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9)
- 2023(15784)
- 2022(12548)
- 2021(11406)
- 2020(9204)
- 2019(20322)
- 2018(20129)
- 2017(38022)
- 2016(20740)
- 2015(23195)
- 2014(23401)
- 2013(22914)
- 2012(21120)
- 2011(18954)
- 2010(19499)
- 2009(18446)
- 2008(18499)
- 2007(17101)
- 2006(15748)
- 2005(14912)
- 学科
- 济(94491)
- 经济(94356)
- 业(89397)
- 企(70923)
- 企业(70923)
- 管理(68375)
- 农(48504)
- 业经(33526)
- 农业(32491)
- 中国(30687)
- 方法(29951)
- 财(26541)
- 地方(25827)
- 数学(21495)
- 制(21352)
- 数学方法(21313)
- 技术(19161)
- 务(17809)
- 财务(17774)
- 财务管理(17746)
- 发(16919)
- 策(16888)
- 企业财务(16757)
- 和(16180)
- 贸(16132)
- 贸易(16113)
- 理论(16027)
- 银(16025)
- 体(16018)
- 银行(16007)
- 机构
- 学院(301178)
- 大学(290770)
- 济(127956)
- 经济(125298)
- 管理(116476)
- 研究(102783)
- 理学(98063)
- 理学院(97055)
- 管理学(95776)
- 管理学院(95215)
- 中国(82912)
- 京(61755)
- 农(61576)
- 财(59851)
- 科学(59527)
- 所(51661)
- 江(51290)
- 中心(48257)
- 农业(46649)
- 研究所(45857)
- 财经(45525)
- 业大(45346)
- 经(41048)
- 州(40463)
- 范(39913)
- 师范(39588)
- 北京(38800)
- 经济学(37246)
- 省(36699)
- 院(36477)
- 基金
- 项目(188632)
- 科学(150199)
- 研究(145652)
- 基金(134345)
- 家(114898)
- 国家(113626)
- 科学基金(98733)
- 社会(94780)
- 社会科(89427)
- 社会科学(89403)
- 省(78561)
- 基金项目(70710)
- 教育(65112)
- 划(62399)
- 编号(61337)
- 自然(59529)
- 自然科(58130)
- 自然科学(58119)
- 自然科学基金(57088)
- 资助(52369)
- 成果(49288)
- 发(46986)
- 课题(42797)
- 重点(42166)
- 创(42092)
- 部(40880)
- 业(40281)
- 发展(38846)
- 国家社会(38641)
- 创新(38540)
- 期刊
- 济(163574)
- 经济(163574)
- 研究(93244)
- 中国(72272)
- 农(64587)
- 财(47830)
- 管理(47118)
- 农业(43323)
- 学报(41528)
- 科学(41460)
- 教育(35938)
- 融(35289)
- 金融(35289)
- 大学(33429)
- 业经(33307)
- 学学(31435)
- 技术(29060)
- 经济研究(23186)
- 业(22719)
- 财经(22601)
- 问题(22140)
- 经(19606)
- 技术经济(16765)
- 世界(16425)
- 农村(15951)
- 村(15951)
- 版(15518)
- 农业经济(15354)
- 现代(15212)
- 贸(15012)
共检索到487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建明 陈国生 杨凤鸣 祁惠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推动社会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湖南省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城市分布广泛且农业生产类型多样,这就为省内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带来了难度。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的城市人口数逐年增长,但是与全国城镇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推动湖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无比要做到两者兼顾,正确解决农业用地与城镇用地的矛盾,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明确城、镇、乡各级功能定位。
关键词:
湖南省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
论文对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农业现代化依赖城镇化,同时又推动城镇化不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脱节,农业与非农产业脱节,农民与城镇市民脱节成为新时期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用现代企业理念去经营管理农业企业;强化社会对农业发展的全面支持等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红玲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城乡发展融合、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适用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测算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及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耦合与协调阶段类型。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郑州、许昌与洛阳新型城镇水平居于河南省前列,周口、南阳、驻马店与商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名列前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高值区集聚在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南部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处于中高水平拮抗耦合阶段,多数城市已达到高水平拮抗耦合,北部地区耦合强度远高于南部,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的耦合高值区串联成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隶属于轻度失调,多数城市已达到濒临失调,中部、南部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北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文明 刘海燕
城镇化必须与区域协调和工业化协同发展,文章分析和论证了湖南省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构想和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郑强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机理,然后构建了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利用中国199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系统间的耦合互动效应不明显,长期处于颉颃阶段;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中度协调阶段,但这种协调更多的由子系统的快速发展所贡献而非系统间的耦合互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梅士建
"三化"协调发展有其客观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从中原经济区现实状况与发展目标出发,走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最终标志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辉 邵峰 朋文欢
本文阐述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的相互关系和判别方法,指出了中国"三化"的现状:从总体上看,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从动态的角度看,相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中国农业发展的滞后性在加剧,而相对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中国城镇化的滞后性则在缓解。在分析中国"三化"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成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现阶段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思路: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扭转城镇化发展偏差,加快中小城市发展;注重内源驱动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优化"三化"发展政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宾 王曼曼 孔祥智
采用我国1978-2014年的数据,分析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程度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对应的政策解释。通过构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后获得了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现代水平的变量数值,然后基于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长期滞后于城镇化水平是制约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除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度存在短期的波动向下趋势以外,其余年份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度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耦合度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天成 施祖麟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昆山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之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2.39%,并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但也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质量不高、主体"错位"、"争地"矛盾突出、社会资本"下乡"目标"不纯"等问题和挑战。要结合昆山市实际,探索具有昆山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道路,加快机制创新,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与农业发展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广灵 渠丽娜 张勇
[目的]研究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以期实现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城乡一体化、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选取适用于河北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评价体系,测算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构建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划分二者间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类型。[结果]石家庄与唐山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居于首位,保定、邯郸次之,承德与衡水较低;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整体处于中等级拮抗耦合,耦合高值区集中在以廊坊为核心的河北中部、以邯郸为核心的河北南端、以秦皇岛为核心的河北西端;仅石家庄与唐山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处于勉强协调,其余均为失调。[结论]河北省呈现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的局面,未来河北省应继续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城乡同步的城镇格局,以农业现代化优势发展补齐城镇化发展短板,构建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与新模式,实现规范化、实体化、规模化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晓文 杜欣
文章在分析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概念的界定,建立"二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基于隶属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2000~2011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经历了"严重失调—初级失调—低度协调—中度协调"的进程,要真正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度协调任重而道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勇民 梁世夫 郭超然
本文以我国八个民族省份为研究对象,从民族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出发,根据选取反映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探讨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