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7)
- 2023(3564)
- 2022(3067)
- 2021(2845)
- 2020(2456)
- 2019(5783)
- 2018(5520)
- 2017(10204)
- 2016(5597)
- 2015(6277)
- 2014(6360)
- 2013(6350)
- 2012(6068)
- 2011(5578)
- 2010(5457)
- 2009(4836)
- 2008(4793)
- 2007(4109)
- 2006(3741)
- 2005(3314)
- 学科
- 济(23990)
- 经济(23973)
- 地方(12096)
- 业(11070)
- 管理(10670)
- 农(9593)
- 方法(7810)
- 学(7587)
- 农业(6982)
- 企(6919)
- 企业(6919)
- 数学(6715)
- 数学方法(6540)
- 中国(5568)
- 业经(5553)
- 地方经济(5551)
- 环境(4984)
- 制(3724)
- 财(3724)
- 贸(3552)
- 贸易(3547)
- 和(3430)
- 易(3369)
- 资源(3295)
- 理论(3230)
- 生态(3183)
- 发(3124)
- 农业经济(3119)
- 划(2951)
- 融(2841)
- 机构
- 学院(78602)
- 大学(76938)
- 研究(32860)
- 济(27965)
- 经济(27140)
- 管理(26839)
- 科学(24483)
- 理学(23009)
- 中国(22880)
- 理学院(22599)
- 管理学(21883)
- 管理学院(21737)
- 农(21334)
- 所(18314)
- 研究所(17052)
- 京(16954)
- 业大(16815)
- 农业(16711)
- 省(15597)
- 中心(14948)
- 江(13898)
- 院(12366)
- 范(12297)
- 师范(12163)
- 财(11678)
- 农业大学(11082)
- 科学院(10932)
- 州(10729)
- 南(10439)
- 北京(10344)
- 基金
- 项目(58218)
- 科学(44075)
- 基金(39705)
- 研究(38939)
- 家(36879)
- 国家(36572)
- 科学基金(29770)
- 省(27342)
- 社会(22541)
- 基金项目(21739)
- 社会科(21185)
- 社会科学(21173)
- 自然(21132)
- 划(20869)
- 自然科(20483)
- 自然科学(20472)
- 自然科学基金(20042)
- 教育(16767)
- 资助(16229)
- 编号(15276)
- 重点(13970)
- 发(13790)
- 计划(12798)
- 科技(12694)
- 课题(11805)
- 成果(11572)
- 创(11389)
- 科研(11295)
- 部(11278)
- 创新(10780)
共检索到121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继祥,李道远
柑桔生产布局中,就气候条件而论,有热量、降水、低温冰冻和其它灾害等4个主要的适宜性及限制性因素。对于单一因素的分析评价,我们可以根据生产实际和对有关资料的数据分析,定出该因素的适合柑桔生长的最佳值,再把需要进行布局分析的各样本的气候资料数据与最佳值比照分析,就可分出优劣。困难的是多因素的综合评价,而且各主因素又可按不同的项目各自分成若干的子因素,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优劣相互交叉,各适宜性及限制性因素对柑桔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炳庚,李晓青,程伟民
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具有喜暖湿、怕冻害、不耐旱等生态特点。在发展柑桔生产的过程中,除了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以增强抗逆性外,正确地确定区域气候水热结构对柑桔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以合理布局柑桔生产是十分重要的。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柑桔生产基地之一,其常年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柑桔生产也是湖南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对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秀明 杨桂芳 万君 朱暮村
为了兼顾各种诱发因素的作用,更客观地评估地质灾害的易发性,采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其模糊性、定量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对湖南省桑植县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评价,并最终预测研究区内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占14.73%,中易发区域占17.85%,低易发区域占47.74%,不易发区域占19.68%。其中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南部地区,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一带,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不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八大公山一带。评价结果可以为案例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研究表明,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具有较的普适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山区地质灾害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三清 张贵
在建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AHP法求得各个指标权重,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株洲市荷塘、芦淞、天元、石峰4区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实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株洲市4个区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别为不健康(评价值为0.3594)、不健康(评价值为0.3708)、不健康(评价值为0.3698)和良好健康(评价值为0.7833),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念沛豪 蔡玉梅 谢秀珍 张文新 马世发
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是国土规划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该文以湖南省作为案例研究区,通过赋予生态位理论在功能方面的新内涵,构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功能评价模型,将国土空间功能划分为农产品生产、产业发展、人居服务、旅游休闲、矿产资源供给和生态服务6类,并建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势功能选取、空间-属性双重聚类以及专家定性调整3步生成综合功能分区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能体现区域的多功能特征,能与省内现行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相关区划进行衔接,证明了该文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本研究不仅能为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可为省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光明
煤炭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向有“工业的粮食”之称。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高达80%左右。湖南省至今尚未发现可供开采的油气资源,北煤南运,交通运输紧张。因此,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煤炭资源,具有先行性和迫切性。湖南省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已有一定基础。至1983年底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为28.9亿t,其中i业储量19.6亿t,居全国第18位。1983年的煤炭产量为2667.96万t,基本上能保证本省工业用煤和民用煤,并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王克林
应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环境、灾害状况、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对湖南省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和空间格局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将湖南省生态环境划分为五个级别。研究表明,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状况基本上由东向西逐渐变差,但局部区域有差异,且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的空间分布大体吻合。说明自然环境条件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起主要作用,但灾害、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军
农业资源评价是农业资源区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湖南农业资源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以往的农业资源评价思路、评价方法与手段、评价指标体系等也与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宜,农村与农业经济政策的调整更为新时期的农业资源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与要求,很有必要以新的视角和理念、先进的方法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查清农业资源家底的情况下,重新对湖南农业资源利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从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等方面构建了湖南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利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和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等评价模型从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丰度等两个角度对湖南农业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与湖南农业资源实际相吻合...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利用 评价 湖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忠 徐欣
长江十年禁捕政策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央提出的让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等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湖南省14个区(县)为例,构建包含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各区(县)禁捕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推动该政策的顺利实施。研究发现:(1)短期内,长江禁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占总效益的85%,生态效益仅占到总效益的15%左右。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2)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单项指标都表现良好的区(县)才能够取得很好的综合效益,单项指标较差,综合效益也不会很高。(3)禁捕资金支出、转产就业培训、禁捕宣传等工作对提高综合效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黎妍妍 许自成 肖汉乾 王林
对湖南省12个主要植烟县(市)1612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土壤养分指标的权重,通过估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对湖南植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湖南植烟区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素养分含量较高,磷素(全磷和有效磷)和钾素(全钾和有效钾)的养分含量较低,土壤pH值、有效硫和水溶性氯含量适宜;(2)湖南植烟区的土壤肥力存在广泛变异,全省IFI的变异为0.127~0.968,平均0.547,变异系数19.17%;(3)根据IFI大小将全省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属于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植烟区所占的比例为92.3%,其中龙山和浏阳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项国荣 王克林 谭云峰 陶云虹 刘新平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丘岗地资源环境特征、利用现状及其地域差异,提出了综合利用,治用结合,以短养中,中短养长,倾斜开发的指导思想,并对全省及不同类型丘陵岗地农业开发利用方向、模式及对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望林
国土资源与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明确国土资源与环境质量的优劣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明确经济现代化及其为社会创造新增资源的潜力,达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维护环境生产能力,为国土整治规划提供依据。一、资源与环境的总特点湖南省资源与环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优势环境占主导地位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一般可以分为均质环境、优势环境和边缘环境。尤其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这样划分的意义更大。各种要素组合良好的均质环境一般不多,我省以湘东环境的均质化程度较高,就局部来看,虽然我省也有边缘环境,但就环境的整体分析,湖南基本属优势环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向求来 袁兴中 江洪炜 曾光明 祝慧娜 曹娟
生活消费是CO2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对CO2综合排放强度的影响可以为探究生活消费领域节能减排侧重点、挖掘碳减排路径提供科学依据。基于LMDI模型,提出包括产业和生活消费的CO2综合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分解方法,以湖南省为例分析生活消费对CO2综合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997~2009年湖南省CO2综合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形势,生活消费能源强度因素对其下降的贡献率为21.7%,且生活消费能源强度下降的空间较大;生活消费能源结构因素贡献率为-3.8%,没有发挥降低CO2综合排放强度的作用,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能够有效地降低CO2综合排放强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鹰 王克林 郭娴 胡卫星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选择14项指标,对湖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区域聚类划分。评价结果表明:湖南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可划分为5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提出了实现地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重视经济发展效率;坚持"点-轴"开发模式,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加快长株潭发展极产业一体化发展步伐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