杨、杨树、毛竹)各器官的碳含量及其各器官碳含量的算术平均值。结果表明: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碳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树种各器官碳含量由高至低的排序不完全一致,不同树种同一器官或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碳含量算术平均值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叶树、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和毛竹各器官碳含量(g·g-1)的变化范围分别为 0.491 ~ 0.566,0.421 ~ 0.549,0.449 ~ 0.550,0.470 ~ 0.496,各树种种内各器官碳含量算术平均值在 0.486...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伍格致 王怀品 周妮笛 李依 曾钦斌 杨亦民
在梳理了湖南省森林碳汇储量与潜力、森林碳汇产业发展潜力相关研究基础上,对湖南省森林碳汇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包括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反贫困;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改善农村空心化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明文理念普及,构建"美丽中国"等。提出了促进湖南省森林碳汇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碳汇 产业发展 社会效益 湖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