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7)
2023(12868)
2022(10255)
2021(9146)
2020(7280)
2019(16091)
2018(15844)
2017(30178)
2016(16496)
2015(18243)
2014(18510)
2013(18014)
2012(16858)
2011(15421)
2010(15873)
2009(14597)
2008(14270)
2007(12879)
2006(12031)
2005(11349)
作者
(48157)
(40119)
(40076)
(38174)
(25851)
(19273)
(18079)
(15578)
(15545)
(14691)
(13847)
(13504)
(13202)
(12881)
(12752)
(12425)
(11895)
(11670)
(11632)
(11626)
(10350)
(10091)
(9861)
(9367)
(9150)
(9125)
(9062)
(8987)
(8205)
(8128)
学科
(75339)
经济(75267)
管理(43948)
(42753)
(30819)
企业(30819)
中国(26908)
地方(26657)
(25321)
方法(20765)
业经(18733)
数学(17784)
数学方法(17567)
农业(17197)
(15172)
地方经济(14477)
(14403)
(14052)
(13920)
(13683)
银行(13665)
(13532)
金融(13531)
(13342)
(12976)
贸易(12963)
环境(12895)
(12471)
(12238)
发展(10946)
机构
学院(235042)
大学(230119)
(99458)
经济(97184)
研究(89557)
管理(85272)
理学(71246)
理学院(70299)
管理学(69132)
中国(68811)
管理学院(68656)
科学(53764)
(50112)
(46309)
(45853)
研究所(41166)
(40982)
中心(40641)
(39345)
(34968)
财经(34730)
师范(34659)
(32688)
业大(32451)
北京(32044)
农业(31646)
(31354)
(31309)
经济学(30091)
(29883)
基金
项目(150970)
科学(119694)
研究(114645)
基金(106854)
(92658)
国家(91832)
科学基金(78289)
社会(73224)
社会科(69353)
社会科学(69338)
(61663)
基金项目(55253)
教育(51496)
(50747)
自然(47725)
编号(47526)
自然科(46567)
自然科学(46557)
自然科学基金(45677)
资助(42854)
(39512)
成果(39429)
重点(35030)
课题(34822)
发展(32320)
(32275)
(31773)
(31295)
国家社会(30130)
创新(29359)
期刊
(124150)
经济(124150)
研究(76510)
中国(56815)
(40299)
学报(33455)
管理(33449)
科学(32914)
(32893)
教育(31262)
(28739)
金融(28739)
农业(27550)
大学(25731)
学学(23992)
业经(22006)
技术(21149)
经济研究(19355)
财经(16758)
问题(16413)
(14562)
(14093)
(12767)
资源(12302)
国际(11838)
图书(11539)
世界(11458)
(11425)
论坛(11425)
(11407)
共检索到383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文明  刘海燕  
城镇化必须与区域协调和工业化协同发展,文章分析和论证了湖南省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构想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建明  陈国生  杨凤鸣  祁惠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推动社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湖南省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城市分布广泛且农业生产类型多样,这就为省内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带来了难度。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的城市人口数逐年增长,但是与全国城镇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推动湖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无比要做到两者兼顾,正确解决农业用地与城镇用地的矛盾,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明确城、镇、乡各级功能定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先明  王策  熊鹰  肖锦  谢伟俊  
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金融支持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基于2000、2005、2010、2015年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并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湖南省各市州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水平综合指数、协调发展状况以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湖南省各市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指数稳步提高,区域差异表现为东部大于西部的阶梯分布特征。金融支持综合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总体上低于同期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②从时间维度看,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2010—2015年提升幅度最高。各市州协调发展水平差距由大变小,趋于平衡发展。从空间角度分析,湖南省区域间差距较大,呈现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大湘西地区协调发展速度最快,其他市州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的态势。③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的相对发展状况呈"倒三角"态势,两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城市建设资金、存贷比、金融中介效率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毅  刘福平  肖湘愚  李理  
运用国内外85个城市城镇化率与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数据验证二者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呈线性正向关系。用公共交通能力系数界定超前、适配、跟进三种公共交通模式,借助Hertog四维交互作用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具,刻画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程度与三种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的交互作用、协调发展机理,为城市确立最佳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找到方法。以湖南省14个市州、6个县级城市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据此提出湖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公共交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萌  
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两者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本文中,笔者深入分析了城镇化与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状况,指出两者的协调发展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差异,促使区域均衡发展。除此之外,笔者还进一步提出推动城镇化与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忠伟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结构有效转变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我国应当把这两种重要的农村面临城镇化进程加速和农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 ,特别是应当以加速城镇化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海平  肖地楚  朱佩芬  
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协调发展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测度了郴州市11个县域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及其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郴州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总体上处于"双低型"协调发展状态或不同程度的失调状态;空间分布上,处于低水平协调度状态或不同程度失调状态的县域主要分布在郴州市主要交通干线途经地区,而协调度高的县域则分布于郴州市边缘地区,究其原因是新型工业化水平影响了两者协调度水平及其空间分布。据此提出了郴州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度提升及其空间布局优化的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木花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构建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中部六省2005-2013年的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是湖北,协调发展水平提升较快的是江西和安徽,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的是湖南和山西,协调发展水平波动较大的是河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志威  王冬艳  李红  刘蜀涵  
基于吉林省各县市2005—2014年人口和经济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从整体及局部研究各县市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时空差异,同时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探究城镇化协调发展及空间演化情况。结果表明:吉林省县市间城镇化水平总体空间差异逐步缩小,城镇化发展联系日益紧密;城镇化水平总体空间格局稳定,东西部与中部相比,空间格局稳定且空间差异较小;多数县市在研究前期和中期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末期协调型县市较多,人口城镇化滞后是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协调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不协调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县市的协调类型倾向于向更加协调的类型方向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志威  王冬艳  李红  刘蜀涵  
基于吉林省各县市2005—2014年人口和经济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从整体及局部研究各县市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时空差异,同时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探究城镇化协调发展及空间演化情况。结果表明:吉林省县市间城镇化水平总体空间差异逐步缩小,城镇化发展联系日益紧密;城镇化水平总体空间格局稳定,东西部与中部相比,空间格局稳定且空间差异较小;多数县市在研究前期和中期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末期协调型县市较多,人口城镇化滞后是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协调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不协调型县市主要分布在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伟红  徐艳红  于鲁冀  梁亦欣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2005-2014年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动态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时间段内:1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处于稳步上升态势,2011年开始,河南省18个省辖市均摆脱了失调状态,但整体协调发展水平仍较低;2各省辖市的协调发展度地域差异较大,省会郑州的辐射效应较为明显;3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中仅有郑州达到了"良好协调",其他省辖市仍以"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发展状态为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依赖和破坏。在对以上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改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玥玥  
河南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天然优势,随着农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态势日益明显,农业基础条件设施逐步改善,现代农业技术和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效益逐步呈现。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河南省也迎来了城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必然伴随土地的占用增加,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城镇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成为河南省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着重对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城镇化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旨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志奇  
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其重大的问题,2020年习近平对此作了重要论述,集中在更好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方面。2020年学术界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新特征、重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与综合评价、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潜在新空间,以及"十四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政策、未来展望与路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